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踏脚装置及其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403发布日期:2019-01-08 21:3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伸缩踏脚装置及其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伸缩踏脚装置及其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车辆(如轿车、巴士汽车等)已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目前车辆行业的日益发展,车辆设计越来越趋于细节化,人性化。对于一些底盘较高,车厢距离地面也相对较高的车辆来说,增加辅助乘客上下车的部件显得尤为重要。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应用较普遍方式为在车辆侧边增加固定式踏步板。固定式踏步板对车辆整体流线型设计造成一定影响,破坏车辆整体协调性。而且,为了不超出车辆宽度,固定式踏步板宽度一般设计偏窄,给乘客上下车辆踏脚踩踏位置不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市面上陆续出现了伸缩踏脚装置,包括踏步板、伸缩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然而,在传统的技术中,踏步板在伸缩踏板装置的位置固定,难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踏步板的位置,导致该伸缩式踏板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伸缩踏脚装置及其踏板结构,可前后调节踏步板的位置,从而适应安装于不同的车型,使用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伸缩踏脚装置的踏板结构,用于与伸缩机构的连接座连接,包括踏步板和紧固组件,所述踏步板面向所述连接座的一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着所述踏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滑动件和配合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式地吊设于所述卡槽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配合件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座锁固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配合件之间。

所述伸缩踏脚装置的踏板结构,紧固组件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踏步板与连接座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不同的车型更换不同规格的踏步板,也便于踏步板拆卸维修或更换;另一方面,在组装的过程中,可预先固定滑动件,之后前后移动踏步板至合适的位置,再将踏步板和连接座锁固,从而可根据不同的车型调整踏步板的位置。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需根据不同的车型整体更换伸缩踏脚装置,仅需要更换踏步板或前后移动踏步板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目前伸缩踏脚装置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综上可知,所述踏板结构增加了所述伸缩踏脚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通孔,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杆部,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一杆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杆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杆部穿过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且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连接座相抵,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卡槽的槽底相抵。当旋转配合件使得配合件与滑动件之间紧固时,可以达到固定踏步板的效果,防止踏步板移动。在反向旋转配合件使得配合件与滑动件之间松脱时,可前后移动踏步板来调整踏步板的位置,或者将踏步板拆卸更换。所述紧固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其使得踏步板拆装方便、调节容易,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内装段和伸出段,所述内装段和所述伸出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所述内装段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伸出段伸出于所述卡槽。滑动件的结构设计,既保证其可吊设于卡槽内,又保证其能够与配合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孔、第二级孔和第三级孔,所述第一级孔用于容纳所述伸出段且与所述伸出段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二级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杆部伸出且与所述第一杆部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三级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头部且与所述第一头部的形状相配合。连接孔的结构设计使得踏步板与连接座之间连接紧密、牢靠,不易松脱,且紧固组件采用隐藏式设计,不易被碰撞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二头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头部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杆部伸出所述卡槽,所述第二杆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配合件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杆部穿过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配合件即可达到将踏步板锁定或者更换、调整踏步板的效果,操作简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包括螺母和垫片,用于加强配合件与滑动件之间的锁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包括相连通的装配孔和槽孔,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装配孔相配合,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槽孔内,用于将配合件隐藏,防止配合件在外界的碰撞摩擦下松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步板的底侧向上凹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踏步板与所述连接座上下设置,从而将卡槽以及紧固组件隐藏于踏步板的下方,使得该踏板结构呈现更紧凑、简洁的外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伸缩踏脚装置,包括伸缩机构、驱动机构和上所述的踏板结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座、摆臂和连接座,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踏步板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前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摆臂往复摆动。所述伸缩踏脚装置可前后调节踏步板的位置,从而适应安装于不同的车型,使用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伸缩踏脚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伸缩踏脚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伸缩踏脚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伸缩踏脚装置在收回状态时的全剖图;

图5为图1中的踏步板与连接座的装配关系图;

图6为图5中的踏步板与连接座的分解示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踏步板与连接座的装配关系图;

图8为图7中的踏步板与连接座的分解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踏步板,110、卡槽,200、伸缩机构,210、固定座,220、主动摆臂,230、从动滑臂,240、连接座,241、连接孔,2411、第一级孔,2412、第二级孔,2413、第三级孔,2414、装配孔,2415、槽孔,300、驱动机构,410、滑动件,411、内装段,412、伸出段,413、第二头部,414、第二杆部,420、配合件,421、第一头部,422、第一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除非特别指出,否则本文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伸缩踏脚装置,包括踏板结构(可参阅图中的踏步板100)、伸缩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所述伸缩机构200包括固定座210、摆臂和连接座240。固定座210可安装于车辆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臂包括主动摆臂220和从动滑臂230。所述主动摆臂2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10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摆臂2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40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滑臂2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10滑动配合,所述从动滑臂2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40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摆臂220和所述从动滑臂23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0的不同位置。可转动连接方式可采用常用的枢轴连接、销钉连接、铰链连接、合页连接等。其中,踏板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座240的前端。所述驱动机构300可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摆臂220往复转动。所述主动摆臂220往复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踏板结构在隐藏位(对应图4中的H点)和展开位(对应图4中的E点)之间来回运动,图4中线路S示意的是踏板结构伸缩往复运动的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主动摆臂220,此时,主动摆臂220可与连接座240固定连接;或者将所述从动滑臂230的一端与固定座210可转动连接,从动滑臂230变成从动摆臂。

