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支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88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体支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有用的物体支持装置,该物体支持装置完全不用手柄操作即能有选择地转换成可移动状态与制止状态中的某一状态而进行对办公室家具等被支持物体的支持。
作为这种物体支持装置之一,已知有支持会议桌等的支持装置。该支持装置,在小脚轮或滑座等移动用支持体上设置锁定机构,有选择地转换成容许小脚轮的车轮旋转动作或滑座的滑动动作的可移动状态与锁定该动作的制止状态,而支持作为被支持物体的会议桌。
此外,作为另一种形态,已知有同时设置调整器等制止用支持体和上述的小脚轮或滑座等移动用支持体,靠转换机构使其中一方能相对另一方升降,可以选择仅小脚轮的下端接地的可移动状态,和起码小脚轮下端能与调整器下端同时接触地面的退避位置。
然而,由于这种锁定机构设置于小脚轮或滑座本身上,所以必须向下蜷身到作为被支持物体的会议桌的基座附近来操作,因而操作性极低。此外,在构成转换机构的场合,虽然有必要构成使该转换机构与设在适当位置的操作手柄联动,但是由于为了把操作手柄安排在容易操作的位置,其间的复杂传动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存在着制造工作量或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例如像折叠桌上附带的翻转机构等那样,存在着有选择地转换成使用状态和不使用状态的其他转换机构的支持装置中,也可以考虑与该机构联动而使上述转换机构动作,从而不需要转换操作的支持装置。
然而,这样一来,由于把桌面保持成使用状态时桌子整体已经被固定,为了移动必须再次使桌面恢复不使用状态,所以在想要把多张桌子桌面紧对上排列的场合,无法把桌面保持成使用状态地进行定位作业,存在着作业效率极差的问题。而且,由于在收藏时为了使桌子整个固定必须把桌面保持成使用状态,所以在把桌面竖起来的不使用状态下紧挨着并拢稳定地收藏也就困难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加载机构,借助于该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有效工作的突出位置时,克服被支持物体的重力而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该位置,当施加超过它的载荷而使移动用支持体移动到制止用支持体有效工作的退避位置时,使移动用支持体靠自力不能恢复到突出位置。
就是说,本发明的物体支持装置,当有选择地转换成制止状态或可移动状态而对被支持物体进行支持时,在被支持物体上设有制止用支持体,该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与支持面接触而以制止状态支持该被支持物体,同时把移动用支持体支承于上述被支持物体上,该移动用支持体能从退避位置到突出位置之间动作,在该退避位置,该移动用支持体的支持端起码能与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同时接触支持面,而在该突出位置,该移动用支持体的支持端比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更向支持面突出。于是在突出位置及其附近由加载机构对移动用支持体以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的力向支持面方向加载,同时在退避位置及其附近,以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的力向支持面方向加载。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使移动用支持体动作,使支持端向突出位置移动,则由于此位置是比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更接近支持面的位置,所以移动用支持体的支持端与支持面相接触,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从支持面脱开,通过移动用支持体可移动地支持被支持物体。在此位置上,移动用支持体被加载机构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由于其加载力大于作用于被支持物体上的重力,所以移动用支持体即使受到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支持面的反力也能禁止向退避位置方向收入的动作,稳定地维持其可移动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从此位置人为地施加外力,使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表面大于移动用支持体被加载机构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则移动用支持体由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支持面的反力抵抗加载机构的加载力而引起向退避位置方向收入的动作。如果此收入动作使移动用支持体的支持端移动到退避位置,则由于在此位置上该支持端起码与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同时与支持面相接触,或者超过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退避到与支持面相离的一侧,所以靠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状态成为支配的状态,以制止状态支持被支持物体。而且,在此位置上,虽然移动用支持体仍然处于被加载机构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状态,但由于此位置上的该加载力与上述不同,成为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所以即使加载机构使移动用支持体能接触支持面,也不会克服与重力平衡的来自支持面的反力进一步向突出位置移动,而是稳定地维持该制止状态。
此外,如果从此位置人为地施加外力,使与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平衡的来自支持面的反力表面上比移动用支持体被加载机构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更小,则移动用支持体靠该加载机构的加载力引起突出动作。当移动用支持体的支持端由于该突出动作而移动到突出位置时,由于加载机构的加载力再次成为比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所以稳定地维持可移动状态。
从而,根据本发明,仅对被支持物体本身人为地施加外力,就能极其简单地实现从可移动状态向制止状态,或从制止状态向可移动状态的转换。
就是说,根据以上构成的本发明,可得到以下所述的结果。
就是说,本发明的物体支持装置,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有效工作的突出位置时,通过加载机构加载克服被支持物体重力的加载力,借此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该位置,当施加超过它的载荷而使移动用支持体移动到制止用支持体有效工作的退避位置时,减轻所述加载机构的加载力,使移动用支持体靠自力不能恢复到突出位置。
因此,在把被支持物体在制止状态和可移动状态之间转换之际完全不要麻烦的手柄操作,与先有技术相比可以显著地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且,由于该物体支持装置是由于其本身独立构成的,所以与例如与能翻转动作的桌面等联动而工作的先有技术机构相比,除了结构显著简化之外,还具有在需要把多张桌子桌面紧对上排列的场合等,可以把桌面保持于使用位置而进行定位作业,然后施加外力即能锁定的优点,此外还具有在把桌子整体收藏之际把桌面竖起到不使用位置并锁定,借此使收藏状态极其良好的优点等,操作或使用折叠桌等物体时的便利性,与先有技术相比有飞跃性提高。
