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及其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与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886发布日期:2019-07-24 09:4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及其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与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轨通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及其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与电路。



背景技术:

城轨司机室内通风单元为司机室实现空气调节以及取暖,现有的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控制开关分两类即模式控制开关和风速控制开关,模式控制开关调节加热器功率以控制通风单元的四种工作模式:通风、停机、半暖或全暖,风速控制开关控制调速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离心风机的转速以实现三种档位的风量大小:低速、中速和高速,同时还需在通风单元的面板上安装温控器,温控器监测司机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温控器设定温度上限值时温控器断开、通风单元停止加热,当室内温度温控器设定温度上限值时温控器启动、通风单元加热。

由此可知城轨司机室内通风单元内的电路由三个控制模块,即模式控制开关、风速控制开关和温控器,操作繁琐,且容易发生未设置好控制模块而不工作或不按司机实际需求工作的现象,造成司机的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及其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与电路通风电路及通风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转换开关包含两端分别包含六个引脚,脚位1、3、5、7、9、11位于一端,脚位2、4、6、8、10、12位于另一端,脚位1、3、5彼此短接,脚位8、10、12彼此短接,档位状态包含三个风速档位、两个取暖档位、一个停机档位,档位状态与脚位连接状态之间的关系为:转换开关位于半暖档时,1脚位与2脚位、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全暖档时,1脚位与2脚位、3脚位与4脚位、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停机档时,7脚位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高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中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9与10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低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11与12脚位连通。

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用电路,应用上述的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电路结构为电源经连接器、断路器接入主电路后分成三条支路,第一支路用于发热:经接触器的开关串联加热电阻丝;第二支路经转换开关再分为两条分支路,第一分支路用于控制第一支路中的接触器断开或者闭合以及控制第三支路延时断开辅助触头断开或者闭合:经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温控开关;第二分支路用于开启风机:经变压器、转换开关连接至风机;第三支路用于散热保护:经延时断开辅助触头连接变压器、转换开关连接至风机。

进一步地,接触器线圈得电后接触器的开关闭合、延时断开辅助触头闭合,接触器线圈失电后,接触器的开关断开、延时断开辅助触头经过预设的时间后再断开。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由多条结构相同的并联电路构成,每条并联电路分别由一接触器的开关串联一加热电阻丝组成;第一分支路也由多个接触器的线圈并联后再串联一温控开关组成。

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安装在司机室天花板内的悬梁上,所述通风单元的箱体的侧面设有进风筒、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一种城轨通风单元用电路主体固定在箱体内,电路中的风机靠近进风筒,电路中的加热电阻丝固定在离心风机的出风风道上,电路中的转换开关设在司机操纵台面板上。

进一步地,进风筒通过风道连接相邻客室的空调系统风道;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天花板处开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多个出风孔上设置可360°旋转活动的通风盖。

进一步地,箱体安装座旁焊接二次防护架,以防通风单元脱离悬梁时直接坠落。

进一步地,箱体底部设有可开门盖,门盖可通过门锁固定在箱体上。

进一步地,转换开关用于选择离心风机、电加热元件工作模式,当选择通风档时与电加热元件连接的电路断开且与离心风机连接电路通路,当选择半暖档或全暖档时与离心风机及电加热元件连接电路均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通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内,在出风口处开孔安装可活动通风盖,既能保证其美观又能调节通风盖改变出风方向;并且改造传统的模式选择开关与风速选择开关,将通风单元电路的控制模块集成化,通过一个转换开关可以自由控制通风模式或者取暖模式,并且保证取暖时控制风机工作电路连通,以防电路元件烧毁。该通风单元既可选择出通风档进行司机室内空气置换,又可选择半暖或全暖档进行空气制热,集成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开关逻辑通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01-进风筒,102-离心风机,103-电加热元件,104-连接器,105-安装座,106-转换开关,107-门锁,108-二次防护架,109-安装座,110-出风口,111-箱体,112-变压器,113-电容,114-接触器2KM,115-接触器1KM,116-延时断开辅助触头,117-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城轨通风单元用转换开关,如图4所示,转换开关包含两端分别包含六个引脚,脚位1、3、5、7、9、11位于一端,脚位2、4、6、8、10、12位于另一端,脚位1、3、5彼此短接,脚位8、10、12彼此短接,档位状态包含三个风速档位、两个取暖档位、一个停机档位,档位状态与脚位连接状态之间的关系为:转换开关位于半暖档时,1脚位与2脚位、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全暖档时,1脚位与2脚位、3脚位与4脚位、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停机档时,7脚位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高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7与8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中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9与10脚位连通;转换开关位于低速档时,5脚位与6脚位、11与12脚位连通。

