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530发布日期:2018-06-19 21:1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其中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一种,因电动汽车因其行驶路程较远,每次使用都需要估算电池剩余电量与行驶路程,这便经常需要用以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因电动汽车停靠时,距离充电桩的距离不同,但是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线长度均是固定的,这就使得汽车必须定点停靠,才可以保证正常利用充电桩充电,而且现有充电桩壳体不方便打开,不方便对内部进行维护,以及充电桩功能不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用以实现充电线的长度可调以及方便使用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包括壳体组以及绕线机构,所述壳体组包括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所述正面壳体的一侧面设有一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均设有销轴孔,所述背面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组L型板,且所述L型板与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所述L型板一端设有销轴孔,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L型板利用一铰接轴穿过所述凸起部的销轴孔与所述L型板的销轴孔铰接;所述正面壳体与所述背面壳体均为一面开口的矩形壳体,且所述正面壳体与所述背面壳体开口的一面扣合设置形成中空的安装空间;所述正面壳体展示面设置有平面的显示区域和弧形面的读卡区域,所述读卡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下方;所述背面壳体的固定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四个挂孔;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的所述绕线机构,所述背面壳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绕线机构相对应的布线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面壳体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上缠绕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布线孔延伸至外部且连接有充电插座,所述绕线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绕线轴与所述充电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还同轴设有棘轮,所述背面壳体上滑动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一端与所述棘轮相抵,所述背面壳体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棘爪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外部,且所述棘爪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部分铰接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正面壳体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扣,所述背面壳体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环,且所述锁扣与所述锁环相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显示区域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四周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四个角设有螺纹孔,并利用所述螺纹孔安装于所述显示区域。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正面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启把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开启把手采用内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凹槽位于所述正面壳体具有锁扣的侧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正面壳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正面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扬声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包括壳体组以及绕线机构,壳体组包括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正面壳体的一侧面设有一组凸起部,且凸起部均设有销轴孔,背面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组L型板,且L型板与凸起部一一对应, L型板一端设有销轴孔,且凸起部与L型板利用一铰接轴穿过凸起部的销轴孔与 L型板的销轴孔铰接;正面壳体与背面壳体均为一面开口的矩形壳体,且正面壳体与背面壳体开口的一面扣合设置形成中空的安装空间;正面壳体展示面设置有平面的显示区域和弧形面的读卡区域,读卡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下方;背面壳体的固定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四个挂孔;安装空间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绕线机构,背面壳体的底面开设有与绕线机构相对应的布线孔,基于以上结构,正面壳体的一侧面安装有凸起部,背面壳体的一侧面安装有L型板,该凸起部与L型板通过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到一起,正面壳体展示面设置有平面的显示区域和弧形面的读卡区域,弧形面的读卡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下方,该结构布置合理,方便使用且美观,背面壳体的固定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四个挂孔,可利用该挂孔将充电桩挂到墙面上或者其他物体上,且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绕线机构,充电线设置于绕线机构上,且绕线机构至少设有一个不仅可以实现方便对充电线延伸的长度可调,并且可以实现对多个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实现了充电线的长度可调以及方便使用的技术效果。

绕线机构包括支架,支架安装于背面壳体内部的底面上,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上缠绕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一端穿过布线孔延伸至外部且连接有充电插座,绕线轴设置有扭转弹簧,绕线轴与充电线中部固定连接,绕线轴还同轴设有棘轮,背面壳体上滑动设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棘爪一端与棘轮相抵,背面壳体上还开设有通孔,棘爪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外部,且棘爪位于通孔内的部分铰接于通孔的内壁上,基于以上结构,充电线缠绕于绕线轴上,且绕线轴上设有扭转弹簧,通过伸出到背面壳体外的充电线长度的不同解决足电动汽车距离充电桩距离不同,不方便充电的问题,棘爪和棘轮相配合,可以对绕线轴进行锁紧,防止转动,其中通过摆动棘爪处于背面壳体外部的一端可以实现棘爪与棘轮相分离,设有扭转弹簧,可以对绕线轴实现复位转动,实现充电线自动缠绕于绕线轴上,方便卷绕充电线,使用方便。

正面壳体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扣,背面壳体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环,且锁扣与锁环相配合,基于以上结构,且正面壳体的一侧面上安装有锁扣,与其相对应的背面壳体的侧面上安装有锁环,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显示区域安装有显示器,显示器的四周设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四个角设有螺纹孔,并利用螺纹孔安装于显示区域,基于以上结构,平面显示器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提供实时充电状态与剩余充电时间,方便与使用者进行信息传递。

正面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启把手,开启把手采用内凹槽,内凹槽位于正面壳体具有锁扣的侧面,基于以上结构,设有开启把手且开启把手为内凹槽不仅节省空间,并且方便使用,其中内凹槽设置于具有锁扣的侧面可方便的打开,便于修理和查看壳体组内部的情况。