图1是运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折叠桌的主视图;图2是处于可移动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3是处于制止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的部分省略的透视图;图5是该装置部分剖切侧视图;图6是图5中VI-VI线剖视图;图7是图5中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运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折叠桌的主视图;图9是处于可移动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10是处于制止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的部分省略的透视图;图12是该装置部分剖切侧视图。
图13是其主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部分剖切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部分剖切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部分剖切侧视图。
图17是采用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折叠桌的主视图。
图18是处于可移动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19是处于制止状态的该折叠桌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的部分省略的透视图;图21是该装置部分剖切侧视图;图22是该装置局部放大主视图;图23是表示该实施例的作用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24是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5是表示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实施例此实施例,如图1~图3中所示,可用于把作为被支持物体的折叠桌1支持在作为支持面的地面F上的桌子支持装置5中。
折叠桌1带有左右主脚2、卓面3、搁板4,在左右主脚2的上端附近可翻转动作地支持着桌面3。
主脚2带有由桌子支持装置5支持成相对于地面F大致水平的左右基座21,在基座21的大致中央突出设置的左右脚支柱22,以及把左右脚支柱刚性连接的横架材23。
桌面3是在大致长方形的桌面主体的下表面固定框体者,其左右靠主脚2的脚支柱22的上端附近支持着,使得可以在图2中假想线所示的竖起的不使用位置3A与该图中实线所示的水平的使用位置3B之间翻转动作。此外,桌面3在不使用位置3A或使用位置3B靠已知构造的未画出的桌面锁定机构来锁定,此锁定靠配置在主脚2的脚支柱22侧面的桌面锁定解除手柄31的转动来解除。
搁板4在主脚2横架材23的正上方,其左右支持于脚支柱22,使得可以在图2中假想线所示的竖起的不使用位置4A与该图中实线所示的水平的使用位置4B之间翻转动作。搁板4与桌面3靠连杆41来连接,可平行翻转。
本发明的桌子支持装置5,设在基座21的前端部21a附近,如图2~图7中所示,带有作为制止用支持体的调整器6、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以及给小脚轮7加载的加载机构80,可以有选择地转换成图2中所示的可移动状态与图3中所示的制止状态中的某一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
调整器6安装在上述基座21的前端部21a,轴部61的上端61a固定于基座21的上壁下表面,同时使设在下端的支持端6a可以靠适当的手段来调整高度,使该支持端6a接触作为支持面的地面F地,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
小脚轮7靠车轴保持部72转动自如地保持车轮71,在车轴保持部72沿竖直方向形成贯通孔70a,把该孔70a配置于外嵌上述调整器6的轴部61的位置,由这些调整器轴部61和孔70a构成导向部70,该导向部70对小脚轮7导向,使之能接触和脱离地面F。于是,可以使小脚轮7沿着调整器轴部61在支持端7a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参照图3和图5)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突出的突出位置B(参照图2和图5)之间动作。
加载机构80带有架设于上述小脚轮7与基座21之间的成对连杆构件80A,和作为对这些连杆构件80A加载的弹性体的成对拉伸螺旋弹簧80B。
一对连杆构件80A,在其一端801间横架轴销802,把该轴销802的两端可滑动地配合于设在上述基座21的侧壁的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210,同时把该连杆构件80A的另一端803经支轴804铰支于上述小脚轮7的车轴保持部72的上部。轴销802与支轴804的位置关系和间隔距离这样设定,即,当轴销802位于长孔210的一端210a时,把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保持于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当轴销802位于长孔210的另一端210b时,把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保持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侧突出的突出位置B。
弹簧80B的一端805连接于上述轴销802,另一端806连接于架设在比该轴销802更靠前方的基座21侧壁间的弹簧挂钩部807,对轴销802从长孔210的一端210a向另一端210b弹性加载。该加载力,经轴销802、长孔210、连杆构件80A及导向部70转换成给小脚轮7向突出位置B加载的加载力,该加载力在连接轴销802与支轴804的直线与弹簧线的夹角加大时,即在轴销802越接近长孔210的另一端210b时越加大。于是,这样规定弹簧80B的弹性力等,以便借助于该加载机构80,在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以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的力,对该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在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以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的力,对该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
