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149发布日期:2018-11-16 23: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汽车已走进普通百姓家庭,由于室内车库有限,大多数小汽车、客运车辆等只能停在露天的车位上,在夏天太阳暴晒的天气下,露天车位上的汽车经过阳光照射,车内气温会显著升高,特别是前排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位置,阳光会透过倾斜的挡风玻璃直接照射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使得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温度极高,人们刚进入车内时难以适应驾驶座的高温。

因此人们在太阳暴晒的天气下停车时通常打开天窗加强车内通风降温并将车内准备的遮阳垫摊开,放置于挡风玻璃上,以阻挡阳光通过挡风玻璃直射入车内,开车前再将天窗关起,将遮阳垫取下并折叠储存好。由于遮阳垫摊开、折叠麻烦,因此使用不便,且遮阳垫放置于挡风玻璃上易被风吹走和被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装置,该装置能够与天窗相配合,在汽车通风降温的同时遮盖挡风玻璃,以阻止阳光通过挡风玻璃直射到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避免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温度过高,导致人们刚进入车内时难以适应驾驶座高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包括有位于汽车上部的顶板、安装于顶板上的天窗以及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边沿与顶板相连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供天窗滑移的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天窗启闭时分别位于滑轨长度方向的两端,遮阳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遮盖挡风玻璃的遮阳布、用于带动遮阳布铺开的第一滑杆以及用于收卷遮阳布的收卷轴,所述收卷轴水平设置于顶板上且收卷轴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收卷轴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固定板与顶板相连接,所述收卷轴与第一固定板均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顶板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滑移连接于倾斜板上且所述第一滑杆与收卷轴平行设置,遮阳布松弛状态下,第一滑杆于重力作用下能够自行沿倾斜板向下滑移,所述遮阳布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收卷轴以及第一滑杆上,所述收卷轴旋转状态下收卷或放出遮阳布,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于天窗滑移状态下带动收卷轴旋转的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与天窗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杆、设置于第二滑杆上的滑移指以及用于带动收卷轴旋转的旋转筒,所述第二滑杆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滑移指与第二滑杆垂直设置,所述天窗滑移状态下通过第二滑杆带动滑移指滑移,所述旋转筒与收卷轴平行设置,所述旋转筒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固定板与顶板相连接,所述旋转筒与第二固定板均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顶板均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收卷轴上同轴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旋转筒的侧壁上凹设有成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导向槽,所述滑移指伸入到螺旋导向槽内且能够在螺旋导向槽内滑移,所述滑移指滑移状态下与螺旋导向槽的槽壁相抵接并推送旋转筒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指与螺旋导向槽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滑移指的外侧面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能够与螺旋导向槽的槽壁相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导向槽设置有两个且均贯穿旋转筒的内外壁,两个螺旋导向槽的螺旋方向与螺距均相同,两个螺旋导向槽沿旋转筒的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且滑移指先后穿过两个螺旋导向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指设置有多个,多个滑移指成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滑杆的长度方向排列,任意相邻两个滑移指之间的距离等于螺旋导向槽的螺距或为螺距的若干倍,所述滑移指均伸入到螺旋导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杆与两个滚轮均旋转连接,所述倾斜板上设置有两个供滚轮滚动的导轨,两个导轨平行设置于第一滑杆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面向第一滑杆一侧均凹设有供第一滑杆滑移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第一滑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导轨内均设置有供滚轮滚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滚轮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均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导通且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窗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孔以及用于启闭通风孔的孔盖,所述通风孔贯穿天窗的上下两侧,所述孔盖与天窗相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人们停车后需要将遮盖挡风玻璃时,可滑移天窗,天窗打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滑杆带动滑移指移动,滑移指横向滑移的过程中与螺旋导向槽的槽壁相抵接并带动旋转筒旋转,旋转筒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带动收卷轴正向旋转,收卷轴旋转使得原本收卷着的遮阳布放开,而倾斜板上的第一滑杆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倾斜板上滑移,带动遮阳布在倾斜板上铺开以遮挡挡风玻璃;当人们想要收起遮阳布时,滑移天窗,使得天窗关上,天窗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收卷轴反向旋转,收卷轴旋转的过程中将遮阳布收卷起来,且第一滑杆在遮阳布的拉力作用下沿倾斜板向上滑移至遮阳布被完全收起。该装置实现了在打开天窗的同时铺开遮阳布,避免人们只铺开遮阳布而遗忘打开天窗对车内进行通风,导致车内通风不便而温度较高,且人们只需通过启闭天窗即可实现遮阳布的铺开和收起,操作简单,遮阳布的铺开与收起完全由手动操作完成,不需要耗电,经济环保,使用成本低,该装置实现了与天窗相配合,在汽车通风降温的同时遮盖挡风玻璃,以阻止阳光通过挡风玻璃直射到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避免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温度过高,导致人们刚进入车内时难以适应驾驶座高温而无法立即驾驶汽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旋转筒与滑移指的连接剖视图;

