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203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储液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车辆并储存液体的储液箱。
[0002]本申请基于2013年11月I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3 — 22833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0003]存在设于车辆并储存液体的储液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9一86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维护时等,要求能够使液体良好地注入的储液箱。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液体良好地注入的储液箱。
[0010]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I方式,储液箱构成为将用于从外部向储存液体的储液箱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设于车辆的一侧,具有从该注入口向车辆的另一侧延伸的连通路,并形成有将该连通路与所述储液箱室连通的连通口。在所述储液箱室的上部形成有面部,在向车辆安装的状态下,该面部随着从车辆的一侧向另一侧的所述连通口靠近而变高。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所述储液箱室的上部形成有顶部,所述面部形成于比顶部更向下方凹陷的位置。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储液箱还具备:设有所述注入口的上部构成体;设有所述储液箱室的下部构成体。将所述上部构成体与所述下部构成体固定在一起而形成储液箱主体。所述面部形成于所述上部构成体。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所述连通口形成于所述储液箱室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所述面部以高度位置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向后侧变高的方式倾斜。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述储液箱上的最高液面显示线形成于比所述面部更靠铅直方向上侧的位置。
[0016]发明效果
[0017]根据上述储液箱,能够使液体良好地注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储液箱及主缸的侧视图。
[0019]图2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去除了盖的储液箱及主缸的将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0020]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储液箱的储液箱主体的俯视图。
[0021]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2]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0023]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0024]图7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储液箱的下部构成体的俯视图。
[0025]图8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储液箱的上部构成体的仰视图。
[0026]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储液箱中的与图3的C一C剖面相当的剖视图。
[0027]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储液箱的储液箱主体的俯视图。
[0028]图11是图10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第I实施方式]
[0030]基于【附图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储液箱。本实施方式的储液箱11搭载于四轮汽车等车辆。储液箱11如图1所示那样安装于主缸12而被载置于车辆。在此,图1所示的姿态是储液箱11及主缸12的车载状态下的姿态。储液箱11及主缸12以图1中的左侧成为车辆的前进时的前侧的方式被载置于车辆。注意,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是车辆前进时的前后左右。
[0031]主缸12是构成对车轮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制动主缸。储液箱11储存液体。储液箱11将液体供给到主缸12。主缸12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等而产生向轮缸导入的制动液压,该轮缸设于车轮并产生制动力,这点并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主缸12是在前后具有两个液压室、以便能够在两个系统的制动管路中产生制动液压的串列型主缸,这点并未图示。
[0032]主缸12以相对于水平稍向前上方倾斜的姿态安装于车身侧。在主缸12中,在上部的前侧形成有安装凸台部14,在上部的后侧形成有安装凸台部15。这些安装凸台部14、15各自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并且相对于水平稍向前上方倾斜。如图2所示,在安装凸台部14上,相对于上表面垂直地形成有安装孔16。在安装凸台部15上,也是相对于上表面垂直地形成有安装孔17。储液箱11安装于这些安装孔16、17。在该安装状态下,储液箱11内与主缸12内的各液压室连通。
[0033]储液箱11具有有着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图1?图6所示的储液箱主体18和能够相对于储液箱主体18进行拆装的合成树脂制的图1所示的盖19。储液箱主体18通过使作为一体成形品的上部构成体20与作为一体成形品的下部构成体21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一起而一体化地构成。
[0034]如图4所示,下部构成体21具有中间底部23、从中间底部23的前部向下方突出的前侧下方突出部24和从中间底部23的后部向下方突出的后侧下方突出部25。另外,下部构成体21具有如图1所示那样主要从中间底部23的左右方向一侧即左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26和如图4所示那样主要从中间底部23的左右方向相反侧即右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27。而且,下部构成体21具有后端的后端壁28、前部的中间前壁29、前部的前底部30、前部的倾斜壁31、前端的前端壁32、上端的接合凸缘部33、下部的加强板部34、图1所示的连结用板部35和图4所示的连结用板部36。下部构成体21以后端壁28及前端壁32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姿态载置于车辆。
[0035]如图2所示,前侧下方突出部24具有载置于主缸12的前侧的安装凸台部14的上表面上的前侧载置底部38。后侧下方突出部25具有载置于主缸12的后侧的安装凸台部15的上表面上的后侧载置底部39。
[0036]由于这些前侧载置底部38及后侧载置底部39在各自的下表面载置在配置于同一平面的安装凸台部14、15的上表面上,因此这些前侧载置底部38及后侧载置底部39各自的下表面配置于同一平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稍向前上方倾斜。在前侧载置底部38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相对于前侧载置底部38向垂直下方突出的安装凸台部42。在后侧载置底部39的中间位置,也形成有相对于后侧载置底部39向垂直下方突出的安装凸台部43。
[0037]在安装凸台部42的中央,形成有将储液箱主体18的内外贯通的连通孔44。在安装凸台部43的中央,也形成有将储液箱主体18的内外贯通的连通孔45。储液箱主体18在安装凸台部42、43处安装于主缸12的安装凸台部14、15的上述安装孔16、17。主缸12的各液压室能够经由这些安装凸台部14、15的安装孔16、17而连通。
[0038]如图4所示,前侧下方突出部24具有从前侧载置底部38的前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50、从前侧载置底部38的后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51和从前侧载置底部38的右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52。在前侧载置底部38的左侧的缘部,如图1所示,连结有上述侧壁26的下部。换言之,如图7所示,由前壁部50、后壁部51、侧壁部52及侧壁26包围的范围成为前侧载置底部38,在该范围内形成有安装凸台部42。
[0039]后侧下方突出部25具有如图4所示那样从后侧载置底部39的前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55、从后侧载置底部39的后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56、如图1所示那样从后侧载置底部39的左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57和如图4所示那样从后侧载置底部39的右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58。换言之,如图7所示,由前壁部55、后壁部56、侧壁部57及侧壁部58包围的范围成为后侧载置底部39,在该范围内形成有安装凸台部43。如图1所示,在中间底部23的前侧下方突出部24与后侧下方突出部25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液位指示开关60的开关安装部61。
[0040]侧壁26具有后壁部65、后倾斜壁部66、中间壁部67、前倾斜壁部68、前壁部69和前端壁部70。后壁部65从后端壁28的左侧的端缘部沿前后方向并且沿铅直方向向前方延伸。如图7所示,后倾斜壁部66从后壁部65的前端缘部起以越向前侧越位于左右方向的内侧即右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中间壁部67从后倾斜壁部66的前端缘部起以与后壁部65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前倾斜壁部68从中间壁部67的前端缘部起以越向前侧越位于左右方向的内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前壁部69从前倾斜壁部68的前端缘部起以与中间壁部67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如图1所示,前端壁部70从前壁部69的上端部起以与其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向前方延伸。中间壁部67的下部及前倾斜壁部68的下部构成了前侧下方突出部24。在前倾斜壁部68的外表面上,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水平地形成有表示最低的液面水平的最低液面显示线71。在该最低液面显示线71的上侧,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