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9167发布日期:2019-05-22 02: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座椅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座椅旋转来变换朝向的座椅支撑机构,例如在搭载于铁路车辆、汽车、航空器、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座椅中应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搭载于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座椅中,大多是在其两侧方向上较长地供多人座的座椅类型,并且一般沿车辆的侧壁的壁面设置。这样的座椅中公知如下旋转座椅:能够绕座椅中央的旋转轴朝座椅背面侧与壁面平行的伸长状态、和座椅背面侧与壁面正交的交叉状态旋转,从而能够变换朝向。

在这样的旋转座椅中,通常,旋转轴固定于一处,当使座椅旋转时,需要使座椅远离侧壁配置,以便座椅的角部的轨迹(旋转半径)不会与侧壁干涉。因此,在座椅与侧壁之间产生缝隙,或者座椅在车内向通路侧突出,从而有通路或者座椅的宽度变窄等车内的有限空间受损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座椅变换机构:当从伸长状态变换成交叉状态时,使座椅侧的第二可动框相对于第一可动框向前方滑动,从而在座椅的旋转时确保其旋转半径。在这样的座椅变换机构中,使座椅暂时向通路侧滑动并突出,在确保了旋转半径的基础上旋转90度后,再次使座椅向侧壁侧滑动并返回。

并且,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排列切换装置:除了具备使座椅旋转或者滑动的各机构之外还具备传递机构,当使座椅方向转换时,由传递机构使座椅的旋转与滑动连动。在这样的排列切换装置中,滑动架台能够滑动地支撑在固定架台上,并且座椅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滑动架台上,利用各自的卡合关系来使座椅的旋转动作与滑动连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32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317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作为变换座椅的朝向的动作,需要分别进行前方滑动、旋转、返回滑动这三个动作,非常繁琐且麻烦,有变换时间也变长的实用上的问题。并且,用于实现三个动作的各机构的部件较多,结构变得复杂且成本变高,不仅如此,还有难以在座椅的脚周围的有限的空间内配置部件、并且供暖机等其它部件的安装受到限制的设计上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利用传导机构使座椅的旋转与滑动连动,从而能够以一系列动作来变换座椅的朝向。然而,在从下起依次重叠固定架台、滑动架台、座椅的构造中,难以将座椅直接卡定于固定架台侧,从而需要在夹装在座椅与固定架台之间的滑动架台侧将座椅限制为不能旋转。另外,为了将座椅限制为不能滑动,需要另外将滑动架台卡定于固定架台侧,尤其有关于锁定的设计自由度欠缺的重大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支撑机构,该座椅支撑机构能够设计为使座椅的旋转与进退连动,仅利用简易的结构的一系列动作就能够容易地变换座椅的朝向,而且能够同时限制座椅的旋转与进退。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以下的各项发明。

[1]一种座椅支撑机构,用于使座椅旋转来变换朝向,其特征在于,具备:

底座,其在壁面的旁边固定设置在地板面上;

移动台,其配置于上述底座的上面部的下侧,并能够在与上述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退;

座椅的底架,其配置于上述底座的上面部的上侧,由避免与该上面部的干涉的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上述移动台;以及

连动机构,当使上述座椅与上述底架一起旋转时,该连动机构将该底架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经由上述旋转轴传递至上述移动台,从而使上述移动台与上述底架一起在与上述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退,

上述座椅通过上述连动机构能够变换成座椅背面侧与上述壁面平行的伸长状态、和座椅背面侧与上述壁面正交的交叉状态。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座的上面部设有回避部,

该回避部能够使伴随上述移动台的进退而移动的上述旋转轴沿其移动轨迹通过。

[3]根据上述[1]或[2]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动机构具备:

导轨,其设于上述底座的上面部的上侧;以及

辊,其设于上述底架的下侧,伴随上述底架的旋转被推压至上述导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移动。

[4]根据上述[3]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辊具备辅助辊,

上述辅助辊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上述辊接近或者分离,且向接近的方向被施力,

在上述座椅向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变换时,上述辊和上述辅助辊从两侧夹持上述导轨。

[5]根据上述[1]、[2]、[3]或[4]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旋转锁定机构,该旋转锁定机构能够将上述底架同时限制为不能旋转而且不能进退。

[6]根据上述[5]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锁定机构具备:

