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03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轨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混凝土轨道枕木一起使用的导轨锚和导轨锚组件。
背景技术
在安装和操作轨道导轨和在所述导轨上操作轨道机车与运货车厢时,标准导轨紧 固件是一种在导轨的任一侧打入木制枕木的道钉。这种装置设计用于保持导轨之间的横向 间距以维持轨距距离。枕木板还用作承载横向和竖直作用力的支承垫。由于在某些轨道导轨安装中使用混凝土枕木,所以引起了特殊问题。将轨道导轨 安装在混凝土枕木上的特定问题是在用弹性紧固件提供保持时存在纵向导轨运动。导轨锚 可用于限制这种纵向导轨运动。这种纵向轨道运动通常发生在列车加速和减速或者由于温 度变化产生的膨胀和收缩期间。但是,来自靠在混凝土枕木侧部的钢质导轨锚的磨损趋于 使混凝土枕木损耗并且最终损坏混凝土枕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导轨锚,特别是适于与混凝土枕木一 起使用的导轨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别适于在轨道导轨安装在混凝土枕木上的应用中使用的导 轨锚。导轨锚设计用于保护混凝土枕木不发生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导轨的膨胀和收缩以及 列车的加速和减速所引起的导轨的纵向运动,而且从而阻止导轨锚与混凝土枕木的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锚是一件式的细长钢结构,所述细长钢结构具有弯回以形 成接收开口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具有接收凹口,中心部分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轨 道导轨的一个凸缘被接收在接收开口中,轨道导轨的第二凸缘被接收在接收凹口中。导轨 锚的中心部分的底表面向下延伸至一未达到混凝土枕木顶部的位置。混凝土枕木由于与导 轨锚接触而产生的磨损从而得以避免。本发明的一部分还提供了一种导轨锚组件,所述导轨锚组件包括具有大致平坦的 顶表面的混凝土轨道枕木。弹性体板放置在轨道枕木的顶表面上。弹性体板自身具有大致 平坦的底表面和大致平坦的顶表面。至少一块刚性板放置在弹性体板的顶部上。轨道导轨 放置在刚性板的顶部上。提供一件式导轨锚,所述一件式导轨锚具有弯回以形成接收开口 的第一端部和带有接收凹口的第二端部。中心部分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轨道导轨的 第一凸缘的一个边缘被接收在接收开口中,而轨道导轨的第二凸缘的第二边缘被接收在导 轨锚的接收凹口中。导轨锚还包括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导轨锚的中心部 分具有底表面,所述底表面向下延伸一未达到弹性体板的大致平坦的底表面的向下延伸范 围的量,以便避免导轨锚与混凝土轨道枕木之间的接触。


在附图中
4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轨锚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轨锚接收轨道导轨的凸缘的侧视图;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轨锚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轨锚26的侧视图。导轨锚26通 常由钢形成,并且是通常具有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大致细长形状。导轨锚26包括弯回大 约180°以形成接收开口 30的第一端部28。导轨锚26还包括升起的第二端部32,所述第 二端部在可视为导轨锚26的顶表面上包括接收凹口 34。接收开口 30的面向顶部的端面和 接收凹口 34的面向顶部的端面限定出一水平的平面38。导轨锚26还包括将第一端部28和第二端部32相结合的中心部分35。导轨锚26 的中心部分35包括从平面38向下延伸一竖直距离A的底表面36,所述竖直距离通常在 0. 875 至 1. 00 英寸之间(2. 2 至 2. 5cm)。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图1中所述的导轨锚26接收轨道导轨20。看到轨道导轨20 包括第一凸缘22,所述第一凸缘延伸到接收开口 30中并且被支承在接收开口 30的面向顶 部的端面上。还看到轨道导轨20包括第二凸缘24,所述第二凸缘延伸到接收凹口 34中并 且被支承在接收凹口 34的面向顶部的端面上。又看到轨道导轨20包括大致平坦的底表面 25。看到底表面25在接收开口 30的面向顶部的和接收凹口 34的面向顶部的端面之间横 向延伸。还看到轨道导轨20的底表面25沿上述平面38延伸。现在参照附图中的图3,如上所述的轨道导轨20和导轨锚26呈现为导轨锚组件 10的部件。导轨锚组件10还包括混凝土轨道枕木12。混凝土轨道枕木12包括大致平坦 的顶表面13。大致矩形的弹性体板14放置在轨道枕木12的顶表面13上。弹性体板14通 常由高密度聚合体或橡胶构成。看到弹性体板14包括大致平坦的顶表面15和大致平坦的 底表面21。所述底表面21面向混凝土轨道枕木12的顶表面13并且被支承在混凝土轨道 枕木12的顶表面13上。刚性板18被提供并且放置在弹性体板14的顶部上。刚性板18是大致矩形的结 构,通常由钢构成,并且包括大致平坦的底表面23,所述底表面23面向弹性体板14的顶表 面15并且被支承在弹性体板14的顶表面15上。如果希望的话,可利用由钢制成的第二刚 性板。轨道导轨20包括大致平坦的底表面25,所述底表面25置于刚性板18的顶表面 19上。从图3可看到,导轨锚26的底边缘36的最低竖直范围是向下延伸一未达到弹性 体板14的底表面21的距离。因此,底边缘36和事实上的导轨锚26的侧部不会接触混凝 土轨道枕木12。因此,由导轨锚26与混凝土轨道枕木12的接触产生的任何磨损得以避免。弹性体板14和刚性板18合起来的高度通常大于1. 15英寸(2. 9cm)。从轨道导轨 20的底表面25到导轨锚26的底表面的距离A小于1. 15英寸(2. 9cm);因此,导轨锚26与 混凝土轨道枕木12之间的接触得以避免。
