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8518发布日期:2018-12-08 05:2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15-003645号公报公开那样,已知有在对设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内部而构成其骨架的框架等各种部件进行组装时利用焊接将多个部件彼此接合的技术。

在利用焊接将多个部件彼此接合的情况下,在将该部件彼此接合的工序中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既另行需要焊接用的设备,也需要焊接用的加工费。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框架等各种部件优选尽可能地不使用焊接方法来接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具备将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多个部件彼此即便不使用焊接方法也能够相互接合的结构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基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座垫板,配置于上述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之间;及插入部件,用于将上述座垫板固定于上述第一侧框架,在上述第一侧框架及上述座垫板中的一方设有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备外周面及内周面,并通过向上述内周面的内侧插入上述插入部件而将上述外周面向外侧扩张,在上述第一侧框架及上述座垫板中的另一方设有凹处形成部,该凹处形成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与上述弹性变形部的上述外周面相对,上述凹处形成部具有与通过上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而扩张的上述外周面压力接触的内表面。

基于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一对侧框架,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及后侧框架部,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座垫板,配置于一对上述侧框架之间;及插入部件,用于将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相互固定,在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中的一方设有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备外周面及内周面,并通过向上述内周面的内侧插入上述插入部件而将上述外周面向外侧扩张,在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中的另一方设有凹处形成部,该凹处形成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与上述弹性变形部的上述外周面相对,上述凹处形成部具有与通过上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而扩张的上述外周面压力接触的内表面。

本说明书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理解的如下的详细说明而明确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侧框架10l及座垫板40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从左斜上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左斜上后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左斜下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作用及效果的侧视图。

图14是关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视图,示出该变形例的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对于同一零件及相当零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1]

图1是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交通工具用座椅1构成为例如汽车的后排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有:成为就座者的倚靠部的座椅靠背2;成为就座部的座椅座垫3;及将上述座椅靠背2和座椅座垫3分别相对于车辆的地板进行支撑的基座4。

座椅靠背2的左右两侧的下端部分别经由未图示的倾斜调节器而连结于基座4的左右两侧的后端部。座椅靠背2的倚靠角度在通常时被保持为固定的状态。通过对设于基座4的外侧部的未图示的上翻杆进行操作,能解除座椅靠背2的倚靠角度的固定状态。座椅靠背2通过被施力而前倒至成为前倾姿势的位置并被保持。

在座椅座垫3的内部设有使自身的轴向朝着与宽度方向(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铰接轴5。座椅座垫3的左右两侧的后部分别经由铰接轴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基座4的左右两侧的后部。座椅座垫3经由未图示的上翻机构而连结于基座4。座椅座垫3在通常时被固定成倒伏于基座4(座垫橡胶4a)上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而被保持为能够使就座者落座于座椅座垫3的上侧的状态。

座椅座垫3通过未图示的上翻杆被操作而解除相对于基座4的就座使用位置处的固定状态。座椅座垫3通过施力而以铰接轴5为中心向后侧弹起到预定的弹起位置且被保持。通过该弹起,座椅座垫3与前倒到前倾位置的座椅靠背2被切换为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状态。

座椅靠背2的前倒动作与座椅座垫3向后侧弹起的上翻动作同时进行,由此被切换为座椅靠背2与座椅座垫3相互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紧凑地折叠的状态。在基座4与车辆的地板之间设有未图示的滑轨。在上翻动作后,通过该滑轨使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整体向前侧滑动,由此设置了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空间被切换为在后侧较宽地空出的状态。

在如以上那样动作的座椅座垫3的内部设有一对侧框架(侧框架10l、10r)和座垫板(座垫板40)作为座椅座垫3的骨架部件。虽然详情后述,但是侧框架10l、10r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参照图3~图6等)。座垫板40具备前侧板部50及后侧板部60(参照图3~图6等)。以下,说明它们的结构。

图2是表示侧框架10l及座垫板40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从左斜上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图5是从左斜上后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左斜下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2~图6,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具有:在宽度方向(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一对侧框架10l、10r(图3);配置于一对侧框架10l、10r之间的座垫板40;及用于将座垫板40固定于一对侧框架10l、10r的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0la、70lb、70lc、70ra、70rb、70rc(图3)。为了便于图示,关于螺钉70la、70lb、70lc、70ra、70rb、70rc(参照图7),在图4~图6及后述的图13等中未图示。

[侧框架10l、10r]

侧框架10l、10r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侧框架10r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具备彼此相同的结构。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侧框架10r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具备彼此相同的结构。图7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前侧框架部20]

主要参照图2及图7,前侧框架部20具有前端部21、上侧平板部22、下侧平板部23a、23b、垂下部24a、连接部24b、弹性变形部25、凹处形成部26、27、后上侧嵌合部28及后下侧嵌合部29。它们都以沿着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的宽度方向(图7所示的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前侧框架部20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制作。

