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轮体及行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857发布日期:2019-01-25 16: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轮胎、轮体及行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轮胎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轮体及行驶设备。



背景技术:

轮胎是行驶设备的重要部件,行驶设备通过轮胎与支承面接触。现有技术中的行驶设备在行驶时,轮胎的胎冠与支承面接触,轮胎摩擦较大,导致轮胎行驶阻力较大,轮胎行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胎、轮体及行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位于所述轮胎外侧的胎冠,以及位于所述胎冠两侧的胎肩;所述轮胎内部形成有通腔;

所述胎冠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和分设于所述接触部两侧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分别沿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靠近所述通腔,且与对应侧的所述胎肩连接;

行驶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和/或,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直向行驶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弯向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或,弯向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接触部还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接触部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A;其中,2°≤A≤5°。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接触部形成的角度为3°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的宽度与所述接触部的宽度的比值为B;其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部表面具有第一沟槽,和/或所述倾斜部表面具有第二沟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体,所述轮体包括轮毂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轮胎;

所述轮毂为圆柱形,所述通腔为圆柱形,所述轮毂的直径小于所述通腔的直径,所述轮胎通过所述通腔胀紧在所述轮毂外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腔的内侧面具有凹槽,和/或所述通腔的内侧面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驶设备,所述行驶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轮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驶设备,所述行驶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轮胎。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驶设备为机器人或平衡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倾斜部分别沿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靠近所述通腔,因此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接触部形成有夹角。轮胎直向行驶时,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当轮胎弯向行驶时,轮胎向弯向侧倾斜,轮胎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抵接,轮胎非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本申请的轮胎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三种有益效果。

第一种有益效果:轮胎行驶过程中,所述胎冠中至少一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在轮胎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轮胎与支承面接触面积更小;轮胎摩擦较小,轮胎行驶阻力较小,轮胎行驶省力。

第二种有益效果:当轮胎弯向行驶时,轮胎弯向侧受力变大,轮胎向弯向侧倾斜,由于轮胎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这样能够减小轮胎弯向行驶的阻力,使轮胎弯向行驶更灵活,操作更省力。

第三种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轮胎与现有技术中的轮胎对比,在轮胎与支承面的接触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轮胎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接触部两侧的倾斜部,本实施例的轮胎的宽度更大,轮胎与连接轮胎的结构的连接面积能够设置的更大,轮胎支承更可靠,且行驶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胎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胎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胎肩;110、通腔;120、接触部;121、第一沟槽;130、倾斜部;131、第二沟槽;200、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轮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位于所述轮胎外侧的胎冠,以及位于所述胎冠两侧的胎肩101;所述轮胎内部形成有通腔110,所述胎冠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120和分设于所述接触部120两侧的倾斜部130;所述倾斜部130分别沿远离所述接触部120的方向靠近所述通腔110,且与对应侧的所述胎肩101连接;行驶时,所述接触部12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和/或,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倾斜部130分别沿远离所述接触部120的方向靠近所述通腔110,因此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有夹角。轮胎直向行驶时,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当轮胎弯向行驶时,轮胎向弯向侧倾斜,轮胎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轮胎非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本申请的轮胎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三种有益效果。

第一种有益效果:轮胎行驶过程中,所述胎冠中至少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在轮胎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轮胎与支承面接触面积更小;轮胎摩擦较小,轮胎行驶阻力较小,轮胎行驶省力。

第二种有益效果:当轮胎弯向行驶时,轮胎弯向侧受力变大,轮胎向弯向侧倾斜,由于轮胎弯向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这样能够减小轮胎弯向行驶的阻力,使轮胎弯向行驶更灵活,操作更省力。

第三种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轮胎与现有技术中的轮胎对比,在轮胎与支承面的接触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轮胎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接触部120两侧的倾斜部130;本实施例的轮胎的宽度更大,轮胎与连接轮胎的结构的连接面积能够设置的更大,轮胎支承更可靠,且行驶更平稳。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的夹角越大轮胎向一侧倾斜的阻力越小,而轮胎倾翻的可能性增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值。例如,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A;其中,2°≤A≤5°;这样既能够减小轮胎弯向行驶的阻力,也能够保证轮胎不倾翻。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的角度为3°。