卡定孔,其分别设于在两侧方向较长的矩形的上述底架中的沿上述座椅背面侧的一长边侧和沿上述座椅两侧的两短边侧;以及

锁定销,其能够向上方伸出或者从上方缩入地设于上述底座的上面部,当上述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时,卡合于在该位置一致的上述卡定孔。

[7]根据上述[1]、[2]、[3]、[4]、[5]或[6]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将上述底架限制为不能进退的进退锁定机构。

[8]根据上述[7]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退锁定机构具备:

卡定孔,其分别设于上述移动台的前后分离的位置;以及

锁定销,其能够向上方伸出或者从上方缩入地设于上述底座的内侧,当上述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时,卡合于在该位置一致的上述卡定孔。

接下来说明作用。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座椅支撑机构10,隔着固定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底座11的上面部12,在下侧配置有能够在与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退的移动台20,并在上侧配置有由旋转轴41支撑于移动台20的座椅的底架30。

因此,成为从下依次重叠底座11、移动台20、底座11的上面部12、座椅的底架30的构造。因此,夹在移动台20与底架30之间的上面部12保持原样地在移动台20的进退时妨碍旋转轴41的移动。但是,旋转轴41能够避免与上面部12的干涉而能够移动,从而能够实现移动台20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下侧的进退。

如上述[2]所记载,可以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设置回避部12a,该回避部12a能够使伴随移动台20的进退而移动的旋转轴41沿其移动轨迹通过。此处,回避部12a仅在沿旋转轴41的移动轨迹的部位使上面部12不与旋转轴41干涉即可。因而,回避部12a也可以是以包括旋转轴41的移动轨迹在内的方式从上面部12的一端缘向内侧凹下的切口、或者呈细长状地贯穿设置的孔、槽。

座椅支撑机构10具备连动机构50,若使座椅与底架30一起旋转,则该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经由上述旋转轴41传递至移动台20。因而,移动台20与旋转的底架30一起在与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退。利用这样的座椅的旋转与进退的连动,能够以使即便座椅接近壁面也不会与壁面干涉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动作而容易向座椅背面侧与壁面平行的伸长状态、和座椅背面侧与壁面正交的交叉状态变换座椅的朝向。

如上述[3]所记载,作为上述连动机构50,例如具备设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上侧的导轨51、和设于底架30的下侧且伴随底架30的旋转而被推压至上述导轨51并且一边旋转一边移动的辊52。

由此,若使座椅与底架30一起旋转,则辊52沿导轨51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此时,辊52所处的底架30从作为固定侧的导轨51被相对地按压,并且利用旋转轴41来支撑底架30的移动台20在与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退。由此能够避免座椅与壁面干涉。

尤其,如上述[4]所记载,上述辊52具备辅助辊53,辅助辊53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辊52接近或者分离,且向接近的方向被施力,在该情况下,当座椅向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变换时,辊52和辅助辊53从两侧夹持导轨51。由此能够使辊52可靠地沿导轨51移动。

并且,在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的任一朝向后,需要以使座椅不会意外地旋转的方式将上述底架30限制为不能旋转。通常,为了将底架30限制为不能旋转,从由旋转轴41支撑的移动台20侧卡定并限制底架30。然而,根据本座椅支撑机构10,底架30配置于成为初始的固定侧的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上侧,并在与该上面部12之间不夹装移动台20地旋转。因此,能够从底座11侧直接卡定并限制底架30。

此处,在从底座11侧卡定并限制底架30的情况下,底架30不仅不能旋转,还一并地不能进行底架30相对于底座11的进退。因此,如上述[5]所记载,能够容易地实现能够将底架30同时限制为不能旋转而且不能进退的旋转锁定机构60。根据这样的旋转锁定机构60,由一个锁定机构不仅限制底架30相对于移动台20的旋转,还能够限制移动台20相对于底座11的进退。

例如如上述[6]所记载,在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中,作为底架30侧的被卡定部位,可以在长方体的底架30中的沿座椅背面侧的一长边侧和沿座椅两侧的两短边侧分别设有卡定孔62,并且作为底座11侧的卡定要素,可以在比底座11的上面部12靠上侧的位置设有能够向上方伸出或者从上方缩入的锁定销61。当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的任一状态后,若使锁定销61卡合于在该位置一致的卡定孔62,则能够由简易的结构限制于该位置。

