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3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其将发动机罩安装在从 发动机侧凸出的凸起部等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常在汽车发动机的上方配置发动机罩而覆盖发动机。 发动机罩具有以下功能遮蔽从发动机泄漏出的噪声(穿透音);以 及在视觉上遮蔽发动机而提高发动机室内的外观性。当前,例如如图6所示,发动机罩9经由橡胶制的垫环(grommet) 8,固定在从发动机侧部件7凸出的凸起部71上。发动机罩9具有 罩主体91;以及罩侧固定部92,其从罩主体91的背面凸出。罩侧固 定部92为内部具有收容空间90的框状体,其具有底部95,其具 有嵌合垫环8的嵌合孔93;周壁部96,其形成为,在底部95和罩主 体91的背面之间包围收容空间90;以及开口部97,其在周壁部96 的一端开口。垫环8为橡胶制,具有使从发动机侧凸出的凸起部7 插入的插入孔81,在外周部具有与嵌合孔93的周缘卡止的卡止部82。 在将发动机罩9固定在发动机侧部件7的凸起部71上时,将垫环8 嵌合在发动机罩9的罩侧固定部92的嵌合孔93中。将凸起部71插 入垫环8的插入孔81中。在进行发动机维修等时,将发动机罩从发动机侧部件拆下。此 时,垫环如专利文献l、 2所示,设计为留在发动机罩侧。具体地说, 在专利文献1中,在垫环的外周表面和嵌合孔的内周表面,形成向径 向凸出的多个凸部,利用凸部的弹性反作用力防止垫环从嵌合孔中拔 出。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在垫环的内周面,在与凸起部头部嵌合的 部位上设置切口,使凸起部的拆卸容易进行。在专利文献l、 2的结 构中,如果沿凸起部的轴向将罩侧固定部从凸起部拔出,则可以比较 容易地拆卸发动机罩。但是,在拆卸发动机罩时,由于操作者无法从外部确认发动机 罩的安装构造,因此会相对于凸起部的轴向,将发动机罩向车辆前方 倾斜的方向提起而从凸起部拔出。在此情况下,插入凸起部的垫环会 与罩侧固定部的车辆前方侧干涉,罩侧固定部可能会破损。专利文献1:特开2004—2787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33674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 机罩的安装构造,其在将发动机罩从发动机侧凸起部拆卸时,可以抑 制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的破损。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为,将发动 机罩经由由弹性体构成的垫环,安装在从发动机部件侧延伸的发动机 侧凸起部上,该发动机罩具有罩主体和从该罩主体的背面凸出的罩侧 固定部,其特征在于,前述罩侧固定部是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有底框状体,其具有周壁部,其形成为一端从前述罩主体的背面直立设置 而包围前述收容空间;底部,其与该周壁部的另一端连结,覆盖前述 收容空间;以及嵌合孔,其形成在该底部上,可拆卸地嵌合前述垫环, 前述垫环是配置在前述收容空间中的有底大致筒状体,其具有插入 孑L,其使前述发动机侧凸起部插入;以及卡止部,其形成在该垫环的 外周部上,卡止前述嵌合孔的周缘,前述罩侧固定部,通过形成从前 述嵌合孔向前述嵌合孔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至少2个切口,从而使前述 卡止部相对于前述嵌合孔的嵌合力,比前述发动机侧凸起部相对于前 述插入孔的嵌合力小。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2个切口,隔着前述嵌合孔而形成于彼此相反侧的位置上。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2个切口配置为,位 于搭载前述发动机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切口,从前述罩侧固
定部的前述底部延伸至前述周壁部。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切口的闭合端部为大 致圆弧形状。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嵌合孔的直径,比前 述垫环的前述外周部的直径小。优选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前述切口的至少一部分形 成于前述周壁部上,前述切口的形成于前述周壁部上的部分的长度,为前述周壁部的长度的50 100%。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在罩侧固定部上形成至少2 个从嵌合孔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的切口。