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16041阅读:1153来源:国知局
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免充气轮胎为空心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儿童玩具车、老年车等的不断出现,轮胎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对于不同的车型,由于行车的速度以及应用范围的不同,对轮胎的要求有所不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是用橡胶密闭有压力的空气,空气受到压缩时,空气分子产生排斥力进而使轮胎产生弹性,充气轮胎优越的缓冲性能和低滚动阻力的特性迄今为止尚无其他轮胎可以超越,空气分子非常小,会从橡胶分子的缝隙中跑出来,即出现漏气情况,所以充气轮胎需要经常补气。此外,充气轮胎还容易被钉子、玻璃等尖锐物扎破,长时间使用容易被磨损,有时会爆胎,补胎,非常麻烦,有时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0003]如果是轻便的自行车出现爆胎或者漏气导致没气的情况下,推去补胎还相对比较容易,但如果是笨重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没气了就寸步难行,推去补胎的话,也非常不方便,如果在行驶的路上坏掉,则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
[0004]传统充气轮胎存在易损、易爆、换胎、换芯、补胎、漏气之隐患,此外,传统充气轮胎具有内外胎,工艺复杂,如果将其应用在对速度要求不高的自行车、电动车、儿童玩具车等车上时,无疑价格较高。此外,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较多的免充气轮胎,但大多数都是实心轮胎、弹簧轮胎以及软心轮胎,不但使用较多的材料,浪费资源,而且弹性也不好,对于很多车辆而言,弹性非常重要,因此,较低的弹性限制了实心轮胎等其他免充气轮胎的应用范围,此外,对于实心免充气轮胎,一旦长期使用后,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短。
[0005]综上,急需解决传统的免充气轮胎存在的问题,以扩大免充气轮胎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免充气,弹性好,抗疲劳,耐磨损,使用寿命长,适于作为多种车的轮胎。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通过采用聚氨酯材料来制造,反弹速率高,反弹性能好。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通过在轮胎壁的内表面设置一加强部,使得所述免充气轮胎具有较强的承载性能。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所述免充气轮胎内部具有一腔体,为空心轮胎,有利于节约制造材料。
[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第二方向肋呈流线型,可有效防止断裂,增加其承载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其中第一方向肋和第二方向肋交叉连接,形成轮胎的骨架,使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弹性,并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通过将两个半型轮胎合在一起制得所述免充气轮胎,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001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所述免充气轮胎的内部结构可以制造为多种结构,以支撑轮胎。
[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通过在所述免充气轮胎的外表面的制造,使其具有防滑性能。
[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各个第二方向肋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在保证承载性能的条件下,以节约制造材料。
[00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免充气轮胎运行过程中滚动阻力小,且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001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设有至少一散热通道,及时将所述免充气轮胎在运行过程中因摩擦等产生的热量散出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连续运行三千公里无磨损,耐磨性较好,使用寿命长。
[0019]为满足本发明的以上目的以及本发明的其他优势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
[0020]二轮胎本体,各所述轮胎本体均具有一轮胎壁、一内缘部和一外缘部,其中所述内缘部和所述外缘部由所述轮胎壁延伸而形成,当两个所述轮胎本体合到一起后,两个所述内缘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外缘部相连接,连接后形成一腔体,进而形成具有空心结构的所述免充气轮胎。
[0021]其中所述轮胎本体包括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轮胎壁内表面,其中所述腔体位于两个所述加强部之间。
[002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加强部包括至少一第一方向肋和多条第二方向肋,均设于所述轮胎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肋与所述第二方向肋交叉连接。
[0023]优选地,各所述第二方向肋相间隔的设置,相连接的每两条所述第二方向肋之间均保持一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方向肋与所述第一方向肋垂直连接。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方向肋与所述第一方向肋之间保持一非90°的夹角。
[0026]优选地,各所述第二方向肋均为圆弧状。
[0027]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肋由所述内缘部横向地延伸到所述外缘部。
[0028]所述第一方向肋设于所述内缘部和所述外缘部之间,所述内缘部、所述第一方向肋、所述外缘部的直径依次增大。
[0029]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肋、所述内缘部和所述外缘部均为圆形结构,均与所述免充气轮的胎轮廓相同。
[003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加强部具有一侧壁及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相间隔地设于所述侧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轮胎壁内表面。
[0031 ] 其中所述侧壁由所述内缘部横向地延伸到所述外缘部。
[0032]优选地,两个所述轮胎本体的两个所述内缘部通过粘性体相粘接,两个所述外缘部通过粘性体相粘接。
[0033]优选地,两个所述轮胎本体的两个所述内缘部融合到一起,两个所述外缘部融合到一起。
[0034]其中制造所述免充气轮胎的材料为聚氨酯。
[0035]优选地,其中所述轮胎本体具有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设于邻近所述内缘部上,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0036]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7]二轮胎本体,其中各所述轮胎本体均具有一轮胎壁、一内缘部和一外缘部,并包括一加强部,其中所述内缘部与所述外缘部设于所述轮胎壁的两边缘,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轮胎壁上,所述加强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内缘部的表面及所述外缘部的表面之间有一高度差,两个所述轮胎本体相连接后形成一腔体,进而形成空心结构的所述免充气轮胎。
[0038]其中所述加强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内缘部的表面以及所述外缘部的表面。
[0039]所述加强部由所述轮胎壁内表面向着所述内缘部的表面和所述外缘部的表面的方向纵向延伸而形成。
[0040]优选地,所述加强部由所述内缘部横向地延伸到所述外缘部。
[004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加强部包括至少一第一方向肋和多条第二方向肋,其中各所述第一方向肋与各所述第二方向肋交叉连接,各所述第二方向肋相间隔地设于所述轮胎壁。
[0042]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肋由所述内缘部横向地延伸到所述外缘部,所述第二方向肋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方向肋的上表面与所述轮胎壁的内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0043]优选地,所述加强部具有一侧壁和多个凹槽,其中所述侧壁由所述轮胎壁内表面向上延伸而形成,所述凹槽相间隔地设于所述侧壁,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0044]其中所述免充气轮胎的制造材料包括聚氨酯。
[0045]其中所述轮胎本体通过注塑工艺制造。
[0046]优选地,两个所述轮胎本体的所述内缘部粘接或融合到一起,两个所述外缘部粘接或融合到一起。
[0047]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A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