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车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16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车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车撑。
技术背景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此类的车辆在停放时,需要用车撑使 其保持站立在地面上。现有的车撑的功能单一,生活中,在使用自行 车等车辆的行进途中,难免会遭遇到车轮轮胎被扎破或者其他损坏, 从而导致的内部气体全部或部分散失。此时,就需要人推着车子行进, 由于车子本身的重量会对轮胎产生一定的压力,不但能节省人力,而 且在行进过程中,轮胎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縮短了使用寿 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车撑,在车轮轮胎内的气体散 失后,人推车行进时,可保护轮胎不受损坏、节省人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用车撑,包括下部带有折角的车撑本体,其 特点在于在车撑本体的折角处设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支板、 脚轮座以及安装在脚轮座上的脚轮;支板由垂直固定连接的水平板、 垂直板组成,呈"L"形;支板固定连接在车撑本体的折角处,水平 板和垂直板分别与折角的两条边对应固定连接;支板的水平板和垂直 板上带有相连通的条形孔,脚轮座设在支板的垂直板的外侧,活动安 装在条形孔内。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传统车撑在车辆上对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 不仅可以在车辆停放时,起到使车辆保持站立的作用,而且,当后轮 轮胎被扎破或者其他损坏,需要人推着车子前进时,可以保护轮胎不 受损坏,保障轮胎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两用车撑,如图l、图2所示,包括下部带有折角的车撑本体l, 折角近似于90。;在车撑本体l的折角处设有两套辅助装置,。辅助 装置包括支板2、脚轮座3以及安装在脚轮座3上的脚轮4。支板2 由垂直固定连接的水平板、垂直板组成,呈"L"形,实际制作时, 可以选用角铁。支板2焊接在车撑本体1的折角处,水平板和垂直板 分别与折角的两条边对应固定连接;在支板2的水平板和垂直板的中 部锯割出相连通的条形孔5,脚轮座3的顶部带有螺杆,螺杆从支板 2的外侧穿过条形孔5,在螺杆穿出条形孔5的一端上设有羊角形螺 帽6,拧紧羊角形螺帽6,即可固定脚轮座;拧松羊角形螺帽6,即 可调节脚轮座3在条形孔5内的位置。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传统车撑在车辆上对应的位置。车 后轮轮胎正常时,将脚轮座3固定在支板2的垂直板上。当后轮轮胎 被扎破或者其他损坏,需要人推着车子前进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车撑 置于固定车子的状态,然后拧松羊角形螺帽6将脚轮座3活动至支板 的水平板上,并调整脚轮4的方向和车子前轮的方向一致,拧紧羊角 形螺帽6固定脚轮座。这样,当人推着车子行进时,两个脚轮3触地, 代替后轮,后轮不受车重的压力,从而受到保护,保障了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两用车撑,包括下部带有折角的车撑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车撑本体(1)的折角处设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支板(2)、脚轮座(3)以及安装在脚轮座(3)上的脚轮(4);支板(2)由垂直固定连接的水平板、垂直板组成,呈“L”形;支板(2)固定连接在车撑本体(1)的折角处,水平板和垂直板分别与折角的两条边对应固定连接;支板(2)的水平板和垂直板上带有相连通的条形孔(5),脚轮座(3)设在支板(2)的垂直板的外侧,活动安装在条形孔(5)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车撑,包括下部带有折角的车撑本体,其特点在于在车撑本体的折角处设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支板、脚轮座以及安装在脚轮座上的脚轮;支板由垂直固定连接的水平板、垂直板组成,呈“L”形;支板固定连接在车撑本体的折角处,水平板和垂直板分别与折角的两条边对应固定连接;支板的水平板和垂直板上带有相连通的条形孔,脚轮座设在支板的垂直板的外侧,活动安装在条形孔内。当后轮轮胎被扎破或者其他损坏,需要人推着车子前进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轮胎不受损坏,保障轮胎的使用寿命、节省人力。
文档编号B62H1/00GK201214453SQ20072015950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胡希东 申请人:胡希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