因此,罩侧固定部的底部由至 少2个切口分割,容易利用径外侧方向的负载而向径外侧方向位移, 减少在将垫环相对于嵌合孔拆装时的负载。由此,垫环的卡止部与发 动机罩的嵌合孔之间的嵌合力,比发动机侧凸起部与垫环的插入孔之 间的嵌合力小。并且,在将垫环相对于嵌合孔拆装时,或希望在将发 动机罩相对于凸起部的轴向倾斜地拆卸时,罩侧固定部不会破损。另一方面,在仅形成1个从嵌合孔向其径外侧方向延伸的切口 的情况下,嵌合孔仅其与切口的交界部分的周缘略微地扩径,与垫环 之间的嵌合力仍然很大。与之相对,在本发明中,由于形成至少2 个从嵌合孔向其径外侧方向延伸的切口,因此嵌合孔的周缘被分割为 至少2部分。被分割的部分利用来自嵌合孔的径向外侧的负载,隔着 切口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位移。因此,与仅形成1个切口的情况相比, 嵌合孔的周缘的位移变得非常容易,可以容易地进行垫环的拆装。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2个切口隔着嵌合孔形成在 彼此相反侧的位置上。因此,嵌合孔容易以连结2个切口的直线为中 心进行扩径。并且,可以使垫环和发动机罩的嵌合孔之间的嵌合力, 比垫环和发动机侧凸起部之间的嵌合力小,在拆卸发动机罩时,可以 将垫环可靠地留在发动机侧凸起部。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在将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
机的发动机罩取下时,操作者被发动机罩遮挡,看不见发动机罩相对 于发动机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因此,由于在将发动机罩向车辆前方倾 斜拆卸的情况下,在发动机罩相对于垫环的倾斜方向(车辆前后方向) 上配置2个切口,因此罩侧固定部不易破损。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不仅是罩侧固定部的底部, 周壁部也容易变形。因此,可以使垫环的卡止部相对于嵌合孔的嵌合 力更小。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切口的闭合端部是在变形 时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通过使该闭合端部为大致圆弧状,可以使应 力分散,可以抑制在闭合端部上产生裂纹。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垫环不会相对于嵌合孔倾 斜地嵌合,可以稳定地进行保持,还可以防止使用时的脱落。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可以在使嵌合孔容易扩径 的同时保持周壁部的刚性。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的俯视图。图2是实施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图3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上嵌合垫环的方法,是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斜视图。图4是实施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的从开口部侧观察的斜视图。图5表示使垫环从实施例所涉及的嵌合孔脱离时的状态,是罩 侧固定部的底面说明图。图6是现有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动机罩保持在发动机部件的某一部分上,配置在发动机部件 的上部。发动机罩可以仅覆盖发动机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覆盖发动机部件整体。发动机部件是下述部件的总称由汽缸及活塞构成的发 动机主体、覆盖发动机主体的汽缸盖的汽缸盖罩、向发动机主体供给 燃料及空气的装置、控制进气排气的凸轮装置、油循环装置等。发动 机罩保持在从发动机部件凸出的发动机侧凸起部的前端上。发动机罩具有罩主体;以及罩侧固定部,其从罩主体的背面 凸出。罩侧固定部,是内部具有收容垫环的收容空间的有底框状体。 罩侧固定部具有底部,其具有可拆装地嵌合垫环的嵌合孔;以及周 壁部,其形成为在底部与罩主体之间包围收容空间。罩侧固定部只要是形成能够收容垫环的收容空间的形状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例如, 罩侧固定部的底部可以是半圆形、四边形,周壁部可以从罩主体沿垂 直方向直立设置,也可以以向底部縮径的方式倾斜。罩侧固定部仅周壁部从罩主体直立设置,但也可以在罩侧固定 部的周壁部和罩主体之间设置加强用的肋部。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比 切口的闭合端部低的位置上连结加强肋部。