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326发布日期:2018-06-05 20:5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形式被广泛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是由接触网嵌入头尾相连的汇流排所构成的系统,它是电气化铁路机车和轨道交通车辆动力供给的重要设备,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机车的运行。在城市地铁隧道穿过河道下方时设计了防淹门,刚性悬挂接触网在遇到战争或严重漏水的特殊情况时,需要快速关闭隧道的防淹门,以确保隧道及人员安全。关闭防淹门时,需要将防淹门处的一段汇流排从整个接触网系统上拆卸下来,但当情况紧急或水势较大时,人员无法进入隧道进行拆卸,使防淹门得不到及时关闭而造成事故或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可以实现在特殊情况下防淹门关闭时的自动脱落断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包括刚性支撑机构和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位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和位于汇流排终端之间的至少两个中部汇流排;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分别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可分离地电连接,各个中部汇流排之间电连接;其中两个中部汇流排可分离地电连接并且两者的连接处位于防淹门的下方,当防淹门落下时防淹门下落的力可使得该两个中部汇流排的连接处断开;所有的汇流排终端以及中部汇流排均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其中,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并分别可向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通过绝缘子连接于一旋转底座,两侧的旋转底座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一吊柱,所述吊柱连接于安装点;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有若干个,相连接的汇流排终端和中部汇流排、相连接的两个中部汇流排之间均为并排设置且用于连接到刚性支撑机构的悬挂线夹位置对应并连接于同一刚性支撑机构的底座。

进一步地,相邻的汇流排终端和中部汇流排之间以及所述连接处位于防淹门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之间均通过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电连接;所述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相对于的一面设有凸出,所述凸出内具有延伸至底部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夹设部;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相对的一面设有插接凸出,所述插接凸出可从下往上地插入所述插接腔内并所述夹设部对其产生夹设的压力。

进一步地,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分别通过旋转悬挂线夹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所述旋转悬挂线夹包括用于夹设所要连接的中部汇流排的转动底座和用于连接对应的刚性支撑机构的连接底座,所述转动底座的上端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处位于防淹门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分别通过导向滑脱机构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滑脱机构包括导向机构和分别用于连接上述的连接处位于防淹门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的两侧汇流排悬挂机构;所述汇流排悬挂机构包括可脱落悬挂线夹和连接机构,所述可脱落悬挂线夹包括固定部和可脱落夹设部,所述连接机构可分离地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所述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所述可脱落夹设部的下端用于夹设中部汇流排;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和触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并可驱动其往与所述固定部和可脱落夹设部分离的方向移动,所述触发机构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防淹门关闭时其下落的力使得触发机构触发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移动并驱动连接机构往与所述固定部和可脱落夹设部分离的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受压移动部,所述受压移动部位于所述防淹门的正下方,当所述防掩门关闭时其下落的力驱动所述受压移动部向下移动,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包括推动部和连接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受压移动部的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沿着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可分离地贯穿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的该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受压移动部的下方,所述受压移动部向下移动时对所述弹性件产生向下压的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受压移动部包括导向杆和连接块,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推动部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动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框的一侧;所述连接框环绕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的连接处设置并具有活动的空间,并且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沿着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连接杆移动的方向可分离地贯穿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受压移动部还包括有外壳体,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从外壳体的顶部贯穿所述外壳体,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推动部的另一端通过单向连接块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单向连接块的侧部连接于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汇流排在正常状态下的供电授流、在特殊情况下防淹门关闭时的自动脱落断开,有效避免当情况紧急或水势较大时,人员无法进入隧道进行拆卸,使防淹门得不到及时关闭而造成事故或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刚性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的结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为旋转悬挂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滑脱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滑脱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所述可脱落悬挂线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防淹门关闭时的运行简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刚性系统可脱落式汇流排悬挂装置,包括刚性支撑机构1和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位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5和位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5之间的至少两个中部汇流排6。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中部汇流排6,并且为端部弯式汇流排,即在本实施例中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和连接处位于防淹门的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是指相同的两个中部汇流排。

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5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6分别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可分离地电连接,各个中部汇流排6之间电连接;其中两个中部汇流排6可分离地电连接并且两者的连接处位于防淹门的下方;所有的汇流排终端5以及中部汇流排6均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其中,与两端的汇流排终端相邻的两个中部汇流排6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并可向两端汇流排终端的方向转动;当所述防淹门100落下时,可以使得上述的连接处位于防淹门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则6的连接处断开。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中部汇流排只有两个,因此是两个中部汇流排6相对的一端可分离地电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两个汇流排终端5可分离地电连接。其中,汇流排终端5通过悬挂线夹2与刚性支撑机构连接,中部汇流排6与汇流排终端5连接的一端通过旋转悬挂线夹3与刚性支撑机构1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通过绝缘子13连接于一旋转底座12,两侧的旋转底座12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一吊柱11,所述吊柱连接于安装点。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有若干个,汇流排终端和中部汇流排之间、中部汇流排之间均为并排设置,且用于连接到刚性支撑机构的悬挂线夹位置对应并连接于同一刚性支撑机构的底座上。如图2所示,图中左端的中部汇流排6与左端的汇流排终端5并列设置的一端共同连接于一个刚性支撑机构的底座,其中中部汇流排6通过旋转悬挂线夹3连接,汇流排终端5通过悬挂线夹2连接。右端的中部汇流排和汇流排终端相类似。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旋转悬挂线夹3包括用于夹设中部汇流排的转动底座32和用于连接所述刚性支撑机构的连接底座31,所述转动底座的上端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底座。