前端部21具备弯曲成半圆弧状的弯曲板的形状。上侧平板部22与前端部21的上侧部分连续,从前端部21的上侧部分向后上侧嵌合部28的位置呈平板状地延伸。下侧平板部23a与前端部21的下侧部分连续。下侧平板部23a以下侧平板部23a与上侧平板部22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随着从前侧向后侧而逐渐变宽的方式延伸。下侧平板部23b与下侧平板部23a的后端连续,从下侧平板部23a的后端向后下侧嵌合部29的位置呈平板状地延伸。

垂下部24a以从上侧平板部22中的位于前端部21与后上侧嵌合部28之间的部分向下侧平板部23a侧垂下的方式设置。垂下部24a从该部分以未到达下侧平板部23a的长度呈平板状地延伸,沿着与下侧平板部23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连接部24b具备平板状的形状,将位于下侧平板部23a与下侧平板部23b之间的部分和上侧平板部22中的接近后上侧嵌合部28的部分连接。前端部21、上侧平板部22、连接部24b及下侧平板部23a整体呈现出连续的闭环状(框状)的形状。图8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弹性变形部25)

如图7及图8所示,弹性变形部25设于垂下部24a的下端。弹性变形部25也以沿宽度方向(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弹性变形部25具备:相对于垂下部24a而位于前侧的外周面(外周面的前端25f);相对于垂下部24a而位于后侧的外周面(外周面的后端25b);及位于垂下部24a侧的相反侧(下侧平板部23a侧)的内周面25s。

内周面25s具备大致c字状的截面形状,朝着下侧平板部23a侧开口(图7)。在内周面25s的前侧设有向前侧延伸的第一片部25ft。第一片部25ft中的向前侧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面构成前端25f。前端25f是弹性变形部25的外周面中的一部分。在内周面25s的后侧设有向后侧延伸的第二片部25bt。第二片部25bt中的向后侧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面构成后端25b。后端25b是弹性变形部25的外周面中的一部分。

(凹处形成部26、27)

凹处形成部26具备从下侧平板部23a向上侧平板部22侧立起并向前侧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的弯曲板的形状。凹处形成部26也以沿宽度方向(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凹处形成部26具备内表面26s,在内表面26s上形成有向前侧突出的凸部26u。

凹处形成部27具备沿宽度方向(箭头ar方向)延伸的弯曲部27a、27b。弯曲部27a、27b相互相对,从连接部24b向前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凹处形成部27具备内表面27as、27bs,在内表面27as、27bs之间形成有向前侧突出的凸部27u。

(后上侧嵌合部28及后下侧嵌合部29)

图9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如图9及图10所示,后上侧嵌合部28形成于上侧平板部22(前侧框架部20)的后侧的部分,后下侧嵌合部29形成于下侧平板部23b(前侧框架部20)的后侧的部分。

后上侧嵌合部28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具备从上方向下方延伸的凸形。在后上侧嵌合部28形成有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向前斜下方向延伸的后上侧倾斜面28t。后上侧倾斜面28t由后上侧嵌合部28的表面中的朝着前侧的部分构成。

后下侧嵌合部29具备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的凸形。在后下侧嵌合部29形成有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向后斜上方向延伸的后下侧倾斜面29t。后下侧倾斜面29t由后下侧嵌合部29的表面中的朝着前侧的部分构成。

[后侧框架部30]

图11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主要参照图2、图11、图12,后侧框架部30具有后端部31、上侧平板部32、下侧平板部33、嵌合部33b、33c、33d、33e、柱部34a、34b、34c、34d、34e、支撑肋35、前端嵌合部36、后端嵌合部37、前上侧嵌合部38及前下侧嵌合部39。它们都以沿着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的宽度方向(图11所示的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后侧框架部30也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制作。后端部31、上侧平板部32、前上侧嵌合部38、支撑肋35、前下侧嵌合部39、前端嵌合部36、下侧平板部33及后端嵌合部37整体呈现出连续的闭环状(框状)的形状。

(嵌合部33b、33c、33d、33e、前端嵌合部36及后端嵌合部37)

后端部31具备弯曲成半圆弧状的弯曲板的形状。上侧平板部32与后端部31的上侧部分连续,从后端部31的上侧部分向前上侧嵌合部38的位置延伸。在后端部31的下侧部分的前侧设有后端嵌合部37。在后端嵌合部37与前端嵌合部36之间设有下侧平板部33。在下侧平板部33的下表面,嵌合部33b、33c、33d、33e以垂下的方式设置。在前端嵌合部36的前侧设有前下侧嵌合部39。

