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966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铰接式自卸车为一种非公路的矿用自卸车,适用于泥泞、崎岖等恶劣的环境。发动机作为铰接式自卸车的核心部件,位于车头位置,油底壳位置较低,在整车爬陡坡或者通过崎岖山石路面时,油底壳很容易被触碰,为保护发动机安全,在发动机下部的车架上安装防护板,此外发动机本身要经常进行维修保养,要求防护板必须便于拆装。现有防护板结构大多是采用螺栓直接将护板固定在底部车架上,螺栓头部裸露在下部,在经过多次碰撞、刮蹭后,螺栓变形,无法拆除或者直接断裂失效;并且防护板拆装较困难,需要两到三个人托举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包括位于发动机下部的防护板,其特征是,所述防护板的前段通过铰接销轴固定在车底架前的保险杠铰接孔上,可绕铰接销轴自如开合,防护板的后端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固定在车架上,防护板的两侧的上侧面设有橡胶减震垫片,缓解行车时的震动,减少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采用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主要由护板、空心铰接轴座和安装座组成,两个所述空心铰接轴座分别位于护板的最前端的左右两部分,被设在护板最前端的折弯边完全包裹,两空心铰接轴座之间设有间隙,用于铰接销轴从间隙向两空心铰接轴座穿插,所述间隙的长度超过铰接销轴的长度至少10mm,便于铰接销轴的拆装;安装座位于护板的后边缘,用于安装所述螺栓,所述安装座为凹槽结构,螺栓从下向上将安装座固定在车底架上,安装后,螺栓头部嵌入凹槽内,空心铰接轴座、安装座位于护板上面,螺栓头部位于凹槽内,使所述防护板的下侧面没有任何突出物。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上侧面还设有连接板、纵筋和横筋,连接板用于连接左右两个铰接轴座,提高护板的横向强度,所述横筋从左至右设在护板的后边缘位置,两段所述纵筋连接连接板和横筋,增加了护板的抗冲击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的,在自卸车的前保险杠的下边缘上端设置若干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用于固定铰接销轴,车底架的支撑板下边缘上端还设置若干固定座,该固定座也为凹槽结构,比所述安装座的宽度要宽,用于将安装座嵌入固定座中,铰接座和固定座分别焊接在前保险杠和支撑板的上端,避免了行车刮蹭。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减震垫片粘贴固定在防护板的两侧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一端固定,另一端可绕铰接销轴自如开合,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只需要拆卸该端的螺栓就能打开防护板,方便对发动机的维修保养;防护板下表明没有突出突出物,避免了行车刮蹭;在防护板的两侧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部位粘贴橡胶减震垫片,缓解行车时的震动,减少噪声;防护板内还设有连接板、横筋和纵筋,增加了护板的抗冲击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底部防护板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底部防护板打开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铰接座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结构图。

图中,1、防护板;1-1、护板;1-2、空心铰接轴座;1-3、连接板;1-4、纵筋;1-5、横筋;1-6、安装座;2、紧固件; 3、减震垫片;4、铰接销轴;5、开口销;6、平垫挡圈;F、车架;F-1、保险杠;F-2、支撑板;F-3、铰接座;F-4、固定座;E、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3:所述的新型发动机底部防护板安装结构,由防护板1、紧固件2、减震垫3、铰接销轴4、开口销5及平垫挡圈6组成。防护板1的前端通过铰接销轴4固定在车架前保险杠铰接孔上,可绕铰接销轴4自如开合,如图3所示,防护板1打开状态;铰接销轴4的两端通过平垫挡圈6和开口销5固定,防止行车时铰接销轴4横向滑出;防护板1的后端通过两个紧固螺栓2固定到这车架上,需要打开防护板1时,只需拆除后端的两颗固定螺栓2即可;螺栓2紧固后,其头部嵌入防护板1上的凹形安装槽中;在防护板的两侧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部位粘贴橡胶减震垫片3,缓解行车时的震动,减少噪声。图2为图1中A向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式自卸车发动机底部防护板结构,防护板1由护板1-1、空心铰接轴座1-2、连接板1-3、纵筋1-4、横筋1-5和安装座1-6组成。为避免行车时刮蹭,防护板的连接及固定装置、加强筋板等全部布置在护板1-1的上面,护板1-1下面没有任何突出物。空心铰接轴座1-2位于护板1-1的最前端,被护板1-1的折弯边完全包裹,如图5所示;左右两个铰接轴座1-2通过连接板1-3连接在一起,提高护板1-1横向的强度;左右两个铰接轴座1-2的间距比铰接销轴4的长度长10mm,安装时,铰接销轴4从两铰接轴座1-2的中间向两边穿插;空心铰接轴座1-2设计尺寸较长,目的是使护板的受力更加分散,避免局部受力变形;安装座1-6为凹槽型结构,安装后,螺栓2头部嵌入凹槽内,如图1所示;为增加护板的抗冲击强度和刚度,设置两道纵筋1-4和横筋1-5

图5-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式自卸车车架F的底部结构图,在前保险杠F-1的下边缘设置4个铰接座F-3,用于固定铰接销轴4,图6所示铰接座F-3焊接在前保险杠F-1的上部,避免行车刮蹭;图7所示支撑板F-2下边缘设置了两个固定座F-4,位于F-2的上部,固定座F-4和护板安装座1-6一样,也设计成凹槽型结构,比安装座1-6尺寸稍宽,安装时,安装座1-6嵌入固定座F-4的凹槽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