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充气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083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充气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的组合充气内胎。
现有车轮的充气内胎,通常是用橡胶成一体制作的。具有弹性好,承载能力强的优点。但是,行驶车辆的车轮,一旦内胎被扎破,内胎中的气体便全部外泄,只能停车更换已充气的备用轮胎或经过补胎后,重新安装,充气后继续使用。因此,不仅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时间的浪费,有时甚致因停车而堵塞交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弹性好,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一旦局部内胎被扎破,不影响车辆继续行驶的组合内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如附图所示,它具有气门嘴(4),其特殊之处在于设计一条两端封闭、且两端头有连接柱的空心椭圆形塑料带。塑料带两端头的连接柱与连接体(5)的孔相配合组成支承胎(3)。支承胎(3)与车轮钢圈接触一侧有气门孔,在孔内安置气门嘴(4),支承胎(3)的外侧有若干等距离孔;设置充气囊(1),充气囊(1)的周边是封闭的,充气囊(1)的中间位置有向内延伸的一对气门芯与带有径向孔的硬质塑料管或尼龙管连接组成的配气通道;设置配气管(2),配气管(2)上有带孔的凸圆台、管的两端是带有径向孔的气门针。配气管(2)是用塑料或尼龙一体成型的。
将配气管(2)的气门针置于充气囊(1)的配气通道内组成带气门的单元胎。若干单元胎的配气管(2)的凸圆点与支承胎(3)的若干等距离孔粘接而组成组合充气内胎。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充气内胎同现有的充气内胎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充气内胎是由支承胎和与支承胎相连接的若干带气门的单元胎组成。使用时,由安置在支承胎上的气门嘴,把气体经支承胎、若干单元胎的气门充入单元胎内,一旦胎的局部被扎破,只有一个单元胎漏气,而其它单元仍完好无损。通过车轮转动的挤压,其它单元胎能自动串动,占据破胎的空间位置。
具有内胎扎破后,车辆仍能正常行驶,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组合充气内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
图1A-A剖视图。
附图3为充气囊(1)的主视图参照附
图1、2、3。支承胎(3)内两端封闭、且两端头部有连接柱的空心杆椭圆形塑料带,使连接柱插于连接体(5)的孔内组成支承胎(3)。支承胎(3)与车轮钢圈接触一侧有气门孔,在孔内安置气门嘴(4),气门嘴(4)的规格及安装方法,同已有技术相同。这个气门嘴(4)是若干单元胎充气的总阀门,支承胎(3)的外侧有若干等距离孔;充气囊(1),充气囊(1)的周边是封闭的,中间位置有向内延伸的一对气门芯与带有径向孔的硬质塑料管或尼龙管连接组成的配气通道。硬质塑料管的径向孔为排气孔,以备需要放掉充气囊(1)内的气体时使用。充气囊(1)是采用橡胶材料,使用模具制作的。充气囊(1)的配气通道的硬质塑料是预先埋设的。充气囊(1)的规格根据不同种类的车型确定,轻型车(如自行车)的充气囊(1)的横截面呈 方圆形,其长度与直径相等;重型车(如载重汽车)的充气囊(1)的长度相应要短一些,呈扁鼓状,一旦局部单元胎被扎破,其它单元胎圆周方向串动距离不大,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充气囊(1)还可以作成圆球形。
配气管(2),配气管(2)上的凸圆台和两端带有径向孔的气门针是用塑料或尼龙一体成型制作的。配气管(2)的气门针置于充气囊(1)的配气通道内组成带气门的单元胎,若干单元胎的配气管(2)的凸圆台与支承胎(3)的若干等距离孔粘接后而组成组合充气内胎。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内胎具有气门嘴(4),其特征在于,设置支承胎(3),支承胎(3)上有若干等距离孔和气门孔充气囊(1),充气囊(1)的中间位置上有配气通道,配气管(2),配气管(2)上有带孔的凸圆台,配气管(2)的两端是带有径向孔的气门针,将配气管(2)的气门针置于充气囊(1)的配气通道内组成带气门的单元胎,若干单元胎的配气管(2)上带孔的凸圆台与支承胎(3)的若干等距离孔粘接,气门嘴(4)安置在支承胎(3)的气门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内胎,其特征在于支承胎(3)是由两端封闭、且两端头有连柱的空心椭圆形塑料带,连接柱与连接体(5)的孔相配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内胎,其特征在于充气囊(1)中间位置的配气通道是由充气囊(1)的中间位置向内延伸的一对气门芯与带有径向孔的硬质塑料或尼龙管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内胎,其特征在于配气管(2)上的凸圆台和配气管(2)的两端的气门针是用塑料或尼龙一体成型的。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充气内胎,由支承胎、气门嘴和若干带气门的单元胎组成,使用时,气体从气门嘴经支承胎,由若干单元胎的气门充入单元胎内。若安装这种组合充气内胎的车辆,一旦局部被扎破,只有一个单元胎漏气,其它单元胎仍完好无损。具有使用方便,寿命长且内胎被扎破,车辆仍能正常行驶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C5/20GK2113905SQ9122592
公开日1992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6日
发明者齐梓凡 申请人:齐梓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