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遮阳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4014发布日期:2018-11-27 23:2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遮阳板是汽车驾驶员用来遮挡阳光以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部件。遮阳板一般安装于驾驶室前上部,使用时,将遮阳板放下,以挡住驾驶员眼睛上部的光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眼睛而影响驾驶员观察路况,使用完毕后将遮阳板收起即可。为方便用户使用,现有遮阳板上通常设置有镜子,镜子上安装有镜盖,但是现有遮阳板上的镜盖在打开和关闭时,易产生晃动和噪声,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可以在镜盖打开和关闭时对镜盖滑移过程进行有效缓冲,使得镜盖的滑移过程更加平稳,减少晃动和噪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和汽车顶盖相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和底座通过转轴相铰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镜框,所述镜框内设置有镜片,所述镜框上可滑移地连接有覆盖所述镜片的镜盖,所述镜框上与所述镜盖的滑移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缓冲装置,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在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对镜盖进行缓冲的第二缓冲装置。

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均设置有弧形面,所述镜盖相对所述镜框滑移时至少有一个缓冲件的弧形面与所述镜盖的侧面相抵触。

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多个缓冲筋板,所述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所述缓冲筋板与镜盖相抵触。

所述镜盖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和所述镜盖相固定,另一端沿与镜盖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镜盖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所述缓冲筋板与所述挡板相抵触。

多个所述缓冲筋板的长度不同。

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还贴附有警示标签,所述警示标签和所述镜盖位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遮阳板本体围绕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遮阳板本体围绕所述转轴从前挡风玻璃向驾驶员方向翻转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遮阳板本体围绕所述转轴从驾驶员向前挡风玻璃方向翻转的极限位置。

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遮阳板本体翻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相抵触。

所述镜框上与所述镜盖的滑移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镜盖上设置有相应的第二限位件,所述镜盖滑移至完全覆盖所述镜片时所述第一限位件卡接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

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镜盖的自由滑移端设置有相应的第四限位件,所述镜盖打开滑移至行程终点时所述第三限位件卡接在第四限位件上。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汽车遮阳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遮阳板滑移式镜盖、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的设置,可以在镜盖打开和关闭时对镜盖滑移过程进行有效缓冲,使得镜盖的滑移过程更加平稳,减少晃动和噪声;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遮阳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遮阳板和汽车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遮阳板本体的骨架和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遮阳板翻转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遮阳板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遮阳板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遮阳板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遮阳板本体,21、骨架,211、钢丝骨架,212、PP骨架,23、上发泡层,24、下发泡层,25、表皮层,26、第一限位凸起,27、第三限位件,28、第二缓冲装置,281、缓冲筋板,3、转轴,31、第二限位凸起,4、顶盖前横梁,5、堵盖,6、顶盖总分成,7、螺钉,8、铆螺母,9、卡接件,10、警示标签,11、镜框,111、第一缓冲装置,1111、缓冲件,112、第一限位件,12、镜盖,121、第二限位件,122、第四限位件,12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2和底座1,底座1和汽车的顶盖前横梁4相连接,遮阳板本体2和底座1通过转轴3相铰接,遮阳板本体2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镜框11,镜框11内设置有镜片,镜框11上可滑移地连接有覆盖镜片的镜盖12,镜框11和镜盖12之间采用滑移方式连接,能够减缓车辆行驶过程中镜盖12的晃动,同时也使得镜片的暴露面积可调节,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其中,参阅图6-图7,镜框11上与镜盖12的滑移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缓冲装置111,第一缓冲装置111用于在镜盖12滑移过程中对镜盖12施加一定的阻尼力,从而实现对镜盖12滑移过程进行缓冲,使得镜盖12的滑移过程更加平稳,减少晃动和噪声。

