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弹性插件的不爆胎聚氨酯力车胎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604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首先受力。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设计并非垂直于地面而是与地面形成一个非90°的夹角,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环状辐板300的两侧形成透视交叉,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受力是通过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折曲而不是压缩来实现的,折曲随着受力的大小而产生正向形变,在任何侧倾或拐弯角度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曲面胎的基础上的折曲都能够实现万向形变,类似于曲面充气轮胎在任何侧倾或拐弯角度的万向屈服,前提是环状辐板300不要第一时间受力,即不要第一时间“捣乱”。而环状辐板300的作用是将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结构的强度而非主要起支撑作用。在实验中,去掉了环状辐板300的胎体在支撑度及结构强度方面均大大降低。
[0024]在本发明中环状辐板300的内壁与力车胎内圈200连接,环状辐板300的外壁与力车胎胎面400之间设置有弹性插件700,弹性插件700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目的是为了不让环状辐板300成为第一受力点,由于弹性插件700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随着受力的变化而发生形变。在骑行的过程中,即使是弹性插件700首先受力,但是由于弹性插件700本身的特性,在受力后发生形变压缩,因此首先受力的还是环状辐板300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而环状辐板300只是起到将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结构强度的作用。
[0025]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与地面之间呈倾斜角度,并且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环状辐板300的两侧透视交叉设置。由于将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接触地面时,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的效果更好,同时在结构上也更加的稳固。
[0026]当环状辐板300不再作为第一受力点或主要承重点时,环状辐板300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即成为第一受力点或主要承重点,此时弹性插件700处的受力明显增强,同时由于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是非垂直地面的,因此在弹性插件700旁的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与环状辐板300之间的结合点容易形成剪切力,极易在所述结合点形成撕裂及破坏。为解决该问题,第一支撑板500包括与环状辐板300贴合连接的上部510和设置于弹性插件700两侧的下部520,下部520的厚度大于上部510的厚度;第二支撑板600包括与环状辐板300贴合连接的上部610和设置于弹性插件700两侧的下部620,下部620的厚度大于上部610的厚度。
[0027]参看图3,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径向横截面为圆边矩形。
[0028]参看图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径向横截面为扇形。
[0029]实施例2:
[0030]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带有弹性插件的不爆胎聚氨酯力车胎,包括力车胎轮毂100、力车胎内圈200、环状辐板300、力车胎胎面400和两块以上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力车胎内圈200设置于力车胎轮毂100外,环状辐板300套设于力车胎内圈200外并且垂直于力车胎内圈200,第一支撑板500呈倾斜辐射状均匀设置于环状辐板300的一侧,第二支撑板600呈倾斜辐射状均匀设置于环状辐板300的另一侧,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力车胎内圈200和力车胎胎面400连接。
[0031]骑行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是让环状辐板300不要成为第一受力点,而是让环状辐板300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首先受力。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设计并非垂直于地面而是与地面形成一个非90°的夹角,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环状辐板300的两侧形成透视交叉,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受力是通过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折曲而不是压缩来实现的,折曲随着受力的大小而产生正向形变,在任何侧倾或拐弯角度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曲面胎的基础上的折曲都能够实现万向形变,类似于曲面充气轮胎在任何侧倾或拐弯角度的万向屈服,前提是环状辐板300不要第一时间受力,即不要第一时间“捣乱”。而环状辐板300的作用是将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结构的强度而非主要起支撑作用。在实验中,去掉了环状辐板300的胎体在支撑度及结构强度方面均大大降低。
[0032]在本发明中环状辐板300的内壁与力车胎内圈200连接,环状辐板300的外壁与力车胎胎面400之间设置有弹性插件700,弹性插件700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目的是为了不让环状辐板300成为第一受力点,由于弹性插件700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随着受力的变化而发生形变。在骑行的过程中,即使是弹性插件700首先受力,但是由于弹性插件700本身的特性,在受力后发生形变压缩,因此首先受力的还是环状辐板300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而环状辐板300只是起到将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结构强度的作用。
[0033]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与地面之间呈倾斜角度,并且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在环状辐板300的两侧透视交叉设置。由于将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接触地面时,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的效果更好,同时在结构上也更加的稳固。
[0034]当环状辐板300不再作为第一受力点或主要承重点时,环状辐板300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即成为第一受力点或主要承重点,此时弹性插件700处的受力明显增强,同时由于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是非垂直地面的,因此在弹性插件700旁的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与环状辐板300之间的结合点容易形成剪切力,极易在所述结合点形成撕裂及破坏。为解决该问题,将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的交叉处设置于环状辐板300的外边缘处。这样在环状辐板300的弹性插件700处形成一个小的稳固的三角形,这样的设计大大增强了此处的牢固度和抗破坏性,当设计的强度大于所述剪切力的强度便可避免此处的撕裂及破坏。
[0035]参看图3,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径向横截面为圆边矩形。
[0036]参看图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径向横截面为扇形。
[0037]实施例3:
[0038]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带有弹性插件的不爆胎聚氨酯力车胎,包括力车胎轮毂100、力车胎内圈200、环状辐板300、力车胎胎面400和两块以上的第一支撑板500与第二支撑板600,力车胎内圈200设置于力车胎轮毂100外,环状辐板300套设于力车胎内圈200外并且垂直于力车胎内圈200,第一支撑板500呈倾斜辐射状均匀设置于环状辐板300的一侧,第二支撑板600呈倾斜辐射状均匀设置于环状辐板300的另一侧,第一支撑板500和第二支撑板6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力车胎内圈200和力车胎胎面400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