柱部34a具备平板状的形状,以将上侧平板部32与前下侧嵌合部39连接的方式设置。柱部34a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从前下侧嵌合部39向后斜上方向延伸。柱部34b、34c、34d、34e具备平板状的形状,以将上侧平板部32与下侧平板部33连接的方式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柱部34b、34c、34d、34e沿着与下侧平板部33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柱部34b、34c、34d、34e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从下侧平板部33向铅垂上方延伸。

嵌合部33b、33c、33d、33e设于前端嵌合部36与后端嵌合部37之间。嵌合部33b、33c、33d、33e分别相对于下侧平板部33而位于柱部34b、34c、34d、34e的大致相反侧。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前端嵌合部36及嵌合部33c、33e具备朝着后侧开口的内周面,嵌合部33b、33d及后端嵌合部37具备朝着前侧开口的内周面。

(前上侧嵌合部38及前下侧嵌合部39)

如图9及图10所示,前上侧嵌合部38形成于上侧平板部32(后侧框架部30)的前侧,前下侧嵌合部39形成于前端嵌合部36(后侧框架部30)的前侧。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中,后上侧嵌合部28与前上侧嵌合部38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嵌合,并且后下侧嵌合部29与前下侧嵌合部39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嵌合,由此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相互一体化而构成侧框架10l。关于侧框架10r(参照图3~图6等)也同样。

前上侧嵌合部38具备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朝着上方开口的凹形。在前上侧嵌合部38形成有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向后斜上方向延伸的前上侧倾斜面38t。前上侧倾斜面38t由前上侧嵌合部38的表面中的朝着后侧的部分构成。

前下侧嵌合部39具备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朝着下方开口的凹形。在前下侧嵌合部39形成有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向前斜下方向延伸的前下侧倾斜面39t。前下侧倾斜面39t由前下侧嵌合部39的表面中的朝着后侧的部分构成。

在后上侧嵌合部28与前上侧嵌合部38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后上侧倾斜面28t与前上侧倾斜面38t相互卡定(两要素通过相互紧贴而一体化,从而构成一起进行动作的关系)。同样,在后下侧嵌合部29与前下侧嵌合部39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后下侧倾斜面29t与前下侧倾斜面39t相互卡定。

(支撑肋35)

在后侧框架部30中的、前上侧嵌合部38与前下侧嵌合部39之间的位置设有将它们连接的支撑肋35。支撑肋35具备平板状的形状,与柱部34b、34c、34d、34e(图2)大致平行地设置。支撑肋35沿着与下侧平板部33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相同方向延伸。支撑肋35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沿着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座垫板40]

如图1~图6所示,座垫板40具备相互构成为不同部件的前侧板部50及后侧板部60。在座垫板40固定于侧框架10l、10r的状态下,前侧板部50及后侧板部60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

[前侧板部50]

主要参照图2及图7,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具有前端部51、上表面部52、下表面部53、柱部54a、54b、凹处形成部55及弹性变形部56、57。它们都以沿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的宽度方向(图7所示的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前侧板部50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制作。

前端部51具备弯曲成半圆弧状的弯曲板的形状,前端部51的宽度方向上的靠端部的部分配置于前端部21的内侧。上表面部52与前端部51的上侧部分连续,从前端部51的上侧部分向弹性变形部57的位置呈平板状地延伸。下表面部53与前端部51的下侧部分连续,从前端部51的下侧部分向弹性变形部56的位置呈平板状地延伸。上表面部52及下表面部53相互大致平行。

柱部54a以从下表面部53中的位于前端部51与弹性变形部56之间的部分向上表面部52中的位于前端部51与弹性变形部57之间的部分(凹处形成部55)立起的方式设置。柱部54a呈平板状地延伸,与下表面部53大致正交。在柱部54a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上端)形成有后述的凹处形成部55。

柱部54b将下表面部53中的位于柱部54a与弹性变形部56之间的部分和上表面部52中的位于凹处形成部55与弹性变形部57之间的部分连接。柱部54b也呈平板状地延伸,与下表面部53大致正交。

(凹处形成部55)

参照图7及图8,本实施方式的前侧板部50具备多个凹处形成部55。具体而言,在上表面部52形成有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和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也以沿宽度方向(图7所示的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具备朝着后侧开口的内表面55ft,第二凹处形成部55b具备朝着前侧开口的内表面55bt。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以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内表面55ft、55bt在前后方向上相互相对的方式形成。在内表面55ft、55bt之间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凸部55u。

(螺钉70la)

如图3、图7、图8所示,使用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0la,将座垫板40(前侧板部50)固定于侧框架10l(前侧框架部20)。螺钉70la具备轴部71及头部72。

