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2687发布日期:2018-08-07 18:4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始终保持轿厢与地面平行并且上坡和下坡时依然能够平稳行驶的行车,属于行车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车,主要用于悬挂轿厢并将轿厢从a地通过悬空的轨道传输到b地,轿厢里存放需要运输的物品。例如用于运输货物或在不方便人力现场监控的管道系统中用于监控。

当轨道与地面平行,现有的行车在应用上能够满足需要,但在现实的应用中,轨道系统较为复杂,有上坡也有下坡,有些轨道倾斜的幅度还比较大,甚至超过30度,采用传统的行车,由于轿厢与行车是采用刚性连接,当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轿厢也会随着轨道坡度的变化发生倾斜,导致放在轿厢里的物品也发生倾斜,当倾斜角度较大时这些物品就会在轿厢里滑动。另外,上坡或下坡时,受轿厢重力和轨道倾斜的影响,会使行车的前后轮受力不同,导致前轮和后轮压在导轨上的力量不平衡,甚至部分轮子可能会离开导轨,使行车运行不平稳甚至有可能导致翻车。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无论是水平行驶,还是上坡或下坡都能够保持平稳,并且轿厢能够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的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是水平行驶,还是上坡或下坡都能够保持平稳,并且轿厢能够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的行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主要包括两个主动轮1、四个夹紧轮2、两个从动轮3、四个l型连接体4、基板5以及动力装置;行车行驶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基板5在行车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主动轮支撑块51,在行车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基板5轴连的两块l型从动轮支撑块52;在基板5上设有四个向上突起的顶部开口的夹紧轮套53,在每个连接体底壁上设有一个向下突出的用于与夹紧轮套53套接的连接柱,连接体通过把连接柱插入夹紧轮套安置在基板上,每个夹紧轮2与一个连接体4朝上的侧壁轴连;两个主动轮1与基座的主动轮支撑块51轴连,两个主动轮位于一条轨道的上方,两个夹紧轮2位于同一条轨道的下方;两个从动轮3与基座的从动轮支撑块52轴连,使两个从动轮位于另一条轨道上方,另外两个夹紧轮位于该条轨道的下方;在基板下方设有两块并列的向下突出的连接接耳54,货厢通过悬挂轴悬挂在两块连接接耳上的接耳孔上;动力装置固定在基板上,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与两个主动轮相连,动力装置通过皮带带动两个主动轮1同时正转或反转,两个主动轮沿所在的轨道前行或后退,通过主动轮支撑块带动基板前行或后退,基板前行或后退带动四个夹紧轮2和两个从动轮3沿轨道前行或后退。

两个主动轮、四个夹紧轮、两个从动轮都是两端大中间小的仿锤形,中心都设有轴孔,两个主动轮1通过主动轮轴固定在主动轮支撑块51上,主动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主动轮轴转动;主动轮轴焊死或铆死在主动轮支撑块上,主动轮朝向主动轮支撑块的侧壁加厚,围绕加厚部分的主动轮侧壁设有一圈皮带槽,皮带的一端套在皮带槽上,另一端套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

所述的悬挂轴与行车前进的方向垂直。

两条轨道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一条轨道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条轨道连接,连接块的中部设有向上突起的用于将连接块悬空固定的连接条。

有益效果是:

1.在两条轨道下方都分别设置了两个向上抵在轨道底壁上的夹紧轮,行车在上坡或下坡时,夹紧轮能够使行车的两个从动轮和两个主动轮都压紧在轨道上,使行车行驶更为平稳;

2.货厢通过轴连的方式挂在行车下方,当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轿厢能够自动调整为与地面保持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要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行车,主要包括两个主动轮1、四个夹紧轮2、两个从动轮3、四个l型连接体4、基板5以及动力装置;行车行驶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基板5在行车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主动轮支撑块51,在行车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基板5轴连的两块l型从动轮支撑块52;在基板5上设有四个向上突起的顶部开口的夹紧轮套53,在每个连接体底壁上设有一个向下突出的用于与夹紧轮套53套接的连接柱,连接体通过把连接柱插入夹紧轮套安置在基板上,每个夹紧轮2与一个连接体4朝上的侧壁轴连。夹紧轮套限定了连接体和夹紧轮能够向下移动的幅度。

两个主动轮位于一条轨道的上方,两个夹紧轮2位于同一条轨道的下方,即两个主动轮和两个夹紧轮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安置在同一条轨道上,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该轨道前行或后退。

两个从动轮3与基座的从动轮支撑块52轴连,使两个从动轮位于另一条轨道上方,另外两个夹紧轮位于该条轨道的下方,即两个从动轮和另外两个夹紧轮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安置在同一条轨道上,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该轨道前行或后退。

当行车转弯时,由于从动轮支撑块与基板轴连,能够根据转弯的情况自动进行调节,使行车能够顺畅地实现转弯。

在基板下方设有两块并列的向下突出的连接接耳54,货厢通过悬挂轴悬挂在两块连接接耳上的接耳孔上;动力装置固定在基板上,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与两个主动轮相连,动力装置通过皮带带动两个主动轮1同时正转或反转,两个主动轮沿所在的轨道前行或后退,通过主动轮支撑块带动基板前行或后退,基板前行或后退带动四个夹紧轮2和两个从动轮3沿轨道前行或后退。

两个主动轮、四个夹紧轮、两个从动轮都是两端大中间小的仿锤形,中心都设有轴孔,两个主动轮1通过主动轮轴固定在主动轮支撑块51上,主动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主动轮轴转动;主动轮轴焊死或铆死在主动轮支撑块上,主动轮朝向主动轮支撑块的侧壁加厚,围绕加厚部分的主动轮侧壁设有一圈皮带槽,皮带的一端套在皮带槽上,另一端套在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

所述的悬挂轴与行车前进的方向垂直,货厢悬挂在悬挂轴上。

两条轨道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一条轨道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条轨道连接,连接块的中部设有向上突起的用于将连接块悬空固定的连接条。

所述的行车设有控制系统,人们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行车的动力装置实现前进、后退或刹车。在行车上设有可编程的芯片,控制系统安置在芯片里,对控制系统的操作分为按键控制或摇控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前进、后退、刹车以及关停。可偏程的芯片在各领域应用都非常普及,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无论是按键控制还是摇控控制,都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也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行车,主要包括两个主动轮、四个夹紧轮、两个从动轮、四个L型连接体、基板以及动力装置;行车行驶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基板在行车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主动轮支撑块,在行车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基板轴连的两块L型从动轮支撑块;在基板上设有四个向上突起的顶部开口的夹紧轮套,在每个连接体底壁上设有一个向下突出的用于与夹紧轮套套接的连接柱;在两条轨道下方都分别设置了两个向上抵在轨道底壁上的夹紧轮,行车在上坡或下坡时,夹紧轮能够使行车的两个从动轮和两个主动轮都压紧在轨道上,使行车行驶更为平稳;货厢通过轴连的方式挂在行车下方,当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轿厢能够自动调整为与地面保持平行。

技术研发人员:肖晟;李耀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9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