正面壳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基于以上结构,当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可以利用该USB接口给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实现了一机两用。

正面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扬声孔,基于以上结构,当给电动汽车充满电的时候,壳体内的扬声器会发生声响,该声响会通过扬声孔传出,以达到提醒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充电线的长度可调以及方便使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正面壳体;2-背面壳体;3-L型板;4-凸起部;5-锁扣; 6-开启把手;7-安装环;8-显示器;9-读卡区域;10-挂孔;11-布线孔;12-USB 接口;13-扬声孔;14-支架;15-绕线轴;16-棘轮;17-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包括壳体组以及绕线机构,壳体组包括正面壳体1和背面壳体2,正面壳体 1的一侧面设有一组凸起部4,且凸起部4均设有销轴孔,背面壳体2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组L型板3,且L型板3与凸起部4一一对应,L型板3一端设有销轴孔,且凸起部4与L型板3利用一铰接轴穿过凸起部4的销轴孔与L型板3的销轴孔铰接;正面壳体1与背面壳体2均为一面开口的矩形壳体,且正面壳体1 与背面壳体2开口的一面扣合设置形成中空的安装空间;正面壳体1展示面设置有平面的显示区域和弧形面的读卡区域9,读卡区域9位于显示区域的下方;背面壳体2的固定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四个挂孔10;安装空间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绕线机构,背面壳体2的底面开设有与绕线机构相对应的布线孔11。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壳体1的一侧面安装有凸起部4,背面壳体2的一侧面安装有L型板3,该凸起部4与L型板3通过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到一起,正面壳体1展示面设置有平面的显示区域和弧形面的读卡区域9,弧形面的读卡区域9 位于显示区域的下方,该结构布置合理,方便使用且美观,背面壳体2的固定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四个挂孔10,可利用该挂孔10将充电桩挂到墙面上或者其他物体上,且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绕线机构,充电线设置于绕线机构上,且绕线机构至少设有一个不仅可以实现方便对充电线延伸的长度可调,并且可以实现对多个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实现了充电线的长度可调以及方便使用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绕线机构包括支架14,支架14安装于背面壳体2内部的底面上,支架14上转动设置有绕线轴15,绕线轴15上缠绕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一端穿过布线孔11延伸至外部且连接有充电插座,绕线轴15设置有扭转弹簧,绕线轴15与充电线中部固定连接,绕线轴15还同轴设有棘轮16,背面壳体2上滑动设有与棘轮16相配合的棘爪17,棘爪17一端与棘轮16相抵,背面壳体2上还开设有通孔,棘爪17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外部,且棘爪17 位于通孔内的部分铰接于通孔的内壁上,充电线缠绕于绕线轴15上,且绕线轴 15上设有扭转弹簧,通过伸出到背面壳体2外的充电线长度的不同解决足电动汽车距离充电桩距离不同,不方便充电的问题,棘爪17和棘轮16相配合,可以对绕线轴15进行锁紧,防止转动,其中通过摆动棘爪17处于背面壳体2外部的一端可以实现棘爪17与棘轮16相分离,设有扭转弹簧,可以对绕线轴15 实现复位转动,实现充电线自动缠绕于绕线轴15上,方便卷绕充电线,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壳体1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扣5,背面壳体2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环,且锁扣5与锁环相配合,且正面壳体1的一侧面上安装有锁扣5,与其相对应的背面壳体2的侧面上安装有锁环,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域安装有显示器8,显示器8的四周设有安装环7,安装环7的四个角设有螺纹孔,并利用螺纹孔安装于显示区域,平面显示器8 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提供实时充电状态与剩余充电时间,方便与使用者进行信息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开启把手6,开启把手6采用内凹槽,内凹槽位于正面壳体1具有锁扣5的侧面,设有开启把手6且开启把手6 为内凹槽不仅节省空间,并且方便使用,其中内凹槽设置于具有锁扣5的侧面可方便的打开,便于修理和查看壳体组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壳体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12,当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可以利用该USB接口12给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实现了一机两用。

在本实施例中,正面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扬声孔13,当给电动汽车充满电的时候,壳体内的扬声器会发生声响,该声响会通过扬声孔13传出,以达到提醒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设置有浪涌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表,浪涌保护器连接于市电电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连接于浪涌保护器上,浪涌保护器连接到电表上,电表连接充电插座,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压或者电流不稳定的时候给充电桩造成的损害的发生,充电桩内部设计,电路板的型号以及电路板与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气元件的电连接方式均属于市面上所常见的,并且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且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充电桩的结构上的改进,所以电气元件的型号以及电气元件的电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