具体而言,以弹性变形部25的第一片部25ft位于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侧且弹性变形部25的第二片部25bt位于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侧的方式,前侧框架部20及前侧板部5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在组装后的状态下,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表面55ft与第一片部25ft(前端25f)的外周面相对,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表面55bt与第二片部25bt(后端25b)的外周面相对。在凸部55u的表面与弹性变形部25的内周面25s之间形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轴部71具有比该空间大的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该空间之中被压入。

通过向内周面25s的内侧插入轴部71,第一片部25ft(前端25f)与第二片部25bt(后端25b)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片部25ft的外周面向外侧(前侧)扩张(箭头dr5f),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第一片部25ft的外周面与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表面55ft压力接触。同样,第二片部25bt的外周面向外侧(后侧)扩张(箭头dr5b),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第二片部25bt的外周面与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表面55bt压力接触。

凸部55u也通过向内周面25s的内侧插入轴部71而被向远离垂下部24a的方向施力。通过该施力,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表面55ft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表面55bt也间接地被向同方向施力,由此,内表面55ft能够更强地与第一片部25ft压力接触,内表面55bt能够更强地与第二片部25bt压力接触。

在该状态下,螺钉70la的头部72设于轴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弹性变形部25及凹处形成部55(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这双方接触(图3),能够规定弹性变形部25与凹处形成部55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将头部72中的轴部71侧的端面压靠于弹性变形部25的外侧端面和凹处形成部55的外侧端面这双方,能够使它们的外侧端面彼此对齐。

(弹性变形部56)

参照图7及图8,弹性变形部56设于前侧板部50的下表面部53的后端。弹性变形部56具备沿宽度方向(箭头ar方向)延伸的弯曲部56a、56b。弯曲部56a、56b相互相对,从下表面部53的后端向后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弹性变形部56的内周面56s具备大致c字状的表面形状。

(螺钉70lb)

如图3、图7、图8所示,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0lb也具备轴部71及头部72。以弹性变形部56位于凹处形成部26的内侧的方式,前侧框架部20及前侧板部5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凹处形成部26的内表面26s与弹性变形部56的外周面相对。在凸部26u的表面与弹性变形部56的内周面56s之间形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轴部71具有比该空间大的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该空间之中被压入。

通过向内周面56s的内侧插入轴部71,弹性变形部56(弯曲部56a、56b)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张(箭头dr6u、dr6d),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弹性变形部56的外周面与凹处形成部26的内表面26s压力接触。

凸部26u也通过向内周面56s的内侧插入轴部71而以向后侧位移的方式被施力。通过该施力,凹处形成部26的内表面26s也间接地被向同方向施力,由此,内表面26s能够更强地与弹性变形部56的外周面压力接触。

在此状态下,螺钉70lb的头部72设于轴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弹性变形部56及凹处形成部26这双方接触(图3),能够规定弹性变形部56与凹处形成部26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将头部72中的轴部71侧的端面压靠于弹性变形部56的外侧端面和凹处形成部26的外侧端面这双方,能够使它们的外侧端面彼此对齐。

(弹性变形部57)

参照图7及图8,弹性变形部57设于前侧板部50的上表面部52的后端。弹性变形部57具备沿宽度方向(箭头ar方向)延伸的弯曲部57a、57b。弯曲部57a、57b相互相对,从上表面部52的后端向后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弹性变形部57的内周面57s具备大致c字状的表面形状。

(螺钉70lc)

如图3、图7、图8所示,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0lc也具备轴部71及头部72。以弹性变形部57位于凹处形成部27的内侧的方式,前侧框架部20及前侧板部5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凹处形成部27的内表面27as、27bs与弹性变形部57的外周面相对。在凸部27u的表面与弹性变形部57的内周面57s之间形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轴部71具有比该空间大的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该空间之中被压入。

通过向内周面57s的内侧插入轴部71,弹性变形部57(弯曲部57a、57b)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张(箭头dr7u、dr7d),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弹性变形部57的外周面与凹处形成部27的内表面27as、27bs压力接触。

凸部27u也通过向内周面57s的内侧插入轴部71而以向后侧位移的方式被施力。通过该施力,凹处形成部27的内表面27as、27bs也间接地被向同方向施力,由此,内表面27as、27bs能够更强地与弹性变形部57的外周面压力接触。

在此状态下,螺钉70lc的头部72设于轴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弹性变形部57及凹处形成部27这双方接触(图3),能够规定弹性变形部57与凹处形成部27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将头部72中的轴部71侧的端面压靠于弹性变形部57的外侧端面和凹处形成部27的外侧端面这双方,能够将上述的外侧端面彼此对齐。

如图3所示,使用了以上那样的螺钉70la、70lb、70lc的组装结构适用于侧框架10l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之间。通过使用螺钉70ra、70rb、70rc,与上述同样的组装结构也能适用于侧框架10r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之间。通过利用各螺钉的头部72,能够将侧框架10l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面彼此容易地对齐,并且也能够将侧框架10r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面彼此容易地对齐。

