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以及储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127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以及储存方法与流程

各种实施方案涉及可调节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在2015年9月29日颁布给李尔(lear)公司的第9,145,078号美国专利中说明和描述了可调节座椅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和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该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包括前座椅组件,该前座椅组件具有安装到交通工具主体的前座椅底部和邻近前座椅底部的安装到交通工具主体的前座椅靠背。传感器与前座椅底部和前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个合作。致动器布置在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后座椅组件位于前座椅组件的后方并且可移动到储存位置。后座椅组件包括枢转地安装到交通工具主体的后座椅底部和安装成相对于后座椅底部移动的后座椅靠背。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与传感器和致动器通信,并且被编程以接收将后座椅移动到储存位置的请求。根据前座椅的位置确定当前储存空间。根据储存位置确定请求的储存空间。当请求的储存空间小于当前储存空间时,控制器向致动器提供信号以使前座椅组件和后座椅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容纳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储存位置包括将后座椅靠背朝向后座椅底部折叠到折叠储存位置。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储存位置包括使后座椅底部相对于交通工具主体枢转以将后座椅组件从折叠储存位置移动到翻转(tumbled)储存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后座椅组件被请求移动到折叠位置时,前座椅组件移动到第一容纳位置。而且,当后座椅组件被请求移动到翻转位置时,前座椅组件移动到第二容纳位置。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容纳位置减小了前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前座椅底部的前后位置中的至少一项,从而增加了当前储存空间。

在还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容纳位置使后头枕朝向后座椅靠背旋转以减小请求的储存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还包括交互界面,该交互界面与控制器通信以用于输入请求的储存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交互界面包括邻近交通工具的舱门(tailgate)布置的至少一个开关。

根据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和控制器。该组件包括前座椅,前座椅具有前座椅底部和邻近该前座椅底部安装的前座椅靠背。传感器与前座椅底部和前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个合作。致动器布置在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后座椅组件位于前座椅组件的后方。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与传感器和致动器通信。控制器接收指示将后座椅组件移动到储存位置的请求的输入。控制器响应于该输入而将信号传送到致动器以将前座椅组件移动到容纳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还包括后座椅致动器,该后座椅致动器用于在前座椅组件移动到容纳位置后使后座椅组件移动到储存位置。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座椅组件的方法。座椅组件包括前座椅和位于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后座椅组件的请求的储存位置的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对第一致动器下指令以将前座椅和后座椅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容纳位置。对第二致动器下指令,以在前座椅和后座椅中的一个移动到容纳位置后将后座椅移动到储存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指示前座椅的位置的第二输入。根据第二输入确定请求的储存空间。根据第二输入确定当前储存空间。当请求的储存空间小于当前储存空间时,向第一致动器下指令以使前座椅和后座椅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容纳位置。

在还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减小前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前座椅底部的前后位置中的至少一项以增加当前储存空间而将前座椅移动到容纳位置。

在还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使后头枕朝向后座椅靠背旋转以减小请求的储存空间而将前座椅移动到容纳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将前座椅移动到容纳位置前通知前座椅的乘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后座椅组件处于折叠位置。

图3是图1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后座椅组件处于翻转位置。

图4是控制图1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案;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可以以各种各样的且可替代的形式实施的本发明的示例。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缩小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并且该交通工具座椅组件总体上由数字10表示。交通工具座椅组件10适合于安装到交通工具主体,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10可以安装在任何交通工具中,例如诸如汽车的陆地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座椅组件10包括前座椅组件12和位于该前座椅组件12后方的后座椅组件14,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都适合于安装到交通工具主体。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可以是驾驶员侧座椅或乘客侧座椅。

第一排座椅12包括座椅底部16,该座椅底部16适合于沿着座椅轨道或框架18可调节地安装在交通工具中。座椅底部16和框架18可以包括具有前/后调节的安装装置(mountinghardware),如本领域中已知的。这样,座椅底部16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箭头a平移。致动器20被提供以用于使座椅底部1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前座椅组件12还包括座椅靠背22,座椅靠背22适合于邻近座椅底部16枢转地连接到交通工具主体,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座椅靠背22可以通过倾斜机构24枢转地连接到座椅底部16,倾斜机构24在本领域中也是已知的。可替代地,座椅靠背22可以经由倾斜机构24枢转地连接到交通工具主体。例如,座椅靠背22可以在箭头b的方向上枢转。座椅靠背22枢转地可调节到至少两个位置:直立位置或倾斜位置,在所描绘的位置中座椅靠背22向直立位置的后方枢转一定的倾斜角度。当然,座椅靠背22可以根据乘员偏爱的就座位置在直立位置后方以各种倾斜角度定位在多个倾斜位置。座椅靠背22还可以向直立位置的前方枢转到非使用位置或收起位置。致动器26被提供以用于使座椅靠背22枢转到各种倾斜角度。

前座椅组件12还可以设有传感器28,用于检测座椅位置。传感器28可以设置在前座椅底部16上,用于检测座椅底部16的前后位置。传感器28还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22上,用于检测座椅靠背22的倾斜位置。

