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5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18包括杆状物或主轴20,凸轮杠杆机构22安装在主轴20的一端处,端盖24旋紧到主轴20的另一端上。因此,自行车轮毂10可安装到自行车车架的后部分上。
[0041]如图2所示,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组件,用于将轮毂外壳16可旋转地支撑在轮毂轴14上。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轮毂外壳16通过成对的轴承组件26可旋转地安装在轮毂轴14上。轴承组件26是自行车领域公知的传统部件,因此,在此不将详细讨论或阐释轴承组件26。另外,根据需要和/或要求,可采用其他支承结构。
[0042]现在参照图3至7,自行车轮毂10还包括链轮支撑体30、第一棘轮构件31和第二棘轮构件32。如图4所示,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组件28,用于将链轮支撑体30可旋转地支撑在轮毂轴14上。在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链轮支撑体30通过成对的轴承组件28可旋转地安装在轮毂轴14上。链轮支撑体30、第一棘轮构件31和第二棘轮构件32形成自行车飞轮12。自行车飞轮12被构造成以传统方式接收多个链轮S。在轮毂外壳16在驱动旋转方向(即,从自行车轮毂10的飞轮侧所示,绕旋转轴线A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当链轮支撑体30停止旋转或在非驱动旋转方向(即,从自行车轮毂10的飞轮侧所示,绕旋转轴线A的逆时针方向)上移动时,会出现惯性滑行或空转现象。
[0043]如图4至6所不,偏压构件34设置在轮毂外壳16和第一棘轮构件31之间。偏压构件34在轴向Dl上朝第二棘轮构件32偏压第一棘轮构件31。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偏压构件34例如是压缩弹簧。优选地,偏压构件34被构造成与轮毂外壳16—起旋转。如下所解释,在惯性滑行期间,当链轮支撑件30停止旋转或相对于轮毂外壳16在非驱动旋转方向上运动时,第一棘轮构件31在轴向D2上朝轮毂外壳16运动。
[0044]优选地,轮毂外壳16包括内空间35。棘轮支撑件30、偏压构件34、第一棘轮构件31和第二棘轮构件32均至少局部地设置在轮毂外壳16的内空间35中。在链轮支撑体30和轮毂外壳16之间设置盖构件36以遮蔽所述内空间35。盖构件36还覆盖棘轮支撑体30和轮毂外壳16之间的环形间隙。
[0045]链轮支撑体30构成管形驱动构件。链轮支撑体30可旋转地安装在轮毂轴14上以绕旋转轴线A旋转。链轮支撑体30具有外周面38,外周面38上具有多个轴向伸展的花键40,用于以传统方式不可旋转地接合自行车链轮S。花键40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旋转轴线A伸展。通过将传统螺母(未示出)旋紧到链轮支撑体30中,从而将自行车链轮S固定在链轮支撑体30上。链轮支撑体30具有外周面42,外周面42上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螺旋状布置的第一螺旋花键44。第一螺旋花键44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螺旋状延伸的第一表面44a。
[0046]链轮支撑体30的外周面42还具有导向部分46,导向部分46被构造成在惯性滑行(也称之为空转)时可朝轮毂外壳16引导第一棘轮构件31。导向部分46至少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链轮支撑体30延伸。导向部分46具有第二表面46a,第二表面46a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螺旋状伸展,但是成螺旋状伸展的角度比第一表面44a更小。因此,第二表面46a被设置成与第一表面44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图中示出导向部分46与第一螺旋花键44成一体,使得第二表面46a与第一表面44a相接。但是,导向部分46不需要是第一螺旋花键44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导向部分46可以与第一螺旋花键44间隔开,在第一表面44a和第二表面46a之间形成小间隙,从而使第二表面46a不是第一螺旋花键44的一部分。
[0047]链轮支撑体30的外周面42上包括多个辅助螺旋花键48。链轮支撑体30的外周面42支撑第一棘轮构件31和第二棘轮构件32。链轮支撑体30包括抵接部50,抵接部50紧靠第二棘轮构件32以限制第二棘轮构件32在轴向上远离轮毂外壳16运动。第一棘轮构件31设置在第二棘轮构件32的与链轮支撑体30的抵接部50所处的一侧相反的轴向侧上。
