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176发布日期:2019-10-19 03:0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移动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轮,具体地说它是应用在桌子、床、婴儿床、柜上的脚轮,特别是内藏式桌子、床等部位需要直线移动的脚轮。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桌子、床、婴儿床、柜都存在内藏式可拉出、推入扩展桌、椅、小柜等部件,这些部位的移动方式都是采用脚部安装滑轮这类设计方式,而这类设计因滑轮的装配和滑轮的自身结构使得内藏式部件在移动时为非直线移动,即是说内藏式部件与藏纳主体之间需要预留较大的活动空间才能实现抽出或推入,并且抽出或推入时噪音也较大,特别是藏纳主体也装有滑轮可移动时,内外滑轮同步性差,碰撞让内藏式部件与藏纳主体都有损伤,这是商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移动轮,它适合安装在各类桌子、床、婴儿床、柜的脚上,特别适合内藏移动式扩展设计,它能提供较大的承重能力,同时安装时容易对齐直线安装,移动时能确保内藏式部件直线移动,使得内藏式部件与藏纳主体之间需要预留的活动空间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前盖、后盖、滚轮、轮架的基础上,特点是有防尘套,所述的前盖和后盖为半圆形,在后盖内表面顶部中间位置凸起有插块,在前盖内表面顶部中间处与后盖连接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插槽,在前盖和后盖内表面的底部左、右两边都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是从下向上,由外至内倾斜设置,并且连接片的中途向外折弯;在后盖与前盖拼装时,后盖的插块插入到前盖的插槽内,前盖的左、右两端连接片与后盖的左、右两端的连接片依次由外向内叠加卡紧;所述的滚轮通过轮架安装在后盖内表面中间的凸台上,滚轮的外表面阵列有凸柱,防尘套的内表面阵列有凹槽,防尘套通过凹槽套在滚轮的凸柱上把滚轮包围。

以上所述的前盖和后盖上的连接片中途向外折弯的角度是大于九十度和小于一百八十度,连接片向内倾斜的角度是大于四十度和小于六十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半圆型的前、后盖设计,使移动轮在安装时在较大的对齐面积,同时移动轮的承重面为前、后盖的上弧面,比传统的支柱连接的滑轮更加有利承重和稳定,同时前、后盖通过一个插块、两生中途折弯的连接片成品字形位置布局,有利于前、后盖安装后不容易产生松动,这样能很好确保安装移动轮的内藏式部件在抽出和推入时直线运动,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设计内藏式部件与藏纳主体之间需要预留的活动空间,也能确保内藏式部件抽出、推入的流畅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简单,它能使活动家具直线流畅地移动,并且噪音小、防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内藏扩展桌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它是用于桌子1、床、婴儿床、柜的移动轮2,在前盖4、后盖3、滚轮6、轮架7的基础上,特点是有防尘套5,所述的前盖4和后盖3为半圆形,在后盖3内表面顶部中间位置凸起有插块9,在前盖4内表面顶部中间处与后盖3连接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插槽10,在前盖4和后盖3内表面的底部左、右两边都设置有连接片8,所述的连接片8是从下向上,由外至内倾斜设置,并且连接片的中途向外折弯;在后盖3与前盖4拼装时,后盖3的插块插入到前盖4的插槽内,前盖4的左、右两端连接片与后盖3的左、右两端的连接片依次由外向内叠加卡紧;所述的滚轮6通过轮架7安装在后盖3内表面中间的凸台上,滚轮6的外表面阵列有凸柱,防尘套5的内表面阵列有凹槽,防尘套5通过凹槽套在滚轮的凸柱上把滚轮6包围。所述的前盖4和后盖3上的连接片8中途向外折弯的角度是九十度,连接片8向内倾斜的角度是四十度。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其不同的地方是:所述的前盖4和后盖3上的连接片8中途向外折弯的角度是一百三十五度,连接片8向内倾斜的角度是五十度。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其不同的地方是:所述的前盖4和后盖3上的连接片8中途向外折弯的角度是一百八十度,连接片8向内倾斜的角度是六十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