座椅组件10还包括后座椅14。如图1中所示,后座椅14是第二排座椅,但座椅组件10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排。后座椅14包括座椅底部30,该座椅底部30适合于可操作地连接到交通工具主体,以用于调节到至少直立位置和储存位置之间。后座椅14还包括座椅靠背32,座椅靠背32邻近座椅底部30可操作地连接到交通工具主体,以通过折叠致动器38调节到直立位置和储存位置。

倾斜致动器38具有锁定状态和非锁定或释放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座椅靠背32被阻止相对于座椅底部30枢转,在非锁定或释放状态中,座椅靠背32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30在一个或多个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例如,图1示出了锁定在大体上直立使用位置的座椅靠背32,并且图2示出了处于折叠位置的座椅靠背32,在折叠位置中,座椅靠背32相对于地板46大致上水平地布置。

头枕34支撑在座椅靠背32上。头枕34可以安装到一对杆36,该对杆36从座椅靠背32延伸以支撑头枕34并且任选地提供高度调节。头枕34还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32,以当后座椅14折叠并且储存时将头枕34收起或折叠起来。

后座椅组件12还可以包括翻转致动器60,以允许座椅底部30枢转到图3中所示的翻转储存位置。翻转致动器60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64,诸如地板闩锁,该一个或多个闩锁64构造成将后座椅组件14可释放地联接到交通工具主体的地板46。地板闩锁64与座椅底部30联接并且各自与接合构件(诸如撞锁(striker)68)是可接合的,撞锁68附接到交通工具主体的地板46。当翻转致动器60致动时,致动器使闩锁64从地板46释放或解锁。一旦闩锁释放,后座椅组件14可以翻转或收起。在翻转位置中,座椅底部30和座椅靠背32可以围绕枢转轴66相对于地板46枢转,例如,枢转轴66可以延伸穿过座椅底部30上的翻转枢转底座62。

当折叠致动器38和翻转致动器60致动时,则后座椅组件14可以通过例如作用于座椅底部30上的弹簧(未示出)或充气式支柱(未示出)而围绕枢转轴66向前自动枢转到如图3中所示的翻转位置。

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40也可以设置在座椅组件10中,或作为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中的每一个中的独立的控制器。可替代地,座椅控制器40可以设置为交通工具控制器中的内核。座椅控制器40与前座椅组件12通信,包括与传感器28、座椅底部致动器20和座椅靠背致动器26通信。控制器40还与后座椅组件14通信,包括与折叠致动器38和翻转致动器60通信。这些传感器和致动器连接到线束42,该线束42用于传送来自控制器40和前座椅组件12或后座椅组件14的通信信号,或反之亦然。

后座椅组件14连接到折叠和翻转交互界面50,该折叠和翻转交互界面50允许使用者表明将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折叠位置或翻转位置的期望。折叠和翻转交互界面50还与座椅组件10和座椅控制器40通信。折叠和翻转交互界面50可以包括位于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开关52、54。交通工具开关可以包括折叠开关52,该折叠开关52表示使用者需要折叠后座椅组件14。交通工具开关还可以包括翻转开关54,该翻转开关54表示使用者需要翻转且储存后座椅组件14。交通工具开关52、54可位于后座椅组件14上。可替代地,交通工具开关52、54可以在后部货物区域中远离后座椅组件14定位在交通工具中,以便交通工具开关可以从交通工具的后舱门区域接近。交互界面50和/或开关52、54还可以集成到仪器面板显示器或任何合适的位置。

交互界面50可以与交通工具相距甚远,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包括电话、平板电脑以及类似物。交互界面50可以设置为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其中使用者输入将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折叠位置或翻转位置的期望。智能手机交互界面可不需要现场的专门能力或座椅属性。交互界面50可以与座椅控制器40有线或无线通信。

在一些交通工具中,如果前座椅组件12在交通工具中被调节的较靠后并且座椅靠背22处于较倾斜位置,则当后座椅组件试图移动到折叠位置时,可能在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之间发生干涉56,如图1中所示。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之间的干涉56可阻止后座椅组件14能够通过适当的折叠和翻转操作而被储存。如图1中所示,前座椅组件12的前后位置以及倾斜位置产生了干涉56,干涉56不允许后座椅组件折平(foldflat)以使得座椅底部30与座椅靠背32大致上平行。即使前座椅组件12的位置被调节以允许后座椅组件14折平,但是前座椅组件12的位置仍然不允许后座椅组件14枢转到翻转位置。

图2示出了这样的座椅构型,其中座椅组件10被移动成允许后座椅组件14将座椅靠背32折平进而在折叠位置84中与座椅底部30大致上平行。为了防止在使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折叠位置84时发生干涉,前座椅组件12的座椅靠背22从倾斜位置80移动到直立位置90。在直立位置90中,座椅靠背22的倾斜角度沿着箭头a的方向减小。

