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377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用车,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扩展车内乘用空间的多功能乘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现在非常注重精神层面的自由, 为了远离大城市的喧嚣, 最近几年房车发展迅速, 房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受到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实现 “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 的时尚产品。现有的房车存在体积小,空间有限,很多房车采用拓展机构来实现,安装拓展不方便,且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高乘用车空间的多功能乘用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乘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所述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之间设置有可以开合的隔离密封门或隔离密封窗,所述车体的车顶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厢体,所述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的车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天窗,当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展开时,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形成的上层休息区通过开口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导通,所述开口前部的车顶上表面设置有隔热顶板,所述隔热顶板上设置有床垫;

所述可折叠厢体包括设置于车顶上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与车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将所述顶板顶升预设的高度,所述顶板与车顶周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以放平或竖立的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顶板与车顶周边之间的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分别竖立设置,所述竖立设置的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与顶板、车顶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形成可折叠的厢体的腔体;

当所述可折叠的厢体折叠时,顶板下落,所述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放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前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前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放平于车顶前部;

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连接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两个侧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竖立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放平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

所述后板连接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放平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驾驶室车厢后部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后车厢门,所述驾驶室车厢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后箱体,所述后箱体能够沿滑轨伸出/伸入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所述后箱体一端具有开口与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导通,另一端具有可以开合的后箱体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前板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一电动推力杆,所述第一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前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置于于车顶两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两个侧板上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两个侧板转动,以实现两个侧板的竖立/放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后板通过第二转轴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二电动推力杆,所述第二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后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前部升降装置与后部升降装置,所述前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车顶前部的导轨,前板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连接,当需要顶升顶板时,第一电动推力杆驱动所述前板沿导轨移动,以使其呈竖立状态,所述后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另一端连接顶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顶部周边设置有密封条,当所述顶板升起,所述侧板呈竖立状态时,所述侧板上部与密封条接触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内设置有三排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乘用车,其乘用空间更大,在车顶上部设置可以自动折叠的顶棚,有效增加了使用面积,实现了空间利用最优化。其结构简单、造价低,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乘用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乘用顶板升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后车厢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后箱体滑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乘用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包括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2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所述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之间设置有可以开合的隔离密封门或隔离密封窗,所述车体的车顶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厢体,所述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的车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天窗,当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展开时,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形成的上层休息区通过开口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导通,所述开口前部的车顶16上表面设置有隔热顶板15,所述隔热顶板上设置有床垫14;

所述可折叠厢体包括设置于车顶上部的顶板3,所述顶板与车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将所述顶板顶升预设的高度,所述顶板与车顶周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以放平或竖立的前板5、两个侧板9以及后板7,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顶板与车顶周边之间分别竖立设置有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所述竖立设置的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与顶板、车顶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形成可折叠的厢体的腔体;

当所述可折叠的厢体折叠时,顶板下落,所述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放平。

所述前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前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放平于车顶前部;

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两个侧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竖立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放平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

所述后板连接第三驱动机构20,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放平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

当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车顶升起时,竖立设置的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与顶板、车顶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

所述驾驶室车厢后部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后车厢门13、17,所述驾驶室车厢内底部19设置有滑轨18,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后箱体12,所述后箱体能够沿滑轨伸出/伸入驾驶室车厢,所述后箱体一端具有开口与驾驶室车厢导通,另一端具有可以开合的后箱体门。

所述前板4通过第一转轴4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一电动推力杆20,所述第一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前板。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置于车顶两侧的的驱动电机11,所述电机连接侧边上的驱动轴10,以驱动所述侧板转动,以实现侧板的竖立/放平。

所述后板通过第二转轴4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二电动推力杆20,所述第二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后板。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前部升降装置与后部升降装置,所述前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车顶前部的导轨8,前板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4与顶板连接,当需要顶升顶板时,第一电动推力杆驱动所述前板沿导轨移动,以使其呈竖立状态,所述后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驾驶室车厢后部的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驾驶室车厢,另一端连接顶板。

所述顶部两侧设置有密封条20,当所述顶板升起,所述侧板呈竖立状态时,所述侧板上部与密封条接20触设置。

所述车体驾驶室内设置有三排座椅2。

使用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顶板向上升起,同时,前板、两个侧板与后板竖立,使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与顶板、车顶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车顶后部的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开口设置梯子,车内人员可通过梯子进入腔体内,所述开口前部的车顶上表面设置有隔热顶板与床垫,以供车内人员休息。所述后车厢门打开,后箱体可通过滑轨滑出,以增加车体使用空间,后箱体内可设置卫浴或灶台等很生活日常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乘用车,其乘坐空间更大,在车顶上部设置可以自动折叠的顶棚,有效增加了使用面积,实现了空间利用最优化。其结构简单、造价低,稳定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