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接车用横梁及铰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657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接车用横梁及铰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接车用横梁及铰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车辆制造业也在突飞猛进,铰接式客车以它载客量大、利用系数高等特点在国内大中城市逐渐得到推广。
[0003]现有的铰接客车包括纯燃油铰接客车、混合动力铰接客车、天然气铰接客车和有轨电车。纯燃油铰接客车环境污染大。混合动力铰接客车需要同时利用燃油和其它能源,结构复杂,且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铰接客车,虽然减少了环境污染,但发动机噪音较大,影响乘坐舒适性,且天然气瓶固定在车底造成地板较高,乘客门需要设三级踏板,为乘客上下车带来不便。有轨电车,需要设置架空电缆,成本高。
[0004]电动铰接客车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无污染,绿色环保、噪音小,乘坐舒适性高的优点。
[0005]但是,由于电动铰接客车上需搭载重量较大的电池包,导致车身重量较大,因此需对车身结构进行减重处理。其中铰接组件中,横梁用于连接铰接盘和车厢结构。为保证强度,横梁通常为厚重的铸造件,重量较大,不利于降低车身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铰接车用横梁重量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铰接车用横梁。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提供一种铰接车用横梁,包括外管及设置于外管内的垫板、钢柱和加强板;所述垫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平行;所述钢柱固定于所述垫板上,并且钢柱轴向垂直于外管轴向;所述钢柱内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孔;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垂直;所述外管上具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钢柱内的螺孔正对,形成贯穿横梁的通孔。
[0009]上述横梁通过外管、垫板、钢柱和加强板拼接而成,通过对各部件结构和厚度进行选择和针对性的设置,有效保证了横梁的强度,同时大大降低了横梁的重量,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垫板、加强板和外管管壁的厚度依次递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上固定有多个钢柱;所述外管上具有与钢柱数量相同的螺栓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内设置有两个垫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垫板相对外管轴向中点对称分布。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内设置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沿纵向设置。
[0015]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铰接组件,包括铰接盘、用于固定至第一车厢的第一横梁和用于固定至第二车厢的第二横梁;所述铰接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为如前所述的铰接车用横梁。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至第二车厢;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连接板和固定板之间,并且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和多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并均与连接板和固定板垂直;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板均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板之间,并且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板的厚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还包括两个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固定板和连接板斜向设置,并且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连接板的端部和固定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支撑板和连接板均为实心钢板;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至第一车厢和/或第二车厢的加强衬板;所述加强衬板固定于固定板和/或外管底部,以将固定板与第二车厢固定和/或将外管与第一车厢固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铰接车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铰接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铰接组件中第二横梁的立体图。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1、第一横梁;101、外管;102、垫板;103、钢柱;104、加强板;105、螺栓孔;
[0025]2、折叠篷第一支架;
[0026]3、折叠篷第二支架;
[0027]4、第二横梁;401、固定板;402、第一支撑板;403、第二支撑板;404、连接板;405、第三支撑板;
[0028]5、铰接盘;
[0029]6、加强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接车用横梁包括外管及设置于外管内的垫板、钢柱和加强板;所述垫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平行;所述钢柱固定于所述垫板上,并且钢柱轴向垂直于外管轴向;所述钢柱内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孔;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垂直;所述外管上具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钢柱内的螺孔正对,形成贯穿横梁的通孔。
[0034]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横梁可作为铰接盘与前车厢连接的前横梁,也可以作为铰接盘与后车厢连接的后横梁。根据电动铰接车底盘的设计,上述横梁优选作为后横梁。
[0035]具体的,上述横梁包括外管及设置于外管内的垫板、钢柱和加强板。
[0036]其中,外管为横梁的框架结构,上述垫板、钢柱和加强板均设置于外管内。为便于装配,本实用新型中,外管优选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方体管状,以便保证焊接精度及强度。外管材质可以为钢材。
[0037]同时,外管上开设有螺栓孔,外管通过螺栓孔与车厢螺栓连接。
[0038]上述垫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中,垫板用于支撑钢柱。垫板采用厚钢板焊接于外管内壁上。
[0039]钢柱固定于上述垫板上,并且钢柱轴向垂直于外管轴向。同时,钢柱内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孔。外管内,钢柱的螺孔与外管侧壁上的螺栓孔正对,形成贯穿横梁的通孔。横梁与车厢螺栓连接时,螺栓穿过外管上的螺栓孔,插入钢柱的螺孔内,并与钢柱螺栓连接,实现横梁和车厢的固定。
[0040]上述钢柱作为与车厢螺栓连接的连接点。由于连接点处所受到的冲击最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钢柱固定于厚钢板材质的垫板上,保证此处的强度。
[0041]为保证连接强度,优选情况下,所述垫板上固定有多个钢柱。此时,对应的,所述外管上具有与钢柱数量相同的螺栓孔。
[0042]本实用新型中,为更好的保证连接强度,优选情况下,所述外管内设置有两个垫板。通过两个垫板及每个垫板上的钢柱,将横梁和车厢之间的受力点进行分散,从而更好的保证横梁的强度。
[0043]在上述情况下,优选所述两个垫板相对外管轴向中点对称分布,以使两个垫板受力相同。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与外管轴向垂直。加强板在横梁的受力方向对横梁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加强板在横梁上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在提高横梁强度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横梁的重量。
[0045]优选情况下,外管内设置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外管内壁上,并沿纵向设置。
[0046]如前所述,外管作为横梁的框架,垫板、钢柱和加强板均设置于外管内。垫板用于在受力点对钢柱起到支撑,并提高受力点强度的作用。加强板主要用于对部分区域进行补强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垫板、加强板和外管的作用及受力情况,所述垫板、加强板和外管管壁的厚度依次递减。
[0047]此时,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横梁的强度,同时可大大减轻横梁的重量。根据本实用新型,更优选情况下,所述垫板、加强板和外管管壁的厚度依次递减,可在有效保证横梁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横梁的重量。
[0048]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铰接组件,包括铰接盘、用于固定至第一车厢的第一横梁和用于固定至第二车厢的第二横梁;所述铰接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为如前所述的铰接车用横梁。
[0049]铰接车一般由前后车厢以及连接前后车厢的底盘铰接组件等组成,其中底盘铰接组件包括铰接盘、前横梁、后横梁以及阻尼系统等,铰接盘通过前横梁与铰接车的前车厢固定连接,通过后横梁与铰接车的后车厢固定连接。
[00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梁可作为上述前横梁或后横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