图3示出了另一个座椅构型,其中为了具有更大的储存空间,座椅组件10被移动以允许后座椅组件14枢转到翻转位置96。为了防止在使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翻转位置96时发生干涉,前座椅组件12沿着箭头b的前后方向从靠后位置92移动到靠前位置94。如所示的,通过使座椅底部16向前移动,座椅靠背22同样地在前后方向b上移动。座椅靠背22还可以从倾斜位置80移动到直立位置90以提供更多的空间进而允许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翻转位置96。当然,可使用座椅靠背22在方向a上移动和座椅底部16在方向b上移动的任何组合以提供这样的座椅构型,该座椅构型允许后座椅组件14储存同时保持前座椅组件12的舒适和空间优点。

在一些应用中,后座椅组件14可以可移动到第三储存位置,在该第三储存位置处,后座椅组件14旋转经过翻转位置96到达另外的旋转位置,在该另外的旋转位置处,座椅底部30的下侧面86面朝上。在一些应用中,另外的旋转位置允许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交通工具中的储存隔室内,使得座椅底部30的下侧面86与地板46大致上共面,或者座椅靠背32和座椅底部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地板46的下方。

图4示出了控制座椅组件10以当被请求时允许折叠并且翻转后座椅组件14的方法100。在框110中,座椅控制器40接收将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折叠位置或翻转位置的请求。该请求可以经由交互界面50(诸如交通工具开关52、54)输入。根据折叠和翻转请求输入,座椅控制器40确定后座椅组件14所需要的储存空间的量。储存空间可包括后座椅组件14定位在储存位置(诸如上面所讨论的折叠位置、翻转位置或另外的旋转位置)中的一个时所需空间的量。储存空间还可以包括后座椅组件14在锁定位置和储存位置中的一个之间行进而不沿着后座椅组件14的行进路径引起前座椅组件12和后座椅组件14之间的干涉所需的空间。

在框112中,座椅控制器40确定前座椅组件12的位置。座椅控制器40接收来自传感器28的输入,该输入指示座椅靠背22的向后倾斜的角度和座椅底部16的前后位置。根据前座椅组件12的位置,包括座椅靠背22的倾斜角度和座椅底部16的前后位置,座椅控制器40可以确定后座椅组件14在其移动到折叠位置84和/或翻转位置96时所需储存空间的量。

在步骤114中,座椅控制器40根据后座椅组件14的请求的储存空间来确定前座椅组件12的位置是否是可接受的。座椅控制器40将请求的储存空间与当前提供的储存空间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提供的储存空间大于请求的储存空间,则无需调节前座椅组件12,如框116中所指示的。但如果当前提供的储存空间小于请求的储存空间,则前座椅组件12可自动调节到储存容纳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当前提供的储存空间小于请求的储存空间,则控制器40还可以确定将后座椅组件14的头枕34移动到折叠位置98是否会减小后座椅组件14的请求的储存空间。如果将头枕34折叠到折叠位置98使请求的储存空间小于请求的储存空间,则控制器44可以将头枕34自动调节到其折叠位置,如图2中所示。如图3中所示,作为使后座椅组件14移动翻转位置96的一部分,头枕34可以移动到折叠位置。

在调节前座椅组件12之前,座椅控制器40经由交互界面50通知乘员建议的座椅调节,如在框118中所示。乘员可以经由交互界面50拒绝或接受所建议的座椅调节。座椅控制器40还可以经由交通工具座椅乘员开关接收前座椅被占用的输入,或经由交互界面50接收前面乘员的数据输入。当前座椅组件12被乘客占据时,座椅控制器40可以阻止前座椅组件12致动到容纳位置。座椅控制器40还可以在开始所建议的到容纳位置的座椅调节之前确保交通工具已经停好或不移动。

在框120中,前座椅组件12被调节以当后座椅组件14移动到储存位置时为后座椅组件14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座椅控制器40向致动器28传送具有将座椅移动到容纳位置52的指令的信号。为了使座椅移动到容纳位置,座椅控制器40将信号传送到致动器28以使座椅靠背22在箭头a的方向上向前枢转和/或使座椅12沿着箭头b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容纳位置还可以包括将后头枕34旋转到收起位置98。

在前座椅组件12和/或后座椅组件移动到容纳位置后,后座椅组件14可以移动到其请求的储存位置,如在框122中所示。如果折叠储存位置84被请求,如图2中所示,则座椅控制器40向致动器38传送具有将座椅移动到折叠位置84的指令的信号。为了将座椅移动到折叠位置84,座椅控制器40将信号传送到致动器38以使座椅靠背32从直立位置解锁并且使座椅靠背32向前枢转以放置在座椅底部30上。

如果翻转位置被请求,如图3中所示,则座椅控制器40向致动器60传送具有使座椅移动到翻转位置96的指令的信号。为了将座椅移动到翻转位置96,座椅控制器40将信号传送到致动器60,以使闩锁64从撞锁68释放并且然后使座椅底部30围绕枢转点66向前枢转。

来自各种实施方案的各种座椅组件控制器可以在相应的座椅组件内的模块或任何控制器中实现;每一个座椅组件控制器通常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微处理器、asic、ic、存储器(例如,闪存(flash)、rom、ram、eprom和/或eeprom),这些器件与软件代码共同作用以便执行操作。

尽管上文描述了各种实施方案,但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形式。相反,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词语,并且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变化。此外,各种实现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