[后侧板部60]

主要参照图11及图12,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具有基台部63、加强用肋63b、63c、63d、63e、波形部64、前端肋66及后端肋67。它们都以沿着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的宽度方向(图11所示的箭头a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后侧板部60也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制作。

(基台部63、前端肋66及后端肋67)

基台部63形成为板状,在俯视观察下具备大致矩形的外形形状(图3)。在上述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前端肋66设于基台部63的前端,后端肋67设于基台部63的后端(比前端肋66靠后侧)。前端肋66及后端肋67都沿宽度方向延伸。

如图12所示,前端肋66具备:在基台部63的前端设置的立起部66a;及在立起部66a的上端设置并以朝着前侧的方式形成的爪部66b。后端肋67具备:在基台部63的后端设置的立起部67a;及在立起部67a的上端设置并以朝着后侧的方式形成的延伸的爪部67b。

(加强用肋63b、63c、63d、63e)

加强用肋63b、63c、63d、63e设于基台部63中的前端肋66与后端肋67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排列形成。加强用肋63b、63d分别具备立起部61和设于立起部61的上端并以朝着后侧的方式形成的爪部62。加强用肋63c、63e分别具备立起部61和设于立起部61的上端并以朝着前侧的方式形成的爪部62。加强用肋63b、63c、63d、63e以爪部62向前侧形成的加强用肋(加强用肋63c、63e)与爪部62向后侧形成的加强用肋(加强用肋63b、63d)交替排列的方式设置。

(波形部64)

在基台部63中的相邻的加强用肋63b、63c之间的部分设有以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弯曲的方式形成的波形部64。关于基台部63中的相邻的加强用肋63c、63d之间的部分、相邻的加强用肋63d、63e之间的部分也同样。关于基台部63中的前端肋66与加强用肋63b之间的部分也同样,关于后端肋67与加强用肋63e之间的部分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侧板部60组装于后侧框架部30的状态下,多个波形部64分别具备向接近下侧平板部33的方向呈凸状地弯曲的截面形状。弯曲的方向也可以是与之相反的方向,并不局限于弯曲,波形部64也可以是弯折的截面形状。

以后侧板部60的前端肋66、加强用肋63b、63c、63d、63e及后端肋67分别位于后侧框架部30的前端嵌合部36、嵌合部33b、33c、33d、33e及后端嵌合部37的内侧的方式,后侧板部60及后侧框架部3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通过上述的各肋与上述的各嵌合部嵌合,将座垫板40(后侧板部60)与侧框架10l(后侧框架部30)连接。以上那样的连接结构也同样适用于侧框架10r的后侧框架部30与后侧板部60之间的连接结构(参照图3~图5)。

[总结]

如以上所述,侧框架10l、10r各自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以图7、图8所示那样的形态相互固定。侧框架10l、10r各自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以图9、图10所示那样的形态相互固定。侧框架10l、10r各自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以图11、图12所示那样的形态相互固定。图4~图6等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通过采用这些固定构造而相互被一体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由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0la、70lb、70lc、70ra、70rb、70rc(图3)、弹性变形部25、56、57、凹处形成部55、26、27构成的紧固构造,将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相互固定。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的骨架的上述的前侧框架部20及前侧板部50彼此即使不使用焊接方法也能够相互接合,能够将制造费用降低与焊接用的设备、焊接用的加工费对应的量。与使用铆钉等将它们接合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出于同样的理由也能够将制造费用抑制得低。

