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55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脚轮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组装容易、制动稳固及使用寿命长的脚轮。
【背景技术】
[0002]所谓的脚轮,装设于一物体底部,以凭借可转动的脚轮便于移动该物体,常见装于病床、柜子等大型物体上。
[0003]然而,脚轮的构造主要具有一轮座、一穿设于该轮座顶部的转轴及至少一枢设于该轮座底部的轮体,以由该转轴与病床连接,而能凭借该轮体相对该轮座的转动而带动该病床进行前后与后退,并由于该轮座相对该转轴的转动,而能调整该病床的前进与后退方向。
[0004]然而,上述的脚轮为早期使用的老旧型式,现今使用的脚轮1,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包含有一轮座2、一穿设于该轮座2顶部的转轴3、至少一枢设于该轮座2底部的轮体4及一制动单元5,该转轴3的末端周围设有多个卡制槽99,该制动单元5具有一枢设于该轮座2上的控制钮6、一与该控制钮6枢接的连杆7,一同时枢接于该轮座2与该连杆7上的从动连杆8及一与该从动连杆8固接的制动杆9,该制动杆9的底端则具有一卡制块91。由此,当该控制钮6上摆时,连动该连杆7、从动连杆8及该制动杆9,以将该制动块91下移而与该转轴3的制动槽99脱离(如图1所示),使此时的转轴3得以自由转动;当该该控制钮6被使用者控制而下摆时,则连动该连杆7、从动连杆8及该制动杆9,以将该制动块91上移卡入于该转轴3的制动槽99内(如图2所示),使此时的转轴3被制动而无法自由转动。
[0005]但,上述现有脚轮I中的制动单元5所需的构件(控制钮、连杆、从动连杆及制动杆)相当的复杂而繁多,对于制造者而言,其过多的零件将导致制造成本提高,且组装上亦相对耗时耗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过多的零件将导致零件易损坏,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会使得后续维修与更换费用增加,更有制动稳定性不佳等问题。况且,此种现有的脚轮仅能对转轴形成制动,而无法对轮体形成制动,而有功效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脚轮有着制造成本高、组装耗时耗力、零件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后续维修与更换费用增加及制动稳定性不佳等问题;缘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轮,其包含有:一轮座,具有一转轴孔、一轮轴孔及一控制钮槽;一转轴,具有一轴杆,该轴杆穿置于该轮座的转轴孔中,该轴杆的外周面具有多道轴杆粗糙纹;一制动组,具有一轮制动块及一连结于该轮制动块上的轴制动块,该轮制动块的前端具有多个卡制齿,该轮制动块横向贯穿有两对应的长槽,该轴制动块具有多个轴制动块粗糙纹;一轮组,具有一轮轴及两轮体,该轮轴穿经该轮座的轮轴孔与该制动组的长槽,而将该两轮体连接于该轮座的相对侧上,该各轮体的内侧周面上具有多个轮制动槽;一弹簧,抵接于该轮座与该制动组的轮制动块间,以提供该制动组一远离该转轴方向的弹性预力;一控制钮,枢接于该轮座的控制钮槽中,能够受外力作用而于一上摆位置至一下摆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当该控制钮位于下摆位置时,该控制钮推移该制动组往该转轴方向位移,以由该轴制动块粗糙纹与该转轴的轴杆粗糙纹抵接,以限制该轮座的转动,并由该卡制齿卡入于该轮制动槽内,以限制该轮体的转动。
[0007]所述的脚轮,其中,当该控制钮位于上摆位置时,该控制钮未推移该制动组,由该弹簧将该制动组往远离转轴方向推移,使该轴制动块粗糙纹与该转轴的轴杆粗糙纹未抵接,该轮座能够转动,该卡制齿未卡入于该轮制动槽内,该轮体能够转动。
[0008]所述的脚轮,其中,该轮座具有一轮座本体及一以一体连接于该轮座本体内部的中隔板;该转轴孔自该轮座本体的顶面往下延伸而成,该轮座本体于位在该中隔板两侧前后相对应位置设有多个滑动槽,以供该轮制动块的前后端滑接,该轮制动块能够于该滑动槽内滑移,该中隔板上具有一连通该转轴孔的制动滑槽,该轴制动块位于该制动滑槽中,该轴制动块能够于该制动滑槽内滑移,该控制钮槽位于该轮座本体上,该中隔板的底部凸伸有一轮座弹簧定位柱,以供该弹簧一端抵接,该轮轴孔横向贯穿该中隔板。
[0009]所述的脚轮,其中,该转轴更具有一珠体、一轴杆轴承及一封盖;该轴杆的一端穿置于该轮座的转轴孔内,该轴杆的另一端则伸出于该转轴孔外,该轴杆粗糙纹为环状布置于该轴杆的外周面上,该珠体置于该轴杆与该转轴孔的底壁间,该轴杆轴承置于该转轴孔内周壁与该轴杆外周面间,该封盖供该轴杆穿入并封设于该转轴孔开口上。
[0010]所述的脚轮,其中,该轮制动块为一体制成,该轮制动块具有两立板部及一连接于该两立板部底部间的连接部,该两立板部间相隔有一预定间距,该多个卡制齿分别形成于该两立板部的前端,该多个长槽分别形成于该两立板部的对应位置处,该连接部上具有一制动组弹簧定位柱,以供该弹簧一端抵接,该轴制动块连结于该两立板部的前端位置间,该轴制动块具有一弧槽,该多道轴制动块粗糙纹形成于该弧槽的壁面上。