并且,为了提高座椅的限制力,如上述[7]所记载,也可以与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相独立地另外具备能够将底架30限制为不能进退的进退锁定机构70。由此即使在解除了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的限制的状态下,也能够限制为仅不能进行座椅的进退,从而能够在固定了座椅的进退位置的状态下使座椅旋转。

例如如上述[8]所记载,在上述进退锁定机构70中,作为移动台20侧的被卡定部位,可以在移动台20的前后且在分离的位置分别设有卡定孔72,并且作为底座11侧的卡定要素,可以在底座11的内侧设有向上方伸出或者从上方缩入的锁定销61。在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后,若使锁定销61卡合于在该位置一致的卡定孔72,则能够由简易的结构限制于该位置。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支撑机构,能够使座椅的旋转与进退连动,从而仅通过简易的结构的一系列动作,就能够容易地变换座椅的朝向,进而使用便利性良好,也能够实现座椅整体的成本减少、轻型化。并且,可设计为能够同时限制座椅的旋转和进退,关于锁定的设计上的自由度变高,从而也能够容易地在座椅的脚周围的有限的空间内配置其它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中从伸长状态变换成交叉状态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单一交叉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反向交叉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中的除底架之外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中的除底架之外的交叉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伸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伸长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伸长状态下的进退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单一交叉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单一交叉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单一交叉状态下的进退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反向交叉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反向交叉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连动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旋转锁定机构中的锁定销和其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旋转锁定机构中的卡定孔的主视图,(a)示出位于底架的一长边侧的卡定孔,(b)示出位于底架的两短边侧的卡定孔。

图18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中的锁定销和其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2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动作的延续的主视图。

图2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进退锁定机构的动作的延续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的旋转锁定机构中的位于底架的一短边侧的卡定孔的主视图。

图26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将座椅从伸长状态变换成单一交叉状态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6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10用于使座椅旋转来变换朝向。此处,座椅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但以下,以在搭载于铁路车辆的客舱内的两人座的座椅中应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图1中的a是车辆客舱内的壁面的一部分。此处,壁面是与车辆的行进方向平行的侧壁的内壁面,以下记载为“侧壁a”。

如图1所示,座椅支撑机构10具备底座11、移动台20以及座椅的底架30。利用座椅支撑机构10,座椅的朝向能够变换成座椅背面侧与侧壁(壁面)a平行的伸长状态、或者座椅背面侧与侧壁a正交的交叉状态。此处,交叉状态有当将座椅的伸长状态的角度设为0°时从伸长状态向一个方向旋转90°后的单一交叉状态(90°)、和进一步向一个方向旋转180°后的反向交叉状态(270°)。

图2示出座椅的伸长状态,图3示出座椅的单一交叉状态,图4示出座椅的反向交叉状态。以下在统称单一交叉状态和反向交叉状态的情况下,仅记载为交叉状态。此外,省略图示的座椅为两人座用,在两侧方向上并列设有两个座部和靠背而成。这样的座椅一般隔着通路而左右各两列地设置在车辆客舱内的地板面上,而且设置为在行进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排列多列。

图5示出座椅支撑机构10中的除底架30之外的伸长状态,图6示出座椅支撑机构10中的除底架30之外的交叉状态。如图5、图6所示,底座11在车辆客舱内固定设置在壁面a(参照图1)旁边的地板面上。底座11使框架材料呈在与侧壁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较长的架台状地组合来构成。

覆盖底座11的上侧的上面部12大致水平,在上面部12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两侧的长边配设为大致与上述侧壁a正交,并且上面部12的前后的短边配设为大致与上述侧壁a平行。在上面部12设有回避部12a,该回避部12a使伴随后述的移动台20的进退而移动的旋转轴41能够沿其移动轨迹通过。回避部12a作为从上面部12的前侧的短边大致朝向中央地在前侧的短边开口并向内侧凹下的弯状的切口来设置。回避部12a是用于避免旋转轴41与上面部12干涉的部位。此外,在上面部12上,也安装有用于限制底架30的旋转方向的限位件14等关联部件。

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正下侧,经由滑动机构以能够在与侧壁a正交的方向上进退的方式安装有移动台20。滑动机构具备设于底座11的两侧部13、13的内侧的一对导轨13a、13a。一对导轨13a、13a沿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两长边彼此平行地对置,并在各导轨13a的内侧,能够保持原样滑动地嵌合有下述的移动台20的两侧部21、21。

