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841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气化铁路领域,接触网吊弦是一种需求量大,必不可少的零件。吊弦的结构如图1所示,吊弦线两个端部穿过配件管,在两端形成环形结构,配件管需压接在吊弦线上,吊弦线的端部设有铜鼻,铜鼻也是压接在吊弦线端部,在在吊弦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吊弦的长度及承力有严格的要求。发明人发现,目前在吊弦的制作,采用人工测量长度,人力压接配件管及铜鼻,操作工序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导致产品的合格率较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结构简单,吊弦的压接操作采用机械化进行,操作工序简单,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包括:

线盘输送机构:用于缠绕吊弦线。

加工机构:位于线盘输送机构一侧,用于将配件管及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依次固定有:

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切割。

配件管压接机构,用于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机构、压接机构、压平机构及张紧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吊弦线端部环形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压平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压平,所述张紧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张紧,所述压接机构用于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

铜鼻压接机构,用于将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

尺寸定位机构,用于同切割机构共同作用,切割出设定长度的吊弦线,也用于同固定机构共同作用,固定吊弦线的两个端部的环形结构。

通过设置配件管压接机构及铜鼻压接机构,可以实现将配件管及铜鼻机械化压接在吊弦线上,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通过设置尺寸定位机构及切割机构,可以对吊弦线进行精确长度的切割,提高了吊弦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线盘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辊筒转动连接,所述辊筒用于缠绕吊弦线。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驱动机构,所述切割驱动机构一侧设有切断机构,切断机构设有切断头,所述切割驱动机构用于同切断机构共同挤压吊弦线,切断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切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可滑动的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第一固定头,所述吊弦线端部的环形结构可套在第一固定头上,实现吊弦线端部环形结构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压接机构包括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所述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一压接块,所述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接块,所述第一压接块及第二压接块均设置有与配件管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压接槽结构,所述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压接块及第二压接块通过第一压接槽结构挤压配件管及吊弦线,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平板,所述压平板与固定在架体的压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压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平板的运动,对吊弦线进行压平,方便进行配件管的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夹紧,所述夹紧机构与固定在架体的张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张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的运动,对吊弦线进行张紧。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架体滑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L型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夹持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夹持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固定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部绕夹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轴转动,实现夹持部与固定部对吊弦线的夹紧和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尺寸定位机构包括与架体固定连接的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架体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丝杠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固定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用于固定吊弦线端部的环形结构,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吊弦线张紧时的拉力。

进一步的,所述铜鼻压接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三压接块,所述第三压紧块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架体的铜鼻压接驱动机构,所述铜鼻压接驱动机构与第四压接块连接,所述第三压接块及第四压接块上均设有与铜鼻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压接槽结构,铜鼻压接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三压接块及第四压接块通过第二压接槽结构将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具有配件管压接机构及铜鼻压接结构,可以实现机械化将配件管及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无需人工压接,操作简单,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通过尺寸定位机构及切割机构可切割出设计长度的吊弦线,无需人工测量,既保证了加工精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现有吊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盘输送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割机构、配件管压接机构及铜鼻压接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张紧气缸、压平气缸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尺寸定位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弦张紧原理示意图;

其中,1.线盘输送机构,1-1.第一支架,1-2.辊筒,1-3.转轴,1-4.滚轮,2.架体,3.切割机构,3-1.切割液压缸,3-2.切断机构,4.固定机构,4-1.支撑板,4-2.滑动轴,4-3.第一固定块,4-4.第一固定头,4-5.立柱,5.压接机构,5-1.压接液压缸,5-2.第一压接块,5-3.第二压接块,5-4.第一压接槽结构,6.压平机构,6-1.压平板,6-2.压平气缸,6-3.第一导轨,7.张紧机构,7-1.张紧气缸,7-2.固定部,7-3.夹持部,7-4.连接部,7-5.夹持气缸,7-6.第三导轨,8.铜鼻压接机构,8-1.第二支架,8-2.第三压接块,8-4.第四压接块,8-5.第二压接槽结构,9.尺寸定位机构,9-1.驱动电机,9-2.联轴器,9-3.丝杠,9-4.轴承座,9-5.滑台,9-6.第二导轨,9-7.拉力传感器,9-8.第二固定块,9-9.第二固定头,10.吊弦,10-1.环形结构,10-2.主体线段,10-3.端部线段,11.配件管,12.铜鼻。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接触网吊弦制作过程中,需要人工测量吊弦线长度,人工压接配件管及铜鼻,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包括:

线盘输送机构1,所述线盘输送机构用于缠绕待加工的吊弦线,

加工机构,用于将配件管及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并且切割出设计长度的吊弦线。

所述线盘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为由多根钢梁焊接而成的架体结构,所述架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辊筒1-2,所述辊筒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放置在两个滚轮1-4上,两个滚轮对转轴进行支撑,所述滚轮与滚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转轴在滚轮上转动,可带动辊筒的转动,从而实现缠绕在辊筒上吊弦线的收放。

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架体2,所述架体上依次安装有切割机构3、配件管压接机构、铜鼻压接机构8及尺寸定位机构9。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切割驱动机构,所述切割驱动机构为切割液压缸3-1,所述切割液压缸的对侧设置有切断结构3-2,所述切断结构上设有切断头,切割液压缸的活塞杆可与切断机构共同挤压吊弦线,利用挤压力将吊弦线进行割断。