再者,在可以支持上述基座21后端21b的位置,安装着具有常规结构的小脚轮9。该小脚轮9的支持端9a设定成与上述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时,水平地支持基座21。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图5中所示的突出位置B时,由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侧突出着,所以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与地面F接触,调整器6的支持端6a从地面F脱离,如图2所示,通过小脚轮7、9以有些后倾的状态可移动地支持折叠桌1。在该位置上,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80向地面F方向加载,由于该加载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所以即使小脚轮7受到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该支持端7a向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也被禁止,稳定地维持于该可移动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等对折叠桌1的桌面3作用图中箭头U方向的载荷,使该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80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更大的话,则小脚轮7由于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抵抗加载机构80的加载力而引起向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由于该收入动作而移动到图3中所示的退避位置A时,由于该支持端7a在此位置上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所以靠调整器6的支持状态成为支配的,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而且,在此位置上,虽然小脚轮7依然被加载机构80向地面F方向加载着,但是此位置中的该加载力与上述不同了,不能有效地变换成使小脚轮7突出的力,由于变成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所以即使小脚轮7借助于加载机构80能与地面F接触,也不能克服与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进一步向突出位置B移动,稳定地维持该制止状态。
另外,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等把折叠桌1的桌面3沿图中箭头V方向往上抬,使该与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80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更小的话,则小脚轮7由于该加载机构80的加载力引起突出动作。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由于该突出动作而移动到图2中所示的突出位置B时,由于加载机构80的加载力再次克服折叠桌1的重力,所以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可移动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5,仅靠操作者对折叠桌1的桌面3或基座21等施加荷载就可以从可移动状态转换成制止状态,仅靠稍稍上抬折叠桌1的桌面3等这样的动作就可以从制止状态转换成可移动状态。因此,除了完全不需要手柄操作外,还可以通过与桌面3的翻转动作连续的一连串动作来进行该转换操作,所以与先有技术的锁定机构相比,可以显著地提高使用便利性。而且,由于该桌子支持装置5在构造上是与使桌面3翻转动作的机构完全独立地构成的,所以与机构间联动着的先有技术者相比结构显著地简化,制造工作量或成本也相应削减。此外,这样一来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些优点,如由于在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3B的状态下能使桌子支持装置5处于可移动状态,所以在需要把多张桌面3紧对上排列的场合,可以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3B而进行定位作业,又如在收藏折叠桌1之际,即使把桌面3竖起到不使用位置3A也能锁定,所以可以紧凑地实现稳定的收藏状态。第2实施例图8~图13中,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经转动臂73安装于作为被支持物体的折叠桌1,经小脚轮7和调整器6可以转换成制止状态或可移动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借助于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结构的加载机构8给转动臂73加载。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实施例共同的部分注以相同的标号,其说明省略。
调整器6固定于基座21的前端部21a,设在下端的支持端6a的位置可以通过配置在中间部的螺母部62的操作来调整,使该支持端6a与作为支持面的地面F接触,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
转动臂73,经水平轴73a把基端部73b铰支于上述基座21的前端部21a附近,小脚轮7的车轴保持部72经支轴74可水平旋转地支持于该转动臂73的转动端73c。伴随着转动臂73的转动动作,可以在支持端7a起码能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参照图10和图12)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方向突出的突出位置B(参照图9和图12)之间动作。为了给该转动臂73加载,在上述水平轴73a上设置比较弱的扭力螺旋弹簧75,使其一端与转动臂73的上缘结合,使另一端与基座21的上壁结合,给该转动臂72向小脚轮7突出的方向加载。为了禁止该转动臂73超越其动作范围向突出方向转动,在基座21的底壁上设置限位器21c。
加载机构8,由在转动臂73的上缘形成的第一凸轮面81和第二凸轮面82,配置于能与这些凸轮面81、82啮合的位置的一对加载臂83,以及作为给这些加载臂83加载的弹性体的扭力螺旋弹簧48构成。加载臂83的基端部83b经设在比上述转动臂73的水平轴73a更前端侧的水平轴83a铰支着,在向后下方延伸的转动端之间安装着圆柱形的转动部83c。该转动部83c配置于能与上述臂73的上缘的凸轮面81、82啮合的位置。具体地说,第一凸轮面81形成于使该转动臂73的上缘稍倾斜的位置,以便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图9和图12中所示的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能使上述转动部83c啮合,第二凸轮面82形成于使该转动臂73的上缘凹缺成大致U字形的位置,以便当小脚轮7处于图10和图12中所示的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能使上述转动部83c啮合。第1凸轮面81与第2凸轮面82的边界是相连的。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小脚轮7接近突出位置B时,转动部83c中与第一凸轮面81的接触点与水平轴83a的连接直线逐渐接近对第一凸轮面81成直角,使扭力螺旋弹簧84的弹簧力扭矩作用地作用于转动臂73,以比作用于折叠桌1上的重力更大的力沿突出方向给小脚轮7加载,同时当小脚轮7从突出位置B接近退避位置A时,在转动部83c从第一凸轮面81向第二凸轮面82过渡的阶段,上述直线与凸轮面81、82的夹角急剧变化,扭力螺旋弹簧84的弹簧力大部分被转动臂73的纵向构件强度所抵销,使实际上经转动臂73作用在小脚轮7上的突出方向的加载力变成比作用于折叠桌1上的重力更小。