移动台20配置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下侧,呈长方形的框组状地组合框架材料来构成。移动台20的两侧部21能够滑动地嵌合于上述的导轨13a的内侧。因而,移动台20以能够在与侧壁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前进或者后退的方式滑动。

在移动台20的大致中央,设有成为座椅的旋转中心的旋转机构40(参照图1)的轴承部22。利用安装于轴承部22的旋转机构40的旋转轴41,底架30能够旋转地支撑在移动台20上。此处,旋转轴41比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下侧更向上方延伸,但由于在上述回避部12a通过,所以不会与上面部12干涉。在旋转轴41的上端,一体地安装有下述的底架30,座椅和底架30与旋转轴41一起旋转。

如图2~图4所示,底架30配置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上侧,并且由长方形的金属板构成。底架30安装并支撑省略图示的座椅,并且形成为与座椅的座部底面一致的在两侧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此外,旋转机构40电动或者手动地驱动旋转轴41使之旋转,来使座椅和底架30旋转,其结构普通,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并且,座椅支撑机构10具备连动机构50,当将座椅的朝向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时,连动机构50以使座椅不与侧壁a干涉的方式使座椅的旋转与进退连动。连动机构50在使座椅与底架30一起旋转后,将该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经由上述旋转轴41传递至移动台20,来使移动台20与底架30一起以相对于侧壁a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式在正交的方向上进退。

如图2、图3所示,连动机构50具备设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上侧的导轨51、和设于底架30的下侧的辊52。并且,辊52具备辅助辊53。导轨51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上形成为在轴承部22的旁边通过并向两侧方向折曲、延伸的长条状,并且从上面部12的水平的基准面向上方突出预定高度。

在底架30的下侧,辊52在从座椅的旋转轴41偏心的位置处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为向下方突出。如图15所示,臂54的基端能够摆动地枢轴支撑于辊52的旋转轴52a,并且辅助辊53以能够自转且能够绕旋转轴52a公转的方式轴支承于臂54的前端。辅助辊53能够沿导向槽55移动,该导向槽55呈以旋转轴52a为中心的圆弧状地贯穿设置于底架3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辊52接近或者分离,并且经由弹簧部件56在接近的方向上始终受到施力。

当座椅向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变换时,辊52和辅助辊53从两侧夹持导轨51。在这样的状态下,辊52和辅助辊53伴随座椅的旋转而从导轨5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将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经由旋转轴41传递至移动台20。由此构成为能够将座椅从图2的伸长状态变换成图3的单一交叉状态,并且能够相反地从单一交叉状态变换成伸长状态。

并且,座椅支撑机构10具备旋转锁定机构60,该旋转锁定机构60将底架30(座椅)以不能旋转的方式限制在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各自的旋转位置。此处,旋转锁定机构60将底架30限制为相对于底座11不能旋转,从而必然移动台20也限制为相对于底座11不能进退。

如图2~图4所示,旋转锁定机构60具备从底座11侧至底架30能够上下伸出、缩入的锁定销61、和设于底架30并供上述锁定销61卡合分离的卡定孔62a、62b、62c。各卡定孔62a、62b、62c分别在矩形的底架30中的沿座椅背面侧的一长边侧、以及沿座椅两侧的两短边侧合计设有三个。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来提高强度,各卡定孔62a、62b、62c作为周围被围起的孔设置于从底架30的各边的端缘稍微离开的位置,而并非一部分开口的切口。

锁定销61组装于单元60a,该单元60a安装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下侧。在上面部12形成有供锁定销61插通的孔,锁定销61能够从底座11的上面部12朝上方伸出或者从上方朝底座11的上面部12缩入。在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后,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在该位置处上下一致的底架30侧的卡定孔62a、62b、62c。

详细而言,在图2所示的伸长状态时,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位于底架30的一长边侧的卡定孔62a。并且,在图3所示的单一交叉状态时,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位于底架30的一短边侧的卡定孔62b。另外,在图4所示的反向交叉状态时,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位于底架30的另一短边侧的卡定孔62c。此外,在锁定销61从上面部12向下方突出的位置处,在上面部12的下侧进退的移动台20的一部分不会产生干涉。

锁定销61通过电动操作以及手动操作进行伸出、缩入动作,从而移动至向上方突出而插入于卡定孔62a、62b、62c的锁定位置、或者向下方缩入而从卡定孔62a、62b、62c脱落的解除位置。此处,锁定销61的从锁定位置至解除位置的行程在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中设有差异。详细而言,如图16所示,锁定销61以使一端经由包括作为旋转中心63a的连杆63在内的驱动机构进行伸出、缩入动作的方式组装于单元60a。

