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9877发布日期:2018-06-28 02:3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刹车助力器的一种,用于辅助刹车。刹车助力器是从轻型汽车到中型汽车广泛采用的制动器助力装置,大致可以分为真空助力、液压助力和气压助力。真空助力器大致可以分为直接作用真空助力和液压真空助力。由于直接作用真空助力直接助力于踏力,制动操作感好,因此,广泛用于轿车及小型载货车上,但由于踏脚力直接被作为助力,会受安装空间的制约。液压真空助力是利用主缸产生液压来助力的,所以可以安装在主缸和轮缸之间的任何位置,但是制动操作感一般比直接作用真空助力差。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在制动时隔膜往复动中,可能会因隔膜与壳体受力不均而造成隔膜与壳体黏连,并且产品耐磨性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在制动时隔膜往复动中,可能会因隔膜与壳体受力不均而造成隔膜与壳体黏连,并且产品耐磨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包括橡胶隔膜、后壳体气封总成、膜片回位弹簧、真空单向阀、支撑筋条、空气阀、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真空阀、助力器推杆、真空阀座和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真空单向阀;所述主壳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后壳体气封总成;所述主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橡胶隔膜;所述主壳体的内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个膜片回位弹簧;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月光空气阀;所述主壳体的一侧还嵌入安装有一个真空阀;所述真空阀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真空阀座;所述助力器推杆的一侧穿过真空阀和空气阀并嵌入到主壳体内侧;所述助力器推杆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隔膜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条。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隔膜的上下表面的支撑筋条尺寸在0.3mm~0.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条在橡胶隔膜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隔膜和支撑筋条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橡胶隔膜的外侧增加了支撑筋条,在制动往返的过程中可起到防粘作用,减少摩擦,并且支撑筋条在径向范围内均匀分布,所以受力平衡均匀,制动往返时早期一直是支撑筋条受损,减少了橡胶隔膜直接与主壳体的接触产生的粘连及模损,同时已增强了制动的灵敏度,改进后台架受命增加50万次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隔膜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隔膜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橡胶隔膜-1;后壳体气封总成-2;膜片回位弹簧-3;真空单向阀-4;支撑筋条-5;空气阀-6;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7;真空阀-8;助力器推杆-9;真空阀座-10;主壳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助力器橡胶隔膜结构,包括橡胶隔膜1、后壳体气封总成2、膜片回位弹簧3、真空单向阀4、支撑筋条5、空气阀6、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7、真空阀8、助力器推杆9、真空阀座10和主壳体11;主壳体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真空单向阀4;主壳体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后壳体气封总成2;主壳体11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橡胶隔膜1;主壳体11的内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个膜片回位弹簧3;主壳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月光空气阀6;主壳体11的一侧还嵌入安装有一个真空阀8;真空阀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真空阀座10;助力器推杆9的一侧穿过真空阀8和空气阀6并嵌入到主壳体11内侧;助力器推杆9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7。

其中,所述橡胶隔膜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条5,橡胶隔膜1的外侧增加了支撑筋条5,在制动往返的过程中可起到防粘作用,减少摩擦,可有效降低橡胶隔膜1直接与主壳体11的接触产生的粘连及模损。

其中,所述橡胶隔膜1的上下表面的支撑筋条5尺寸在0.3mm~0.5mm之间,制动往返时早期一直是支撑筋条5受损,减少了橡胶隔膜1直接与主壳体11的接触产生的粘连及模损,同时已增强了制动的灵敏度。

其中,所述支撑筋条5在橡胶隔膜1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安装,支撑筋条5在径向范围内均匀分布,所以受力平衡均匀。

其中,所述橡胶隔膜1和支撑筋条5为一体式结构,在制动时支撑筋条5会不断与主壳体11内侧碰撞摩擦,这样在使用时更加稳固,提升装置的耐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力经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助力器推杆9上,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7受力被压缩,助力器推杆9连同空气阀6前移,当移动到真空阀座10位置时真空阀8关闭,在消除柱塞与橡胶隔膜1之间的间隙后,再继续推动制动主缸推杆,主缸内的制动液以一定压力流入制动轮缸,制动主缸推杆上的作用力为踏板力和伺服气室反作用盘推力的总和,使制动主缸输出的压力成倍增长,解除制动时,助力器推杆回位弹簧7使助力器推杆9和空气阀6向右移动,真空阀8离开真空阀座10而开启。伺服气室的前后两腔相通,且均为真空状态。膜片座和橡胶隔膜1在膜片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回位,制动主缸解除制动作用,本装置的橡胶隔膜1的外侧增加了支撑筋条5,在制动往返的过程中可起到防粘作用,减少摩擦,并且支撑筋条5在径向范围内均匀分布,所以受力平衡均匀,制动往返时早期一直是支撑筋条5受损,减少了橡胶隔膜1直接与主壳体11的接触产生的粘连及模损,同时已增强了制动的灵敏度,改进后台架受命增加50万次以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