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88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设备列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矿用设备列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设备列车是煤矿综采工作面顺槽内辅助运输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随着工作 面的推进而运送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多功能组合开关和变电站等煤矿开采辅助设备。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设备列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 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设备列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车体单元1',各 个车体单元l'由车轮2'支撑,且各个车体单元l'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碰头座3',该 碰头座3'用于实现相邻两个车体单元3'之间的连接。 如图1所示,设备列车车体的车体单元1'为一体结构,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上 车体单元1'的长度一定;当运送外形尺寸较大的设备时,需要换装长度较长的车体单元 1',并随着需运送设备的尺寸的变化,需要换装相应长度的车体单元l',因而需要准备多 种尺寸类型的车体单元l',以备换用。 由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列车需要准备多种尺寸类型的车体单元1',因而成
本较高;并且,随着需运送设备尺寸的变化而换装相应的车体单元1'时,换装比较麻烦, 工作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满足不同附属设备运载需求的设备列车,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列车,该设备列车能够较为方便地满足 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至少一 个车体单元;各所述车体单元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上分为多个车体段,且相邻
的两个所述车体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车体段的底壁在相同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管套,各所述连接管套的 轴线与所述设备列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所述设备列车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 拆卸固定插装于一个所述车体段的连接管套的一端中,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插 装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车体段的连接管套一端中。 优选地,各所述车体段的底壁均固定有四个所述连接管套,各所述连接管套沿所 述列车行进方向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套和所述连接杆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套为第一方形空心型钢,所述连接杆为第二方形空心型钢,所述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外环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内环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为100mm,所述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为
90mm。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套与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 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管套之间进一步设有垫圈。 优选地,所述车体单元包括前悬、后悬,及位于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之间的中间
段;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均包括两个所述车体段,所述中间段包括四个所述车体段。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的各个车体单元中,至少有一个
车体单元为分体结构,即所述车体单元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上分为多个车体段,且相邻的
两个车体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当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运送附属设备时,可以根据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 连接多个车体段形成一个车体单元,使得所述车体单元的长度与所载设备的长度相适应。
当运送的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增大时,可继续在所述车体单元上拼接一个、两个 或者多个车体段,从而形成一个长度增加的车体单元,使得该车体单元的长度尺寸与所载
设备的长度尺寸相适应。 当运送的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减小时,可以使用原有车体单元运送,或者在原有 的车体单元上拆卸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车体段,从而形成一个长度减小的车体单元,使得该 车体单元的长度尺寸与所载设备的尺寸相适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只需要设置多个车体段,并根据所载设备的 长度尺寸,对车体段进行自由组合,就可以实现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 中需要准备多种长度尺寸的车体单元,显然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能够较为方便地满足 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设备列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设备列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列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列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列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车体段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设备列车,该设备列车能够较为方便地满足不同附属设 备的运载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列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列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备 列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至少一个 车体单元,各所述车体单元由车轮2支撑,每个车体单元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碰头座3, 用以实现相邻的两个车体单元之间的连接。支承座4位于车轮2上,从而支撑车体单元,支 承座4下端开口处通过销轴5连接,从而防止设备列车在吊装时掉落。
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各所述车体单元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列车行进 方向上分为多个车体段ll,且相邻的两个车体段11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列车的行进方向具体是指垂直于车轮轴的直线所在的 方向。 当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运送附属设备时,可以根据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 连接多个车体段11形成一个车体单元,使得所述车体单元的长度与所载设备的长度相适 应。 当运送的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增大时,可继续在所述车体单元上拼接一个、两个 或者多个车体段11,从而形成一个长度增加的车体单元,使得该车体单元的长度尺寸与所
载设备的长度尺寸相适应。 当运送的附属设备的长度尺寸减小时,可以使用原有车体单元运送,或者在原有 的车体单元上拆卸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车体段11,从而形成一个长度减小的车体单元,使得 该车体单元的长度尺寸与所载设备的长度尺寸相适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只需要设置多个车体段ll,并根据所载设备 的长度尺寸,对车体段ll进行自由组合,就可以实现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相对于现 有技术中需要准备多种长度尺寸的车体单元,因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列车能够较为方便 地满足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可以仅设置有一个车体单元,在此基础 上,该车体单元为分体结构,分为多个车体段11 ;所述车体还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车 体单元,在此基础上,所述多个车体单元中,有一个、两个或者全部车体单元为上述分体结 构。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车体段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 图。 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对相邻的两个车体段11之间的连接关系做出具体 设置,从而得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车体段11的底壁在相同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管 套12,连接管套12长度大体等于车体段11的宽度,且连接管套12的两端面与车体段11宽 度方向上的两端面大体对齐,各连接管套12的轴线与所述设备列车的行进方向平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车体段1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设备列车的行进方向具有相同 的含义,均指垂直于车轮轴的直线所在的方向。 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列车还包括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长度大体等于连接管套 12的长度,连接杆13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插装于车体段11的连接管套12的一端中,连接杆 13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插装于相邻的车体段11的连接管套12 —端中。