此处,在连杆63的旋转半径不同的部位,分别连结有用于驱动连杆63的电动侧缆线64和手动侧缆线65。在各缆线64、65本身的操作量相同的情况下,与连杆63的旋转中心63a较近的缆线所产生的行程较大。利用该旋转半径的差,将手动侧缆线65所产生的锁定销61的行程设定为电动侧缆线64的情况下的一半。

并且,在手动侧缆线65的前端连结有省略图示的手动操纵杆,手动操纵杆也具有能够调整行程的功能。因而,能够颠倒地安装电动侧缆线64和手动侧缆线65,从而即使不利用旋转半径的差,也能够缩短由手动侧缆线65的操作产生的锁定销61的行程大小。

另一方面,关于供锁定销61卡合分离的卡定孔62a、62b、62c,如图2、图17的(a)所示,在用于将座椅锁定(限定)为伸长状态的卡定孔62a的下侧,安装有具有与卡定孔62a一致的孔的金属板32。因而,卡定孔62a设定为,若与其它卡定孔62b、62c(参照图17的(b))相比,不使锁定销61进一步增大与金属板32的厚度相应的行程,则无法解除锁定。

总之,当座椅处于伸长状态时,设定为在手动侧缆线65的操作中无法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而在电动侧缆线64的操作中能够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此外,电动的操作由车辆的乘务员、站务员进行,手动的操作主要由乘客进行。

此外,另外在底座11的腿等设有分别与旋转锁定机构60、进退锁定机构70连结的非常用手动操作部,以便在停电等非常时能够解除锁定。非常用手动操作部的操作所产生的锁定销61、71的行程量分别比金属板32的厚度、铰链75大,从而在非常时能够从伸长状态变换成交叉状态、或者从交叉状态变换成伸长状态。

根据这样的旋转锁定机构60,锁定销61相对于固定于车辆的底座11伸出、缩入。因此,若底架30被锁定为不能旋转,则底架30经由旋转机构40而支撑的移动台20也同时被锁定为不能进退。这样的使座椅不能旋转且不能进退的同时锁定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将锁定销61安装于底座11而并非移动台20,并且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开口设置避免与旋转机构40的干涉的回避部12a。

另外,座椅支撑机构10具备进退锁定机构70,该进退锁定机构70用于将底架30(座椅)以不能进退的方式限制在伸长状态和交叉状态各自的位置。进退锁定机构70与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相独立地将移动台20限制为相对于底座11不能进退。根据这样的进退锁定机构70,即使在解除了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的限制的状态下,也能够限制为仅不能进行座椅的进退。

如图18所示,进退锁定机构70具备从底座11侧至移动台20能够上下伸出、缩入的锁定销71、和设于移动台20并供上述锁定销71卡合分离的卡定孔72a、72b。如图11所示,各卡定孔72a、72b分别在框架材料23的前后端合计设有两个,其中,框架材料23在移动台20的后方下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来提高强度,各卡定孔72a、72b作为周围被围起的孔设置于框架材料23的前后端,而并非一部分开口的切口。

锁定销71组装于单元70a,该单元70a配设在位于移动台20的下侧的底座11的内侧。锁定销71从移动台20的框架材料23的正下侧朝上方伸出并从上方朝移动台20的框架材料23的正下侧缩入,当座椅变换成伸长状态或者交叉状态时,锁定销71插入并卡合于在该位置处上下一致的各卡定孔72a、72b。锁定销71与上述锁定销61相同地安装于底座11侧,但其安装位置不同。

详细而言,在图8所示的伸长状态时,锁定销71插入并卡合于前侧的卡定孔72a(参照图18)。但是,伸长状态时的锁定销71不一定插入于卡定孔72a。并且,在图11所示的单一交叉状态时,锁定销71插入并卡合于后侧的卡定孔72b(参照图18)。同样,在图14所示的反向交叉状态时,锁定销71也插入并卡合于后侧的卡定孔72b。

如图20所示,利用弹簧部件73始终对锁定销71进行施力使之位于向上方突出的锁定位置。这样的锁定销71仅通过电动操作来克服弹簧部件73的作用力而位移至向下方缩入的解除位置。锁定销71的下端经由连杆74而与省略图示的螺线管连结,利用该螺线管的驱动,锁定销71被向下方拉动而位移至解除位置。因而,与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的情况不同,锁定销71仅通过电动操作来动作,从而在手动操作中无法解除锁定。