图4为第一滑杆与导轨的剖视图;

图5为天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顶板;11、滑轨;2、天窗;21、通风孔;22、孔盖;3、倾斜板;31、导轨;311、第一凹槽;312、第二凹槽;4、遮阳布;5、第一滑杆;51、滚轮;6、收卷轴;61、第一固定板;62、第二齿轮;7、传动组件;71、第二滑杆;72、滑移指;73、旋转筒;731、第一齿轮;732、螺旋导向槽;74、第二固定板;7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

“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包括有位于汽车上部的顶板1、安装于顶板1上的天窗2以及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倾斜板3,倾斜板3上边沿与顶板1相连接,顶板1上设置有供天窗2滑移的滑轨11,滑轨11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天窗2启闭时分别位于滑轨11长度方向的两端,遮阳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遮盖挡风玻璃的遮阳布4、用于带动遮阳布4铺开的第一滑杆5以及用于收卷遮阳布4的收卷轴6,收卷轴6水平设置于顶板1上且收卷轴6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收卷轴6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固定板61与顶板1相连接,收卷轴6与第一固定板61均旋转连接,第一固定板61与顶板1均固定连接,第一滑杆5滑移连接于倾斜板3上且第一滑杆5与收卷轴6平行设置,遮阳布4松弛状态下第一滑杆5于重力作用下能够自行沿倾斜板3向下滑移,遮阳布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收卷轴6以及第一滑杆5上,收卷轴6旋转状态下收卷或放出遮阳布4,顶板1上还设置有于天窗2滑移状态下带动收卷轴6旋转的传动组件7;当通过滑移天窗2,使得天窗2从滑轨11的一端滑移到另一端以打开天窗2,此时天窗2通过传动组件7带动收卷轴6旋转,原本收卷着的遮阳布4放开,而倾斜板3上的第一滑杆5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倾斜板3上滑移,带动遮阳布4在倾斜板3上铺开以遮挡挡风玻璃,使得阳光不会通过档分玻璃直射入车内,造成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温度过高。

传动组件7包括有与天窗2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杆71、设置于第二滑杆71上的滑移指72以及用于带动收卷轴6旋转的旋转筒73,第二滑杆71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滑移指72与第二滑杆71垂直设置,天窗2滑移状态下通过第二滑杆71带动滑移指72滑移,旋转筒73与收卷轴6平行设置,旋转筒73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固定板74与顶板1相连接,旋转筒73与第二固定板74均旋转连接,第二固定板74与顶板1均固定连接,旋转筒73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731,收卷轴6上同轴设置有与第一齿轮7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2,旋转筒73的侧壁上凹设有成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导向槽732,滑移指72伸入到螺旋导向槽732内且能够在螺旋导向槽732内滑移,滑移指72滑移状态下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相抵接并推送旋转筒73旋转;当天窗2滑移时,带动第二滑杆71滑移,第二滑杆71带动滑移指72滑移,滑移指72横向滑移的过程中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相抵接并带动旋转筒73旋转,旋转筒73通过第一齿轮731与第二齿轮62带动收卷轴6旋转,天窗2的滑移距离与遮阳布4的长度相适配,即滑移指72与旋转筒73的传动比以及第一齿轮731与第二齿轮62的传动比应设计为:当天窗2由关闭状态至滑移到位时,遮阳布4正好由收卷状态至完全铺开状态,且该传动组件7可设置于汽车外壁上、汽车内壁上或者汽车内外壁之间的夹层里,该传动组件7实现了天窗2与收卷轴6的联动,且结构巧妙,便于实用。