由此,可以不妨碍嵌合孔 的扩径容易性地加强罩侧固定部。嵌合孔具有与垫环的卡止部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嵌合孔中,通 常在嵌合孔的轴向上拆装垫环。优选嵌合孔的直径D2与垫环的卡止部的直径D1大致相同,并且比垫环的外周部的直径D3小(参照图 2、图5)。由此,垫环不会相对于嵌合孔倾斜地嵌合,可以稳定地 保持,另外也可以防止使用时的脱落。在罩侧固定部上,形成至少2个从嵌合孔向嵌合孔的径外侧方 向延伸的切口。切口数可以是2个,也可以大于或等于3个。至少2个的切口,可以在底部的任意位置上形成。在切口为2 个的情况下,优选隔着嵌合孔在彼此相反侧上形成。特别地,优选嵌 合孔的中心位于2个切口的中心线上。由此,嵌合孔容易以切口的中 心线为中心扩径。优选2个切口配置为,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在 操作者希望将发动机罩向车辆前方倾斜地拆卸的情况下,发动机罩相 对于垫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倾斜。在该倾斜方向上,2个切口隔着嵌 合孔配置在彼此相反侧上,罩侧固定部不会破损。在切口大于或等于 3个的情况下,例如在嵌合孔的周向上以均等的角度配置。在此情况 下,底部被均等地分割,可以使在拆装垫环时受到的应力均等地分散。
另外,也可以在嵌合孔的周缘,在拆装垫环时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上 配置切口。由此,可以防止应力集中。切口通过从嵌合孔向嵌合孔的径外侧方向延伸,从而与嵌合孔 连通,并且至少形成在嵌合孔的周缘上。在此情况下,切口也可以仅 位于底部而闭合端部位于底部。另外,优选切口从罩侧固定部的底部 嵌合孔延伸至底部的外周端部。由此,底部整体被分隔为多个分割部, 可以使嵌合孔和垫环之间的嵌合力进一步减少。更优选切口以使切口中位于底部的部分和位于周壁部的部分的 宽度相同的状态,经由底部的外周缘部直至周壁部。由此,可以有效 地减少嵌合孔和垫环之间的嵌合力。在此情况下,切口的闭合端部位 于周壁部。优选此时的切口的形成在周壁部上的部分的长度Ll,相对于周壁部的长度L2,为50~100% (参照图3)。由此,可以在使 嵌合孔容易地扩径的同时保持周壁部的刚性。另外,至少2个切口中的1个,可以与形成在罩侧固定部的周 壁部上的开口部连通。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减少嵌合孔与垫环之 间的嵌合力。在本说明书中,开口部是指比切口的宽度大或小的开口。 在开口部的宽度比切口宽度大的情况下,开口部也可以是能够将垫环 从罩侧固定部的外部插入内部的收容空间中的尺寸。在此情况下,可 以通过使垫环从开口部经过切口与嵌合孔嵌合,将其插入收容空间 中。在使垫环从开口部经由切口与嵌合部嵌合的情况下,由于经过切 口时的嵌合孔的嵌合力减少,因此可以使拆装垫环时的负载减少。切口的一个端部,是面向嵌合孔的开放端部,另一个端部,是 通常位于底部或周壁部上的闭合端部。为了抑制应力集中,优选闭合 端部为大致圆弧状。对于与开口部连通的切口,两端均成为开放端部。优选切口的宽度H1、 H2比嵌合孔的直径D2小(参照图5)。 由此,可以防止垫环进入切口中,防止发动机罩的安装位置偏离或发 动机罩脱落。另外,相同地,为了防止发动机罩脱落,优选切口的宽 度Hl、 H2比垫环的卡止部的直径Dl小。至少2个的切口的宽度 Hl、 H2可以是彼此相同的宽度,也可以不同。在垫环的外周面上形成与嵌合孔卡止的槽状卡止部。在垫环的
内部,形成使从发动机侧部件凸出的发动机侧凸起部插入的插入孔。 垫环可以使用橡胶及弹性体等已知的弹性材料,利用注塑成型等己知的方法成型。在此情况下,垫环的插入孔,例如在模具中使用插入孔成型用的滑动型芯而成型。发动机罩可以将PP、 PA等己知树脂材料作为原料,利用注塑成型等已知的方法成型。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可以与罩主体一体地成型,也可以在分别成型后,通过热压、溶敷、粘接、螺栓螺合而固定。实施例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发动机罩的俯视图。图2是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图3表示将垫环嵌 合在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上的方法,是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的斜视 图。图4是从罩侧固定部的开口部侧观察的发动机罩的斜视图。图5 是拆装垫环时的罩侧固定部的底面说明图。本例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如图l、图2所示,将发动机罩l 经由由弹性体构成的垫环3,安装在从发动机部件2延伸的作为发动 机侧凸起部的凸起部21上。发动机部件2为设置在发动机上部的汽 缸盖罩。