在本实施例中,左端的汇流排终端5和中部汇流排6之间、两个中部汇流排6之间、右端的汇流排终端5和中部汇流排6之间都通过所述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7连接。如图4-5所示,所述可抽脱式电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夹板71和活动夹板72,所述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相对于的一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出,所述凸出内具有延伸至底部并与外部相通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夹设部;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相对的一面设有插接凸出,所述插接凸出可从下往上地插入所述插接腔内并所述夹设部对其产生夹设的压力。当所述活动夹板受到从上往下的外部作用力是,所述插接凸出从插接腔内脱离出,从而实现所连接的汇流排终端5和中部汇流排6或者两个中部汇流排6相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8-12所示,所述的连接处位于防淹门下方的两个中部汇流排6分别通过一导向滑脱机构连接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滑脱机构4包括导向机构400和汇流排悬挂机构401;所述汇流排悬挂机构401包括可脱落悬挂线夹41和连接机构42。

所述可脱落悬挂线夹41包括固定部413和可脱落夹设部,所述固定部413用于连接到刚性支撑机构1的底座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脱落夹设部包括线夹本体411和连接底座412,所述线夹本体411和连接底座412固定连接,所述线夹本体411用于夹设所要连接的中部汇流排6。所述连接机构42可分离地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413的下端和所述可脱落夹设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指可脱落夹设部的连接底座412)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42采用连接销钉。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和触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42并可驱动其往与所述固定部和可脱落夹设部分离的方向移动,所述触发机构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防淹门关闭时其下落的力使得触发机构触发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移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机构往与所述固定部和可脱落夹设部分离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受压移动部,所述受压移动部位于所述防淹门的正下方,当所述防掩门关闭时其下落的力驱动所述受压移动部向下移动。所述连接机构移动驱动部包括推动部43(在本实施例采用推动杆的形式)和连接部,所述推动部43的一端连接所述受压移动部的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42的一端沿着所述推动部43推动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可分离地贯穿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42的该一端。

更具体地,所述受压移动部包括导向杆44和连接块45,所述导向杆44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5,所述推动部43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5,另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46和连接框47,所述连接杆4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动部4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框47的一侧;所述连接框47环绕所述固定部413的下端和连接底座412的上端的连接处设置并沿着连接杆46移动的方向具有活动的空间,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4沿着连接杆46移动的方向可分离地贯穿所述固定部413的下端和连接底座412的上端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滑脱机构的导向杆均位于防淹门的正下方。当导向杆受到来自防淹门的向下的压力时,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从而推动部的一端也向下移动,推动部的另一端则向外移动,进而推动所述连接杆也向外移动。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连接框向外移动,最终带动与连接框连接的连接机构向外移动并与所述固定部413的下端和连接底座412的上端脱离,此时所述固定部413的下端和连接底座412的上端自动分离,则中部汇流排连同可脱落夹设部一并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有弹性件48,所述弹性件48位于所述受压移动部(在本实施例中为连接块45)的下方,所述受压移动部向下移动时连接块45对所述弹性件48产生向下压的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8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采用矩形螺旋压缩弹簧,初始状态(即导向杆未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为预压缩状态。

通过所述弹性件的设置,当紧急情况解除、防淹门升起时,将两根中部汇流排抬起直至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重合后,弹性件的弹性可以使得连接机构自动复位重新使得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连接起来。而且通过设置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可以有效避免系统或人为的误操作。若人为不小心按压在导向杆的顶端上,由于弹性件的存在,人体所给的下压力只能促使弹性件压缩很小行程,连接机构移动的距离不足以达到固定部的下端和可脱落夹设部的上端分离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6采用调整螺栓的结构,包括两根螺栓462,两根螺栓462相对的一端螺纹连接于一内部中空的调整件461的两端,可以通过将螺栓462旋入或旋出调整件461,实现调节连接杆的长度,从而可实现连接杆具有±100的可调节量。

在本实施例中,受压移动部还包括有外壳体49,所述导向杆44的下端从外壳体49的顶部贯穿所述外壳体49,所述连接块45位于所述外壳体49内部并与所述导向杆44的下端连接。所述弹性件48也位于所述外壳体49内,并位于所述连接块45的下方,顶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49的底部设有连接线夹用于将导向机构固定于所述汇流排。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动部43的一端通过单向连接块410可作上下转动地连接于一连接杆46的一端,所述单向连接块410的侧部连接于导向轮4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连接块41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一导向轮414。再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有一导向框架415,所述导向框架415的侧部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414可滚动地装配于所述导向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框架415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用于装配单向连接块两侧的导向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汇流排悬挂机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45为双向连接块,两侧分别连接于一推动部43的一端,两侧的推动部4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连接块410,所述单向连接块410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杆46分别连接两侧连接框47。

如图13所示,当防淹门需要关闭时,通过防淹门下落力促使导向滑脱机构4中的触发机构推动移动驱动部背向运动,致连接销钉完全从可脱落悬挂线夹上下部连接处抽离,导向滑脱机构4从线夹上下部处脱落,且抽脱式电连接机构7通过中部汇流排6的旋转,抽离板从固定夹板中抽离,两根端部弯式汇流排6围绕旋转可调悬挂线夹3的旋转连接座的悬挂处旋转到防淹门的两侧,从而达到防淹门关闭的效果,当紧急情况解除,防淹门升起,将两根中部汇流排6抬起与导向滑脱机构4重新通过连接机构42连接,且重新插入抽脱式电连接机构7,可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