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7955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固定部插入线束固定孔时,第二阻挡部23在固定柱21力的作用下向固定柱21方向收拢,当第二阻挡部23通过线束固定孔后,第二阻挡部23会恢复原形,此时,第二阻挡部23的圆锥管中直径大的部分大于线束过孔的直径,起到防止第二固定部从线束固定孔中脱出的效果,同时,第二阻挡部23与线束固定孔所在的部分的表面贴合,并且第一阻挡部22也与线束固定孔所在部分的另一表面贴合,起到了防止该管夹松动的作用。
[0038]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18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8活动式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18为转动配合。
[0039]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与第一连接部为注塑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18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接部18为注塑一体结构。
[0040]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有第一凸台17、圆柱体16及第二凸台15 ;所述圆柱体16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台17和所述第二凸台15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二凸台15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16的直径小于第一凸台17的直径和第二凸台15的直径;所述第一凸台17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凸台15的直径,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1]所述第二连接部18为圆柱形,在所述圆柱形的侧面径向设置有一圆形凹槽19 ;在所述圆形凹槽19至其中一个表面的侧面设置有卡口部;所述卡口部与所述圆形凹槽19连通;所述圆柱形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0042]所述第一凸台17设置于所述圆形凹槽19内,且圆柱体16卡入所述卡口部。
[0043]所述第一凸台17的高度略小于所述圆形凹槽19的轴向宽度;所述第一凸台17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圆形凹槽19的直径。这样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第二连接部18进行旋转,即第一凸台17在圆形凹槽19内转动。
[0044]所述圆柱体16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口部的直径,但大于所述卡口部的缺口 20最窄处的宽度;所述缺口 20呈V字形;这样的结构当圆柱体16卡入卡口部后,圆柱体16会因为缺口 20的存在而不能从卡口部脱出。
[0045]本技术方案的实际效果是:当线束与其它部件存在运动时,如发动机振动与车架振动的频率不同,在管夹部位存在相对运动力时,线束会作用于管线夹上,此时,第一固定部会旋转运动,来抵消振动频率的不同,产生的作用力会因为旋转而避免传统结构扎带或线束挣脱现象的发生。
[0046]当像汽车杂物盒有一定弧度的开启时,需要后部线束沿一定弧度运动时,管线夹中的线束可以旋转,线束长度无需变化。而传统结构,由于扎带固定线束,杂物盒的开启运动就需要多预留一定长度抵消线束不能跟随旋转带来的长度不足影响。
[00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管形结构;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向外的弯折,分别为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丁字形结构;包括有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端部的第一阻挡部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侧壁的多个第二阻挡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式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有第一凸台、圆柱体及第二凸台;所述圆柱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个表面;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凸台的直径和第二凸台的直径;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柱形,在所述圆柱形的侧面径向设置有一圆形凹槽;在所述圆形凹槽至其中一个表面的侧面设置有卡口部;所述卡口部与所述圆形凹槽连通;所述圆柱形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圆形凹槽内,且圆柱体卡入所述卡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形凹槽的轴向宽度;所述第一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口部的直径,但大于所述卡口部的缺口最窄处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呈V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V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为盘形,且所述第一阻挡部底面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部为圆锥管形;多个所述第二阻挡部沿所述固定柱侧壁轴向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式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通过本技术方案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部的设计,线束固定后,第一固定部可以旋转,并且带动线束可以实现旋转运动,抵消作用力,解决汽车振动带来的线束安全影响。
【IPC分类】B60R16-02
【公开号】CN204488687
【申请号】CN201520172053
【发明人】孙丰超, 汪振兴, 孟胥里, 李荫荣, 王春芝, 王政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