这种设置方式较为方便地实现了相邻两个车体段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成本 较低,可靠性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连接管套12的设置位置,并没有做出具体设 置,因而连接管套12可以设置在车体段11的中部、端部或者其他位置;对于连接管套12的 设置数量也没有做出具体设置,因而任意数量的连接管套12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请参考图6,在上述第二种实施例中,我们可以设置连接管套12的数量和位置。具 体地,各车体段11的底壁均固定有四个连接管套12,各连接管套12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左 右对称分布。 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提高车体段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发明所提供的 设备列车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如图6所示,连接管套12和连接杆13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当然,连接 管套12和连接杆1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在连接管套12和连接杆13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的基础上,连接管套12可以为第 一方形空心型钢,连接杆13可以为第二方形空心型钢,为了实现连接杆13插装于连接管套 12中的目的,需要所述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外环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内环 截面积。 这种采用方形空心型钢的连接结构,抗弯强度大,从而有效提高了设备列车的结 构强度。 上述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可以为100mm,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可以为 90mm,相对于采用边长更长的方形空心型钢,以上方形空心型钢的长度设置在保证设备列 车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材料成本。 请参考图6,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连接管套12与连接杆13 之间的连接构造做出具体设置,从而得到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连接管套12与连接杆13之间通过螺栓14与螺母15配合实 现可拆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具体地,如图6所示,连接管套12设有第一通孔121,连接杆13设有与第一通孔 12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31,螺栓14的螺杆穿过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并通过 螺母15固定。在此基础上,螺母15与连接管套12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垫圈16。
如图6所示,每一个连接管套12上均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121,每个连接杆13上 均设置有四个第二通孔131,连接杆13第一端的两个第二通孔131,和第二端的两个第二通 孔131,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管套12上的两个第一通孔121相对应,并通过螺栓14固定 连接。这样,处于两个车体段11之间的那一个车体段11上的连接管套12,其两端分别插入 有两个连接杆13的一端,并通过螺栓14固定。这种设置方式更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体单元包括前悬、后悬,及位 于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之间的中间段;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均包括两个车体段ll,所述中 间段包括四个车体段ll。 对于前悬、后悬和中间段所包括的车体段11的数目,本说明书并不做限制,可以 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前悬所包括的车体段11数量等于后悬所包括的车体段ll数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列车是基于运送煤矿综采工作面顺槽附属设备而设计,但是所述设备列车还可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因而在其他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设备列车,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设备列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设备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至少一个车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车体单元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上分为多个车体段(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车体段(11)之间可拆卸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车体段(11)的底壁在相同位 置均设置有连接管套(12),各所述连接管套(12)的轴线与所述设备列车的行进方向平行; 所述设备列车还包括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插装于所述车体段 (11)的连接管套(12)的一端中,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插装于相邻的所述 车体段(11)的连接管套(12) —端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车体段(11)的底壁均固定有四 个所述连接管套(12),各所述连接管套(12)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左右对称分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2)和所述连接杆(13) 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2)为第一方形空心型 钢,所述连接杆(13)为第二方形空心型钢,所述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外环截面积小于所述 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内环截面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为 100mm,所述第二方形空心型钢的边长为90mm。
7. 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2)与所述 连接杆(13)之间通过螺栓(14)与螺母(15)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2)设有第一通孔 (121),所述连接杆(13)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31),所述螺 栓(14)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并通过所述螺母(15)固 定。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5)与所述连接管套(12)之 间进一步设有垫圈(16)。
10.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单元包括前悬、后 悬,及位于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之间的中间段;所述前悬和所述后悬均包括两个所述车体 段(ll),所述中间段包括四个所述车体段(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至少一个车体单元;各所述车体单元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列车行进方向上分为多个车体段(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车体段(11)之间可拆卸连接。该设备列车能够较为方便地满足不同附属设备的运载需求,根据所载设备长度尺寸的变化,对车体段(11)进行自由组合,因而所述设备列车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B61D15/00GK101712324SQ2009102507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佟海龙, 尹力, 李岩松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