在使用了螺钉70la、70lb、70lc、70ra、70rb、70rc的紧固构造中(参照图3),通过利用各螺钉的头部72,能够将侧框架10l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面彼此容易地对齐,并且能够将侧框架10r的前侧框架部20与前侧板部5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面彼此容易地对齐。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7、图8),在前侧板部50的上表面部52设有第一凹处形成部55f和第二凹处形成部55b。这些凹处形成部根据需要,也可以仅将任一方设于上表面部52。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表面55ft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表面55bt以相互反向地开口(即相互相对)的方式形成,弹性变形部25的第一片部25ft及第二片部25bt以分别进入到第一凹处形成部55f的内表面55ft及第二凹处形成部55b的内表面55bt之间的方式相互反向地延伸。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限制前侧板部50相对于前侧框架部20的向前侧及后侧这双方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7、图8),不仅是前侧板部50的前端部51与前侧框架部20的前端部21相接地配置于前侧框架部20的前端部21的内侧,而且在前侧板部50的后端设有弹性变形部56、57,分别固定于凹处形成部26、27。即使假设从后侧向前侧的载荷作用于前侧板部50,也是该载荷不仅能够由前端部21、51相互接触的部分承受,而且也能够由弹性变形部56与凹处形成部26相互固定的部分承受,而且还能够由弹性变形部57与凹处形成部27相互固定的部分承受。即使这样的载荷发挥作用,也能够充分地抑制前侧板部50从左右的前侧框架部20向前方侧的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垫板40的后侧板部60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用肋63b、63c、63d、63e,在侧框架10l、10r各自的后侧框架部30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嵌合部33b、33c、33d、33e。通过这些加强用肋与这些嵌合部分别嵌合而将后侧板部60与左右的后侧框架部30连接。加强用肋63b、63c、63d、63e不仅能够发挥提高后侧板部60的强度的功能,而且也能够发挥将后侧板部60与左右的后侧框架部30连接的功能。由于也作为连接单元发挥功能的加强用肋63b、63c、63d、63e的存在,也不需要格外在形成了后侧板部60之后通过冲压机等设置加强筋来实现后侧板部的强度提高,能够期待加工费的降低、高生产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侧板部60形成前端肋66和后端肋67,在一对侧框架10l、10r(后侧板部60)设有与前端肋66嵌合的前端嵌合部36和与后端肋67嵌合的后端嵌合部37。后侧板部60在其前端及后端处,能够利用更高的保持力以稳定的构造连接于后侧框架部30。前端肋66和后端肋67不仅发挥将后侧板部60与左右的后侧框架部30连接的功能,而且由于以从侧框架10l的后侧框架部30到达至侧框架10r的后侧框架部30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延伸,因此也能发挥提高后侧板部60的强度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端肋66、后端肋67及加强用肋63b、63c、63d、63e中的相邻的2个肋之间的部分设有以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弯曲或弯折的方式形成的波形部64。在波形部64的情况下,与设置有波形部64的部位形成为平坦的(笔直的)板状的情况相比,前端肋66及加强用肋63c、63e容易向后侧倾倒,加强用肋63b、63d及后端肋67容易向前侧倾倒。因此,在将后侧板部60与后侧框架部30相互组装时,能够在宽度方向上使它们相互容易地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用肋63b、63c、63d、63e以爪部62向前侧形成的加强用肋(加强用肋63c、63e)与爪部62向后侧形成的加强用肋(加强用肋63b、63d)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设置。在后侧板部60与后侧框架部30相互组装后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在前后方向上平衡良好的连接构造,也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地作用于一部分的连接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框架部20中的后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上侧嵌合部28和后下侧嵌合部29,在后侧框架部30中的前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前上侧嵌合部38和前下侧嵌合部39。通过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嵌合(通过所谓滑动嵌合)而能够容易地构成将它们一体化的侧框架10l,通过另一前侧框架部20及另一后侧框架部30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嵌合也能够容易地构成将它们一体化的侧框架10r。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作用及效果的侧视图。如上所述,座椅座垫3(图1)在通常时被固定成倒伏于基座4(座垫橡胶4a)上的就座使用位置的状态,被保持为能够使就座者落座于座椅座垫3的上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图13中的箭头ar0所示那样的载荷作用于前侧板部50的上表面部52。该载荷如箭头ar1所示也作用于与前侧板部50连结的前侧框架部20的靠前端部21的部分,如箭头ar2所示也作用于前侧框架部20的靠后上侧嵌合部28的部分。上侧平板部22的整体以向箭头ar0所示的方向的相同方向(即前斜下方向)位移的方式被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上侧嵌合部28具备从上方向下方延伸的凸形,前上侧嵌合部38具备朝着上方开口的凹形。即使前上侧嵌合部38从后上侧嵌合部28接收到箭头ar2所示的载荷,通过前上侧嵌合部38具备朝着上方开口的凹形也能够对抗该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后上侧嵌合部28与前上侧嵌合部38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后上侧嵌合部28形成有向前斜下方向延伸的后上侧倾斜面28t,在前上侧嵌合部38形成有向后斜上方向延伸的前上侧倾斜面38t,后上侧倾斜面28t与前上侧倾斜面38t相互卡定。该卡定构造能够对抗后上侧嵌合部28向箭头ar2所示的方向(即前斜下方向)的位移、后上侧嵌合部28向前侧的位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后上侧嵌合部28与前上侧嵌合部38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前侧框架部20中,由于座垫橡胶4a侧(后端侧)的构造上的刚性比较高因此作为固定端发挥功能,由于前端部21侧与上述固定端相比构造上的刚性低因此作为自由端发挥功能,从而整体的前侧框架部20被支撑为大致悬臂状。因此,在箭头ar1所示那样的载荷作用于前侧框架部20的靠前端部21的部分的情况下,该载荷在后下侧嵌合部29的附近的位置处作为箭头ar3所示的向上的载荷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下侧嵌合部29具备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的凸形,前下侧嵌合部39具备朝着下方开口的凹形。即使前下侧嵌合部39从后下侧嵌合部29接收到箭头ar3所示那样的载荷,通过前下侧嵌合部39具备朝着下方开口的凹形也能够对抗该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后下侧嵌合部29与前下侧嵌合部39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后下侧嵌合部29形成有向后斜上方向延伸的后下侧倾斜面29t,在前下侧嵌合部39形成有向前斜下方向延伸的前下侧倾斜面39t,后下侧倾斜面29t与前下侧倾斜面39t相互卡定。该卡定构造能够对抗后下侧嵌合部29向箭头ar3所示的方向(即后斜上方向)的位移、后下侧嵌合部29向前侧的位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后下侧嵌合部29与前下侧嵌合部39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侧框架部30中的前上侧嵌合部38与前下侧嵌合部39之间的部分设有将它们连接的支撑肋35。通过支撑肋35的存在而能限制前上侧嵌合部38与前下侧嵌合部39的相对移动。支撑肋35能对抗后上侧嵌合部28及前上侧嵌合部38以向箭头ar2所示的方向(即向下侧)位移的方式被施力的情况(箭头ar4),并且也能对抗后下侧嵌合部29及前下侧嵌合部39以向箭头ar3所示的方向(即向上侧)位移的方式被施力的情况(箭头ar5)。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后上侧嵌合部28与前上侧嵌合部38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并且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后下侧嵌合部29与前下侧嵌合部39的相互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座垫板40的一部分的前侧板部50和构成座垫板40的一部分的后侧板部60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构成。具备该结构的前侧板部50及后侧板部60不仅能够容易地制作,而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各结构的应用。也可以将前侧板部50和后侧板部60一体地构成,座垫板40的全部作为1个部件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侧框架10l的一部分的前侧框架部20和构成侧框架10l的一部分的后侧框架部30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构成。关于侧框架10r也同样,在侧框架10l和侧框架10r中能够利用具备相同结构的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具备该结构的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不仅能够容易地制作,而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各结构的应用。也可以将前侧框架部20和后侧框架部30一体地构成,侧框架10l的全部作为1个部件通过从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来构成。关于侧框架10r也同样。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4是关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视图,示出该变形例的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图1)与本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以下方面不同。

