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78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板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桥板是装在平板车尾部的两组对称设置的随车装卸机构,当平板车行驶时,桥板收起并锁紧。
[0003]现有技术的用于运输履带式或轮式设备的平板车装卸适用范围窄,桥板机构无法左右横向调整,即桥板机构中心距无法调整,而履带式设备的履带中心距、轮式设备的轮距尺寸大小不一,所以桥板机构无法满足多种设备的装卸作业,桥板机构适应性不好,导致平板车使用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以满足不同履带中心距或轮距设备在平板车上的装卸,提高平板车的使用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包括以平行设置的方式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结构相同的左、右桥板机构;所述桥板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桥板前段和桥板后段,在桥板前段的后下部安装有支承座;所述桥板前段包括前桥板本体,与前桥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导向杆,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前桥板本体的前端通过桥板轴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所述导向杆的后端与前桥板本体的后端相结合,导向杆的前端固接有导向杆连接套,导向杆连接套通过弹簧轴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在桥板轴与弹簧轴之间平行设置有丝杠,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结合,以螺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丝杠上的调整螺套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相结合;所述桥板轴和弹簧轴的长度大于桥板的宽度,由丝杠与调整螺套组成的丝杠机构带动整个桥板沿桥板轴与弹簧轴共同组成的导向轴作左右横移动运动。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桥板前段的前桥板本体和所述桥板后段均是是由矩形管和方管焊接而成的箱型框架式结构;所述桥板后段通过连接耳板、销轴与桥板前段铰接连接在一起。
[0008]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螺套的前后两端均为圆弧面结构,分别卡装在桥板前段的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上,扳动丝杠两头端加工的六方头,从而带动与调整螺套前端连接的前桥板本体沿桥板轴左右横向移动,同时也带动与调整螺套后端连接的导向杆连接套沿弹簧轴左右横向移动。
[000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桥板前段的后端安装有带有保险销的手柄,所述保险销与导向杆后端部的销孔相配合构成桥板收起时的导向杆锁死固定机构,防止桥板前后晃动。在所述桥板前段和桥板后段上表面焊接有用于防止车辆及设备上车时打滑的防滑块。
[0010]当桥板放下时,桥板后段翻转后,后部放于水平地面,前部支于桥板前段的支承座上。当桥板收起时,用挂板、挡板将桥板前段和桥板后段连接锁固在一起;桥板放于水平地面时,滑动挡板旋转一定方向,取下挂板即可解除桥板前段与桥板后段的锁固,同时推动保险销上的手柄,将保险销推入导向杆端部的孔中,即可将导向杆上的弹簧锁死固定,防止桥板前后晃动。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不同履带中心距或轮距设备在平板车上的装卸,大大提高了平板车的使用效率,且操作及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俯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收起状态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7]图中:1-桥板轴,2-丝杠,3-弹簧轴,4-桥板前段,5-弹簧,6_挡板,7_连接耳板,8-挂板,9-桥板后段,10-防滑块,11-销轴,12-导向杆,13-六方头,14-支承座,15-保险销,16-手柄,17-轴承,18-导向杆连接套,19-调整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包括以平行设置的方式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结构相同的左、右桥板机构;所述桥板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桥板前段(4)和桥板后段(9),在桥板前段(4)的后下部安装有支承座(14);所述桥板前段(4)包括前桥板本体,与前桥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导向杆(12),套装在导向杆(12)上的弹簧(5);所述前桥板本体的前端通过桥板轴(I)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所述导向杆(12)的后端与前桥板本体的后端相结合,导向杆(12)的前端固接有导向杆连接套(18),导向杆连接套(18)通过弹簧轴(3)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在桥板轴(I)与弹簧轴(3)之间平行设置有丝杠(2),丝杠(2)的两端通过轴承(17)分别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结合,以螺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丝杠(2)上的调整螺套(1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18)相结合;所述桥板轴(I)和弹簧轴(3)的长度大于桥板的宽度,所述丝杠(2)两端为六方头(13)结构,由丝杠(2)与调整螺套(19)组成的丝杠机构带动整个桥板沿桥板轴(I)与弹簧轴(3)共同组成的导向轴作左右横移动运动(参见图4)。
