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出风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659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出风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后出风道总成。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现有的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包括通风叶片及卡脚,汽车后出风道总成通过卡脚固定在汽车的侧围外板上,叶片的开闭实现汽车的后出风口的通风及密封功能,根据车型不同,后出风道总成的形状及通风结构各有差异、然而现有的汽车后出风道存在一些不足,现有后出风道防尘防水能力较差;现有的后出风道叶片使用后无法自动复原,导致出风效果差,且叶片的一部分裸露在出风道外,容易折断;现有后出风道总成没有密封条,不能有效的阻止风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尘防水、出风效果佳、有效阻止风泄露的汽车后出风道总成。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它包括出风道面板、固定在出风道面板内侧面的出风道盖体,出风道盖体内侧四周设有密封圈,所述出风道盖体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单元,第一出风单元包括设于出风道盖体上的第一出风口和铰接在出风道盖体内侧的用于开闭第一出风口的叶片;所述出风道面板上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向出风道面板内侧凸起的槽体,槽体的一侧壁用于出风时叶片搭接,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设有第二出风口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垂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第二出风口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垂直即第二出风口与出风道面板垂直,且边上有用于出风时叶片搭接的侧壁,安装使用时,第二出风口上方都有用于出风时叶片搭接的侧壁,此侧壁除了能搭接叶片,还能用于挡雨,使得该实用新型能防尘防水;叶片通过铰接固定在出风道盖体内侧,当出风时,叶片内外气压不同,叶片产生转动,风经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车外,当无风时,内外气压一致,叶片靠自身重力要闭合第一出风口,这种叶片运动复原结构使出风效果大大提高;出风道盖体内侧四周设有密封圈(即出风道盖体和出风道面板接触的地方设有密封圈),可以有效的阻止风泄漏。(该实用新型以出风道面板的长度方向竖向安装,且叶片的铰接处位于叶片上端,说明书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均以该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向为准)
[0007]作为改进,所述出风道盖体内侧设有凸块,第一出风口设于凸块上,凸块靠近叶片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远离叶片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无风时,叶片靠自身重力闭合第一出风口,设置此结构,使叶片闭合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叶片与第一出风口闭合性更好。
[0008]作为改进,所述槽体的用于出风时叶片搭接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相交成锐角,即槽体的用于出风时叶片搭接的侧壁是倾斜的,叶片被吹起与槽体的一侧壁搭接,风从第一出风口出来,经过相应的叶片、倾斜侧壁导向再经由该侧壁下方的第二出风口排出,此时槽体的用于吹风时叶片搭接的侧壁不仅起到限位叶片的作用,还起到导向风的作用。
[0009]作为改进,两个槽体组成一个第二出风单元,其中一个槽体的挡板与相邻槽体的设有第二出风口的侧壁相连。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出风道总成的爆炸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出风道总成的部分剖视图。
[0012]图3是出风道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出风道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如图所示:1、出风道面板,2、出风道盖体,3、密封圈,4、第一出风口,5、叶片,6、槽体,6.1、第二出风口,7、凸块,8、第二出风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所示,一种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它包括出风道面板1、固定在出风道面板I内侧面的出风道盖体2,出风道盖体2内侧四周设有密封圈3,所述出风道盖体2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单元,第一出风单元包括设于出风道盖体2上的第一出风口 4和铰接在出风道盖体2内侧的用于开闭第一出风口 4的叶片5 ;所述出风道面板I上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向出风道面板I内侧凸起的槽体6,槽体6的一侧壁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 6.1,设有第二出风口 6.1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I垂直。
[0017]所述出风道盖体2内侧设有凸块7,第一出风口 4设于凸块7上,凸块7靠近叶片5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远离叶片5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
[0018]所述槽体6的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I相交成锐角。
[0019]上述所指的是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的侧壁是倾斜设置的,倾斜方向如图2所示。
[0020]两个槽体6组成一个第二出风单元8,其中一个所述槽体6的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的侧壁与相邻槽体6的设有第二出风口 6.1的侧壁通过水平连接部过渡连接。该结构会导致相邻的第二出风口大小不同,因此与之配合的叶片的大小也要作相应修改。
[0021]该实用新型以出风道面板的长度方向竖向安装,且叶片的铰接处位于叶片上端,说明书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均以该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向为准,即说明书所提到的上、下、左、右以说明书附图1、附图2的方向为基准。
[0022]具体运动过程为:当出风时,叶片内外气压不同,叶片产生转动,当叶片转动一定角度,与槽体的一侧壁搭接,风先穿过第一出风口,再通过叶片和该侧壁导向,穿过(该侧壁下方的)第二出风口,再由该槽体下方的槽体的用于搭接叶片的侧壁再一次导向最终将风排出车外;当无风时,内外气压一致,叶片靠自身重力回复从而闭合第一出风口。
[0023]一枚叶片是和槽体的一(与出风道面板倾斜的)侧壁和相邻槽体的(与出风道面板垂直的)第二出风口配合的,而不是同一个槽体的侧壁和第二出风口,另外当两个槽体组合成一个第二出风单元的时候,最首的第二出风口和最末的用于搭接吹风时叶片的侧壁是不起实质作用的。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出风道面板(1)、固定在出风道面板(1)内侧面的出风道盖体(2),出风道盖体(2)内侧四周设有密封圈(3),所述出风道盖体(2)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单元,第一出风单元包括设于出风道盖体(2)上的第一出风口(4)和铰接在出风道盖体(2)内侧的用于开闭第一出风口(4)的叶片(5);所述出风道面板(I)上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向出风道面板(I)内侧凸起的槽体出),槽体(6)的一侧壁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6.1),设有第二出风口(6.1)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I)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盖体(2)内侧设有凸块(7),第一出风口(4)设于凸块(7)上,凸块(7)靠近叶片(5)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远离叶片(5)铰接处的一侧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6)的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I)相交成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槽体(6)组成一个第二出风单元(8),其中一个所述槽体(6)的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的侧壁与相邻槽体(6)的设有第二出风口(6.1)的侧壁通过水平连接部过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出风道总成它包括出风道面板(1)、固定在出风道面板(1)内侧面的出风道盖体(2),出风道盖体(2)内侧四周设有密封圈(3),所述出风道盖体(2)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单元,第一出风单元包括设于出风道盖体(2)上的第一出风口(4)和铰接在出风道盖体(2)内侧的用于开闭第一出风口(4)的叶片(5);所述出风道面板(1)上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向出风道面板(1)内侧凸起的槽体(6),槽体(6)的一侧壁用于出风时叶片(5)搭接,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6.1),设有第二出风口(6.1)的侧壁与出风道面板(1)垂直,该实用新型能够防尘防水、出风效果佳、有效阻止风泄露。
【IPC分类】B60H1-26, B60H1-34
【公开号】CN204415085
【申请号】CN201520091696
【发明人】王宇阳, 王汉男
【申请人】宁波汉普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