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帘式气囊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78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帘式气囊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式气囊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各大汽车生产厂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安全气囊作为一个可靠的安全装置,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车型上。不同类型的安全气囊装配到汽车的不同地方,在发生碰撞时,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安全气囊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气囊不稳定展开给人员带来危害成为汽车厂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帘式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装置之一,能够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有效保护乘员头部。现有的帘式气囊一般安装在车身侧围上方,贯穿A柱和C柱,并且置于顶棚内。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帘式气囊起爆从内饰件冲出,在侧围与乘员间展开,以保护乘员头部安全。但由于帘式气囊所在位置的钣金内板与立柱护板之间有较大空腔,而且帘式气囊在展开时,速度极快,冲击力非常大,帘式气囊容易钻入钣金与立柱护板之间的空腔中或将立柱护板击碎,结果不但不能保护乘员头部,甚至会产生飞溅碎片而伤害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帘式气囊导向结构,以解决现有帘式气囊容易钻入钣金与立柱护板之间的空腔中或将立柱护板击碎而对乘员造成伤害的问题,使帘式气囊按照设定的角度和方向顺利展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帘式气囊导向结构,设置于汽车顶棚内部,其特征在于,该导向结构为L形导向支架,所述L形导向支架包括定位面和导向面,所述定位面通过固定件固定于车身立柱护板上方的侧围内钣金上,所述导向面的上方布置有帘式气囊。帘式气囊展开过程中,受到L形导向支架的导向面的阻挡,避免了气袋钻入立柱护板与侧围内钣金之间的空腔内;同时,气袋会沿着导向面的延伸方向展开,由于立柱护板处于导向面的下方,因此避开了帘式气囊的爆破方向,规避了立柱护板被气帘冲碎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挂钩和螺栓,所述挂钩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面一端的燕尾形挂钩和设置于所述定位面另一端的7字形挂钩;所述定位面上设有螺栓孔。L形导向支架通过定位面两端的挂钩挂入侧围内钣金相应的开孔内,并通过螺栓紧固,既方便安装,节省工时,又能够很好的保证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面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定位凸台设计的作用在于:消除挂钩与侧围内钣金安装后定位面与侧围内钣金之间的间隙,并与车身留有一定的干涉量使L形导向支架与侧围内钣金的连接更为紧密,避免L形导向支架安装后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面和导向面之间的弯折部设有多个加强筋,以提高L形导向支架的强度,避免帘式气囊起爆时将其冲击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以其定位面固定于车身立柱护板上方的侧围内钣金上,以其导向面对展开的帘式气囊实现阻挡,避免爆开后的气袋钻入立柱护板与侧围内钣金之间的空腔内;同时,引导气袋沿着导向面的延伸方向展开,由于立柱护板处于导向面的下方,避开了气帘的爆破方向,从而规避了立柱护板被气帘冲碎的风险;而且该L形导向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便捷,牢固可靠,实用性强,通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与帘式气囊、侧围内钣金、立柱护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与侧围内钣金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示:1、侧围内钣金;11、燕尾形开孔;2、帘式气囊;3、L形导向支架;31、导向面;32、螺栓孔;33、7字形挂钩;34、加强筋;35、定位面;36、定位凸台;37、燕尾形挂钩;4、立柱护板;5、汽车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帘式气囊导向结构为设置于汽车顶棚5内部的L形导向支架3,L形导向支架3包括定位面35和导向面31,定位面35和导向面3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定位面35通过挂钩和螺栓固定于车身立柱护板4上方的侧围内钣金1上,挂钩包括设置于定位面35一端的燕尾形挂钩37和设置于定位面35另一端的7字形挂钩33,定位面35上设有螺栓孔32;具体固定方式为:先将燕尾形挂钩37挂入侧围内钣金1上相应的燕尾形开孔11内,接着把另一侧挂钩33挂入侧围内钣金1上相应的方形开孔内,将定位面35的两端连接稳固后,再使用螺栓穿过定位面35上的螺栓孔32并拧紧,将L形导向支架3紧固于车身上。本L形导向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便捷,牢固可靠,实用性强,通用性广。

如图1和图2所示,帘式气囊2布置在导向面31的上方。帘式气囊2展开过程中,受到L形导向支的导向面31的阻挡,避免了气袋钻入立柱护板4与侧围内钣金1之间的空腔内;同时,气袋会沿着导向面31的延伸方向展开,由于立柱护板4处于导向面31的下方,因此避开了气帘的爆破方向,规避了立柱护板4被帘式气囊2展开后的气袋冲碎的风险。

如图4所示,定位面35和导向面31之间的弯折部设有多个加强筋34,以提高L形导向支架3的强度,避免帘式气囊2起爆时将其冲击变形。如图5所示,定位面35的背面、燕尾形挂钩37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台36,定位凸台36设计的作用在于:消除挂钩与侧围内钣金1安装后定位面35与侧围内钣金1之间的间隙,并与车身留有一定的干涉量使L形导向支架3与侧围内钣金1的连接更为紧密,避免L形导向支架3安装后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L形导向支架3可实现对帘式气囊2导向指引的作用,使其展开后的气袋不会钻入立柱护板4与侧围内钣金1之间的空腔内;以及具有卸载冲击力的作用,规避了立柱护板4被帘式气囊2展开后的气袋冲碎的风险;而且本L形导向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便捷,牢固可靠,实用性强,可作为大多数车型的帘式气囊导向结构。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