所述伸缩踏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伸缩踏脚装置通过主动摆臂220和从动滑臂230将连接座240和踏板结构安装于固定座210上。当驱动机构300朝一个方向转动时,驱动机构300驱动主动摆臂220偏转,连接座240也跟随主动摆臂220偏转展开,从而将踏板结构伸出以辅助踏脚,如图1所示。当驱动机构300朝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驱动机构300驱动主动摆臂220反向偏转,连接座240也跟随主动摆臂220反向偏转以缩回隐藏,如图4所示。从动滑臂230的设置使得踏板结构在设定的轨迹内往复转动,来回运动稳定可靠。可伸缩运动的伸缩踏脚装置避免了踏板结构始终伸出破坏车辆整体的协调性,同时,由于踏板结构仅在需要的时候才伸出,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踏板结构设计为较宽的宽度,以保证充足的脚踏空间。

下面对所述踏板结构进行具体介绍: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踏板结构包括踏步板100和紧固组件。所述踏步板100面向所述连接座240的一面设有卡槽110,所述卡槽110沿着所述踏步板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滑动件410和配合件420。所述滑动件410可滑动式地吊设于所述卡槽110上。所述滑动件410与所述配合件420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座240锁固于所述滑动件410和所述配合件420之间。紧固组件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踏步板100与连接座240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不同的车型更换不同规格的踏步板100,也便于踏步板100拆卸维修或更换;另一方面,在组装的过程中,可预先固定滑动件410,之后前后移动踏步板100至合适的位置,再将踏步板100和连接座240锁固,从而可根据不同的车型调整踏步板100的位置。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需根据不同的车型整体更换伸缩踏脚装置,仅需要更换踏步板100或前后移动踏步板100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目前伸缩踏脚装置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综上可知,所述踏板结构增加了所述伸缩踏脚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40开设有连接孔241。所述滑动件410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通孔。所述配合件420包括第一头部421和第一杆部422,所述第一头部421和所述第一杆部42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杆部422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杆部422穿过所述连接孔241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且所述第一头部421与所述连接座240相抵,所述第一杆部422与所述卡槽110的槽底相抵。当旋转配合件420使得配合件420与滑动件410之间紧固时,可以达到固定踏步板100的效果,防止踏步板100移动。在反向旋转配合件420使得配合件420与滑动件410之间松脱时,可前后移动踏步板100来调整踏步板100的位置,或者将踏步板100拆卸更换。所述紧固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其使得踏步板100拆装方便、调节容易,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

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滑动件410包括内装段411和伸出段412,所述内装段411和所述伸出段412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所述内装段411设于所述卡槽110内,所述伸出段412伸出于所述卡槽110。滑动件410的结构设计,既保证其可吊设于卡槽110内,又保证其能够与配合件420连接。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连接孔24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孔2411、第二级孔2412和第三级孔2413。所述第一级孔2411用于容纳所述伸出段412且与所述伸出段412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二级孔2412用于供所述第一杆部422伸出且与所述第一杆部422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三级孔2413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头部421且与所述第一头部421的形状相配合。连接孔241的结构设计使得踏步板100与连接座240之间连接紧密、牢靠,不易松脱,且紧固组件采用隐藏式设计,不易被碰撞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步板100的底侧向上凹设有所述卡槽110,所述踏步板100与所述连接座240上下设置,从而将卡槽110以及紧固组件隐藏于踏步板100的下方,使得该踏步板100结构呈现更紧凑、简洁的外观。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10也可设于所述踏步板100的顶侧、左侧或右侧等。

所述卡槽110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卡槽110一一对应,卡槽110以及紧固组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可选地,结合承重踩踏要求、车体轻量化、成本等综合考虑,所述踏步板100主体可为铝合金件,根据设计要求增加金属件或塑料件装饰。所述踏步板100的长度、宽度以及形状等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滑动件410包括第二头部413和第二杆部414,所述第二头部413和所述第二杆部414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头部413设于所述卡槽110内,所述第二杆部414伸出所述卡槽110。所述第二杆部414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配合件420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杆部414穿过所述连接座240的连接孔241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配合件420即可达到将踏步板100锁定或者更换、调整踏步板100的效果,操作简便。

其中,所述配合件420包括螺母和垫片,用于加强配合件420与滑动件410之间的锁固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中,也可省去上述的垫片。

所述的连接孔241包括相连通的装配孔2414和槽孔2415,所述第二杆部414与所述装配孔2414相配合,所述配合件420设于所述槽孔2415内,用于将配合件420隐藏,防止配合件420在外界的碰撞摩擦下松脱。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