再者,在能支持上述基座21的后端21b的位置,安装着具有常规结构的小脚轮9。当该小脚轮9的支持端9a与上述调整器6的支持端6同时接触地面F时,水平地支持基座21。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图12中所示的突出位置B时,由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侧突出着,所以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与地面F接触,调整器6的支持端6a从地面F脱离,如图9所示,通过小脚轮7、9以稍后倾的状态可移动地支持折叠桌1。在该位置上,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向地面F方向加载,由于该加载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所以即使小脚轮7受到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该支持端7a向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也被禁止,稳定地维持于该可移动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对折叠桌1的桌面3作用载荷等,使该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8向地面F加载的力更大的话,则小脚轮由于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抵抗加载机构8的加载力而引起向图10中所示的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由于该收入动作而移动到退避位置A时,由于该支持端7a在此位置上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所以靠调整器6的支持状态成为支配的,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而且,在此位置上,虽然小脚轮7依然被加载机构8向地面F方向加载着,但是此位置中的该加载力与上述不同了,由于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所以即使小脚轮7借助于加载机构8能与地面F接触,也不能克服与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进一步向突出位置B移动,稳定地维持该制止状态。
另外,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把折叠桌1的桌面3往上抬等,使该与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8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更小的话,则小脚轮7由于该加载机构8的加载力引起突出动作。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由于该突出动作而移动到突出位置B时,由于加载机构8的加载力再次克服折叠桌1的重力,所以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可移动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5,仅靠操作者对折叠桌1的桌面3或基座21等施加荷载就可以从可移动状态转换成制止状态,仅靠稍稍上抬折叠桌1的桌面3这样的动作就可以从制止状态转换成可移动状态。因此,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完全不需要手柄操作,与先有技术的锁定机构相比,可以显著地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且,由于该桌子支持装置5是与使桌面3翻转动作的机构完全独立地构成的,所以与机构间联动着的先有技术者相比结构显著地简化,制造工作量或成本也相应削减。此外,这样一来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些优点,如由于在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3B的状态下能使桌子支持装置5处于可移动状态,所以在需要把多张桌面3紧对上排列的场合,可以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而进行定位作业,又如在收藏折叠桌1之际即使把桌面3竖起也能锁定,所以可以紧凑地实现稳定的收藏状态。第3实施例图14中,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经升降杆107安装于作为被支持物体的折叠桌1,经这些升降杆107和小脚轮7可以转换成制止状态或可移动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加载机构108。
升降杆107被导向保持成在相对于基座21的一定直线上升降。
加载机构108,由轴心沿水平方向安装于上述升降杆107上端的圆柱形凸轮体181,前端部182a进入升降杆107升降时凸轮体181的移动路径、由支轴182b可转动地铰支于折叠桌1的基座21的加载构件182,作为给该加载构件182在图中顺时针转动加载的弹性体的弹簧183,以及限制加载构件182的转动范围的限位器184构成。
就是说,上述加载构件182,带有部分地收容上述前端部182a鞘部182c,在该鞘部182c中支轴183d转动地铰支着上述前端部182a的基部成为收起的刀状。该前端部182a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借助于弹簧182e弹性压靠于上述鞘部182c的后壁,在此位置上前端部182a的尖端处于上述凸轮体181的移动路径中的位置。
上述凸轮体181,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接近地面F的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位于被加载构件182的前端部182a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位置,在此位置上弹簧183经加载构件182的前端部182a和凸轮体181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的加载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此外,上述凸轮体181,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的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保持在不被加载构件182的前端部182a加载的位置,此时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的加载力,即作用于小脚轮7及升降杆107的重力,或者加上图中未画出的适当的弹簧引起的加载力的这些力的总和,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另外,小脚轮7不受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的影响地、支持端7a靠其自重等从退避位置A向突出位置B进行动作时,虽然凸轮体181暂时地与加载构件182的前端部182a干扰,但是上述弹簧182e比较弱,前端部182a暂时退避到不与凸轮体181干扰的位置,允许凸轮体181通过。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突出位置B时,加载构件182克服来自地面F的反力把折叠桌1稳定地保持于可移动状态,如果从此位置沿上述反力增大的方向作用人为的载荷,则凸轮体181抵抗弹簧183使加载构件182整体以支轴182b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同时向上运动,允许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到退避位置A的动作。凸轮体181通过之后,加载构件181整体由于弹簧183加载而再次返回到由限位器184限定的位置。在此位置,由于小脚轮7上没有克服来自地面F的反力的强外力作用,所以小脚轮7不引起突出动作,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该制止状态。另外,如果在此位置中上抬折叠桌1等减小来自地面F的反力,则靠小脚轮7的自重等推开上述前端部182a,使其支持端7a再次移动到突出位置B。
因而,由于这样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完全不进行手柄操作,可以把折叠桌1有选择地转换成制止状态和可移动状态,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与先有技术相比可以飞跃地提高。第4实施例图15中,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经摆动架207安装于作为被支持物体的折叠桌1,经这些摆动架207和小脚轮7可以转换成制止状态或可移动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加载机构208。