在本实施例中,通腔110用于与轮体的轮毂200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通腔110的截面形状和结构,只要便于通过通腔110将轮胎连接在轮毂200上即可。例如,通腔11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椭圆形。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通腔11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120用于与支承面接触。如图2所示,接触部120的宽度B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为了增大接触部120与支承面的摩擦,所述接触部120表面可以具有第一沟槽121。这里,第一沟槽121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例如,第一沟槽1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矩形。当然,所述接触部120表面也可以不具有第一沟槽121。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部130用于与支承面接触。如图2所示,倾斜部130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这里,所述接触部120两侧的倾斜部130的宽度可以相等(H1与H2相等),也可以不相等(H1与H2不相等)。例如,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的宽度H与所述接触部120的宽度B的比值为B;其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接触部120两侧的倾斜部130的宽度相等,且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的宽度H与所述接触部120的宽度B的比值为五分之二。

这里,为了增大倾斜部130与支承面的摩擦,所述倾斜部130表面具有第二沟槽131。这里,第二沟槽131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例如,第二沟槽13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矩形。当然,所述倾斜部130表面也可以不具有第二沟槽13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了增大轮胎与支承面的摩擦,所述接触部120表面具有第一沟槽121,所述倾斜部130表面具有第二沟槽131。这里的第一沟槽121的截面形状和第二沟槽131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沟槽121的截面形状和第二沟槽131的截面形状相同,都为三角形;且所述第一沟槽121和所述第二沟槽131形成连续的沟槽,这样加工轮胎时,第一沟槽121和所述第二沟槽131可以同时加工,加工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直向行驶时,所述接触部12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弯向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接触部120与所述支承面之间存在间隙;或,弯向行驶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接触部120还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当轮胎弯向行驶,轮胎向弯向侧倾斜的角度较小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接触部120还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当轮胎弯向行驶,轮胎向弯向侧倾斜的角度较大时,所述胎冠中一侧的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支承面抵接,而所述接触部120与所述支承面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轮胎向弯向侧倾斜的角度与所述倾斜部130与所述接触部120形成的夹角有关,还与轮胎弯向行驶时,轮胎的受力有关。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轮体,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轮体包括轮毂200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记载的轮胎;所述轮毂200为圆柱形,所述通腔110为圆柱形,所述轮毂200的直径小于所述通腔110的直径,所述轮胎通过所述通腔110胀紧在所述轮毂200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胎通过所述通腔110胀紧在所述轮毂200外侧,从而实现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200的装配连接,装配简单,加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所述通腔110与所述轮毂200的过盈量。

这里,轮胎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不具有弹性。当轮胎具有弹性时,所述通腔110与所述轮毂200的过盈量可以设置的大些;当轮胎不具有弹性时,所述通腔110与所述轮毂200的过盈量可以设置的小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轮胎不具有弹性时,可以通过加热轮胎的方法将轮胎装配在轮毂200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轮胎的所述胎冠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120和分设于所述接触部120两侧的倾斜部130,因此轮胎的宽度可以比一般轮胎设置的宽,当所述轮胎通过所述通腔110胀紧在所述轮毂200外侧时,轮胎与所述轮毂200的接触面积会更大,这样能够有效的阻止轮胎从轮毂200上脱下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大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200之间的摩擦,防止所述轮胎从所述轮毂200上脱下来,所述通腔110的内侧面具有凹槽,和/或所述通腔110的内侧面具有凸起。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凹槽的截面形状。例如,凹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矩形,还可以为三角形。当然,所述通腔110的内侧面也可以不具有凹槽。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凸起的截面形状。例如,凸起的截面形状可以为n形,也可以为矩形,还可以为三角形。当然,所述通腔110的内侧面也可以不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行驶设备,所述行驶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轮体。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行驶设备的结构,例如,行驶设备可以是机器人,也可以为平衡车,还可以为平衡鞋。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行驶设备,所述行驶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轮胎。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行驶设备的结构,例如,行驶设备可以是机器人,也可以为平衡车,还可以为平衡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