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091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轻型载货汽车的货箱装载货物,一般都需要折叠板遮盖,现有的折叠板大多是通过合页铰接或者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导致两个折叠板之间有缝隙,使得折叠板存在漏水的现象,将运载的货物浸湿,造成一定损失,现有的盖板在收展的时候,不能以单一方式收展,使得折叠板在收展的时候,非常麻烦,收展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包括有若干个折叠条板,所述折叠盖板还包括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两个折叠条板的倒v向连接组件和v向连接组件,所有倒v向连接组件和所有v向连接组件沿着折叠条板排列方向依次间隔交错分布,所述倒v向连接组件包括有均为长条形结构且与折叠条板长度方向平行的衔接部和若干个分布与衔接部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衔接部的顶部卡接有防水条,转动部设置有能够盖住防水条的压板,所述v向连接组件包括有均为长条形结构且与折叠条板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部和若干个分布与衔接部两侧转动连接的旋转部,连接部顶部两侧也卡接有防水条,旋转部设置有能够卡在该防水条上的卡接部,衔接部和连接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柱面结构的c形槽,所有转动部和所有旋转部均为u形板且其背侧均设置有与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的圆柱面结构的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衔接部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倒t形结构,衔接部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接防水条的长条缺口,所述长条缺口与衔接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衔接部的c形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自身两侧的拐角,所述转动部的压板的所在平面与对应的折叠盖板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压板的中间设置有垂直自身所在平面且用于连接转动杆的连接板,所述转动部的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衔接部的c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形结构,衔接部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接防水条的长条卡口,所述长条卡口与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部的c形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自身两侧的拐角,所述旋转部的转动杆通过l形板与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的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连接部的c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c形槽的圆角大于180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沿着垂直于c形槽长度方向的截面为c形且其圆角大于240度。

优选的,所述l形板包括有一体成形且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旋转部上且其所在平面与对应折叠盖板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旋转部的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在平面经过转动杆的中心线。

优选的,所有所述防水条均为橡胶条。

优选的,卡接在所述长条卡口内的防水条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形结构,该防水条能够沿着垂直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至卡接部的底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折叠条板之间设置有防水条,防水条和压板或者卡接部配合,能够避免水从两个折叠条板之间渗透,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将运载的货物浸湿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倒v向连接组件和v向连接组件保证折叠盖板收展时,两个折叠条板之间能够定向旋转,能够提高收展速度,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v向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v向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v向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衔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折叠条板1,倒v向连接组件2,衔接部21,转动部22,转动杆23,c形槽24,压板25,连接板26,长条缺口27,v向连接组件3,连接部31,旋转部32,长条卡口33,l形板34,第一安装板35,第二安装板36,卡接部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折叠盖板,包括有若干个折叠条板1,所述折叠盖板还包括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两个折叠条板1的倒v向连接组件32和v向连接组件3,所有倒v向连接组件32和所有v向连接组件3沿着折叠条板1排列方向依次间隔交错分布,所述倒v向连接组件32包括有均为长条形结构且与折叠条板1长度方向平行的衔接部21和若干个分布与衔接部21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22,衔接部21的顶部卡接有防水条,转动部22设置有能够盖住防水条的压板25,所述v向连接组件3包括有均为长条形结构且与折叠条板1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部31和若干个分布与衔接部21两侧转动连接的旋转部32,连接部31顶部两侧也卡接有防水条,旋转部32设置有能够卡在该防水条上的卡接部37,衔接部21和连接部31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柱面结构的c形槽24,所有转动部22和所有旋转部32均为u形板且其背侧均设置有与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的圆柱面结构的转动杆23,折叠条板1之间展开成平面之后收起来,则相邻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倒v向连接组件32连接的侧边,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两个转动部22分别绕转动杆23往衔接部21正上方,呈v形旋转至贴合,相邻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v向连接组件3连接的侧边,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两个旋转部32分别绕转动杆23往连接部31正下方,呈v形旋转至贴合。

当折叠盖板展开后,所有倒v向连接组件32和所有v向连接组件3均旋转至水平状态,压板25将衔接部21上的防水条压住,卡接部37能够卡在连接部31上的防水条的正上方。

所述衔接部21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倒t形结构,衔接部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接防水条的长条缺口27,所述长条缺口27与衔接部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衔接部21的c形槽24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自身两侧的拐角,所述转动部22的压板25的所在平面与对应的折叠盖板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压板25的中间设置有垂直自身所在平面且用于连接转动杆23的连接板26,所述转动部22的转动杆23转动安装在衔接部21的c形槽24内,转动部22只能绕转动杆23在衔接部21的上方旋转,同时能够保证转动部22在收展的时候,两个转动部22能够直接绕转动杆23向衔接部21上方旋转,不会发生相互抵持的情况。

所述连接部31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形结构,衔接部2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接防水条的长条卡口33,所述长条卡口33与连接部3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部31的c形槽24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自身两侧的拐角,所述旋转部32的转动杆23通过l形板34与旋转部3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32的转动杆23转动安装在连接部31的c形槽24内,旋转部32只能绕转动杆23在连接部31的下方旋转,同时能够保证旋转部32在收展的时候,两个旋转部32能够直接绕转动杆23向连接部31上方旋转,不会发生相互抵持的情况。

所述c形槽24的圆角大于180度,保证转动杆23在c形槽24内旋转,不会从c形槽24内落出,所述c形槽24的圆角最佳圆角为270,连接板26在c形槽24摆动,使得折叠条板1旋转最终状态为水平或者竖直状态,保证折叠条板1在完全展开后,所有折叠条板1处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转动杆23沿着垂直于c形槽24长度方向的截面为c形且其圆角大于240度,转动杆23的c形结构,能够起到减小转动杆23在c形槽24内的摩擦。

所述l形板34包括有一体成形且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36,所述第一安装板35固定在旋转部32上且其所在平面与对应折叠盖板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安装板36与旋转部32的转动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6所在平面经过转动杆23的中心线,当第二安装板36随转动杆23绕自身轴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旋转部32和折叠板旋转至水平状态,当第二安装板36随转动杆23绕自身轴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旋转部32和折叠板旋转至竖直状态,折叠条板1收起。

所有所述防水条均为橡胶条,当压板25压住防水条,能够提高密封性,当卡接部37搭在对应的防水条上之后,防水条本身由于自身的弹性能够紧紧贴在卡接部37的底部。

卡接在所述长条卡口33内的防水条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形结构,该防水条能够沿着垂直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至卡接部37的底部,该防水条能够将卡接部37的底部完全挡住,提高密封性。

工作原理:折叠条板1之间展开成平面之后收起来,则相邻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倒v向连接组件32连接的侧边,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两个转动部22分别绕转动杆23往衔接部21正上方,呈v形旋转至贴合,相邻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v向连接组件3连接的侧边,两个折叠条板1通过两个旋转部32分别绕转动杆23往连接部31正下方,呈v形旋转至贴合。

当折叠盖板展开后,所有倒v向连接组件32和所有v向连接组件3均旋转至水平状态,压板25将衔接部21上的防水条压住,卡接部37能够卡在连接部31上的防水条的正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