参阅图8,遮阳板本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在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镜盖1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对镜盖12进行缓冲的第二缓冲装置28,第二缓冲装置28能够在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对镜盖12施加一定的阻尼力,避免镜盖12完全打开时镜盖12的自由滑移端(与镜盖12的滑移连接端相垂直的一端)和遮阳板本体2之间产生较大冲击力,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减少镜盖12的瞬时晃动和降低噪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装置111可以包括多个缓冲件1111,如图6所示,每个缓冲件1111上均设置有弧形面,镜盖12相对镜框11滑移时至少有一个缓冲件1111的弧形面与镜盖12的侧面相抵触,以增加阻尼力,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弧形面上可以贴附减震橡胶,减震橡胶和弧形面的形状相适应,以起到更好地缓冲和降噪作用,使得镜盖12的滑移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二缓冲装置28包括多个缓冲筋板281,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缓冲筋板281与镜盖12相抵触,能够较好缓冲镜盖12完全打开时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镜盖12上设置有挡板123,挡板123的一端和镜盖12相固定,另一端沿与镜盖12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镜盖12滑移至行程终点时至少有一个缓冲筋板281与挡板123相抵触。该结构可以使得挡板123在与缓冲筋板281发生冲撞时,挡板123本身可以发生轻微晃动,从而更好的缓解掉部分冲击力。

进一步地,多个缓冲筋板281的长度不同,该结构方式可以在挡板121与缓冲筋板261接触时,使得两者之间的缓冲力可以逐次减弱,具体的,挡板121的某一部分先与较长的缓冲筋板261相接触,从而实现一次缓冲,之后挡板121的另一部分与相对较短的另一缓冲筋板261相接触,从而实现二次缓冲,依次类推,实现逐步缓冲,以增强缓冲效果。

优选地,多个缓冲筋板281的长度在与镜盖12滑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呈依次递增趋势,可以理解地,该递增可以是自上而下递增,也可以是自下而上递增。该结构可以依据挡板121的受力情况更好地实现逐步缓冲,增强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缓冲筋板281的横截面呈梯形,可更好地增强缓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遮阳板本体2上还贴附有警示标签10,警示标签10和镜盖12位于遮阳板本体2的同一侧,贴附有警示标签10的遮阳板本体2所在侧面始终面向驾驶员方向,转轴3布置在靠近驾驶员方向。遮阳板本体2围绕转轴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需要遮阳时遮阳板本体2围绕转轴3从前挡风玻璃向驾驶员方向翻转至第一位置,不需要遮阳时,遮阳板本体2围绕转轴3从驾驶员方向向前挡风玻璃方向翻转至第二位置,以使得贴附有警示标签10的遮阳板本体2所在侧面始终面向驾驶员方向。由于法规要求副驾驶侧遮阳板上的安全气囊警告标签为两侧翻转都可见,所以现有技术中遮阳板通常采用双侧粘贴警告标签的方式,遮阳时将遮阳板翻下,遮阳板其中一面的警告标签为可见状态,不需遮阳时将遮阳板翻起,此时遮阳板另一面的警告标签为可见状态,该方式需进行两次标签的粘结,每次粘结操作都需要启用相关的工装设备来完成,操作繁琐,生产成本较高,使用效果不佳。而本实施方式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只在遮阳板本体2的一侧粘贴警示标签10,且该警示标签10在遮阳板本体2的翻转过程中(正转和反转过程)均可见,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此处的警示标签10可以为安全警告标签,也可以是用于对时间、事件等进行警示提醒的便签。

优选的,警示标签10可以为安全气囊警告标签,该标签通常会显示“不得在安全气囊保护的座椅上放置后向儿童座椅,否则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为了更好地使得警示标签10始终呈现在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方式对遮阳板本体2的翻转角度加以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遮阳板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6,转轴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31,遮阳板本体2围绕转轴3从前挡风玻璃向驾驶员方向翻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26和第二限位凸起31相抵触,以实现遮阳板本体2的翻转角度的精确控制。

可选地,警示标签10位于镜盖12的滑移行程上,且镜盖12略高于警示标签10,从而可以在镜盖12的滑移过程中,避免警示标签10和镜盖12之间发生摩擦而造成警示标签10的磨损。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遮阳板本体2围绕转轴3的翻转角度α为92°~97°。

