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153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四轮摩托车后置卧 缸发动机的构造及其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三轮摩托车大多数将发动机设置在车架前部或中部, 摩托车行驶时存在振动大,噪声大的缺陷,发动机前置促使驾
驶员座倚位置过高;发动机与后桥之间采用螺旋齿轮或伞齿轮 传动,并在发动机的一侧或后桥上加倒档器,存在的缺陷是传 动效率不高,外置倒档器损耗发动机的动力;近年来也有将立 缸发动机设置在后部的三轮摩托车面市,受结构的限制,造成 发动机与后桥之间的传动距离过短,并在后桥上加倒档器,传 动效果并不理想,立缸发动机位于货箱的下侧,货箱的位置随 之增高;后桥安装的轮胎外径偏大,造成货箱的重心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三轮摩托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拟设计一种卧缸发 动机后置的四轮摩托车,确保发动机与后桥之间传动的高效率、 低损耗,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行车时的加速性能;降低整车的 重心,提高行车的横向稳定性;降低摩托车行驶时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乘座舒适性;方便全车的维修与保养。
为达到以上目的, 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主 要由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器(34)、变速器(35)、 减速器(36)、左万向节(37)、传动轴(38)、右万向节(46)、 后桥减速箱(47)、后桥(48)、摇臂(50)、摇臂支架(49) 组成,其特征在于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器(34)、 变速器(35)、减速器(36)为一体式构造,发动机(43)横 卧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架(26)上,发动机固定架(26)焊接在 发动机悬架(7)上,发动机悬架(7)固定在车架(9)上;减 速器(36)的输出轴通过左万向节(37)、传动轴(38)、右 万向节(46)、与后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连接,后桥减速 箱(47)的从动齿轮通过后桥(48)内的差速器、半轴与两驱 动轮(28)联接,各个零部件均采用滚珠轴承和直齿轮传动;减 速器(36)的输出轴、传动轴(38)、后桥减速箱(47)的输 入轴处在同一条轴线上;减速器(36)与后桥减速箱(47)各 位于车架(9)的左右两侧。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高效率、低损耗,降低 燃油消耗,提高行车时的加速性能。


图l是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主视结构图2是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俯视结构图3是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安装驾驶棚、油箱、货 箱后主视结构图4是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安装驾驶棚、油箱、货
箱后俯视结构图5是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安装驾驶棚、油箱、货 箱后后视结构图中l货箱支座、2消音器固定架、3消音器缓冲块、4 进气管、5板弹簧转动摇臂、6化油器、7发动机悬架、8空 气滤清器、9车架、IO板弹簧支座、ll货箱固定座、12水箱 固定架、13水箱、14方向盘、15转向万向节、16转向传动 轴、17前减震器、18减震器支架、19转向轮、20保险杠、21 缸盖、22消音器、23气缸、24发电机、25发动机支座、26 发动机固定架、27起动电机、28驱动轮、29板弹簧、30车 架立管、31驾驶棚固定座、32车架底架、33水泵、34离合 器、35变速器、36减速器、37左万向节、38、传动轴、39 转向管、40转向摇臂、41转向机、42转向拉杆、43发动机、 44板弹簧固定螺栓、45刹车毂、46右万向节、47后桥减速箱、 48后桥、49摆臂支架、50摆臂、51摆臂辅助支架、52拉杆 球头、53侧挡板、54货箱底座、55护拦、56驾驶棚、57驾驶 室、58挡风玻璃、59大灯座、60货箱支撑螺栓、61油箱、62 油箱盖、63驾驶室侧门、64驾驶室固定螺栓、65后挡板、66货箱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主要由发电机24、发动 机43、离合器34、变速器35、减速器36、左万向节37、传动轴 38、右万向节46、后桥减速箱47、后桥48、摇臂50、摇臂支架 49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发动机43固定在发动机悬架7的下方,悬 架7固定在车架后部的发动机支座25上,发动机支座25上装有橡 胶块缓冲发动机43对车架9的振动。