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051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导航已经成为十分普及了的工具,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汽车导航被盗是件很令人麻烦的事情,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导航防盗的装置给汽车导航的安全带来保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防范汽车导航的被盗,特别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子机两个部分,其中主机包括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电子锁(2 ),主机控制模块(3 ),指纹识别模块(4 ),子机天线(6 )通过导线与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连接,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子机电源(8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通过无线信号与子机天线(6 )交换数据。
[000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电源(5 )为汽车导航电源。
[0006]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使汽车导航被盗后也不能被正常使用,给汽车导航的安全带来保证,让使用者放心使用;当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普及后,不法分子也不会再去偷盗汽车导航,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子机两个部分,其中主机包括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电子锁(2 ),主机控制模块(3 ),指纹识别模块(4 ),子机天线(6 )通过导线与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连接,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子机电源(8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通过无线信号与子机天线(6 )交换数据。
[0009]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使汽车导航被盗后也不能被正常使用,给汽车导航的安全带来保证,让使用者放心使用;当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普及后,不法分子也不会再去偷盗汽车导航,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0010]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子机两个部分,其中主机包括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电子锁(2 ),主机控制模块(3 ),指纹识别模块(4 ),子机天线(6 )通过导线与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连接,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子机电源(8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通过无线信号与子机天线(6 )交换数据。
[00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电源(5 )为汽车导航电源。
[0012]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使汽车导航被盗后也不能被正常使用,给汽车导航的安全带来保证,让使用者放心使用;当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普及后,不法分子也不会再去偷盗汽车导航,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子机两个部分,其中主机包括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电子锁(2 ),主机控制模块(3 ),指纹识别模块(4 ),子机天线(6 )通过导线与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连接,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子机电源(8 )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 )连接;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I )通过无线信号与子机天线(6 )交换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电源(5)为汽车导航电源。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子机两个部分,其中主机包括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1),电子锁(2),主机控制模块(3),指纹识别模块(4),子机天线(6)通过导线与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连接,子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7)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连接,子机电源(8)通过导线与子机控制模块(9)连接;主机防盗信号接发装置(1)通过无线信号与子机天线(6)交换数据。本发明的优点:当便携式防盗报警装置普及后,不法分子也不会再去偷盗汽车导航。
【IPC分类】B60R25-01
【公开号】CN104724049
【申请号】CN201310703809
【发明人】刘远洋
【申请人】刘远洋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