摆动架207,在上端附近部带有沿纵向延伸的长孔271a,使该长孔271a与在折叠桌1的基座21中水平设置的固定轴271b相配合而构成配合部271,经该配合部271可以在竖直姿势与倾斜姿势之间摆动地安装于该基座21。
加载机构208,由在上述摆动架207的上端形成的加载面281,经轴282a和长孔282b可滑动地配置在当小脚轮7处于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能与该加载面281接触的位置的加载用滑块282,作为给该加载用滑块282加载的弹性体的弹簧283,以及向上述摆动架207施加与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的弹簧284构成。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方向突出的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加载用滑块282经摆动架207的加载面281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并设定成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摆动架207倾斜,加载面281移动到不被加载用滑块282加载的位置,靠其自重和弹簧284给小脚轮7向地面F加载的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此外,当小脚轮7不受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的影响而进行从退避位置B向突出位置A的动作时,弹簧284的力有效地作用,可以使该摆动架207转动到摆动架207的加载面281能被加载用滑块282加载的竖直位置。上述摆动架207的加载面281多少有些倾斜,当来自地面F的反力增大这样的外力作用之际,在摆动架207上引起以轴271b为支点的倾斜动作。图285、286是限制摆动架207的摆动范围的限位器。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突出位置B时,加载用滑块282克服来自地面F的反力把折叠桌1稳定地保持于可移动状态,如果从此位置沿上述反力增大的方向作用人为的载荷,则摆动架207的加载面281抵抗弹簧283抬起,其间靠加载面281的导向作用使摆动架207倾倒,同时轴271b对于长孔271a相对地向下端侧过渡而摆动架207沿纵向位移,允许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动作到退避位置A。在此位置上,使小脚轮7突出的主要力仅是弹簧284,但是由于该加载力不是克服来自地面F的反力的强力,所以小脚轮7不引起突出动作,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其制止状态。另外,如果在此位置中上抬折叠桌1等减小来自地面F的反力,则靠小脚轮7的自重和上述弹簧284的作用,摆动架207再次暂时地推开加载用滑块282而使其支持端7a移动到突出位置B。
因而,由于这样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完全不进行手柄操作,可以把折叠桌1有选择地转换成制止状态和可移动状态,结构简单,且操作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与先有技术相比可以飞跃地提高。第5实施例图16中,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经铰接点373保持于一对连杆构件371、372,该对连杆构件一端371a、372a彼此在铰接点373铰接,另一端371b、372b分别可滑动地支持于设在折叠桌1的基座21中的长孔21f,使上述铰接点373能接近或远离地面F地动作。而且,经这些连杆构件371、372和小脚轮7可以转换成制止状态或可移动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加载机构308。
加载机构308,由作为给上述铰接点373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第1弹性体的第1弹簧381,以及作为给两个连杆构件371、372向增大铰接点373处的交叉角度的方向加载的第2弹性体的第2弹簧382构成。而且,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侧突出的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靠第1、第2弹簧371、372的加载力的总和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同时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靠从第1弹簧381的加载力减去第2弹簧382的加载力的残余加载力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的加载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突出位置B时,第1、第2弹簧381、382克服来自地面F的反力把折叠桌1稳定地保持于可移动状态,如果从此位置沿上述反力增大的方向作用人为的载荷,则铰接点373抵抗弹簧381、382的加载力而抬起,经过两个连杆构件371、372成一直线的变异点,允许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动作到退避位置A。在此位置上,由于第2弹簧382沿抵销第1弹簧381的加载力的方向作用,所以即使相减后残余的第1弹簧381的加载力对小脚轮7向突出方向作用,由于该加载力不是克服上述反力的强力,所以小脚轮7不引起突出动作,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其制止状态。另外,如果在此位置中上抬折叠桌1等减小来自地面F的反力,则靠小脚轮7的自重和上述弹簧381中残余的加载力,两个连杆构件371、372经过上述变异点再次使小脚轮7移动到突出位置B。
因而,由于这样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完全不进行手柄操作,可以把折叠桌1有选择地转换成制止状态和可移动状态,结构简单,且操作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与先有技术相比可以飞跃地提高。第6实施例图17~图25中所示的桌子支持装置1005,用于支持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结构的折叠桌1,关于折叠桌1,对应的部位注以相同的标号,其说明省略。
该桌子支持装置1005,如图25中所示,整体制成能装进冂字形槽形构件1000内的盒结构,包括作为制止用支持体的调整器6、作为移动用支持体的小脚轮7、以及给小脚轮7加载的加载机构1008,把槽形构件1000像图20和图21中所示那样通过沿纵向安装于基座21的前端部21a附近而固定。而且,有选择地转换成图18、图20、图21和图23中所示的可移动状态与图19、图21和图22中所示的制止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地支持折叠桌1。
调整器6,其轴部61的上端61a固定于槽形构件1000的上壁下表面,同时使设在下端的支持端6a可以靠适当的机构来调整高度,使该支持端6a接触作为支持面的地面F地,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
小脚轮7,靠车轴保持部72转动自如地保持车轮71,在车轴保持部72沿竖直方向形成贯通孔70a,把该孔70a配置于外嵌上述调整器6的轴部61的位置,由这些调整器轴部61和孔70a构成导向部70,该导向部70对小脚轮7导向,使之能接触和脱离地面F。于是,可以使小脚轮7沿着调整器轴部61在支持端7a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参照图19和图21)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突出的突出位置B(参照图18和图21)之间突出收入动作。