在发动机部件2上部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各自左右两侧的4 个位置上,设置向上方凸出的凸起部21。如图3 图5所示,发动机罩1具有罩主体ll;以及罩侧固 定部12,其从罩主体11的背面lla凸出。罩侧固定部12为内部具 有收容空间10的有底框状体,其具有底部18,其具有嵌合垫环3 的嵌合孔13;周壁部16,其形成为在底部18与罩主体11的背面之 间包围收容空间10;以及开口部17,其在周壁部16上开口而面向收 容空间10。发动机罩1设置4个罩侧固定部12,所有的开口部17 均朝向车身后方。罩侧固定部12,在收容空间10中插入垫环3,使垫环3与嵌合 孔13嵌合。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为大致半圆形,被从圆弧状的 外端部15a向罩主体11逐渐扩径的周壁部16包围。半圆形的底部 18的外周端部中的直线状外周端部18d,不与周壁部16连结,在其
与罩主体12之间,具有可以内插垫环3的尺寸的开口部17。在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上,形成卡止垫环3的卡合孔13。 卡合孔13利用与形成在垫环3的外周面上的卡止部32大致相同的形 状,使卡止部32嵌合。在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上,形成从嵌合孔13向嵌合孔13 的径外侧方向延伸的2个切口 14、 15。 一个切口M从嵌合孔13经 由底部18的外周端部18c直至周壁部16。因此,切口 14由位于底 部18上的底部切口 14a、和位于周壁部16上的周壁切口 14b构成。 另一个切口 15配置于开口部17和嵌合孔13之间,连通这两者。2 个切口 14、 15隔着底部18中的嵌合孔13,形成在彼此相反一侧的 位置上。切口 14、 15配置为,相对于嵌合孔13,位于搭载发动机的 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至周壁部16的切口 14相对于嵌合孔13位 于车身前方侧,与开口部17连通的切口 15相对于嵌合孔13位于车 身后方侧。即,相对于嵌合孔13,在车辆前方侧配置切口 14,在车 辆后方侧配置切口 15及开口部17,开口部17、嵌合孔13及切口 14、 15各自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垫环3为配置于收容空间10中的有底大致圆筒状体,具有插入 凸起部21的插入孔31。在垫环3的外周部3a上,具有与嵌合孔13 的周缘13c卡止的环槽状的卡止部32。凸起部21具有脚部22;以 及头部23,其设置在脚部22的前端部上,具有比脚部22更大的直 径。垫环3的插入孔31具有里部,其保持凸起部21的头部23; 以及中间部,其保持脚部22,中间部的开口直径比里部小。由此, 将凸起部21保持在插入孔31中。如图5所示,与嵌合孔13卡止前的垫环3的卡止部32的直径 Dl为15.5mm,嵌合孔13的直径D2为15mm。嵌合孔13的直径D2 比垫环3的卡止部32的直径Dl小0.5mm。卡止部32通过卡止在嵌 合孔13上而以被向径内侧方向挤压的状态被保持。切口 14的宽度 Hl为lmm,底部切口 14a和周壁切口 14b宽度相同。切口 15的宽 度H2为10mm。垫环3的外周部3a的直径D3为19mm (图2)。 切口 14宽度Hl及切口 15的宽度H2,比垫环3的卡止部32的直径 Dl小。如图3所示,形成于周壁部16上的周壁切口 14b的长度Ll, 相对于周壁部16的长度L2为75%。周壁切口 14b的闭合端部14c 为大致圆弧状。垫环3使用橡胶材料,利用注塑成型等已知的方法成型。垫环3 的插入孔31,通过在模具中使用插入孔成型用的滑动型芯而成型。发动机罩l,将PP、 PA等树脂材料作为原料,利用注塑成型等 方法成型。发动机罩1的罩侧固定部12,与罩主体ll一体地成型。在将发动机罩1安装在发动机侧部件2上时,使垫环3的卡止 部32从发动机罩1的罩侧固定部12的开口部17,经由切口15,嵌 插入嵌合孔13中。由此,垫环3在使插入孔31的开口周缘3b从嵌 合孔13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下,保持在罩侧固定部12的收容空间10 中。如图1所示,由于罩侧固定部12在罩主体11上的4个位置上形 成,因此在所有4个位置上与垫环3嵌合。此外,垫环3也可以从嵌 合孔13的轴向外侧向内侧嵌入。然后,如图2所示,将与垫环3嵌 合的发动机罩1配置在发动机侧部件2的上部。此时,发动机罩1 相对于发动机侧部件2保持在大致水平方向上。然后,使发动机罩1 下降,将垫环3推压并抵接在从发动机侧部件2凸出的4根凸起部 21上。由此,如图2所示,凸起部21插入各垫环3的插入孔31内。 此外,也可以预先使凸起部21插入垫环3的插入孔31后,将垫环3 与发动机罩1的罩侧固定部12嵌合。在将发动机罩1从发动机侧部件2拆卸时,将发动机罩1在相 对于发动机部件2维持在大致水平方向上的状态下,相对于发动机部 件2向上方提起。此时,由于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由2个切口分 割为2个分割部18a、 18b,因此容易利用径外侧方向的负载而扩径。 并且,垫环3的卡止部32与发动机罩1的嵌合孔13之间的嵌合力, 比发动机侧部件2的凸起部21与垫环3的插入孔31之间的嵌合力小。 因此,在将发动机罩1提起而从凸起部21拆卸时,垫环3以覆盖凸 起部21的前端的状态留在凸起部21上,仅将发动机罩1从凸起部 21拆下。
