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503发布日期:2019-01-28 13: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市域铁路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市域铁路,也称市域轨道交通,是专门在比邻城市、城区之间运营的以铁路技术装备为基础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及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公共交通方式。一般以某片区域为主,市域铁路的服务区域定位反映了“内轨外铁通城际”的城市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市域铁路运营时速一般在120~200km/h之间,站间距较小,这种线路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市区,是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城际高速铁路之间的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模式,现有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形式受到运行速度的制约,已无法达到城市建设中居民出行的目标期望,与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它具有平均站间距较大、载客量大、速度目标值高、旅行速度高、行车密度适中等特点,还能实现与国家铁路干线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对外辐射能力。

市域铁路车辆主要结构包括:牵引设备、转向架、车体等部分,其中车体为车辆的主要组成主体之一,车体既是旅客的乘坐载体,又是安装和连接其他几个组成部分(例如:走行部、制动装置、车端连接装置、车辆内部装饰设备等)的基础。

由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与高速动车组列车车体结构上不同,现有高速动车组列车车体制造工艺不适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且现在并没有市域铁路车辆车体制造工艺流程专利的公开,因此制定一种适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采用车辆车体的装配以及车体涂装工艺,对预先加工形成车体的各型材拼接形成底架,端墙、司机室、侧墙、车顶后,焊接相邻型材的拼接缝隙以及打磨,最后经检测后完成车辆车体的装配,对完成装配的车体先进行前车体表面处理后进一步进行车体涂装施工。本发明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基础上,制定一种适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提供了从组装,焊接、到涂装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各组装以及涂装工作有序进行,在保证安装制造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前,提供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预先加工形成车体各组件型材,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预先加工形成的车体型材装配车体的底架;

s2:装配所述车体的端墙;

s3:装配所述车体的司机室;

s4:进行侧墙的装配;

s5:装配所述车体的车顶;

s6:通过自动焊以及手工焊完成相邻型材组件的缝隙拼接且出胎后找补焊及焊缝打磨;

s7:进一步完成所述车体称重、尺寸检测以及车底架加工,再进行最后的检验,即完成所述车体的装配;

s8:对所述车体进行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后再进行车体涂装。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底架的装配包括如下步骤:

s11:首先吊装底架前端,调整后以所述底架前端为基准进行边梁的装配,并检测所述底架前端与所述边梁的压紧状况是否一致;

s12:紧接着进行地板的吊装并使其与所述边梁紧密贴合;

s13:进行底架焊接,进一步将所述底架吊至调休台进行检查与调修;

s14:将所述底架运至底架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

进一步地,步骤s12中,所述地板的吊装包括如下步骤:

s121:首先进行地板型材清洗打磨并依次进行装配组队;

s122:将组队的所述地板进行焊接,完成检测地板平面度并将平面度不一致的部位进行调修;

s123:进行地板加工并进一步检测调修,调修合格后运至地板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端墙装配包括如下步骤:

s21:进行小件组焊;

s22:完成弯梁焊接及骨架组焊并进行调修;

s23:进行外端骨架点固以及外板焊缝打磨;

s24:完成零件安装并对尺寸进行调修。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司机室装配包括如下步骤:

s31:同时进行前窗框组焊、环形组焊、前墙组焊、侧墙窗带组焊、送风单元的装配,其中所述前墙组焊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前墙加工,所述侧墙窗带组焊后需要进一步进行侧墙骨架组焊,以及侧墙蒙皮组焊;

s32:进行所述司机室总组焊并进行检测调修,最后各组件进行总体检验。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侧墙装配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铝型材拼接成侧墙组对并进行侧墙组焊;

s42:对所述侧墙调修合格后吊至侧墙加工胎位进行整体加工;

s43:对所述侧墙进行调修合格后运至侧墙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并进行整体检验。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车顶的装配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车顶铝型材清理打磨;

s52:分别进行侧顶加工、中顶加工再进行车顶装配预留排废装置孔,孔板改为送风口;

s53:进一步进行所述车顶的装配与焊接并检测调修;

s54:对所述车顶运至车顶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并进行整体检验。

进一步地,步骤s8中,所述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喷砂准备、喷砂、清理、补焊、喷漆准备以及防护。

进一步地,步骤s8中,所述车体涂装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81:完成所述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后,先进行湿碰湿两遍底漆喷涂并将其烘干后完成刮腻子、底架防腐、喷阻尼浆后干燥,再一次刮腻子并进行干燥,完成打磨、擦净、吹干;

s82:进行第二遍底漆并继续完成挤腻子、晾干、打磨、擦净后进行中途喷漆;

s83:对所述车顶端墙进行打磨、所述车顶侧墙进行防护并进一步对端墙喷涂面漆,干燥后完成端墙防护,并将侧墙擦净吹干后进行侧墙面漆喷涂并烘干,完成喷彩条并烘干;

s84:进行检查、清理、补修、抛光、干燥、修补后即可交车。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采用车辆车体的装配以及车体涂装工艺,对预先加工形成车体的各型材拼接形成底架,端墙、司机室、侧墙、车顶后,焊接相邻型材的拼接缝隙以及打磨,最后经检测后完成车辆车体的装配,对完成装配的车体先进行前车体表面处理后进一步进行车体涂装施工。本发明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基础上,制定一种适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提供了从组装,焊接、到涂装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各组装以及涂装工作有序进行,在保证安装制造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的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其中车体的装配工艺中底架,端墙、司机室、侧墙以及车顶每个部件组装完成后都需要检测调修,其中底架、侧墙和车顶检修合格后需要去余量以及完成附件安装后再做最后的检验,对各组件的检验保证了车体安装的准确性,并且确保了车体制造的质量。

