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车厢及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113发布日期:2019-05-15 2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减震器支座连接在车厢底板下,且车厢底板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减震器支座,

其中,减震器支座包括减震器支座主体和间隙调节装置;

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与车架的间隙调节,有效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厢所产生的横向位移,起到横向限位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包括减震垫安装板、前立板、后立板、侧板、背板和底板;

所述减震垫安装板的顶面焊接在位于车厢底板下的支撑架上;

所述前立板、后立板、侧板、背板和底板组成一个箱型结构后焊接在在减震垫安装板底面上,且背板朝向车架,侧板与背板相平行;

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不接触,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以装配所述间隙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后立板、侧板从减震垫安装板底面穿出后向上延伸预设距离;

其中,延伸出的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侧面分别与支撑架相焊接;延伸出的前立板、后立板和侧板的顶面分别与车厢底板相焊接;

通过结构限位和周圈焊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减震器支座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装置包括一块90度折弯的调节板、调整组件和紧固组件;

其中,所述调节板的折弯面Ⅰ位于背板的前方,调节板的折弯面Ⅱ位于底板的下方;

通过调整组件调节调节板与车架的间隙后,在调节板的折弯面Ⅰ与背板之间填充有调整垫,最后通过紧固组件将调节板的折弯面Ⅱ安装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紧固螺栓、紧固螺母和位于底板上的长圆孔;

紧固螺栓依次穿过调节板上的通孔、底板上的长圆孔后,调整调节板与背板的间隙大小,通过紧固螺母与紧固螺栓的配合将调节板固定在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与调节板之间的紧固螺栓中套装有套管,套管为调节板提供限位支撑,保障调节板与车架之间的间隙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调整螺栓和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焊接在所述背板上,通过调整螺栓在调整螺母中的旋进与旋出来调节调节板的折弯面Ⅰ与车架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减震器支座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减震垫组件,用以减缓车厢下落对车架的冲击;

其中,减震垫组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减震器支座对应的安装孔处。

9.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减震器支座。

10.一种自卸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安装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