实施例2: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其中电路具体结构如下——电源经连接器、断路器接入主电路后分成三条支路。

支路1:经接触器1KM 、接触器2KM的常开开关接到电加热器。

示例性的,电加热器包括两组加热电阻丝,每组加热电阻丝分别串联一个温度熔断器121和122,再串联同一个温控开关131。设置温度熔断器与加热电阻丝串联以防止电加热器温度过高而发生火灾;一旦温度熔断器被熔断断开后不可自恢复,需要更换后电加热器才能正常加热。

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接触器型号为LC1D18Q7C。

支路2:连接转换开关脚位1并于转换开关的另一端分为两条支路,其中支路21:经转换开关脚位2、4分别并联连接接触器与的线圈,再串联温控开关。

通过转换开关的档位变化调节接触器115或接触器114的线圈是否通电,继而通过线圈通电状态控制支路1中的接触器115或接触器114的常开开关是否闭合。示例性的,转换开关的档位位于“半暖”,接触器115线圈通电,接触器的常开开关闭合,与其串联的加热电阻丝发热制暖;转换开关的档位开关位于“全暖”,接触器115与114的线圈通电,接触器115与114的常开开关闭合,与其串联的加热电阻丝发热制暖。

示例性的,上述加热过程中当电加热器温度高于温控开关设定的上限值,温控开关断开,接触器的线圈失电——接触器的常开开关断开,电加热器停止发热,当电加热器的温度降低至温控开关设定的下限值,温控开关闭合,接触器的线圈得电——接触器的常开开关闭合,电加热器重新发热。

支路22:经脚位6连接至变压器输入端,变压器输出端连接转换开关脚位7、9、11,转换开关另一端12连接至风机。

通过转换开关的档位变化调节变压器的电压输出,进而调节风机转速。

示例性的,转换开关的档位开关位于“高速”、“中速”或“低速”时,通风单元切换为通风模式,支路21电路断开使得接触器1KM 115、接触器2KM 114线圈均不得电,继而支路1、支路3电路断开;变压器112接入电源,转换开关106控制变压器112输出电压,在支路3上转换开关通过档位变化调节变压器输出电压从而切换风机的转速,具体为:在高速档时风机102按设置的最高转速运转,在中速档时风机102按设置的中等转速运转,在低速档时风机102按设置的最低转速运转。

支路3:经延时断开辅助触头116连接至变压器输入端、变压器输出端连接转换开关脚位7、9、11,转换开关另一端12连接至风机;

示例性的,延时断开辅助触头为机械式开关,由接触器115的线圈通电状态控制,具体为:转换开关的档位开关位于“半暖”或“全暖”,支路22断开,线圈得电延时断开辅助触头闭合使得支路3连通,变压器此时输出电压100V,风机102低速运转;而转换开关由“半暖”或“全暖”切换至“停机”,线圈失电而延时断开辅助触头116将持续保持闭合30s使得支路3继续连通,风机102将继续得电运转30s,以防止电加热器103的余温过高烧毁箱体内元器件。

实施例3:一种城轨司机室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安装在司机室天花板内的悬梁上,所述通风单元的箱体的侧面设有进风筒、底部设有出风口,一种城轨通风单元用电路主体固定在箱体内,电路中的风机靠近进风筒,电路中的加热电阻丝固定在离心风机的出风风道上,电路中的转换开关设在司机操纵台面板上。进风筒通过风道连接相邻客室的空调系统风道;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天花板处开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多个出风孔上设置可360°旋转活动的通风盖。箱体安装座旁焊接二次防护架,以防通风单元脱离悬梁时直接坠落。箱体底部设有可开门盖,门盖可通过门锁固定在箱体上。转换开关用于选择离心风机、电加热元件工作模式,当选择通风档时与电加热元件连接的电路断开且与离心风机连接电路通路,当选择半暖档或全暖档时与离心风机及电加热元件连接电路均导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