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侧卸式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245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侧卸式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内的运输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底侧卸式 矿车。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内的运输矿车有多种结构形式。由于巷道的限制, 现有矿车转向性能,栽重性能比较差。现有底侧卸式矿车适用于较大载重的装卸量,但转向性较差,运行平稳性不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性好,运行平稳的底側 卸式矿车,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底側卸式矿车,它包括底架,底 架上一侧铰接连接车箱,底架下连接行走装置,车箱一端或两端 设矿车间连接装置,车箱箱外壁上设支撑导轨,行走装置包括设 在底架下的转向行走装置和设在底架一側的卸载轮,所述转向行 走装置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连接的下转盘,下转盘与芯轴连接, 芯轴上连接上转盘,上转盘与底架连接,横梁两端分别设置在两 个轮对支架内,两轮对支架之间连接车轮轴,车轮轴两侧连接车 轮。本矿车转向性好,装车和自动卸车时运行稳定性和提高零部 件的使用寿命,载重量大。矿车的运行效率高,缩短了卸货时间, 制造和维护简便,适用于底侧卸式,装卸站内使用。


图1 底侧卸式矿车主视示意图。图2 底侧卸式矿车左视示意图。图3 底架俯一见示意图。图4 底架左视示意图。图5 转向行走装置主视示意图。图6 转向行走装置俯视示意图。图7 转向行走装置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底架2上一侧铰接连接车箱1。底架2 —侧设 铰接耳7,车箱1同侧设铰接耳8,铰接耳7与铰接耳8之间由铰 支轴9连接。车箱1的箱外壁上设支撑导轨4。底架2另一侧下 设卸载轮5 (图4所示)。如图1所示,车箱1两端设矿车间连接装置6,它与现有的 矿车间连接装置结构相同,不再此类书。底架2下设有转向行走 装置3。如图3所示,底架2由槽钢焊接成的平面框架结构。卸载轮 5设在底架2的一側。底架2中间开设转向行走装置3的连接孔9。如图5所示,转向行走装置3包括横梁21,横梁21中部连 接的下转盘18,下转盘18与芯轴16连接,芯轴16上连接上转 盘17,上转盘17与底架2连接(上转盘17穿过底架2中的连接 孔9,通过螺拴与底架2连接)。横梁21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轮 对支架15内,两轮对支架15之间连接车轮轴14,车轮轴14两 侧连接车轮13。两轮对支架15之间还连接托梁22。转向行走装 置3中还包括转向限位装置。如图6所示,转向限位装置包括横梁21中部开设转向限位 槽30,上转盘17上连接转向限位螺栓35,转向限位螺栓35穿过 转向限位槽30。如图7所示,轮对支架15为整体架构,轮对支架15上开设 两个车轴连接孔31,中部设横梁及緩冲连接孔32。车轮轴14与 车轴连接孔31连接(图6)。轮对支架15上的横梁及緩沖连接孔 32内连接緩沖板24,緩沖板24上连接横梁21,横梁及緩冲连接 孔32内两侧连接横梁緩冲导向柱23,横梁緩冲导向柱23上开设 限位导向槽29,横梁21上设导向块20设在限位导向槽29内。 托梁22的两端设在横梁及緩沖连接孔32内,緩沖板24设在托梁 22上。
权利要求1、一种底侧卸式矿车,它包括底架,底架上一侧铰接连接车箱,底架下连接行走装置,车箱一端或两端设矿车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车箱箱外壁上设支撑导轨,行走装置包括设在底架下的转向行走装置和设在底架一侧的卸载轮,所述转向行走装置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连接的下转盘,下转盘与芯轴连接,芯轴上连接上转盘,上转盘与底架连接,横梁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轮对支架内,两轮对支架之间连接车轮轴,车轮轴两侧连接车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横梁中部 开设转向限位槽,上转盘上连接转向限位螺栓,转向限位螺栓穿 过转向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轮对支架上 开设两个车轴连接孔,中部设横梁及緩冲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轮对支架 上的横梁及緩冲连接孔内连接緩冲板,緩冲板上连接横梁,横梁 及緩沖连接孔内两侧连接横梁緩冲导向柱,横梁緩冲导向柱上开 设限位导向槽,横梁上设导向块设在限位导向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侧卸式矿车。它包括底架,底架上一侧铰接连接车箱,底架下连接行走装置,车箱一端或两端设矿车间连接装置,车箱箱外壁上设支撑导轨,行走装置包括设在底架下的转向行走装置和设在底架一侧的卸载轮,所述转向行走装置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连接的下转盘,下转盘与芯轴连接,芯轴上连接上转盘,上转盘与底架连接,横梁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轮对支架内,两轮对支架之间连接车轮轴,车轮轴两侧连接车轮。本矿车转向性好,装车和自动卸车时运行稳定性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载重量大。矿车的运行效率高,缩短了卸货时间,制造和维护简便,适用于底侧卸式,装卸站内使用。
文档编号B61D7/02GK201099254SQ20072008674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夏金瑞, 王贤炳, 石建平, 彬 邹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