加载机构1008包括配置在上述小脚轮7与底座21之间的成对连杆构件1080,作为给这些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向小脚轮7接近地面F的方向加载的弹性体的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以及作为向上述小脚轮7接近地面F的方向给该小脚轮7的车轴保持部72的上端72a加载的辅助弹性体的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该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构成与作用于小脚轮7的重力一起给小脚轮7沿导向部70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本发明的加载机构。
一对连杆构件1080,把其一端1081间经轴销1082彼此连结,把另一端1083经支轴1084铰支于上述小脚轮7的车轴保持部72的上部附近。在此支轴1084与上述车轴保持部72之间内藏着图中未画出的反作用弹簧,同时在上述槽形构件1000的上壁下表面上形成朝下的导向面1030,靠该反作用弹簧,经轴销1082把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压靠于朝下的导向面1030。从该朝下的导向面1030的前端下垂限位器1031,轴销1082能沿上述朝下的导向面1030滑动移动到与此限位器1031接触的位置,本实施例设定成在该轴销1082接触限位器1031的位置或其附近,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保持于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接近地面F的突出位置。此外,由于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为自由端,基本上不限制小脚轮7的移动范围,所以该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可以收入到起码能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在小脚轮7从突出位置B向收入位置A移动、上述轴销1082沿朝下的导向面1030向图2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滑动移动之际,把该轴销1082逐渐向下方导向的位置上,倾斜面1030a设于上述朝下的导向面1030之一部。
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收容于固定在槽形构件1000内的盒子1011中。具体地说,此盒子1011如图24中所示,是与上述限位器1031和朝下的导向面1030一起由树脂整体形成,在由前壁1011a、后壁1011b和侧壁1011c围成的位置上有弹簧收容部1011d,把上述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沿基座21的纵向可伸缩地配置在该弹簧收容部1011d中。此外,在该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的前端与前壁1011a之间,如图20、图24和图25中所示,配置着俯视看为冂字形的动作体1012,从该动作体1012的中央突出的推压杆1013贯通盒子1011的前壁1011a并弹性接触于连结在上述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之间的轴销1082。
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卷绕在上述调整器6的轴部61上,其上端啮合于槽形构件1000的上壁下表面,下端啮合于小脚轮7的车轴保持部72的上端72a,给该小脚轮7向下方弹性加载。
于是,在此实施例中,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时,小脚轮7主要靠从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经推压杆1013、轴销1082和连杆构件1080传递到该小脚轮7的弹性加载力,和从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直接作用于该小脚轮7的弹性加载力,给该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在本实施例中,把加载力的总和设定成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此外,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时,沿着倾斜面1030a把轴销1082导向到推压杆1013的下方,使该轴销1082从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的弹性加载力解脱出来,主要靠从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直接作用的弹性加载力给该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而且,把该加载力设定成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这种弹性加载力与加在折叠桌1上的载荷的相对力学关系,基本上可以通过把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的弹簧力设定得比较大,把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的弹簧力设定得比较小来实现。当然,实际上来自反作用弹簧的反力也作为使小脚轮7突出的加载力而起作用,不言而喻,要考虑其他诸多力学关系进行上述设定。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在由动作体1012在上述盒子1011中朝着小脚轮7前进而形成的该动作体1012与后壁1011b的空隙S(参照图25)中,可装入脱出地构成图21和图25中所示的限位器1040,由此限位器1040禁止动作体1012的后退动作,可以把小脚轮7固定于突出位置B。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可以支持上述基座21后端21b的位置,如图18和图19所示,安装着具有常规结构的小脚轮9。该小脚轮9的支持端9a设定成,与上述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时,水平地支持基座21。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当小脚轮7的支持端7a处于图21中所示的突出位置B时,由于该小脚轮7的支持端7a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侧突出着,所以小脚轮7的支持端7a与地面F接触,调整器6的支持端6a从地面F脱离,如图18所示,通过小脚轮7、9以稍后倾的状态可移动地支持折叠桌1。在该位置上,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1008向地面F方向加载,由于该加载力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所以即使小脚轮7受到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该支持端7a向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也被禁止,稳定地维持于该可移动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等对折叠桌1的桌面3作用图中箭头U方向的载荷,使该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1008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更大的话,则小脚轮7由于与该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抵抗加载机构1008的加载力而引起向退避位置A方向收入的动作,伴随着此动作,连结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的轴销1082向图21中箭头方向移动,第1、第2压缩螺旋弹簧1010、1020被上述轴销1082或车轴保持部72的上端72a压缩。