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 器34、变速器35、减速器36为一体式构造。离合器34与发动机 43的输出轴连接,变速器35固定在离合器壳上,与离合器34连 接。变速器35内设多级变带齿轮和一个倒档齿轮,由拨叉和换 档轴控制换档。变速器35的输出动力传递到减速器36内,由两 个直齿轮作一级减速、传动,同时改变了动力的传递方向。减 速器36的输出轴通过左、右万向节(37、 46)、传动轴38与后 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上的直齿轮与差速器上的直 齿轮作一级减速传动,差速器连接两根半轴带动两个驱动轮28 旋转。从发动机43至后桥48的各个零部件应用了滚珠轴承和直 齿轮传动,将传动过程中的磨擦阻力降至最低限度。发动机末 端的减速器36与后桥减速箱47各位于车架9的左右两侧,拉开了 左右两个万向节(37、 46)之间的传动距离,增大了传动轴38 轴线与减速器36输出轴轴线、后桥减速箱47输入轴轴线之间的
夹角,使三根轴的轴线基本连成一条直线,传动时趋向直轴传
动,有效地降低了传动阻力。当驱动轮28遇到振动时,后桥48 在板弹簧29的作用下带动传动轴38的一侧作上下跳动,减速器 36的输出动力在两左、右万向节(37、 46)的作用下由传动轴 38传递到后桥48。
发动机43的卧式气缸23处于重心低的位置,不妨碍降低货 箱66、驾驶棚56的高度,加上后桥48装配了145/70R12型号的小 直径宽驱动轮28,縮小了货箱66的离地间隙,有效地降低了货 箱66和驾驶棚56的高度,达到了降低全车重心的目的。
后置发动机43的卧式气缸23朝向车尾部,为发动机43的维 修、保养提供了方便。对后桥48进行维护时需松开货箱固定座 ll的两个固定螺栓,将货箱66转到一定角度用支管撑住。
卧缸发动机43处于车后部,远离驾驶棚56内驾驶、乘坐人 员的位置,加上水冷装置起到的降低发动机43振动的作用,有 效地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如图3、 4、 5所示,货箱66为三开门构造,由车架9支撑、 固定;驾驶棚56固定在车架9上,驾驶室内乘坐二人,由方向盘 14控制两转向轮19转向;离合为脚踏控制,换挡为手动控制; 刹车为液压控制两后轮制动。转向机41固定在车架9上。卧缸发 动机43需要专业的发动机制造公司开发研制;卧缸发动机后置 式四轮摩托车,采用了直齿轮和直轴传动,实现了动力输出中
的高效率,具有较低的燃油消耗和较好的加速性能。整车重心控 制在较低的位置,具备了较好的横向稳定性。适合农村用于短途 货物的运输,适合上下班工人用作代步之用,在低收入人群中 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建议厂家将此技术转化为产品投放农村市 场。
权利要求1、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主要由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器(34)、变速器(35)、减速器(36)、左万向节(37)、传动轴(38)、右万向节(46)、后桥减速箱(47)、后桥(48)、摇臂(50)、摇臂支架(49)组成,其特征在于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器(34)、变速器(35)、减速器(36)为一体式构造,发动机(43)横卧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架(26)上,发动机固定架(26)焊接在发动机悬架(7)上,发动机悬架(7)固定在车架(9)上;减速器(36)的输出轴通过左万向节(37)、传动轴(38)、右万向节(46)、与后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连接,后桥减速箱(47)的从动齿轮通过后桥(48)内的差速器、半轴与两驱动轮(28)联接;各个零部件均采用滚珠轴承和直齿轮传动;减速器(36)的输出轴、传动轴(38)、后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处在同一条轴线上;减速器(36)与后桥减速箱(47)各位于车架(9)的左右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缸发动机后置式四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发电机(24)、发动机(43)、离合器(34)、变速器(35)、减速器(36)为一体式构造,发动机固定架(26)焊接在发动机悬架(7)上;减速器(36)的输出轴通过左万向节(37)、传动轴(38)、右万向节(46)、与后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36)的输出轴、传动轴(38)、后桥减速箱(47)的输入轴处在同一条轴线上;减速器(36)与后桥减速箱(47)各位于车架(9)的左右两侧。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高效率、低损耗,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行车时的加速性能。
文档编号B62M7/00GK201179943SQ20072015817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0日
发明者宁 李 申请人:宁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