当人们停车后需要遮盖挡风玻璃时,可滑移天窗2,使得天窗2打开以通风,天窗2打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滑杆71带动滑移指72移动,滑移指72横向滑移的过程中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相抵接并带动旋转筒73旋转,旋转筒73通过第一齿轮731与第二齿轮62带动收卷轴6正向旋转,收卷轴6旋转使得原本收卷着的遮阳布4放开,而倾斜板3上的第一滑杆5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倾斜板3上滑移,带动遮阳布4在倾斜板3上铺开以遮挡挡风玻璃,遮阳布4足够长使得遮阳布4能够完全遮盖挡风玻璃,此时天窗2通风且遮阳布4铺开,阳光无法透过遮阳布4射入车内;当人们想要收起遮阳布4时,滑移天窗2,使得天窗2关上,天窗2通过传动组件7带动收卷轴6反向旋转,收卷轴6旋转的过程中将遮阳布4收卷起来,且第一滑杆5在遮阳布4的拉力作用下沿倾斜板3向上滑移至遮阳布4被完全收起。该装置实现了在打开天窗2的同时铺开遮阳布4,避免人们只铺开遮阳布4而遗忘打开天窗2对车内进行通风,导致车内通风不便而温度较高,且人们只需通过启闭天窗2即可实现遮阳布4的铺开和收起,操作简单,遮阳布4的铺开与收起完全由手动操作完成,不需要耗电,经济环保,使用成本低,该装置实现了与天窗2相配合,在汽车通风降温的同时遮盖挡风玻璃,以阻止阳光通过挡风玻璃直射到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避免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温度过高,导致人们刚进入车内时难以适应驾驶座高温而无法立即驾驶汽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移指72与螺旋导向槽732之间设置有轴承75,滑移指72的外侧面与轴承7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75的外圈能够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相抵接。

通过轴承75的设置,使得滑移指72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之间的滑移摩擦转换为轴承75与螺旋导向槽732的槽壁之间的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滑移指72更易带动旋转筒73旋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螺旋导向槽732设置有两个且均贯穿旋转筒73的内外壁,两个螺旋导向槽732的螺旋方向与螺距均相同,两个螺旋导向槽732沿旋转筒73的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且滑移指72先后穿过两个螺旋导向槽732。

通过两个螺旋导向槽732的设置,使得滑移指72能够同时穿过两个螺旋导向槽732,即滑移指72能够穿过旋转筒73,当旋转筒73旋转时,滑移指72同时在两个螺旋导向槽732内滑移,使得旋转筒73具有两个带动起旋转的受力点,使得滑移指72更易带动旋转筒73旋转,天窗2的滑移能够通过传动组件7更稳定、顺利的带动收卷轴6旋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移指72设置有多个,多个滑移指72成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滑杆71的长度方向排列,任意相邻两个滑移指72之间的距离等于螺旋导向槽732的螺距或为螺距的若干倍,滑移指72均伸入到螺旋导向槽732内。

通过多个滑移指72的设置,使得天窗2滑移时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滑移指72滑移来推送旋转筒73旋转,相比于一个滑移指72而言,多个滑移指72的设置使得旋转筒73的受力点更多,能够避免因一个滑移指72带动旋转筒73旋转时受力点少且施力大而导致滑移指72易损坏,且即使部分滑移指72损坏失效,其他滑移指72仍能够继续工作,增强了该传动组件7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天窗2带动收卷轴6旋转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滑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51,第一滑杆5与两个滚轮51均旋转连接,倾斜板3上设置有两个供滚轮51滚动的导轨31,两个导轨31平行设置于第一滑杆5的两端。

通过滚轮51和导轨31的设置,使得第一滑杆5与倾斜板3之间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第一滑杆5于重力作用下自行沿倾斜版向下移动,且人们关闭天窗2以带动遮阳布4收起时能够更省力。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轨31面向第一滑杆5一侧均凹设有供第一滑杆5滑移的第一凹槽311,第一凹槽31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滑杆5的外径,导轨31内均设置有供滚轮51滚动的第二凹槽312,第二凹槽312的宽度略大于滚轮51的外径,第一凹槽311与第二凹槽312的长度方向均与导轨3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凹槽312与第一凹槽311相导通且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

当第一滑杆5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滚轮51能够在导轨31上滑移,且由于第二凹槽312与第一凹槽311相导通且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使得两个滚轮51均无法从导轨31内移出,因此第一滑杆5以及遮阳布4均能够更稳固的固定和平铺在倾斜板3上,其不易被风吹动,抗风性更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天窗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孔21以及用于启闭通风孔21的孔盖22,通风孔21贯穿天窗2的上下两侧,孔盖22与天窗2相铰接。

当人们仅需要对车内进行通风而不需要铺开遮阳布4时,可打开孔盖22,使得车内与车外通过通风孔21相导通以实现通风,此时遮阳布4不铺开,当人们需要铺开遮阳布4时,滑移天窗2,在通风的同时遮阳布4将铺开,通过通风孔21和孔盖22的设置,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使得汽车进行通风时,遮阳布4可以铺开也可以不铺开,提供人们更多的选择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