本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为了将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相互固定而具有螺钉78l、79l作为插入部件。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8l具备轴部71及头部72,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9l也具备轴部71及头部72。

(后上侧嵌合部28j、前上侧嵌合部38j及螺钉78l)

在前侧框架部20的上侧平板部22的后端设有后上侧嵌合部28j(也作为弹性变形部发挥功能)。后上侧嵌合部28j具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曲部28a、28b。弯曲部28a、28b相互相对,从上侧平板部22的后端向后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后上侧嵌合部28j的内周面28s具备大致c字状的表面形状。

在后侧框架部30的上侧平板部32的前端设有前上侧嵌合部38j(也作为凹处形成部发挥功能)。前上侧嵌合部38j具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曲部38a、38b。弯曲部38a、38b相互相对,从上侧平板部32的前端向前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弯曲部38a、38b分别具备内表面38as、38bs。

以后上侧嵌合部28j位于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内侧的方式,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内表面38as、38bs与后上侧嵌合部28j(弯曲部28a、28b)的外周面相对。在后上侧嵌合部28j的内周面28s的内侧形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轴部71具有比该空间大的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该空间之中被压入。

通过向内周面28s的内侧插入轴部71而后上侧嵌合部28j(弯曲部28a、28b)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张,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后上侧嵌合部28j的外周面与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内表面38as、38bs压力接触。在该状态下,螺钉78l的头部72设于轴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后上侧嵌合部28j及前上侧嵌合部38j这双方接触,能够规定后上侧嵌合部28j及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将头部72中的轴部71侧的端面压靠于后上侧嵌合部28j的外侧端面和前上侧嵌合部38j的外侧端面这双方,能够将它们的外侧端面彼此对齐。

(后下侧嵌合部29j、前下侧嵌合部39j及螺钉79l)

在前侧框架部20的下侧平板部23b的后端设有后下侧嵌合部29j(也作为弹性变形部发挥功能)。后下侧嵌合部29j具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曲部29a、29b。弯曲部29a、29b相互相对,从下侧平板部23b的后端向后斜上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后下侧嵌合部29j的内周面29s具备大致c字状的表面形状。

在后侧框架部30的前端嵌合部36的前侧设有前下侧嵌合部39j(也作为凹处形成部发挥功能)。前下侧嵌合部39j具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曲部39a、39b。弯曲部39a、39b相互相对,从前端嵌合部36的前侧向前斜下侧分别以描绘半圆弧的方式延伸。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弯曲部39a、39b分别具备内表面39as、39bs。

