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5394发布日期:2022-02-19 22:5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充电桩是一种固定于地面或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能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
3.然而,在炎炎夏季,由于外界热气流影响及充电桩内部电器元件发热的缘故而造成充电桩箱体内部有大量热量聚集。对于这些大量聚集的热量,现有关于充电桩散热的装置只是通过将轴流风机固定设置于充电桩箱体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相应的引风风机而进行散热。这样由于轴流风机是固定在箱体内壁,所以只能对充电桩同一空间而进行散热,而对于那些没有与轴流风机出风端对应的充电桩箱体内部那些空间却没有达到散热的效果,从而导致充电桩箱体内部整体的散热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以此解决现有充电桩箱体内不能对充电桩各空间散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一端敞开的矩形空腔体,且箱体内对称设置有散热板与防护板,散热板与防护板一侧分别为导风区与引风区;所述导风区与引风区分别设置有负压风机与散热可调机构,散热可调机构包括行走道、往复电机、丝杆、滑条和第一轴流风机,所述行走道设置于箱体的上内壁与下内壁之间,且行走道内开设有行走槽;所述行走槽槽内一端嵌设有往复电机,且往复电机输出轴通过连轴器相连有丝杆;所述丝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块,且两滑块之间相连有滑条,滑条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及嵌设于固定凹槽内的第一轴流风机。
7.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沿滑条等距开设有四个,且固定凹槽内设置的第一轴流风机也为四个,四个第一轴流风机的吹风端正对于防护板。
8.进一步,所述负压风机嵌设于安装通槽内,且安装通槽开设于箱体侧壁上,并且安装通槽远离箱体内壁一端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底端导通相连有引风管,且引风管相连有小型负压吸泵;所述小型负压吸泵另一端通过出风管相连有出风罩,且出风罩导通于外界大气。
9.进一步,所述安装通槽沿箱体侧壁等距开设有六个,且安装通槽内设置的负压风机也为六个。
10.进一步,所述散热板与防护板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风孔,且若干个风孔拼接而形成一个“风孔面”。
11.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面开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一侧并位于安装凹槽槽口一端设置有防护铁网。
12.进一步,所述防护铁网一侧并位于箱体底面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另一端相连于支撑板,支撑板上通过支撑立条架设有充电集成器;所述充电集成器通过输电线贯穿箱体后壁相连于充电枪,且充电枪夹持于夹持环上,夹持环设置于箱体后壁上。
13.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上设置有散热开合机构;所述散热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闭合板、第二闭合板和限位支条,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分别嵌设于矩形通槽的槽面,且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之间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之间分别相连有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分别相连有第一闭合板与第二闭合板,且第一闭合板与第二闭合板连接处的下方并位于矩形通槽的槽面上设置有限位支条。
14.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面设置有支撑立柱,且支撑立柱另一端相连有挡雨罩,挡雨罩上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
15.进一步,所述箱体底端侧壁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设置有电推杆,电推杆末端通过连接件设置有行走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7.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对称设置有散热板与防护板,散热板与防护板一侧分别为导风区与引风区;所述导风区与引风区分别设置有负压风机与散热可调机构,散热可调机构包括行走道、往复电机、丝杆、滑条和第一轴流风机,所述行走道设置于箱体的上内壁与下内壁之间,且行走道内开设有行走槽;所述行走槽槽内一端嵌设有往复电机,且往复电机输出轴通过连轴器相连有丝杆;所述丝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块,且两滑块之间相连有滑条,滑条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及嵌设于固定凹槽内的第一轴流风机,以此解决现有充电桩箱体内不能对充电桩各空间散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未安柜门)。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安装柜门)。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散热可调机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箱体内底面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箱体顶壁上散热开合机构示意图(安装第一闭合板与第二闭合板)。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箱体顶壁上散热开合机构示意图(未安装第一闭合板与第二闭合板)。