[0048]第一棘轮构件31是绕轮毂轴14同心设置的环形构件。第一棘轮构件3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52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旋花键54。该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52设置在第一棘轮构件31的轴向端面上。优选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52包括多个第一棘轮齿52。第二螺旋花键54与第一螺旋花键44紧密配合。优选地,在该所不的实施例中,第一棘轮构件31包括多个辅助螺旋花键58,所述多个辅助螺旋花键58与链轮支撑体30的辅助螺旋花键48紧密接合。从自行车轮毂10的飞轮侧所示,在绕旋转轴线A的顺时针方向上从链轮支撑体30施加第一推力而进行驱动的过程中,通过使第二螺旋花键54接合第一螺旋花键44,从而相对于链轮支撑体30将第一棘轮构件31可移动地在轴向Dl上安装。
[0049]第二棘轮构件32是绕轮毂轴14同心设置的圆环形构件。第二棘轮构件32是绕轮毂轴14同心设置的环形构件。第二棘轮构件32夹置在链轮支撑体30的抵接部50和第一棘轮构件31之间。第二棘轮构件32还被设置成:当不从链轮支撑体30向轮毂外壳16传递推力时,第二棘轮构件32在径向上轻松移动。第二棘轮构件32还被设置成在轴向上轻松移动以防止其与链轮支撑体30和第一棘轮构件31的不完全接合。
[0050]第二棘轮构件3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棘轮齿62,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52紧密配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棘轮齿62设置在第二棘轮构件32的轴向端面上,该轴向端面面向第一棘轮构件31的轴向端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棘轮齿6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52紧密配合,以将转矩从链轮支撑体30传递给轮毂外壳16。换句话说,第二棘轮构件32通过轮毂外壳接合部分64将第一棘轮构件31施加的转矩传递给轮毂外壳16。优选地,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第二棘轮齿62包括多个与第一棘轮齿52紧密配合的第二棘轮齿62。如图9所示,第一棘轮齿52和第二棘轮齿62的尺寸被设计成:使两者之间形成周向间隙P。以这种方式,第一棘轮构件31能相对于轮毂外壳16和第二棘轮构件32旋转,使第一棘轮构件31能在接合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在接合位置上,第二棘轮齿62与第一棘轮齿52紧密配合。在松开位置上,第二棘轮齿62不与第一棘轮齿52接触。
[0051]第二棘轮构件32还具有接合轮毂外壳16的轮毂外壳接合部分64。优选地,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轮毂外壳接合部分64和轮毂外壳16 二者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径向伸展的凸起,轮毂外壳接合部分64和轮毂外壳16 二者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与该至少一个凸起接合的凹部。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轮毂外壳接合部分64由多个凸起界定,轮毂外壳16包括多个凹部16d。以这种方式,第二棘轮构件32与轮毂外壳16 —起旋转,但是第二棘轮构件32也可沿旋转轴线A相对于轮毂外壳16轴向滑动。第一棘轮构件31夹置在轮毂外壳16的抵接部和第二棘轮构件32之间。
[0052]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偏压构件34具有第一防旋转连接部分34a (如,凸起),轮毂外壳16具有第二防旋转连接部分16e (凹部)。偏压构件34的第一防旋转连接部分34a设置在轮毂外壳16的第二防旋转连接部分16e中,从而使得偏压构件34与轮毂外壳16 —起旋转。在链轮支撑体30位于静止位置(B卩,转矩未施加到其上)时,偏压构件34保持第一棘轮构件31的第一棘轮齿52驱动地接合第二棘轮构件32的第二棘轮齿62。当滑行转矩施加到链轮支撑体30上时,由于偏压构件34和第一棘轮构件31之间的摩擦转矩的作用,使得第一棘轮构件31在圆周方向上稍微旋转并沿导向部分46的第二表面46a滑动,从而,第一棘轮齿52与第二棘轮齿62脱离接触。惯性滑行期间,第一棘轮构件31不断地在偏压构件34和第一棘轮构件31的齿面之间滑动。因此,惯性滑行(即,空转)期间,第一棘轮构件31基本上在轴向D2上从驱动或静止位置朝轮毂外壳16运动。
[0053]具体而言,导向部分46被构造成:在惯性滑行期间释放该至少一个棘轮齿52和该至少一个第二棘轮齿62之间的啮合。通过惯性滑行期间偏压构件34和第一棘轮构件31之间的摩擦转矩引起的第二推力,第一棘轮构件31接触导向部分46并与第二棘轮构件32脱离。第一棘轮构件31的第一螺旋花键54借助于滑动转矩的作用而紧靠链轮支撑体30的第二螺旋花键46的第二表面46a。然后产生惯性滑行推力,使得第一棘轮构件31抵抗偏压构件34的力运动。因此,第一棘轮构件31的第一棘轮齿52在惯性滑行期间不接触第二棘轮构件32的第二棘轮齿62。
[0054]但是,在驱动期间,当链轮支撑体30在驱动方向上旋转时,第一棘轮构件31的第二螺旋花键54沿第一螺旋花键44的第一表面44a在自行车轮毂10的轴向Dl上在链轮支撑体30的外周面42上轴向滑动。偏压构件34在自行车轮毂10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