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臂及前悬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402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助力臂及前悬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助力臂及前悬挂。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挂作为车架与车轴之间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其中,汽车前悬挂是支撑车身的重要部件,通常是安装在车身前舱轮罩工艺孔内。为了避免采用人工搬动前悬挂,通常会采用助力臂来辅助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助力臂夹紧后前悬挂可能出现上下窜动,使得安装前悬挂时孔位难以对准。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助力臂及前悬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助力臂夹紧后前悬挂可能出现上下窜动,使得安装前悬挂时孔位难以对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助力臂,用于前悬挂,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以在安装所述前悬挂时,夹持所述前悬挂的支撑柱设置,且位于所述前悬挂的减振弹簧下方;支撑板,安装至所述夹持件上;以及,抵接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抵接件的上端用以抵接至所述减振弹簧的下端。优选的,所述抵接件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抵接块的上端具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抵接至所述减振弹簧的下端。优选的,所述抵接块的材质为金属。优选的,所述抵接块向下延伸形成上下延伸件,所述上下延伸件的下端安装至所述支撑板,所述抵接块通过所述上下延伸件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下延伸件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正对所述内螺纹孔,且与所述上下延伸件的下端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抵接块的上端设置有多个所述抵接斜面,所述抵接块在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以选择各所述抵接斜面分别与所述减振弹簧的下端抵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所述抵接块转动地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前悬挂,包括助力臂,所述助力臂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以在安装所述前悬挂时,夹持所述前悬挂的支撑柱设置,且位于所述前悬挂的减振弹簧下方;支撑板,安装至所述夹持件上;以及,抵接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且抵接至所述减振弹簧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抵接件安装在支撑板上,与前悬挂的减振弹簧抵接,通过抵接件两端分别与减振弹簧、支撑板支撑来进一步限制前悬挂在上下方向的窜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助力臂夹紧后前悬挂可能出现上下窜动,使得安装前悬挂时孔位难以对准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助力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又一实施例助力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抵接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抵接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助力臂3111第一抵接斜面1夹持件3112第二抵接斜面2支撑板32上下延伸件21限位槽200前悬挂3抵接件210支撑柱31抵接块220减振弹簧311抵接斜面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臂,该助力臂可以应用于汽车前悬挂。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助力臂100用于前悬挂200,包括夹持件1、支撑板2及抵接件3。夹持件1用以在安装所述前悬挂时夹持前悬挂200的支撑柱210设置,且夹持件1位于前悬挂200的减振弹簧220下方;支撑板2安装在夹持件1上。抵接件3安装在支撑板2上,且抵接件3的上端用以抵接至减振弹簧220的下端。夹持件1可以但不限于为卡爪,也可以为其他能通过夹持固定在支撑柱210上的机构。现有技术中,前悬挂200需要安装至汽车车身的前舱轮罩的工艺孔内,为了避免采用人工手动搬动以完成安装,通常需要借助助力臂100,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助力臂100夹住前悬挂200的支撑柱210后,容易出现前悬挂200上下窜动,使前悬挂200安装时孔位难以对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抵接件3,安装在支撑板2上,与前悬挂200的减振弹簧220抵接,来进一步限制前悬挂200在上下方向的窜动。如图3所示,抵接件3可以为包括抵接块31,所述抵接块31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2上,抵接块31的上端具有抵接斜面311,抵接斜面311抵接至减振弹簧220的下端。通过抵接块31的转动来调节抵接斜面31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的具体位置,以调节抵接斜面31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时的松紧程度和稳定性。抵接块31的斜度可以根据车型来预先给定,也可以根据抵接块31的高度及汽车的车型共同确定。由于抵接块3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故对抵接块31有一定的硬度要求而避免出现抵接块31变形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抵接块31的材质为金属。抵接块31的材质也可以是硬度较大而不易变形的其他材质。抵接块31可以通过转动来调节抵接斜面31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的具体位置,抵接块31转动地固定在支撑板2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铰链连接。由于抵接块3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时受到向下的压力,故为了进一步提高抵接块31与减振弹簧220抵接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抵接块31为可以在与支撑板2上表面沿着自身的周向旋转。如图4所示,抵接块31向下延伸形成上下延伸件32,上下延伸件32的下端安装至支撑板2,上下延伸件32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至抵接块31上,抵接块31通过上下延伸件32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为了提高上下延伸件32转动的顺畅性,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延伸件32为圆柱形结构,例如销轴。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下延伸件32还可以为半圆柱结构等等。支撑板2与上下延伸件32对应位置开设有让位孔,上下延伸件32穿过让位孔,让位孔的大小与上下延伸件32的截面大小相匹配。当上下延伸件32为圆柱形结构时,让位孔的内壁与上下延伸件32间隙配合,在上下延伸件32支撑抵接块31受到偏心力时,可以抵靠在让位孔的内壁上,而可以提高上下延伸件32限位的稳定性。该上下延伸件32可以但不限于为销轴。为了提高抵接块31的适用范围及与减振弹簧220的压紧程度,上下延伸件3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支撑板2上开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在旋动上下延伸件32向上移动时可以调节抵接块31固定的高度。外螺纹和内螺纹孔的配合未在图中示出,该配合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螺纹配合结构。抵接块31抵接在减振弹簧220下,调节抵接块31与减振弹簧220之间的压紧程度时,可以会出现外螺纹与内螺纹发生相对转动而解锁,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母(未在图中示出),螺母正对内螺纹孔,且与上下延伸件的下端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公知的限制上下延伸件32向下运动的机构。抵接块31的上端设有多个抵接斜面311,抵接块31在相对支撑板2转动,以选择各抵接斜面311分别与减振弹簧220的下端抵接。多个抵接斜面311可以包括第一抵接斜面3111和第二抵接斜面3112,第一抵接斜面3111与第二抵接斜面3112相背或相邻设置,且位于抵接块31的上端。旋转抵接块31,可以选择合适的抵接斜面,第一抵接斜面3111和第二抵接斜面3112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以适用多种车型。抵接块31旋转时若仅仅是依靠上下延伸件32来支撑,在承受较大的偏移力时会容易损坏上下延伸件32或使上下延伸件32变形而使抵接块31的支撑不稳定,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具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21,抵接块31位于限位槽21中,抵接块31的外缘与限位槽21的侧壁抵接。在抵接块31收到较大偏移力时,可以抵靠在限位槽21的侧壁上。限位槽21的形状可以为呈圆形的,也可以呈方形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