权利要求
一种导轨锚组件,包括混凝土轨道枕木,所述轨道枕木具有矩形的平坦的顶表面;弹性体板,所述弹性体板放置在所述轨道枕木的顶表面上,所述弹性体板具有平坦的底表面和平坦的顶表面以及两条平行的纵向边缘;至少一块矩形的刚性板,所述刚性板放置在所述弹性体板的顶表面上,所述刚性板具有平坦的顶表面和两条平行的纵向边缘;轨道导轨,所述轨道导轨放置在所述刚性板的顶表面上;和一件式导轨锚,所述一件式导轨锚包括弯回以形成接收开口的第一端部、具有接收凹口的第二端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所述第一端部的接收开口接收所述轨道导轨的第一凸缘的边缘,所述第二端部的接收凹口接收所述轨道导轨的第二凸缘的边缘;所述一件式导轨锚邻近所述弹性体板的所述纵向边缘之一且邻近所述刚性板的所述纵向边缘之一定位;所述导轨锚的中心部分向下延伸一延伸量,所述延伸量未达到所述弹性体板的平坦的底表面,以便避免所述导轨锚与所述混凝土轨道枕木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弹性体板由高密度聚合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一件式导轨锚由高强度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一件式导轨锚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导轨锚具有细长的结构;和所述中心部分的底表面从支承所述轨道导轨的所述刚性板的顶表面向下延伸不大于 2. 5cm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提供两块刚性板,一块在另一块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刚性板和所述弹性体板的总厚度是大 约2. 9cm ;和所述导轨锚的所述中心部分的底表面从所述刚性板的顶表面延伸大约2. 5cm。
8.一种导轨锚组件,包括混凝土轨道枕木,所述轨道枕木具有平坦的顶表面;矩形的弹性体板,所述弹性体板放置在所述轨道枕木的顶表面上,所述弹性体板具有 平坦的底表面、平坦的顶表面和两条平行的纵向边缘;至少一块矩形的刚性板,所述刚性板放置在所述弹性体板的顶表面上,所述刚性板具 有平坦的顶表面和两条平行的纵向边缘;轨道导轨,所述轨道导轨放置在所述刚性板的顶表面上;和一件式导轨锚,所述一件式导轨锚包括细长的钢结构,所述细长的钢结构包括弯曲 以形成接收开口的第一端部、具有接收凹口的第二端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 部的中心部分;所述第一端部的接收开口接收所述轨道导轨的第一凸缘的边缘,所述第二端部的接收 凹口接收所述轨道导轨的第二凸缘的边缘;所述一件式导轨锚邻近所述弹性体板的所述纵向边缘之一定位; 所述导轨锚的中心部分向下延伸一延伸量,所述延伸量未达到所述弹性体板的平坦的底表面,以便避免所述导轨锚与所述混凝土轨道枕木之间的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弹性体板由高密度聚合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轨锚组件,其中所述导轨锚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所述中心 部分的底表面从支承所述轨道导轨的所述刚性板的顶表面向下延伸不大于2. 5cm。
11.一种导轨锚,所述导轨锚包括一件式细长的钢结构,所述细长的钢结构包括弯回以 形成接收开口的第一端部、具有接收凹口的第二端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的中心部分;所述第一端部的接收开口具有顶表面,所述第二端部的接收凹口具有顶边缘; 所述接收开口的所述顶表面和所述接收凹口的所述顶边缘在第一平面竖直对准; 所述导轨锚的下部中心部分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导轨锚的所述中心部分的下边缘的最 远向下范围是从所述接收开口与所述接收凹口对准的所述第一平面延伸小于2. 5cm的竖直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与混凝土轨道枕木一起使用的导轨锚和导轨锚组件。弹性体板放置在轨道枕木的顶表面上。刚性板放置在弹性体板的顶部上。导轨锚邻近弹性体板和刚性板放置。导轨锚具有带有接收开口的第一端部和带有接收凹口的第二端部,以便接收轨道导轨的凸缘的边缘。导轨锚具有连接两个端部的中心部分。导轨锚的下部中心部分向下延伸一小于弹性体板和刚性板的厚度的量,以便避免与混凝体轨道枕木接触。
文档编号E01B9/38GK101949113SQ20101017819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0日
发明者C·沃尔什, E·博斯哈默, J·亨德森 申请人:阿母斯替德铁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