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32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主要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汽车,由于其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几乎是“零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受电池技术的制约较短,是电动汽车难以得到推广的主要因素,而从目前看来电池的蓄电能力很难有重大突破;电池的比功率决定了电动汽车不可能无限制的加装电池。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速度不可能缩短至20分钟。充电站的大量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并且充电时间的缩短,短时间内大电流放电,造成对小区内电网的冲击,也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为了确保一次充电的有效续航里程,不得不牺牲各种辅助系统的用电和安装。

实际使用中,电动汽车在怠速、换挡、行驶于颠簸路面以及刹车过程中,都有相当可观的由电能转化成的机械能被浪费,如这部分能量能被回收利用,则可以有效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如何回收制动过程中的能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制动过程能量浪费,使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包括汽车本体、汽车后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线圈、转子、逆变器、蓄电池、第一套筒、结合套、气压泵、单向阀、阀门和高压储能罐;

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后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所述转子上设有多块永磁体块,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转子上且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子的2倍,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线圈可滑动套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结合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结合套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所述气压泵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所述气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单向阀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高压储能罐连通,所述气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高压储能罐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所述阀门;

所述高压储能罐包括罐体、弹簧和活塞;所述罐体一端开口,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活塞在所述罐体内可滑动移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外周上设有挡环。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线圈的外周上设有第二套筒。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有选的是,所述导线为软质导线。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均设有花键;所述结合套的内壁上设有花键槽。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结合套的内径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为喇叭状。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气压泵的入口设有过滤器。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对应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环形凹槽的个数为两个,对应的所述密封圈也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汽车后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所述转子上设有多块永磁体块,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转子上且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子的2倍,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线圈可滑动套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结合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结合套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所述气压泵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所述气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单向阀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高压储能罐连通,所述气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高压储能罐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所述阀门;所述高压储能罐包括罐体、弹簧和活塞;所述罐体一端开口,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活塞在所述罐体内可滑动移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当汽车制动时,将所述线圈滑动到所述转子的上方,此时所述转子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能,电能通过所述逆变器存储到蓄电池中,同时所述结合套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滑向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转轴随所述第一转轴一起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气压泵开始工作,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经所述单向阀压入所述高压储能罐内。制动结束时,所述线圈滑离所述转子,所述转子停止转动不在产生电能,同时所述气压泵停止工作不在向所述高压储能罐输入气体。汽车重新启动时,打开所述阀门,高压储能罐内的气体在内外压强差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进入所述气压泵,带动所述气压泵转动,所述气压泵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汽车后轴转动。汽车启动后,所述结合套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断开,同时关闭所述阀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制动时的机械能部分转化成电能储存,部分转化成势能储存,当需要时再次被使用,如此,可以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的放大图;

图3为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车本体,2-汽车后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线圈,8-转子,9-逆变器,10-蓄电池,11-第一套筒,12-结合套,13-气压泵,14-单向阀,15-阀门,16-高压储能罐,17-第一管道,18-第二管道,19-第三管道,20-罐体,21-弹簧,22-活塞,23-第二套筒,24-花键,2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A的放大图,图3为B的放大图。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其中,包括汽车本体1、汽车后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线圈7、转子8、逆变器9、蓄电池10、第一套筒11、12、结合套12、气压泵13、单向阀14、阀门15和高压储能罐16;

所述第一齿轮3安装在所述汽车后轴2上,所述第一转轴5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1上,所述第二齿轮4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传动连接;所述转子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5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5的中部,所述转子8上设有多块永磁体块,如此,可以增大所述转子8的磁场。所述第一套筒11套设在所述转子8上且所述第一套筒11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子8的2倍,所述第一套筒11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1上,所述线圈7可滑动套在所述第一套筒11上;如此,可以保证,所述线圈7在所述第一套筒11上滑动时,可以完全滑动到所述转子8的上方,也可以完全滑离所述转子8。所述线圈7通过导线与所述逆变器9电连接,所述逆变器9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0电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1上,所述第二转轴6与所述第一转轴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6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二端,如此,方便力的传递;所述结合套12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二端,所述结合套1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轴6的第一端;所述气压泵13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6的第二端,所述气压泵13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17与所述单向阀14连通,所述单向阀14通过第二管道18与所述高压储能罐16连通,所述气压泵13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19与所述储能泵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19上设有所述阀门15;

所述高压储能罐16包括罐体20、弹簧21和活塞22;所述罐体20一端开口,所述活塞22安装在所述罐体20内,所述活塞22在所述罐体20内可滑动移动,所述弹簧21的一端与所述罐体20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22连接,如此,可以增大高压储能罐16内部的压力。

具体实施时,当汽车制动时,将所述线圈7滑动到所述转子8的上方,此时所述转子8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能,电能通过所述逆变器9存储到蓄电池10中,同时所述结合套12从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二端滑向所述第二转轴6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转轴6随所述第一转轴5一起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6上的气压泵13开始工作,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7经所述单向阀14、第二管道18压入所述高压储能罐16内。制动结束时,所述线圈7滑离所述转子8,所述转子8停止转动不在产生电能,同时所述气压泵13停止工作不在向所述高压储能罐16输入气体。汽车重新启动时,打开所述阀门15,高压储能罐16内的气体在内外压强差和弹簧21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管道19进入所述气压泵13,带动所述气压泵13转动,所述气压泵13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转动,所述第二转轴6带动所第一转轴5转动,所述第一转轴5通过所述第二齿轮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汽车后轴2转动。汽车启动后,所述结合套12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6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断开,同时关闭所述阀门15。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制动时的机械能部分转化成电能储存,部分转化成势能储存,当需要时再次被使用,如此,可以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套筒11的两端外周上设有挡环。如此,可以防止所述线圈7在所述第一套筒11上滑动时,由于滑动过大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圈7的外周上设有第二套筒23,如此,可以保护所述线圈7,防止落灰,提高线圈7的使用寿命。所述导线为软质导线,如此,可以防止导线在随所述线圈7来回移动的过程中断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转轴6的第一端均设有花键24;所述结合套12的内壁上设有花键槽(图中未画出)。如此,可以保证结合套12能够更好的与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防止转动时打滑。

所述结合套12的内径靠近所述第二转轴6的一端为喇叭状,如此,方便第二转轴6的花键24插入到结合套12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压泵13的入口设有过滤器25,如此,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防止气压泵13内进入灰尘,提高所述气压泵13的使用寿命。所述活塞22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对应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凹槽的个数为两个,对应的所述密封圈也为两个,如此,可以提高所活塞22的密封效果。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