其中,第一限位凸起26和第二限位凸起31的接触面上还可以设置减震垫,以减少第一限位凸起26和第二限位凸起31接触时的瞬时冲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镜框11上与镜盖12的滑移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12,镜盖12上设置有相应的第二限位件121,镜盖12滑移至完全覆盖镜片(镜盖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第一限位件112卡接在第二限位件121上。该实施方式可以在镜盖12完全关闭时,对镜盖12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使得镜12盖完全紧闭,避免镜盖12再发生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件112包括第一凹槽,第二限位件121包括相应的第一凸块,镜盖12滑移至完全覆盖镜片时第一凸块卡接在相应的第一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2包括第一凸块,第二限位件121包括相应的第一凹槽,镜盖12滑移至完全覆盖镜片时第一凸块卡接在相应的第一凹槽中。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凸块为弧形块,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在镜盖12滑移至完全覆盖镜片时,弧形块能够更加顺利的滑移至弧形凹槽中,该结构增加了卡接时滑移的顺畅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遮阳板本体2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件27,镜盖12的自由滑移端设置有相应的第四滑限位件122,镜盖12打开滑移至行程终点时第三限位件27卡接在第四限位件122上。该实施方式可以在镜盖12完全打开时,对镜盖12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使得镜盖12的位置得以固定,避免镜盖12再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三限位件27包括第二凹槽,第四限位件122包括相应的第二凸块,镜盖打开滑移至行程终点时第二凸块卡接在第二凹槽中,该结构能够实现镜盖12的有效固定,限位效果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件27包括为第二凸块,第四限位件122包括相应的第二凹槽,镜盖打开滑移至行程终点时第二凸块卡接在第二凹槽中,该结构能够实现镜盖12的有效固定,限位效果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遮阳板本体2包括骨架21,骨架21的外部包覆有表皮层25,表皮层25和骨架21之间设置有发泡层,骨架21上设置有镜框11。发泡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遮阳板本体2的强度,并降低遮阳板本体2的生产成本。

为了进一步增强遮阳板整体的强度,骨架21可采用钢丝骨架211,也可采用钢丝骨架211和PP(聚丙烯)骨架212相结合的结构。

发泡层包括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围合后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放置有骨架21,也即骨架21完全包覆于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之间。表皮层25包覆在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的外部。这里采用上发泡层23和下发泡层24的分体设置,更利于发泡层的安装,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且利用发泡层包覆骨架21,也更利于提高遮阳板本2的强度。

进一步地,发泡层为泡沫塑料层,进一步地,泡沫塑料层采用EPP(发泡聚丙烯)材料,EPP材料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耐腐蚀性、绝缘且耐热,另外该材料还可循环使用且性能几乎毫不降低,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泡沫塑料,环保性好。

表皮层25可采用织物层或皮革层,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皮革层可采用仿麂皮层,表皮层25的厚度为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和转轴3通过卡接件9相固定,卡接件9的一端和底座1相固定,另一端卡接在转轴3上。进一步地,卡接件9采用金属件,连接强度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遮阳板本体2的顶部两端各设置一个转轴3,两个转轴3的轴线相重合,该方式可避免在遮阳板本体2上开设一条穿设转轴3的长孔,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安装。与两个转轴3相对应,底座1也有两个,两个转轴3各自分别通过一个卡接件9和相应的底座1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底座1和汽车顶盖前横梁4采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底座1和汽车顶盖通过螺钉7连接,螺钉7可采用十字槽盘头螺钉,汽车顶盖上设置有铆螺母8,螺钉7旋入在铆螺母8中,铆螺母可采用沉头竖纹铆螺母,例如,底座1和顶盖总分成6相连接,底座1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十字槽盘头螺钉,顶盖前横梁4上的沉头竖纹铆螺母和十字槽盘头螺钉相配合。底座1上还设置有堵盖5,以在安装完螺钉7后,封堵处螺纹孔的端部。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遮阳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