[00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桥板前段(4)的前桥板本体和所述桥板后段(9)均是是由矩形管和方管焊接而成的箱型框架式结构;所述桥板后段(9 )通过连接耳板(7 )、销轴(11)与桥板前段(4 )铰接连接在一起;当桥板放下时,桥板后段(9 )翻转后,后部放于水平地面,前部支于桥板前段(4)的支承座(14)上。
[002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螺套(19)的前后两端均为圆弧面结构,分别卡装在桥板前段(4)的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18)上,扳动丝杠(2)两头端加工的六方头,从而带动与调整螺套(19)前端连接的前桥板本体沿桥板轴(I)左右横向移动,同时也带动与调整螺套(19)后端连接的导向杆连接套(18)沿弹簧轴(3)左右横向移动。
[002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桥板前段(4)的后端安装有带有保险销(15)的手柄(16),所述保险销(15)与导向杆(12)后端部的销孔相配合构成桥板收起时的导向杆
(12)锁死固定机构;更具体说,桥板收起时,推动保险销(15)上的手柄(16),将保险销(15)推入导向杆(12)端部的孔中,即可将导向杆(12)上的弹簧(5)锁死固定,防止桥板前后晃动。在所述桥板前段(4)和桥板后段(9)上表面焊接有用于防止车辆及设备上车时打滑的防滑块(10)。
[0023]本实用新型在桥板收起时,用挂板(8 )、挡板(6 )将桥板前段(4 )和桥板后段(9 )连接锁固在一起;桥板放于水平地面时,滑动挡板(6)旋转一定方向,取下挂板(8)即可解除桥板前段(4)与桥板后段(9)的锁固。
【主权项】
1.一种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它包括以平行设置的方式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结构相同的左、右桥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桥板前段(4)和桥板后段(9),在桥板前段(4)的后下部安装有支承座(14);所述桥板前段(4 )包括前桥板本体,与前桥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导向杆(12 ),套装在导向杆(12 )上的弹簧(5);所述前桥板本体的前端通过桥板轴(I)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所述导向杆(12)的后端与前桥板本体的后端相结合,导向杆(12)的前端固接有导向杆连接套(18),导向杆连接套(18)通过弹簧轴(3)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在桥板轴(I)与弹簧轴(3)之间平行设置有丝杠(2),丝杠(2)的两端通过轴承(17)分别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结合,以螺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丝杠(2)上的调整螺套(1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18)相结合;所述桥板轴(I)和弹簧轴(3)的长度大于桥板的宽度,由丝杠(2)与调整螺套(19)组成的丝杠机构带动整个桥板沿桥板轴(I)与弹簧轴(3)共同组成的导向轴作左右横移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前段(4)的前桥板本体和所述桥板后段(9)均是是由矩形管和方管焊接而成的箱型框架式结构;所述桥板后段(9 )通过连接耳板(7 )、销轴(11)与桥板前段(4 )铰接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其特征在于:调整螺套(19)的前后两端均为圆弧面结构,分别卡装在桥板前段(4)的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前段(4)的后端安装有带有保险销(15)的手柄(16),所述保险销(15)与导向杆(12)后端部的销孔相配合构成桥板收起时的导向杆(12)锁死固定机构,防止桥板前后晃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桥板前段(4 )和桥板后段(9 )上表面焊接有用于防止车辆及设备上车时打滑的防滑块(10 )。
【专利摘要】一种中心距可调的平板车桥板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桥板前段和桥板后段,在桥板前段的后下部安装有支承座;桥板前段包括前桥板本体,与前桥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导向杆,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弹簧;前桥板本体的前端通过桥板轴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所述导向杆的后端与前桥板本体的后端相结合,导向杆的前端固接有导向杆连接套,导向杆连接套通过弹簧轴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铰接;在桥板轴与弹簧轴之间平行设置有丝杠,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在平板车尾部的左右连接耳相结合,以螺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丝杠上的调整螺套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桥板本体和导向杆连接套相结合。
【IPC分类】B60P1-43
【公开号】CN204432480
【申请号】CN201520080316
【发明人】周平, 桓耀辉, 李建新, 宋明朗, 刘鹏军, 屈军坡
【申请人】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