根据进退锁定机构70,当由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锁定时,尤其不需要操作,但在解除了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时,能够在每个底架30(座椅)中不能进退地锁定移动台20。即,当使座椅无法旋转时,也无法进行座椅的进退,但当能够使座椅旋转时,能够仅无法进行座椅的进退,或者能够伴随座椅的旋转地进行进退。

并且,在进退锁定机构70中,当座椅从伸长状态(0°)起向单一交叉状态(90°)旋转90°时,锁定销71的前端从图9所示的框架材料23的前端侧(图中右侧)起在卡定孔72b上通过并相对地移动至后端侧(图中左侧),并再次稍微向前端侧返回而插入于卡定孔72b(参照图12)。此处,当锁定销71向后端侧移动时,需要利用弹簧部件73的作用力使锁定销71不进入卡定孔72b。

因此,如图18所示,在卡定孔72b的近前,能够直立倾倒地设有用于暂时封堵卡定孔72b的铰链75。在卡定孔72b的近前,通常对铰链75施力使之处于直立的状态。如图19所示,铰链75设为,若碰到从前方相对地移动来的锁定销71的前端,则克服作用力而倾倒成封堵卡定孔72b的状态。此外,铰链75不会向相反方向倾倒。

相反,当锁定销71的前端从框架材料23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时,需要不使锁定销71进入卡定孔72b而卡挂于直立的铰链75。因此,如图20所示,在锁定销71的旁边设有侧销76,该侧销76克服弹簧部件73的作用力而保持为使锁定销71缩回的状态。

侧销76由锁定销71的与轴向正交的侧方支撑为能够相对于锁定销71卡合分离。在锁定销71的外周且在上下分离的位置凹下设有卡定孔71a、71b。如图21所示,若侧销76的前端卡合于锁定销71的上侧的卡定孔71a,则锁定销71保持于缩回的解除位置,并能够如图22所示地移动而不卡挂于铰链75。此外,若侧销76的前端卡合于锁定销71的下侧的卡定孔71b,则锁定销71保持于突出的锁定位置。

如图23、图24所示,侧销76经由摆动部件77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地支撑为前端卡合于锁定销71的卡定孔71a、71b的状态或者从锁定销71的卡定孔71a、71b脱离的状态。摆动部件77的前端能够推拉地与侧销76的中途连结,隔着摆动中心而与该前端相反的一侧的基端配置为相对于固定于移动台20侧的解除杆78卡合分离。因而,若解除杆78卡合并被按压于摆动部件77的基端,则伴随摆动部件77的前端的摆动,侧销76从锁定销71脱离,解除侧销76对锁定销71的限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支撑机构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座椅支撑机构10中,隔着底座11的上面部12,在下侧配置有移动台20,并在上侧配置有由旋转轴41支撑于移动台20的底架30。因此,座椅支撑机构10成为从下起依次重叠底座11、移动台20、底座11的上面部12、底架30的构造。

在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夹在移动台20与底架30之间的上面部12保持原样地在移动台20的进退时妨碍旋转轴41的移动,但由于旋转轴41在位于上面部12的回避部12a通过,所以不会与上面部12干涉。由此,能够实现移动台20在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下侧的进退。

如图26所示,若使座椅与底架30一起旋转,则该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经由旋转轴41传递至移动台20。因而,移动台20与旋转的底架30一起在与侧壁a(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上进退。利用这样的座椅的旋转与进退的连动,能够以使即便座椅接近侧壁a也不会与侧壁a干涉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动作而容易向座椅背面侧与侧壁a平行的伸长状态(图26(a))、或者座椅背面侧与侧壁a正交的交叉状态(图26(c))变换座椅的朝向。

如图2、图7所示,当座椅的底架30处于伸长状态(0°)时,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底架30的一长边侧的卡定孔62a。此处,由于锁定销61相对于固定设于地板面上的底座11伸出、缩入,所以座椅不仅被锁定为不能旋转,还能够同时被锁定为不能进退。此时,在进退锁定机构70中,尤其不需要锁定,锁定销71成为自由的状态。

