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1645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列车列尾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列车列尾系统作为重要的行车安全设备,目前已大量地运用在列车中。列车列尾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车头的控制装置和设置在车尾的列尾装置。列车列尾系统的重要功能是替代守车和车长。例如,当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遇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车头的乘务员可通过控制装置操纵列尾装置排风制动,辅助列车刹车,以防止列车“放扬”(刹车失灵)事故。实践中,运用列车列尾系统替代守车后可显著提高行车安全,也可显著提高调车及接发车作业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0003]在一些大型车站中,由于遮雨棚对射频信号反射产生多径效应,会使位于车头的列车报警装置(LBJ),即控制装置无法与位于车尾的客车列尾装置(KLW)正常通信。因此,很多列车列尾系统中都增设了车站中继装置。该车站中继装置安装在车站内,能够接收到到控制装置和列尾装置的信号,用于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令转发给列尾装置,还可将列尾装置发出的应答信令转发给控制装置。但是,现有的车站中继装置中,无法获知使用中继装置后列尾装置基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信令而转发应答信令的比例,无法获取列车列尾系统的通信状况,进而无法优化列车列尾系统的通信状况。
[0004]因此,亟需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获知使用中继装置后列尾装置基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信令而转发应答信令的比例,无法获取列车列尾系统的通信状况,进而无法优化列车列尾系统的通信状况的不足/缺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包括:
[0007]记录列车的车头发送的控制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0008]记录在预置时间内所述列车的列尾通过中继装置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二数量,其中所述中继装置按预置朝向安装在预置位置;
[0009]记录在所述预置时间内所述列尾未通过所述中继装置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三数量;
[0010]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和第三数量计算所述列尾对所述控制信令的响应比例;
[0011]调整所述中继装置的位置和朝向,获得所述列尾在所述中继装置于多个位置及不同朝向时的多个响应比例;
[0012]根据所述多个响应比例为所述中继装置确定最优位置和朝向,以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记录所述第二数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4]查询所述控制信令的业务类型;
[0015]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的查询结果将所述控制信令划分成多个组;
[0016]判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是否相同;
[0017]在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响应时间长短的顺序将所述多个组中的控制信令排序;
[0018]基于所述排序后的控制信令筛选各组中未在预置时间内获得响应的控制信令;
[0019]由中继装置转发各组中未在预置时间内获得响应的控制信令。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记录第三数量的步骤包括:
[0021]判断所述控制信令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是否相同;
[0022]在所述控制信令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相同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三数量。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方法还包括:
[0024]获取在预置时间内未获得列尾响应的控制信令,识别优先级别最高的控制信令;
[0025]转发识别出的优先级别最高的控制信令。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优先级别最高的控制信令的步骤包括:
[0027]查询未在所述预置时间内获得列尾响应的控制信令及其业务类型;
[0028]根据业务类型对所述查询到的控制信令进行分组;
[0029]基于所述分组结果转发分组中优先级别最高的控制信令。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消号、输号、自动查询风压、手动查询风压和排风制动,其中,排风制动的优先级别最高,消号和输号的优先级别最低,自动查询风压和手动查询风压的优先级别介于前述两个级别之间。
[0031 ]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最优位置和朝向的步骤包括:
[0032]根据所述列尾在所述中继装置于多个位置及不同朝向时的多个响应比例按预定数据大小顺序排列所述多个响应比例;
[0033]选择数值最大的响应比例对应的位置和朝向为最优位置和朝向。
[0034]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装置,包括:
[0035]第一记录模块,记录列车的车头发送的控制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0036]第二记录模块,记录在预置时间内所述列车的列尾通过中继装置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二数量,其中所述中继装置按预置朝向安装在预置位置;
[0037]第三记录模块,记录在所述预置时间内所述列尾未通过所述中继装置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作为第三数量;
[0038]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和第三数量,计算所述列尾对所述控制信令的响应比例;
[0039]调整模块,调整所述中继装置的位置和朝向;
[0040]获取模块,获得所述列尾在所述中继装置于多个位置不同朝向时的多个响应比例;
[0041]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响应比例为所述中继装置确定最优位置和朝向。
[004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0043]查询模块,查询所述控制信令的业务类型;
[0044]分组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令的业务类型的查询结果将所述控制信令划分成多个组;
[0045]判断模块,判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是否相同;
[0046]排序模块,在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相同的情况下,按预置顺序将所述多个组中的控制信令排序;
[0047]判断模块,基于所述排序后的控制信令判断所述列车的列尾通过中继装置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响应是否在预置时间内。
[004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记录模块还包括:
[0049]第三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控制信令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是否相同;
[0050]第三记录子模块,在所述控制信令中列车的车头号和列尾号相同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三数量。
[005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记录列车的车头发送的控制信令的数量、在预置时间内列车的列尾通过中继装置对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和在预置时间内列尾未通过中继装置对控制信令进行响应的应答信令的数量来计算列尾对控制信令的响应比例,进而调整中继装置的位置和朝向来获得列尾在中继装置于多个位置及不同朝向时的多个响应比例,方便获取多个位置及不同朝向上的中继装置的使用效率,清晰了解中继装置的作用大小,因而可准确掌握列车列尾系统的通信状况,并因此确定中继装置的最优位置和朝向,从而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
[0052]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改善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在准确掌握列车车头和列尾的通信状况的前提下,通过获取中继装置不同预置位置及其预置方向时的列车车头和列尾的通信状况,可获得列车车头和列尾的通信状况更好的预置位置及预置方向,因而明确指示中继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方向来改善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
[0053]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5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5]图1是使用中继装置辅助列车列尾系统进行通信的工作示意图;
[005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方法流程图;
[005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优化列车列尾系统通信状况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