24.图中,1-箱体,2-散热板,3-防护板,4-导风区,5-引风区,6-负压风机,7-行走道,8-往复电机,9-丝杆,10-滑条,11-第一轴流风机,12-行走槽,13
‑ꢀ
滑块,14-固定凹槽,15-安装通槽,16-防雨罩,17-引风管,18-小型负压吸泵, 19-出风管,20-出风罩,21-安装凹槽,22-第二轴流风机,23-支撑柱,24-支撑板,25-支撑立条,26-充电集成器,27-矩形通槽,28-第一步进电机,29-第二步进电机,30-第一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2-第一闭合板,33-第二闭合板,34
‑ꢀ
限位支条,35-支撑立柱,36-挡雨罩,37-固定块,38-电推杆,39-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6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呈一端敞开的矩形空腔体,且箱体1内对称设置有散热板2与防护板3,散热板2与防护板3一侧分别为导风区4与引风区5;所述导风区4与引风区5分别设置有负压风机6与散热可调机构,散热可调机构包括行走道7、往复电机8、丝杆9、滑条10和第一轴流风机11,所述行走道7设置于箱体1的上内壁与下内壁之间,且行走道7内开设有行走槽12;所述行走槽12槽内一端嵌设有往复电机8,且往复电机8输出轴通过连轴器相连有丝杆9;所述丝杆9上滑动套设有滑块13,且两滑块13之间相连有滑条10,滑条10上设置有固定凹槽14及嵌设于固定凹槽14内的第一轴流风机11。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凹槽14沿滑条10等距开设有四个,且固定凹槽14内设置的第一轴流风机11也为四个,四个第一轴流风机11的吹风端正对于防护板3。
30.实施例3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负压风机6嵌设于安装通槽15内,且安装通槽 15开设于箱体侧壁上,并且安装通槽15远离箱体内壁一端设置有防雨罩16;所述防雨罩16底端导通相连有引风管17,且引风管17相连有小型负压吸泵18;所述小型负压吸泵18另一端通过出风管19相连有出风罩20,且出风罩20导通于外界大气。
32.实施例4
3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通槽15沿箱体侧壁等距开设有六个,且安装通槽15内设置的负压风机6也为六个。
34.实施例5
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散热板2与防护板3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风孔,且若干个风孔拼接而形成一个“风孔面”。
36.实施例6
3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底面开设有安装凹槽21,且安装凹槽21 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22,第二轴流风机22一侧并位于安装凹槽21槽口一端设置有防护铁网。
38.实施例7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防护铁网一侧并位于箱体1底面设置有支撑柱 23,且支撑柱23另一端相连于支撑板24,支撑板24上通过支撑立条25架设有充电集成器26;所述充电集成器26通过输电线贯穿箱体后壁相连于充电枪,且充电枪夹持于夹持环上,夹持环设置于箱体后壁上。
40.实施例8
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的顶面开设有矩形通槽27,且矩形通槽 27上设置有散热开合机构;所述散热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28、第二步进电机29、第一转动轴30、第二转动轴31、第一闭合板32、第二闭合板33和限位支条34,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8与第二步进电机29分别嵌设于矩形通槽27的槽面,且第一步进电机28输出轴之间与第二步进电
机29输出轴之间分别相连有第一转动轴30与第二转动轴31;所述第一转动轴30与第二转动轴31分别相连有第一闭合板32与第二闭合板33,且第一闭合板32与第二闭合板33连接处的下方并位于矩形通槽27的槽面上设置有限位支条34。
42.实施例9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顶面设置有支撑立柱35,且支撑立柱35 另一端相连有挡雨罩36,挡雨罩36上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
44.实施例10
4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底端侧壁设置有固定块37,且固定块37 上设置有电推杆38,电推杆38末端通过连接件设置有行走轮39。
46.最后应说明:
47.1.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导风通槽。且导风通槽正对于充电集成器底部;所述充电集成器的底面与支撑板顶面之间形成镂空,且充电集成器底面窄于支撑板顶面;
48.2.充电桩用高效散热装置中所述箱体敞开的一端设置有箱门,且箱门一端铰接有铰轴,铰轴设置于箱体的框边上。
49.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