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056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急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车用轮胎,尤其是一种车用充气内胎。
传统的充气内胎为单囊结构,一遇破胎须卸胎修补,否则车辆就无法行进,卸胎修补耗工耗时,颇为不便。中国专利CN87208759《组合内胎》CN87214790《双内胎式轮胎》公开了两种新结构内胎,它们的技术方案分别是将多个分内腔组成一体,形成内胎;用两只截面呈半圆形的内胎组合成完整内胎。其作用是一旦其中一只内胎分腔被扎破后,可利用未扎破的内胎分腔保持车辆继续行驶。其缺陷是内胎各分腔体积之和等于外胎内腔体积,如其中一只内胎分腔被扎破了,其余内胎体积之和则小于外胎内腔体积,会出现压差现象,内胎便处在缺乏外胎裹实情况之下,内胎壁不能充分贴靠外胎内腔壁,内胎在承载状况下,其分腔内的压缩空气迅速膨胀,致使内胎超出额定伸张系数而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充气轮胎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双内腔结构的应急轮胎,这种双内腔结构应急轮胎的任一内腔充气后均能保证内胎壁充分贴靠外胎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以传统的单囊充气内胎为基础,包括胎筒和气门嘴,其特征在于在胎筒内增设一周垂直于轮轴的环形隔层,形成一对联壁封闭胎囊,两侧分别设置气门嘴,隔层断面呈“S”形,隔层的展直高度为胎筒断面外圆周长的1/2,增加隔层后的内胎与单胎囊内胎的外形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轮胎两侧所设的气门嘴可分别对胎筒内的两胎腔充气,胎筒内的隔层受一侧内压挤压可充分偏移,贴紧未充气的一侧,这样单独使用任意一侧的轮胎内腔,均可保持内、外胎紧密配合,避免现有多腔内胎的不足之处。若两侧同时充气时,两侧轮胎内腔的内压可使隔层大体呈“S”形,亦可自然保持内压静态与动态平衡。
本应急轮胎可有效地消除充气不均或一侧胎囊被扎破后产生的压差现象,能保证内胎预应内压顺利传递均布在外胎内壁,其主要优点是可减少轮胎拆装修补次数,可替代传统单囊结构充气内胎,对提高现有轮胎使用寿命,降低修补率,保持车辆正常行驶起积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应急轮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所示应急轮胎的左视剖面图;图3是
图1所示应急轮胎A位置放大示意图。
实施例从
图1、图2、图3可清楚的看到应急轮胎包括胎筒1和气门嘴3,胎筒1内设有一周垂直于轮轴的环形隔层2,形成一对联壁封闭胎囊5和6,隔层2断面呈“S”形、其展直高度为胎筒1断面外圆周长的1/2,胎囊5和6分别设有气门嘴3和4。增加隔层后的内胎与单胎囊内胎的外形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充气内胎应急轮胎,包括胎筒1和气门嘴2,其特征在于胎筒1内设一周垂直于轮轴的环形隔层2,形成一对联壁封闭胎囊5、6,隔层2断面呈“S”形,其展直高度为胎筒1断面外圆周长的1/2,胎囊5、6分别设有气门嘴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车用轮胎,尤其是一种车用充气内胎,它以传统的单囊充气内胎为基础,在形成内胎的胎筒内增设一周垂直于轮轴的环形隔层,形成一对联壁封闭胎囊,胎囊分别设有气门嘴,可分别对胎囊充气,本轮胎的优点是可减少轮胎拆装修补次数,提高现有轮胎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C17/02GK2095788SQ91216618
公开日1992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8日
发明者杨志强, 杨建国 申请人:杨志强, 杨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