此时,传递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的弹性力的推压杆1013在动作末端之前从上述轴销1082脱开,轴销1082位于推压杆1013的下方,推压杆1013伸长到原长度。这时,通过使动作体1012与设在盒子1011内的挡板1012a相接触,使推压杆1013停止于突出位置。通过这样的收入动作,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移动到图21中所示的退避位置A时,由于该支持端7a在此位置上起码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所以靠调整器6的支持状态成为支配的,如图19中所示以制止状态支持折叠桌1。而且,在此位置上,虽然小脚轮7依然被加载机构1008向地面F方向加载着,但是此位置中的该加载力与上述不同了,由于变成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所以即使小脚轮7借助于加载机构1008能与地面F接触,也不能克服与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进一步向突出位置B移动,稳定地维持该制止状态。
另外,如果从该位置人为地用手等把折叠桌1的桌面3沿图中箭头V方向往上抬,使该与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平衡的来自地面F的反力表面上比小脚轮7被加载机构1008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力更小的话,则小脚轮7由于该加载机构1008所加载力引起突出动作,伴随着此动作,轴销1082向与图21中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轴销1082的轨迹与小脚轮7收入时不同,在推压杆1013的下表面上滑动之后,最后落入推压杆1013的前端侧。小脚轮7的支持端7a由于该突出动作而移动到突出位置B时,由于加载机构1008的加载力再次克服折叠桌1的重力,所以折叠桌1稳定地维持可移动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桌子支持装置1005,与以上各实施例相同,仅靠操作者对折叠桌1的桌面3或基座21等施加荷载,就可以从可移动状态转换成制止状态,只要稍稍上抬折叠桌1的桌面3,可以从制止状态转换成可移动状态。因此,除了完全不需要手柄操作外,可以通过与桌面3的翻转动作连续的一连串动作来进行该转换操作,与先有技术的锁定机构相比,可以显著地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且,由于该桌子支持装置1005在机构上是与使桌面3翻转动作的机构完全独立地构成的,所以与机构间联动着的先有技术者相比结构显著简化,制造工作量或成本也相应削减。此外,这样一来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些优点,如由于在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3B的状态下能使桌子支持装置1005处于可移动状态,所以在需要把多张桌面3紧对上排列的场合,可以把桌面3保持于使用位置3B而进行定位作业,又如在收藏折叠桌1之际,由于即使把桌面3竖起到不使用位置3A也能锁定,所以可以紧凑地实现稳定的收藏状态。
特别是,本实施例的装置,由于加载机构1008由两个压缩螺旋弹簧1010、1020构成,小脚轮7处于突出位置B时的加载力主要靠弹簧力强的第1压缩螺旋弹簧1010,小脚轮7处于收入位置时的加载力主要靠弹簧力弱的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所以在构成上述那样的机能上设定是极其容易的,此外由于能以适当的姿势使用这些弹簧1010、1020,所以可以确保确实的动作和长期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小脚轮7收入之际可以使连杆构件1080的一端1081一定程度移动,但是由于使轴销1082从推压杆1013的前端脱离,而且使动作体1012与挡板1012a接触而返回原位置,所以在进行用手按下桌面3的操作的场合,能通过轴销1082的脱离声和动作体1012的接触声以及手的感触明确地感觉到收入,相反在使小脚轮7突出之际,当上抬桌面3时,通过轴销1082落入推压杆1013前端之际的到位声可以明确地了解该情况,所以可以在良好的操作感之下进行确实的操作。
另外,由于必要的话当小脚轮7处于突出位置时通过插入限位器1040可以把小脚轮7锁定于该位置,所以在进行折叠桌1的移动作业的场合等中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把构成桌子支持装置1005的调整器6、小脚轮7和加载机构1008整体地装进槽形构件1000内而形成一盒体,所以可以使桌子支持装置1005整体的构成小型化,同时,安装的便利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在有某种调整、故障等的场合也可以简单地拆下。
再者,各部分的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种种变形是可能的。例如,在上述第6实施例中,虽然给小脚轮7沿导向部70向地面F方向加载的加载手段除了作用于小脚轮7本身的重力外并用作为辅助弹性体的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而构成,但是在设计程序中不要该第2压缩螺旋弹簧1020而仅靠重力也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动作。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基座21的后端21b侧安装了具有常规结构的小脚轮9,但是当然也可以与前端21a同样地用本发明的桌子支持装置1005来支持该基座后端21b。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物体支持装置,作为支持以会议桌为代表的各种办公室家具的手段是有用的,尤其是用于带有可翻转动作的桌面的家具的场合,能收到特别的效果。当然,本发明也适用于作为支持在办公室以外所用的家具,或家具以外的物体的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物体支持装置,它是用来有选择地转换成制止状态和可移动状态中的某一状态而支持被支持物体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被支持物体上、并使支持端与支持面接触,以制止状态支持该被支持物体的制止用支持体;支承于所述被支持物体,能在从其支持端起码能与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同时接触支持面的退避位置,到比制止用支持体的支持端更向支持面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动作的移动用支持体;以及在突出位置及其附近给移动用支持体以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的力向支持面方向加载,同时在退避位置及其附近给移动用支持体以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的力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加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移动用支持体经导向部配合于被支持物体,靠该导向部对移动用支持体导向,使之能接触和脱离支持面;同时由一端可转动和滑动地铰支于被支持物体而另一端铰接于移动用支持体、保持该移动用支持体使之能在突