(3)本发明的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完成车体装配后,先进行喷砂准备、喷砂、清理、补焊、喷漆准备以及防护的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工序,后进行车体涂装施工工艺,两步涂装工艺保证了车体涂装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车体制造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体装配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底架装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地板装配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端墙装配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司机室装配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侧墙装配工艺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顶装配工艺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体涂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体装配总流程图。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包括车体的装配总流程和车体的喷涂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车体的装配总流程包括组装底架,组装端墙、组装司机室、组装侧墙、组装车顶、自动焊、手动焊、出胎、找补焊及焊缝打磨、附件焊接、车体称重、几何尺寸检测、车底架加工以及最后进行交验。本发明的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采用车辆车体的装配以及车体涂装工艺,首先完成底架,端墙、司机室、侧墙、车顶各组件的组装后,焊接相邻型材的拼接缝隙以并进行打磨,最后经检测后完成车辆车体的装配,对完成装配的车体先进行前车体表面处理后进一步进行车体涂装施工。本发明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基础上,制定一种适于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提供了从组装,焊接、到涂装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各组装以及涂装工作有序进行,在保证安装制造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其中车体的装配工艺中底架,端墙、司机室、侧墙以及车顶每个部件组装完成后都需要检测调修,其中底架、侧墙和车顶检修合格后需要去余量以及完成附件安装后再做最后的检验,对各组件的检验保证了车体安装的准确性,并且确保了车体制造的质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底架装配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地板装配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底架安装步骤包括,吊装底架前端、调整底架前端、吊装边梁、吊装地板、底架焊接、检测调整、去余量及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交验工作。首先吊装底架前端,并且调整底架前端,以底架前端为基准,进行边梁的装配,并检测底架前端与边梁的压紧状况是否一致,紧接着进行地板的吊装,使其与边梁紧密贴合,完成后进行底架焊接,进一步将底架吊至调休台进行检查与调修,调修合格后运至底架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如图3所示,其中图2中底架安装步骤中的吊装地板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地板型材清洗打磨、地板配对、地板焊接、地板调整、地板加工、检测调修、余量及附件安装、完成后交验。首先进行地板型材清洗打磨,打磨完成后的材料依次进行装配组队,将组队的地板进行焊接,完成后检测地板平面度并将平面度不一致的部位进行调修,然后进行地板加工后进一步检测调修,调修合格后运至地板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端墙装配工艺流程图。如图4所示,端墙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小件组焊、弯梁焊接及调修、骨架组焊及调修、外端骨架点固、外板焊缝打磨、零件安装、尺寸调修,完成后交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司机室装配流程图。如图5所示,司机室装配中,需要同时进行前窗框组焊、环形组焊、前墙组焊、侧墙窗带组焊、送风单元装配,其中前墙组焊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前墙加工,侧墙窗带组焊后需要进一步进行侧墙骨架组焊,以及侧墙蒙皮组焊,在前窗框组焊、环形组焊、前墙加工、侧墙蒙皮组焊以及送风单元装配完成后进行司机室总组焊,最后进行司机室检测调修,最后各组件进行总体检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侧墙装配工艺流程图。如图6所示,侧墙装配包括如下步骤:铝型材拼接、侧墙组对,侧墙焊接、侧墙调修、侧墙整体加工、检测调修、去余量以及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交验。将铝型材拼接成侧墙组对然后进行侧墙组焊,侧墙调修合格后吊至侧墙加工胎位进行整体加工,加工完成后进行检测调修,调修合格后运至侧墙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顶装配工艺流程图。如图7所示,车体的车顶装配包括如下步骤:铝型材清理打磨、侧顶加工、中顶加工预留排废装置孔位置、车顶装配、车顶焊接、检测调修、去余量及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整体检验。具体首先将车顶铝型材清理打磨,分别进行侧顶加工、中顶加工后进行车顶装配预留排废装置孔,孔板改为送风口,然后进行车顶的装配与焊接,完成后进一步检测调修,调修合格后运至车顶附件班进行加工余量去除及其他附件安装,最后进行整体检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流程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市域铁路车辆车体的制造工艺涉及的车体涂装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中车体装配完成后进行如如图8和图9所示的涂装工序,包括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工序和车体涂装施工工艺。如图8,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工序包括:喷砂准备、喷砂、清理、补焊、喷漆准备以及防护。如图9,车体涂装施工工序包括:完成所述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后,先进行湿碰湿两遍底漆喷涂并将其烘干后完成刮腻子、底架防腐、喷阻尼浆后干燥,再一次刮腻子并进行干燥,完成打磨、擦净、吹干;再进行第二遍底漆并继续完成挤腻子、晾干、打磨、擦净后进行中途喷漆;对车顶端墙进行打磨、车顶侧墙进行防护并进一步对端墙喷涂面漆,干燥后完成端墙防护,并将侧墙擦净吹干后进行侧墙面漆喷涂并烘干,完成喷彩条并烘干,最后进行检查、清理、补修、抛光、干燥、修补后即可交车。完成车体装配后,先进行喷砂准备、喷砂、清理、补焊、喷漆准备以及防护的涂装前车体表面处理工序,后进行车体涂装施工工艺,两步涂装工艺保证了车体涂装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车体制造的质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