以后下侧嵌合部29j位于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内侧的方式,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组装。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内表面39as、39bs与后下侧嵌合部29j(弯曲部29a、29b)的外周面相对。在后下侧嵌合部29j的内周面29s的内侧形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轴部71具有比该空间大的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该空间之中被压入。

通过向内周面29s的内侧插入轴部71而后下侧嵌合部29j(弯曲部29a、29b)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张,通过轴部71的插入而扩张的后下侧嵌合部29j的外周面与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内表面39as、39bs压力接触。在该状态下,螺钉79l的头部72设于轴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后下侧嵌合部29j及前下侧嵌合部39j这双方接触,能够规定后下侧嵌合部29j及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将头部72中的轴部71侧的端面压靠于后下侧嵌合部29j的外侧端面和前下侧嵌合部39j的外侧端面这双方,能够将它们的外侧端面彼此对齐。

在本变形例中,使用由作为插入部件的螺钉78l、79l(图3)、作为弹性变形部的后上侧嵌合部28j及后下侧嵌合部29j、作为凹处形成部的前上侧嵌合部38j及前下侧嵌合部39j构成的紧固构造,将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相互固定。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上述的前侧框架部20及后侧框架部30彼此即便不使用焊接方法也能够相互接合,能够将制造费用降低与焊接用的设备、焊接用的加工费对应的量。与使用铆钉等将它们接合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变形例,出于同样的理由也能够将制造费用抑制得低。

对上述的本公开的内容进行归纳,如以下所述。

基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座垫板,配置于上述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之间;及插入部件,用于将上述座垫板固定于上述第一侧框架,在上述第一侧框架及上述座垫板中的一方设有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备外周面及内周面,并通过向上述内周面的内侧插入上述插入部件而将上述外周面向外侧扩张,在上述第一侧框架及上述座垫板中的另一方设有凹处形成部,该凹处形成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与上述弹性变形部的上述外周面相对,上述凹处形成部具有与通过上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而扩张的上述外周面压力接触的内表面。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使用由插入部件、弹性变形部、凹处形成部构成的紧固构造,将第一侧框架与座垫板相互固定。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第一侧框架及座垫板彼此即便不使用焊接方法也能够相互接合,能够将制造费用降低与焊接用的设备、焊接用的加工费对应的量。与使用铆钉等将它们接合的情况相比,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出于同样的理由,也能够将制造费用抑制得低。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上述插入部件具备:轴部,向上述内周面的内侧插入;及头部,设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从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上述弹性变形部及上述凹处形成部这双方接触,来规定上述弹性变形部与上述凹处形成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通过利用插入部件的头部,能够将第一侧框架与座垫板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面彼此容易地对齐。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上述座垫板具备上表面部,在上述第一侧框架及上述座垫板中的上述另一方设有包含第一凹处形成部和第二凹处形成部的多个上述凹处形成部,第一上述凹处形成部设于上述上表面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第二上述凹处形成部设于上述上表面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第一上述凹处形成部与第二上述凹处形成部以在前后方向上相互相对的方式形成,上述弹性变形部具备:第一片部,配置于第一上述凹处形成部的内侧;及第二片部,配置于第二上述凹处形成部的内侧,并以通过上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而与上述第一片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式位移。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能够有效地限制座垫板相对于第一侧框架的向前侧及后侧这双方的移动。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上述座垫板具备相互构成为不同部件的前侧板部及后侧板部,上述弹性变形部设于上述前侧板部的后端。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能够抑制座垫板从第一侧框架向前方侧的分离。

基于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一对侧框架,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及后侧框架部,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座垫板,配置于一对上述侧框架之间;及插入部件,用于将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相互固定,在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中的一方设有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备外周面及内周面,并通过向上述内周面的内侧插入上述插入部件而将上述外周面向外侧扩张,在上述前侧框架部及上述后侧框架部中的另一方设有凹处形成部,该凹处形成部以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与上述弹性变形部的上述外周面相对,上述凹处形成部具有与通过上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而扩张的上述外周面压力接触的内表面。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使用由插入部件、弹性变形部、凹处形成部构成的紧固构造,将前侧框架部与后侧框架部相互固定。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上述前侧框架部及后侧框架部彼此即便不使用焊接方法也能够相互接合,能够将制造费用降低与焊接用的设备、焊接用的加工费对应的量。与使用铆钉等将它们接合的情况相比,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出于同样的理由,也能够将制造费用抑制得低。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上述座垫板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从在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而构成的。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不仅能够容易地制作座垫板的一部分或全部,而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各结构的应用。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上述第一侧框架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从在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而构成的。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不仅能够容易地制作第一侧框架的一部分或全部,而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各结构的应用。

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可以是,一对上述侧框架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从在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铝合金制或镁合金制的挤压材料切出而构成的。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不仅能够容易地制作一对上述侧框架的一部分或全部,而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各结构的应用。

虽然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考虑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为例示而不受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