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连杆构件,以及给该连杆构件的一端向移动用支持体接近支持面的方向加载的弹性体构成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弹性体经连杆构件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此外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弹性体经连杆构件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铰支于被支持物体的转动臂;同时由在所述转动臂上形成的第1、第2凸轮面,铰支于被支持物体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使转动部啮合于该第1凸轮面而当处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使转动部啮合于该第2凸轮面的加载臂,以及给该加载臂加载的弹性体构成加载机构;使这些第1、第2凸轮面的角度不同,以便当所述第1凸轮面由加载臂的转动部加载之际经转动臂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此外当所述第2凸轮面由加载臂的转动部加载之际经转动臂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设在被支持物体上的升降杆;同时由在所述升降杆的一部上形成的凸轮体,可转动地铰支于被支持物体的、使前端部进入升降杆升降时凸轮体的移动路径上的加载构件,以及给该加载构件加载的弹性体构成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把凸轮体保持于被加载构件的前端部加载的位置,经该凸轮体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当移动用支持体位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把凸轮体保持于不被加载构件的前端部加载的位置,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同时随着移动用支持体不受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的影响地从退避位置向突出位置动作,借助于加载构件的前端部从凸轮体受到的加载力,加载构件能仅使前端部暂时从凸轮体的移动路径上退避。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经长孔和轴组成的配合部安装在被支持物体上的摆动架;同时由在所述摆动架的一部上形成的加载面,配置在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能与该加载面接触的位置的加载用滑块,以及给该加载用滑块加载的弹性体构成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加载用滑块经加载面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把加载面保持于不被加载用滑块加载的位置,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同时,随着移动用支持体不受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的影响地从退避位置向突出位置动作,摆动架的加载面返回到能被加载用滑块加载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移动用支持体保持于一对连杆构件的铰接点,该对连杆构件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支持于被支持物体,使所述铰接点能接近或远离支持面地动作而构成;同时,由给所述铰接点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第1弹性体,以及给两个连杆构件向增大铰接点处的交叉角度的方向加载的第2弹性体构成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使第1、第2弹性体的加载力的总和作为向支持面方向的加载力作用于移动用支持体而且该加载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同时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使第1、第2弹性体的加载力之差作为向支持面方向的加载力作用于移动用支持体而且该加载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经导向部把移动用支持体配合于被支持物体,靠该导向部对移动用支持体导向,使之能接触或脱离支持面地动作;同时,由一端沿设在被支持物体上的朝下的导向面能滑动地啮合而另一端铰接于移动用支持体的连杆构件,向移动用支持体接近支持面的方向给该连杆构件的一端加载的弹性体,以及向移动用支持体接近支持面的方向沿导向部给该移动用支持体加载的加载手段构成加载机构;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突出位置及其附近时,弹性体和加载手段经连杆构件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大,此外当移动用支持体处于退避位置及其附近时,弹性体和加载手段经连杆构件给移动用支持体向支持面方向加载的力比作用于被支持物体的重力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手段包括给移动用支持体的上端沿导向部加载的辅助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朝下的导向面上设置倾斜面,该倾斜面使连杆构件的一端随着移动用支持体从突出位置向收入位置动作而向弹性体的加载力达不到的方向退避。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杆构件的另一端与移动用支持体的铰接位置,设置把连杆构件的一端向朝下的导向面推压的反作用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7、8、9或10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止用支持体、移动用支持体及加载机构,制成能与导向部一起整体地安装于被支持物体的盒式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或11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用支持体为支承于被支持物体的小脚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止用支持体为能调整高度地支持被支持物体的调整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中所述的物体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支持物体为带有能翻转动作的桌面的折叠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物体支持装置由调整器6、小脚轮7以及加载机构80构成,调整器6使支持端6a接触地面F而以制动状态支持折叠桌1,小脚轮7能在从支持端7a起码能与调整器6的支持端6a同时接触地面F的退避位置A到比调整器6的支持端6a更向地面F方向突出的突出位置B之间动作,加载机构80在突出位置B及其附近以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大的力给小脚轮7向地面F方向加载,同时在退避位置A及其附近以比作用于折叠桌1的重力更小的力向地面F方向加载。
文档编号B60B33/04GK1188400SQ9619488
公开日1998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3日
发明者加藤善雅, 福谷洋公 申请人:科库友株式会社, 福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