[0011]所述的脚轮,其中,该制动组的两立板部后端分别形成有一弧面;该控制钮具有一外控制部及一与该外控制部一体连接的内控制部,该外控制部的外侧面上具有多个止滑纹路,该内控制部自该轮座的控制钮槽穿入进行枢接,该外控制部位于该轮座外,该内控制部具有两个凸出的推抵端;当该控制钮位于下摆位置时,该控制钮的两个推抵端推抵于该制动组的弧面上。
[0012]所述的脚轮,其中,该轮组的轮体具有一轮内盖、一轮套及一轮外盖,该多个轮制动槽环状排列地形成于该轮内盖的内侧周面上,该轮内盖的中央贯穿有一轮轴穿孔,以供该轮轴穿经,该轮内盖的外侧面上具有多个卡接槽,该轮套由软质材料所制成,套接于该轮内盖的外周面上,该轮外盖上具有多个卡接块,该轮外盖的卡接块与该轮内盖的卡接槽卡接,以将该轮外盖封接于该轮内盖的外侧。
[0013]所述的脚轮,其中,该轮组更具有一轮轴轴承,该轮轴轴承位于该轮轴的外周面与该轮轴孔的内周面间。
[0014]由此,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制造成本低廉、组装快速及制动效果佳等功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的一种脚轮的构造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现有脚轮的作动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5为沿图4中5 —5剖线的剖视图;
[0020]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0021]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0022]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0023]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背景技术】:脚轮I ;轮座2 ;转轴3 ;轮体4 ;控制单元5 ;控制钮6 ;连杆7 ;从动连杆8 ;制动杆9 ;制动块91 ;制动槽99 ;
[0026]本实用新型:脚轮100 ;轮座10 ;轮座本体11 ;转轴孔111 ;滑动槽112 ;控制钮槽113 ;中隔板12 ;制动滑槽121 ;轮座弹簧定位柱122 ;轮轴孔123 ;转轴20 ;轴杆21 ;轴杆粗糙纹211 ;珠体22 ;轴杆轴承23 ;封盖24 ;制动组30 ;轮制动块31 ;立板部311 ;连接部312 ;卡制齿313 ;制动组弹簧定位柱314 ;长槽315 ;弧面317 ;轴制动块32 ;轴制动块粗糙纹322 ;弧槽324 ;轮组40 ;轮轴41 ;轮轴轴承42 ;轮体43 ;轮内盖431 ;轮套432 ;轮外盖433 ;轮制动槽434 ;轮轴穿孔435 ;卡接槽436 ;卡接块437 ;弹簧50 ;控制钮60 ;外控制部61 ;止滑纹路611 ;内控制部62 ;推抵端6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0028]请参阅图3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脚轮100,其包含有一轮座10、一转轴20、一制动组30、一轮组40、一弹簧50及一控制钮60,其中:
[0029]请参阅图3至图5,该轮座10,具有一轮座本体11及一以一体连接于该轮座本体11内部的中隔板12 ;该轮座本体11的顶面往下延伸有一转轴孔111,该轮座本体11并于位在该中隔板12两侧前后相对应位置设有多个滑动槽112,该轮座本体11上具有一控制钮槽113,该中隔板12上具有一连通该转轴孔12的制动滑槽121,该中隔板12的底部凸伸有一轮座弹簧定位柱122,该中隔板12横向贯穿一轮轴孔123。
[0030]请参阅图3至图5,该转轴20,具有一轴杆21、一珠体22、一轴杆轴承23及一封盖24 ;该轴杆21的一端穿置于该轮座10的转轴孔111内,并可受外力作用而原地轴转,该轴杆21的另一端则伸出于该转轴孔111外,用以与一外物连结,该轴杆21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环状相接设置的轴杆粗糙纹211,且该轴杆粗糙纹211位于该轮座10的滑动槽112的对应位置处,该珠体22为钢珠,置于该轴杆21与该转轴孔111的底壁间,以减少该轴杆21轴转时与该转轴孔111底壁间的摩擦力,该轴杆轴承23置于轮座10的转轴孔111内周壁与该轴杆21外周面间,以减少该轴杆21轴转时与该转轴孔111内周壁间的摩擦力,以使该轴杆21的轴转更为顺畅,该封盖24供该轴杆21穿入并封设于该轮座10的转轴孔111开口上,以将该转轴孔111的开口加以封闭。
[0031]请参阅图3至图5,该制动组30,具有一轮制动块31及一轴制动块32 ;该轮制动块31为一体制成,该轮制动块31具有两立板部311及一连接于该两立板部311底部间的连接部312,使该两立板部311间相隔有一预定间距,该两立板部311的前端分别具有多个卡制齿313,该两立板部311于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