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065发布日期:2019-05-03 19:3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轿车驾驶室副仪表板总成上都带有扶手,它一般位于副仪表板总成的后部,用于搁放手肘,同时用于盖住扶手箱,实现储物功能,是轿车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部分。

现有副仪表板扶手1一般铰接在现有副仪表板本体2上,通过转动来实现开合功能,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转轴上安装扭簧3来提供开启的动力,并设置限位筋4来限制扶手的移动,实现对扶手位置的固定。

上述结构的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有以下缺点:(1)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只能在关闭和开启到极限位置时能够固定;(2)扶手关闭时扭簧3处于压缩状态,开启扶手按钮后,弹簧瞬间释放,导致扶手直接弹开至最大位置,存在撞击其它物品甚至误伤使用者的风险,降低了使用体验;(3)在使用过程中限位筋4易磨损失效;(4)不能自由悬停,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使用安全、简单,并且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包括固定在副仪表板本体上的下支座、与下支座铰接的转轴和与转轴固定连接的上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其过盈配合的弹性套件,所述弹性套件固定在下支座上。

所述弹性套件是呈“U”型的弹簧片,其封口的一端与转轴过盈配合,其开口的一端用铆钉连接在一起并铆接在下支座上。

所述下支座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本体连接的本体固定板和两个用于与转轴铰接的下支座支耳,所述本体固定板上设有翻边,所述铆钉将弹性套件连接在翻边上。

所述上转臂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扶手连接的扶手固定板和分别固定于转轴两端的两个上转臂支耳。

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下支座支耳贴合。

所述下支座、上转臂和转轴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套件产生的摩擦力来防止转轴转动,实现了在任意位置悬停的目的,使用方便;(2)防止了副仪表板扶手直接弹开所带来的风险;(3)由于转轴上仅设置了弹性套件,结构简单,有效副仪表板扶手后部空间大,利于其余零部件的布置;(4)由于其不会自动弹出,不存在限位筋易磨损、档位失效等问题;(5)由于通过弹簧片的选用以及控制铆钉的铆接松紧程度,均能调节弹性套件与转轴之间的松紧程度,能够轻易的将开启副仪表板扶手所需的力调整为合适的大小;(6)金属材质,刚度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扶手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6是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有副仪表板扶手,2-现有副仪表板本体,3-扭簧,4-加强筋,5-下支座, 51-本体固定板,511-下定位销孔,512-下螺钉孔,52-下支座支耳,53-翻边,6-上转臂, 61-扶手固定板,611-上定位销孔,612-上螺钉孔,62-上转臂支耳,7-转轴,8-弹性套件,9-铆钉,10-卡环,11-副仪表板扶手,12-副仪表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的无级悬停结构,包括固定在副仪表板本体上的下支座5、与下支座5铰接的转轴7和与转轴7固定连接的上转臂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 7上套设有与其过盈配合的弹性套件8,所述弹性套件8固定在下支座5上。

所述弹性套件8是呈“U”型的弹簧片,其封口的一端与转轴7过盈配合,其开口的一端用铆钉9连接在一起并铆接在下支座5上。

如图6所示,所述下支座5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本体12连接的本体固定板51和两个用于与转轴7铰接的下支座支耳52,所述本体固定板51上设有翻边53,所述铆钉9将弹性套件8连接在翻边53上。

如图7所示,所述上转臂6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扶手11连接的扶手固定板61和分别固定于转轴7两端的两个上转臂支耳62。所述转轴7的两端均设有卡环10,所述卡环10与下支座支耳52贴合。防止转轴7发生轴向转动。

所述下支座5、上转臂6和转轴7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下支座5的本体固定板51通过三个下定位销孔511和五个下螺钉孔512,与副仪表板本体 12连接。上转臂6的扶手固定板61通过两个上定位销孔611和四个上螺钉孔612,与副仪表板扶手11连接。连接完成后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由于弹性套件8与转轴7过盈配合,转轴具有转动趋势的时候,两者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从而提供阻止转轴7转动的扭矩M。需要转动副仪表板扶手11时,使用者向副仪表板扶手11施加外力,当此外力由上转臂6传递到转轴7上,并克服了扭矩M时,副仪表板扶手11转动,否则其不转动,即副仪表板悬停。故,当无外力时或者外力过小时,副仪表板扶手11均不会转动,能够在任何位置悬停。

由于其采用了弹性套件8的摩擦力来阻止转轴7转动,防止了副仪表板扶手直接弹开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存在限位筋易磨损、档位失效等问题。由于转轴上仅设置了弹性套件,结构简单,有效副仪表板扶手后部空间大,利于其余零部件的布置。

另外,通过弹簧片的选用以及控制铆钉9的铆接松紧程度,均能调节弹性套件8与转轴7之间的松紧程度,能够轻易的将开启副仪表板扶手11所需的力调整为合适的大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