如图26(a)~图26(c)所示,仅通过电动操作来使底架30(座椅)从伸长状态(0°)向单一交叉状态(90°)变换。为了从卡定孔62a拆下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需要如图17(a)所示使锁定销61多余地进行与金属板32的厚度相应的行程,但该较大的行程仅能够通过电动操作来进行。因而,当座椅处于伸长状态(0°)时,在手动操作中无法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

图26(a)中,当通过电动操作来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后,若如图26(b)所示地使底架30(座椅)向一个方向(图26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底架30由连动机构50变换成直线运动并旋转。即,在底架30旋转并向通路侧较大地前进后,以向侧壁a侧导入的方式较小地后退并旋转90°,以便当底架30旋转时不会与侧壁a(参照图1)干涉。

如图7、图10所示,在连动机构50中,底架30侧的辊52和辅助辊53从两侧夹持底座11侧的导轨51。在这样的状态下,辊52和辅助辊53伴随底架30的旋转而从导轨5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此处,辊52沿导轨51的一侧面一边转动一边移动,辅助辊53也沿导轨51的另一侧面一边被按压一边偏心旋转,从而各辊52、53不会从导轨51脱落。

如图26(c)所示,若底架30(座椅)到达单一交叉状态(90°),则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底架30的一短边侧的卡定孔62b(参照图10),从而底架30被锁定为不能旋转。同时,进退锁定机构70的锁定销71移动至能够插入于移动台20的后侧的卡定孔72b(参照图12)的位置。

此处,当伴随底架30的旋转地进行移动台20的进退时,锁定销71的前端从图9所示的框架材料23的前端侧起在卡定孔72b上暂时通过。此时,若锁定销71的前端从前侧碰到位于卡定孔72b的近前的铰链75,则如图19所示,铰链75倾倒而暂时封堵卡定孔72b。之后,锁定销71的前端再次向框架材料23的前端侧稍微返回而移动至能够插入于卡定孔72b的位置。

接下来,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操作来使底架30(座椅)从图3所示的单一交叉状态(90°)向图4所示的反向交叉状态(270°)变换。为了使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从卡定孔62b脱落,如图17所示使之进行不与金属板32相应的较小的行程即可。因而,不仅电动操作,仅通过手动操作就能够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

在图10所示的单一交叉状态(90°)下,在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后,使省略图示的座椅的座椅背面侧朝向通路侧并且向一个方向(图10中顺时针方向)旋转180°。此时,进退锁定机构70进行锁定,底架30不会在前后方向上进退。并且,在连动机构50中,底架30侧的辊52和辅助辊53从底座11侧的导轨51的另一端向外侧脱离。

然而,当座椅处于单一交叉状态(90°)时,若在手动操作中向返回至伸长状态(0°)的相反方向(图10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有座椅与侧壁a(参照图1)干涉的担忧。因而,在单一交叉状态(90°)下,需要限制座椅的向另一方向的旋转。因此,如图25所示,仅沿卡定孔62b的周缘的成为另一方向侧的单侧半部,安装预定厚度的金属板33(与上述金属板32相同)。由此,在手动操作中,无法从单一交叉状态(90°)返回变换成伸长状态(0°)。

若座椅向一个方向旋转180°而如图13所示地到达反向交叉状态(270°),则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底架30的另一短边侧的卡定孔62c,从而底架30被锁定为不能旋转。此时,进退锁定机构70处于被锁定的状态。

此外,通过手动操作,对于已经处于反向交叉状态(270°)的座椅,也进行与电动操作的情况相同的动作,但因位于底座11的限位件14,座椅不会从反向交叉状态(270°)进一步向相同的一个方向旋转。

接下来,在底架30(座椅)从反向交叉状态(270°)向单一交叉状态(90°)返回的情况下,也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操作来进行。在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后,图13中,此次使底架30向相反方向(图1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180°。此时,进退锁定机构70进行锁定,底架30不会在前后方向上进退。

若座椅向相反方向旋转180°而如图10所示地到达单一交叉状态(90°),则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底架30的一个短边侧的卡定孔62b,从而底架30被锁定为不能旋转。此时,进退锁定机构70处于被锁定的状态。

并且,在连动机构50中,底架30侧的辊52和辅助辊53通过底座11侧的导轨51的另一端而再次卡合。此时,由于辅助辊53因弹簧部件56的施力在导向槽55的范围内向弹簧部件56侧移动(参照图15),所以能够可靠地承接导轨51的另一端。此外,通过手动操作,对于已经处于单一交叉状态(90°)的座椅可以控制为,例如接近开关成为“接通”,而不进行电动操作的旋转动作。此处,接近开关设定为仅当座椅处于单一交叉状态(90°)时成为“接通”。

