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792发布日期:2020-10-30 21:1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优质的电源一般具有fcc、美国ul和中国长城等多国认证标志。这些认证是认证机构根据行业内技术规范对电源制定的专业标准,包括生产流程、电磁干扰、安全保护等,凡是符合一定指标的产品在申报认证通过后,才能在包装和产品表面使用认证标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加工工艺复杂,防水性差,且散热效果不好,严重影响启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因启动电源过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包括盖板、装置主体、散热器和稳压装置,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盖板设置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内部插设有电极,电极的底端与装置主体的底面栓接固定,电极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电缆线固定螺钉连接,装置主体的底端栓接固定有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箱、散热片、伺服电机、风扇和稳压装置,散热箱与装置主体的底面栓接固定,散热箱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箱的一端设置有加料口,散热箱的内壁设置有夹层,且散热箱一端的内壁栓接固定有内置电源,散热箱的一侧水平焊接固定有支架,且支架上栓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风扇设置有转动轴,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销与风扇的转动轴固定,散热箱的顶端设置有稳压装置;

所述稳压装置包括筒体、弹簧、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密封塞,筒体竖直设置在装置主体的顶端,且筒体与装置主体焊接固定,筒体的侧面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底端设置有圆形通孔,且矩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筒体顶端之间抵靠有弹簧,第一调节杆的底端中部竖直焊接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的底端与密封塞的顶端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材质选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材质选用zl108压铸铝。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第一密封垫的材质选用耐高温硅橡胶。

优选的,所述电极的材质选用6063铝合金,且电极的表面镀镍。

优选的,所述电极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的材质选用耐高温硅橡胶。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一侧栓接固定有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采用zl108压铸铝,且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散热器,通过内置电源,利用导热油等比热容较大的液体,将装置主体内的热量传导出来,并通过风扇及时将热量带出,散热效果大大提高,减少启动电源的故障率,提高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利用稳压装置,解决了利用液体导热散热容易膨胀,使散热箱因内压升高而膨胀变形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散热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的a的侧视图。

图中:1盖板、2装置主体、3散热器、31散热箱、32散热片、33伺服电机、34风扇、4稳压装置、41筒体、42弹簧、43第一调节杆、44第二调节杆、45密封塞、5电极、6加料口、7内置电源、8支架、9矩形通孔、10圆形通孔、11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多功能汽车紧急启动电源装置,包括盖板1、装置主体2、散热器3和稳压装置4,盖板1通过螺钉与装置主体2的顶端固定,盖板1的材质选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阻燃性好,成型率高等特点,装置主体2的材质选用zl108压铸铝,具有散热性好,强度大,易加工等优良性能,盖板1与装置主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第一密封垫的材质选用耐高温硅橡胶,其延展性优良,长期压变形回弹率高,通过弹性变形,可有效提高盖板1与装置主体2安装后的防水效果,盖板1设置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内部插设有电极5,电极5的材质选用6063铝合金,导电性优良,且电极5的表面镀镍,增加电极5的防腐蚀性,且制造出的电极5重量轻,易加工成型,电极5的底端与装置主体2的底面栓接固定,电极5与盖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的材质选用耐高温硅橡胶,其延展性优良,长期压变形回弹率高,第二密封垫通过弹性变形,可有效提高电极5与盖板1安后的防水性,电极5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电缆线固定螺钉连接,装置主体2的底端栓接固定有散热器3,散热器3包括散热箱31、散热片32、伺服电机33、风扇34和稳压装置4,散热箱31与装置主体2的底面栓接固定,散热箱3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片32,增加散热面积,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散热箱31的一端设置有加料口6,散热箱31的内壁设置有夹层,且散热箱31一端的内壁栓接固定有内置电源7,散热箱31的一侧水平焊接固定有支架8,且支架8上栓接有伺服电机33,风扇34设置有转动轴,且伺服电机33的输出端通过键销与风扇34的转动轴固定,风扇34的一侧栓接固定有防尘罩11,可以减少灰尘对风扇34和伺服电机33的破坏,减少灰尘对散热片32的传热影响,散热箱31的顶端设置有稳压装置4,稳压装置4包括筒体41、弹簧42、第一调节杆43、第二调节杆44和密封塞45,筒体41竖直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顶端,且筒体41与装置主体2焊接固定,筒体41的侧面设置有矩形通孔9,矩形通孔9的底端设置有圆形通孔10,且矩形通孔9内插设有第一调节杆43,第一调节杆43与筒体41顶端之间抵靠有弹簧42,第一调节杆43的底端中部竖直焊接有第二调节杆44,第二调节杆44的底端与密封塞45的顶端焊接固定。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料口6向散热箱31中加入导热油,启动内置电源7,使导热油在散热箱31和散热片32之间不断循环,提高散热器3的热传导效率,将装置主体2内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油中,启动伺服电机33,伺服电机33的转动使得风扇34将附近空气快速吸入散热片32中,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由于导热油等液体在吸热的同时会产生膨胀,散热箱3内压力升高,内压使得密封塞45向上顶出,第一调节杆插在矩形通孔9内,防止密封塞45在顶出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卡死,当密封塞45的底面位于圆形通孔10的上面,散热箱31内的气体便通过圆形通孔10排出,避免散热性膨胀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