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22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
【背景技术】
[0002]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是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为遮挡强光,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0003]如图1-2所示,导轨I’通过螺钉安装于车体钣金,导轨I’上设有滑槽11’和螺钉孔12’,滑槽11’设有开口 111’,滑珠2’设有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连接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圆柱体23’。安装时,滑珠2’自导轨I的一端装入,并通过圆柱体23’与开口 111’间隙配合,实现滑珠沿滑槽11’的滑动,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可防止滑珠在竖直方向脱出滑槽11’,起限位挡板的作用。
[0004]上述的结构中,滑珠2’只能从导轨I’的一端装入,且装入后的每个滑珠2’都需沿滑槽11’滑动至预设位置,安装耗时长,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安装方便且安装效率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包括安装于车体钣金的导轨,和滑接于所述导轨的滑槽内的滑珠,所述滑槽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滑珠设有导向部,所述滑珠通过所述导向部自所述开口安装于所述导轨。
[0008]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珠两侧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滑珠之间还设有复位簧,在所述开口内,所述支撑板紧贴于所述滑珠;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复位簧的驱动下撑开,并抵靠于所述滑槽的内壁。
[0009]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滑珠顶部的拱形凸台,所述拱形凸台凸向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且所述拱形凸台自其小端进入所述滑槽。
[0010]优选地,所述拱形凸台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设于所述拱形凸台与所述导轨接触时的变形部位。
[0011]优选地,所述导轨靠近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卡边,子母扣的一端设有卡脚,另一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卡边,所述卡脚卡接于车体钣金。
[0012]优选地,所述导轨还设有拆卸孔,所述卡边向靠近所述拆卸孔的一侧偏移并脱离所述子母扣。
[0013]优选地,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滑珠脱出所述滑槽的行程内。
[0014]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导轨的U形切缝,和自所述U形切缝向靠近所述滑珠的一侧翻转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滑珠接触并抵靠。
[0015]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包括安装于车体钣金的导轨,和滑接于所述导轨的滑槽内的滑珠,所述滑槽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滑珠设有导向部,所述滑珠通过所述导向部自所述开口安装于所述滑槽。采用此技术方案,滑珠直接从滑槽的开口处装入,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滑珠只能从导轨的一端装入的局限性,且装入后的滑珠相对于导轨的安装位置较准确,只需做少量调整,节省了安装时间,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侧窗帘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窗帘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的B-B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的C-C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部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图1-2 中:1’_ 导轨;11’-滑槽;111’-开口 ;12’-螺钉孔;2’-滑珠;21’-第一板;22’ -第二板;23’ -圆柱体。
[0025]图3-6中:10-导轨;11_滑槽;12_开口 ;13_卡边;14-拆卸孔;15_翻边;20_滑珠;21_拱形凸台;22_开槽;30_子母扣;31_圆柱体;311-卡脚;32_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0027]结合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包括安装于车体钣金的导轨10,和滑接于导轨10的滑槽11内的滑珠2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导轨10远离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开口 21,且滑珠20设有导向部,滑珠20通过导向部自开口 21安装于滑槽11内。采用此技术方案,滑珠20可直接从开口 21处装入,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滑珠20只能从导轨10的一端装入滑槽11的局限性,且装入后的滑珠20相对于导轨10的安装位置较准确,只需做少量调整,节省了安装时间,并提尚了安装效率。
[0028]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导向部可选择如下实施例一:导向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滑珠20两侧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和滑珠之间还设有复位簧,在开口 21内,支撑板紧贴于滑珠20 ;在滑槽11内,支撑板在复位簧的驱动下向远离滑珠20的一侧转动并抵靠于导轨10的内壁。然而,上述实施例一中,导向部的结构较复杂,零件数量多,装配不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优选如下实施例二:导向部包括设于滑珠20的拱形凸台21,拱形凸台21凸向靠近滑槽11的一侧,且拱形凸台21自其小端进入滑槽11。此方案中,拱形凸台21自其小端先行进入开口 21内,然后施力推力,将拱形凸台21整体推入滑槽11内。此结构相对于实施例一相比,结构更加简单。
[0029]且更优地,拱形凸台21优选采用POM(聚甲醛塑料)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可减小其相对于导轨10滑动时的摩擦力,以降低安装难度。
[0030]进一步,拱形凸台21还设有开槽22,开槽22设于拱形凸台21与导轨10抵靠时的变形部位。此结构通过设置开槽22,可减小拱形凸台21在变形部位处的刚度,在安装力的作用下,使得拱形凸台21更容易变形,使其顺利通过开口 22,以减小安装力,进一步降低安装难度。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窗帘总成,与车体钣金的连接优选采用卡接,具体地,导轨10靠近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卡边13 ;子母扣30的一端设有圆柱体31,另一端设有卡勾32,圆柱体31螺接于卡勾32的螺孔内,圆柱体31外壁设有向靠近卡勾32的一侧倾斜的卡脚311,安装时,卡脚311卡接于车体钣金,卡勾32卡接于卡边13,此结构安装方便且连接可靠,较现有技术中的螺钉连接相比,安装效率高。
[0032]同时,为了方便子母扣30与导轨10拆卸,导轨10上还设有拆卸孔14,拆卸孔14的轴线与圆柱体31的轴线共线,子母扣30通过拆卸孔14拆卸。此结构中,拆卸孔14的设置可降低导轨10在此位置上的刚度,拆卸子母扣30时,按压卡边13使其向靠近对方的一侧变形,并脱离卡勾,即实现卡扣32与卡边13脱离。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窗帘总成,为了避免滑珠20滑出导轨10,优选在导轨10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于滑珠20脱出滑槽11的行程内。具体地,限位部可设置为焊接于导轨10的内壁的挡板,挡板阻挡滑珠20滑出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重量,限位部优选包括设于导轨10上的U形切缝,和自U形切缝向靠近滑珠20的一侧翻起的翻边15,翻边15与滑珠20接触并抵靠,此方案避免增加挡板而导致的重量上的增加。
[0034]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而只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包括安装于车体钣金的导轨,和滑接于所述导轨的滑槽内的滑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滑珠设有导向部,所述滑珠通过所述导向部自所述开口安装于所述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珠两侧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滑珠之间还设有复位簧,在所述开口内,所述支撑板紧贴于所述滑珠;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复位簧的驱动下撑开,并抵靠于所述滑槽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滑珠顶部的拱形凸台,所述拱形凸台凸向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且所述拱形凸台自其小端进入所述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凸台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设于所述拱形凸台与所述导轨接触时的变形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靠近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卡边,子母扣的一端设有卡脚,另一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卡边,所述卡脚卡接于车体钣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还设有拆卸孔,所述卡边向靠近所述拆卸孔的一侧偏移并脱离所述子母扣。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滑珠脱出所述滑槽的行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窗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导轨的U形切缝,和自所述U形切缝向靠近所述滑珠的一侧翻转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滑珠接触并抵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的侧窗帘总成,包括安装于车体钣金的导轨,和滑接于所述导轨的滑槽内的滑珠,所述滑槽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滑珠设有导向部,所述滑珠通过所述导向部自所述开口安装于所述滑槽。采用此技术方案,滑珠直接从滑槽的开口处装入,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滑珠只能从导轨的一端装入的局限性,且装入后的滑珠相对于导轨的安装位置较准确,只需做少量调整,节省了安装时间,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IPC分类】B60J1-20
【公开号】CN204488438
【申请号】CN201520165082
【发明人】韩鹏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