接下来,如图26(c)~图26(a)所示,仅通过电动操作来使座椅从单一交叉状态(90°)向原本的伸长状态(0°)返回。如上所述,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在手动操作的较小的行程中不会超过位于卡定孔62b的单侧半部的金属板33(参照图25)的厚度。

图26(c)中,在通过电动操作来解除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后,若使底架30(座椅)向另一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由连动机构50变换成直线运动并旋转。即,当底架30旋转并向通路侧较小地前进后,以向侧壁a侧导入的方式较大地后退并旋转90°,以便当底架30旋转时不会与侧壁a(参照图1)干涉。

此时,在连动机构50中,底架30侧的辊52和辅助辊53从底座11侧的导轨51的另一端移动至一端,底架3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且,在进退锁定机构70中,解除锁定销71的锁定。详细而言,如图22所示,侧销76的前端卡合于锁定销71的上侧的卡定孔71a,从而锁定销71保持为缩回的解除状态。

如图26(a)所示,若底架30(座椅)到达伸长状态(0°),则旋转锁定机构60的锁定销61插入并卡合于底架30的一长边侧的卡定孔62a(参照图7),从而底架30被锁定为不能旋转。并且,在进退锁定机构70中,侧销76从锁定销71脱落而成为自由的状态。

详细而言,图9中,若锁定销71移动至位于框架材料23的前侧的卡定孔72a的近前,则如图24所示,摆动部件77被移动台20侧的解除杆78按压而摆动,从而侧销76从锁定销71的卡定孔71a脱离。此外,如图7所示,当底架30(座椅)处于伸长状态(0°)时,底架30因位于底座11的限位件14,移动台20侧的解除杆78不会从伸长状态(0°)向相反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样,根据本座椅支撑机构10,底架30配置于成为初始的固定侧的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上侧,能够在与该上面部12之间不夹装移动台20地旋转。因此,能够容易从底座11侧卡定并限制底架30。在从底座11侧卡定并限制底架30的情况下,底架30不仅不能旋转,还一并地不能进行底架30相对于底座11的进退。

因此,能够实现将底架30同时限制为不能旋转和不能进退的旋转锁定机构60。根据这样的旋转锁定机构60,由一个锁定机构不仅限制底架30相对于移动台20的旋转,还能够限制移动台20相对于底座11的进退。

并且,通过与上述旋转锁定机构60相独立地具备能够将底架30限制为不能进退的进退锁定机构70,从而即使在解除了旋转锁定机构60的限制的状态下,也能够仅限制座椅的进退,从而能够在固定了座椅的进退位置的状态下使座椅旋转。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变更、追加。例如,底座11、移动台20、底架30的形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并且,对座椅是两人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三人座、单人座的座椅。

并且,设于上述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回避部12a是从上面部12的前侧的短边至大致中央凹下的弯状的切口,但仅在沿旋转轴41的移动轨迹的部位使上面部12不与旋转轴41干涉即可。因而,回避部例如还可以是以包括旋转轴41的移动轨迹在内的方式设于上面部12的细长状的孔、槽。

另外,上述连动机构50不限定于具备导轨51。即,连动机构也可以由设于底架30的下侧的凸轮、和设于底座11的上面部12的辊状的凸轮从动件构成。在这样的凸轮式连动机构中,通过将凸轮推压至凸轮从动件并使之旋转,来使该旋转力变换成移动台20的直线运动,从而能够将座椅从伸长状态变换成单一交叉状态、或者从单一交叉状态变换成伸长状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除了能够应用于设置在铁路车辆、航空器、汽车、船舶等的客舱内的交通工具用的座椅之外,还能够作为以剧场用、家庭用、办公用的椅子为对象的座椅支撑机构而广泛利用。

符号的说明

10—座椅支撑机构,11—底座,12—上面部,12a—回避部,13a—导轨,14—限位件,20—移动台,21—侧部,22—轴承部,23—框架材料,30—底架,40—旋转机构,50—连动机构,51—导轨,52—辊,53—辅助辊,60—旋转锁定机构,61—锁定销,62a、62b、62c—卡定孔,70—进退锁定机构,71—锁定销,72a、72b—卡定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