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口无人控制液压栏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878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道口无人控制液压栏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公路交叉道口的安全栏木,特别是一种由行驶的铁路车辆进行自动控制的液压栏木。
目前铁路道口的栏木装置一般包括栏木、枢轴、支架和平衡铁,绝大多数由专人看守操作,占用人力多,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而且几乎都是靠人力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虽然也有少数电动栏木和电动液压栏木,但必须有三相交流电源,沿线许多道口无此条件而难以实现。我国铁路线漫长,人口居住分散,铁路公路交叉道口遍地皆是,不可能对所有交叉道口都设专人看管。因而火车与各种车辆、人畜碰撞的事故不时发生,事故率很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困难,而提供一种不用任何电源和其它动力源的自动控制栏木,无需人操作,在火车通过时栏木自动放下,过后栏木升起,可以实现道口的无人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在铁路道口两侧的铁轨侧部分别设置油泵组,其中每个油泵的柱塞在火车轮经过时能被压下向控制栏木升降的油缸供油,柱塞下部有复位弹簧,油泵的吸油阀与油箱连通,以上所说的油缸是具有回程弹簧的单作用油缸。道口两侧的油泵组并联后与单作用油缸连通,并联的支路上各装有单向阀。单作用油缸的油管通过二位三通转阀与延时阀的进油口连通,延时阀的回油口经回油路及二位二通转阀与油箱连通。油缸的活塞杆上装有两对撞块,而二位三通转阀和二位二通转阀上有换向用的拨杆,另外,两个油泵组都与延时阀的回油路连通。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设置在铁轨侧旁的油泵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侧视图。
图3是设置在铁路道口两侧的油泵组的液压传动系统图。
参见
图1、图2,由若干油泵组成的油泵组1设置在铁轨侧旁,每个油泵包括缸体3、柱塞4、柱塞复位弹簧5和排油阀、吸油阀等。排油阀、吸油阀均属单向阀,一般用钢球和压力弹簧控制启闭。油泵向上伸出的柱塞头9未受到压力时基本与轨道67保持相平。铁路机车的车轮如火车轮都有一个凸出的外缘10,如图2所示。当车轮经过油泵时,该凸缘正好压过油泵的柱塞头9,将柱塞4压下,从而将油腔中的油经排油阀压出,供给带动栏木升降的油缸39。车轮经过后,弹簧5使柱塞4复位,同时油泵经吸油阀从油箱吸油。油泵的吸、排油管路7、8开在底板上。
为了保证柱塞头9顺利可靠地被车轮压下,柱塞头9不宜伸出过长,因而每次压出的油有限。同时铁轨上行驶车辆的轮子数目也各不相同,如轨道车只有很少几个轮子,为了也能向油缸提供足够数量的压力油,使栏木动作,就需设置油泵组。当车轮压过油泵组时,每个柱塞虽只被压下一小段距离,但依次压过各个油泵时,每个油泵都向排油管13、14脉冲式供油,总合的供油量就很大,足以使栏木动作,见图3。每组油泵以20~30个为宜。
为了便于在铁轨旁安装和调节油泵,可以将油泵组装在同一底板12上,将底板12置于一个凹形架19上,凹形架两侧的支撑部分27固定在枕木的大螺丝28上。凹形架前后有挡板29,形成固定油泵的槽座88。
为了充分保证铁路车辆行驶的安全,应付万一发生的柱塞卡死情况,在油泵组的底板12和凹形架19之间设置应急的下沉弹簧77。在车轮的巨大压力下,整个油泵组连同底板12一起向下沉陷,从而不致将车轮顶起产生危险。柱塞头9上还可设置滚轮,以使车轮更顺利地压下柱塞头。
栏木工作的程序是,当列车接近道口时,栏木放下;当列车驶过时,栏木升起。为此,在铁路道口两侧各布置一套油泵组,列车首先压过的一组油泵应当向单作用油缸供油,使柱塞伸长,栏木放下。经过道口后,油缸泄油,使活塞杆下降,栏木升起。所采用的油路系统见图3,油泵组1、2的排油管13、14并联后经油管56与单作用油缸39连通。并联的支路上各有单向阀61、62,单作用油缸进回油共用一段管道58,其活塞24上部装有回程弹簧28。活塞杆25与栏木11的尾部连接,通过支架16、枢轴15和配重17控制栏木升降。同时活塞杆25上还固结有两对撞块31、32和33、34,随着活塞杆25一同上下运动。当活塞杆25到达上限位置时,低位的撞块34、32分别推动二位三通转阀35和二位二通转阀36的拨杆37、38动作,使之换向。此处的二位二通转阀36实际相当于一个旋塞阀。活塞行至下限位置时,高位的撞块33、31分别推动两个二位转阀的拨杆37、38动作,再次实现换向,转阀恢复到原来位置。
图3中,单作用油缸39的管路58通过油路64、二位三通转阀35、油路68与延时阀40的进油口41相通,二位三通转阀35的结构如图中的符号所示。油缸39中的油进入延时阀40受二位三通转阀35的控制。图3中所示状态是油缸中活塞24处在最低位置时两个换向阀的通断情况,其时O1关闭,O2、O3连通,b1、b2关闭。而延时阀40的阀蕊45处在左端。