所述配件管压接机构依次设置的固定机构4、压接机构5、压平机构6及张紧机构7。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架体固定连接的两块支撑板4-1,两块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轴4-2,所述滑动轴上套有第一固定块4-3,所述第一固定块可沿滑动轴自由滑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头4-4,吊弦线端部的环形结构可套在第一固定头上,实现吊弦线一端的固定。

所述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立柱4-5,所述立柱可与支撑板共同作用,对配件管在吊弦线上进行初步压紧。

所述压接机构5包括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所述配件管压接驱动机构采用压接液压缸5-1,所述压接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有第一压接块5-2,所述压接液压缸的对侧设置有第二压接块5-3,所述第一压接块及第二压接块固定有与配件管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压接槽结构5-4,所述压接液压缸的活塞杆可驱动第一压接块与第二压接块通过第一压接槽结构压紧配件管及吊弦线,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

由于第一固定块可沿滑动轴自由滑动,因此第一固定块不会妨碍压接机构的工作。

所述压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用于压平吊弦线,方便配件管在吊弦线上的压接。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平板6-1,所述压平板与压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压平驱动机构采用压平气缸6-2,压平板与压平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压平气缸与架体固定连接,压平气缸的轴线与压接液压缸的轴线垂直,压平气缸可驱动压平板做靠近或远离压接机构的运动,所述压平板与固定在架体上的第一导轨6-3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可对压平板的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压平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吊弦线进行夹紧,所述夹紧机构与固定在架体上的张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张紧驱动机构采用张紧气缸7-1,所述张紧气缸的气缸杆与夹紧机构连接,可驱动夹紧机构沿第三导轨7-6的运动,所述张紧气缸的轴线与压平气缸的轴线平行,即夹紧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压平板的运动方向相同。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部7-2与夹持部7-3,所述固定部与固定在架体上的第三导轨7-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7-4,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轴与L型的夹持部转动连接,夹持部可绕连接轴自由转动,所述夹持部的底端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采用夹持气缸7-5,所述夹持气缸的轴线与张紧气缸或压平气缸的轴线垂直,夹紧气缸的一端与夹持部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底端连接,夹持气缸可驱动夹持部绕连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夹持部和固定部将吊弦线夹紧及松开。

所述尺寸定位机构9包括与架体固定连接的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端部的驱动电机9-1,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切割机构所在一端对侧的架体端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9-2的一端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架体上的轴承座9-3连接,所述丝杠上安装有滑台9-4,所述滑台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轨9-5与架体滑动连接,第二导轨对滑台的运动进行导向,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滑台可沿丝杠轴向进行运动,所述滑台上通过支座连接有拉力传感器9-6,所述拉力传感器与第二固定块9-7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第二固定头9-8,吊弦线端部的环形结构可套在第二固定头上,实现了吊弦线端部的固定。

所述铜鼻压接机构包括“门”型的第二支架8-1,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架体上,所述第二支架上部固定有第三压接块8-2,所述第三压接块下方设有铜鼻压接驱动机构,所述铜鼻压接驱动机构采用铜鼻压接气缸8-3,所述铜鼻压接气缸的气缸杆与第四压接块8-4连接,所述第三压接块及第四压接块上均设有与铜鼻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压接槽结构8-5,铜鼻压接气缸可驱动第三压接块及第四压接块通过第二压接槽结构将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

所述切割液压缸、压接液压缸、压平气缸、夹紧气缸、张紧气缸、驱动电机等结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

本实施例的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转动辊筒,对辊筒上的吊弦线10进行放线,利用切割机构切割出初始长度的吊弦线,将配件管套在截取好的吊弦线上,将吊弦线端部进行弯折使其穿过配件管11,则在吊弦线端部形成环形结构10-1,利用支撑板及立柱对配件管进行初步的压紧,配件管将吊弦线分隔为环形结构、主体线段10-2及端部线段10-3,将形成的环形结构套在第一固定头上,利用压接机构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完成了吊弦线一端配件管的压接,利用丝杠传动机构调节第二固定块至设定位置,将环形结构套在第二固定头上,利用切割机构切割出设定长度的吊弦线,第二固定头回到初始位置,采用相同的方法将配件管安装在吊弦线的另一端上,将该端的环形结构套在第一固定头上,另一端的环形结构套在第二固定头上,夹紧机构将吊弦线该端的端部线段夹紧,压平机构向压接机构所在的一侧运动,夹紧机构向远离压接机构所在的一侧运动,直至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达到设定的张紧力值,压平机构将端部线段和主体线段进行压平,压接机构工作,将配件管压接在吊弦线上完成吊弦线两端配件管的压接。

取下配件管压接完成的吊弦线,在端部线段的端部套上铜鼻12,利用铜鼻压接机构将铜鼻压接在吊弦线上,完成了吊弦线的加工。

本实施例的加工装置,配件管及铜鼻的压接均采用机械化进行,无需人力进行压接,提高了压接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设置尺寸定位机构,无需人工对吊弦线尺寸进行测量,依靠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控制的丝杠配合实现吊弦线长度定位,既保证了加工精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