图3所示是系统的初始状态,活塞24处在最低位,栏木升起,换向转阀35、36及延时阀40都处在图示的档位上。当铁路车辆驰过任一组油泵时,如油泵组2,因二位三通转阀35的O1及二位二通转阀36的b1均处于关闭状态,压力油只能经单向阀62进入油缸39的下部油腔47,推动活塞杆25上升,到达上限位置,栏木放下。进一步使栏木正确工作的关键是在火车通过道口后,油缸能及时向油箱泄油,使栏木重新升起,并使整个油路系统回到初始状态,从而为下一次列车通过作好准备。为此,活塞杆25升至上限时,撞块34、32带动转阀35、36的拨杆37、38实现换向,使b1与b2连通,O1与O2连通。延时阀40的阀蕊45又处在左端,这时油泵压出的油只能进入阻力最小的油管57流回油箱60,不再进入油缸39。二位三通转阀35换向后,O1与O2连通,在弹簧及配重作用下,封闭在油缸39内的压力油开始向延时阀供油,经油路58、64、O1、O2入延时阀的进口41,回油则经油口43、油路44、59、二位二通转阀36至油箱60。根据列车通过道口的时间进行延时后,阀蕊45被推向右方,延时阀的41、42接通,压力油泄入油箱,活塞杆立即下降,栏木迅速升起。当活塞杆25下降至低位时,上部撞块33、31推动拨杆37、38,使两个转阀复位,重新处于初始的关闭状态,即b1、b2断开,O1、O2断开。此时整个系统只有延时阀蕊45处在右端尚未复位,只要再次有列车开过,使任一油泵组工作,压力油就会经油路57、44入延时阀的回油口43推动阀蕊45左移,而左腔压力油经41、O2、O3流回油箱。至此整个系统都回至初始状态,一个循环完成。同时随着列车继续运行,第二个循环过程紧接着开始。可以看出,无论是先启动油泵组1,还是油泵组2,情况都完全相同。也不论火车如何来往行驶,本栏木都能按以上过程正确动作。
在油缸向延时阀供油时,因所需油量很少,栏木只有轻微上升,几乎察觉不到。只有当油缸向油箱泄油时,栏木才迅速升起。在实际使用中,栏木放下的时间可通过调节节流阀71调定延时的时间。
为了在栏木动作时能预先发出信号,提醒行人注意,可以在栏木的枢轴或栏木尾部装设一个扇形齿轮,带动微型自摩发电机的小齿轮轴旋转,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可以带动各种声、光报警装置,如灯泡或电铃等。
以上所说的许多部件,如油缸、油箱、换向阀、扇形齿轮和微型发电机等都可以装入栏木的控制箱内,结构紧凑,体积小。
本液压控制栏木利用铁路车辆作为动力来启动,不需其它电源,广泛适用于缺乏三相交流电的铁路沿线道口。该栏木不需人操作,可完全实现自动化,动作准确可靠,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能正确无误地工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道口建筑。油泵组使用安全,对铁路运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公路交叉道口的液压控制栏木,包括栏木11、枢轴15、支架16、配重17和控制栏木升降的油缸39,其特征是在道口两侧的铁轨侧部各设置油泵组1、2,其中每个油泵的柱塞4在火车轮经过时能被压下向控制栏木升降的油缸39供油,柱塞4下部有复位弹簧5,油泵的吸油管7与油箱60连通,所说的油缸39是具有回程弹簧28的单作用油缸,道口两侧的油泵组1、2并联后与单作用油缸39连通,并联的支路上各装有单向阀61、62,单作用油缸39的油管通过二位三通转阀35与延时阀40的进油口41连通,延时阀40的回油口43则经回油路44及二位二通转阀36与油箱60连通,油缸的活塞杆25上装有两对撞块31、32和33、34,二位三通转阀35和二位二通转阀36有换向用的拨杆37、38,油泵组1、2都与回油路4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栏木,其特征是所说的油泵组1、2装在同一底板12上,底板12置于一个凹形架19上,凹形架两侧的支撑部分27固定在枕木的大螺丝上,凹形架19前后有挡板29,形成固定油泵的槽座8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栏木,其特征是在油泵组的底板12和凹形架19之间设有供油泵组下沉的弹簧7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栏木,其特征是在所说栏木的枢轴5上装设一扇形齿轮,带动微型自摩发电机的小齿轮轴旋转,电流的回路中装有声、光报警装置。
专利摘要该系统在道口两侧的铁轨侧部各设置一组油泵,其中每个油泵的柱塞在火车轮经过时能被压下向控制栏木升降的油缸供油,油缸是具有回程弹簧的单作用油缸。道口两侧的油泵组并联后与油缸连通,并联支路上各装有单向阀,油缸通过转阀与延时阀连通,延时阀的回油经过另一转阀。油缸活塞杆上装有两对撞块、带动两个转阀的拨杆换向,从而可以完全实现栏木的无人控制,栏木放下的时间由延时阀控制。
文档编号B61L29/00GK2066823SQ9020468
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1日
发明者兰俊生 申请人:兰俊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