另外,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在拆卸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 的发动机罩时,存在操作者希望将发动机罩向车辆前方倾斜而拆卸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发动机罩1以向车辆前方倾斜的状态从发动机侧部件2上被提起。发动机罩1的罩侧固定部12,相对于垫环3向前 方倾斜。在罩侧固定部12的车身前方侧、车身后方侧,与嵌合孔13 连通的切口 14、切口 15分别开口。由此,嵌合孔13可以在相对于 垫环3倾斜的状态下容易地扩径,使垫环3脱离。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从嵌合孔13朝向嵌合孔13的径向外 侧而形成2个切口 14、 15。因此,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被分割 为2个分割部18a、 18b,从而容易地利用嵌合孔13的径外侧方向的 负载向径外侧方向位移。并且,在将垫环3向嵌合孔13拆装时,嵌 合孔13可以利用垫环3向径向外侧推压而以低负载进行扩径。由此, 可以容易地将垫环3相对于发动机罩1拆装。另外,由于在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上形成2个切口 14、 15, 因此垫环3的卡止部32与发动机罩1的嵌合孔13之间的嵌合力,与 发动机侧部件2的凸起部21与垫环3的插入孔31之间的嵌合力相比 较小。因此,在将发动机罩1从发动机侧部件2拆卸时,垫环3以覆 盖凸起部21的前端的状态留在发动机侧部件2上,仅将发动机罩1 从发动机侧部件2拆卸。因此,可以抑制在发动机罩l拆装时发动机 罩1的破损。另外, 一个切口 14隔着嵌合孔13而形成在另一个切口 15的相 反侧的位置上。因此,嵌合孔13容易以连结切口 14及切口 15的直 线为中心扩径。并且,可以使垫环3与发动机罩1的嵌合孔之间的嵌 合力,比垫环3与凸起部21之间的嵌合力小。因此,在将发动机罩 拆下时,可以可靠地将垫环3留在发动机侧部件2上。另外,在将发动机罩1拆卸时,有时发动机罩1向车辆前方倾 斜地被提起。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切口 14、切口 15及开口部17配 置为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从而切口 14、切口 15及开口部17配 置在发动机罩1相对于垫环3的倾斜方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由此, 罩侧固定部12变得容易扩径,插入凸起部的垫环3,不易与罩侧固
定部12发生干涉,施加在罩侧固定部12上的应力减少,可以防止罩 侧固定部12的破损。切口14如图3、图4所示,从罩侧固定部12的底部18延伸至 周壁部16,切口 15与外壁部16的开口部17连通。因此,罩侧固定 部12的周壁部16的下侧部16c隔着开口部17和周壁切口 14b而被 分割为2个分割部16a、 16b(图3)。并且,下侧部16a的各分割部 16a、 16b,从底部18的各分割部18a、 18b向径外侧方向承受弯曲力 矩,容易向径外侧方向弯曲。因此,在拆装垫环3时,可以使嵌合孔 13更容易扩径,垫环3的卡止部32相对于嵌合孔13之间的嵌合力 更小。另外,切口 14的闭合端部14c是在变形时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 该闭合端部14c为大致圆弧状。因此,施加在闭合端部14c上的应力 被分散,可以抑制在闭合端部14c上产生裂纹的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其将发动机罩经由由弹性体构成的垫环,安装在从发动机部件侧延伸的发动机侧凸起部上,该发动机罩具有罩主体和从该罩主体的背面凸出的罩侧固定部,其特征在于,前述罩侧固定部是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有底框状体,其具有周壁部,其形成为一端从前述罩主体的背面直立设置而包围前述收容空间;底部,其与该周壁部的另一端连结,覆盖前述收容空间;以及嵌合孔,其形成在该底部上,可拆卸地嵌合前述垫环,前述垫环是配置在前述收容空间中的有底大致筒状体,其具有插入孔,其使前述发动机侧凸起部插入;以及卡止部,其形成在该垫环的外周部上,卡止前述嵌合孔的周缘,前述罩侧固定部,通过形成从前述嵌合孔向前述嵌合孔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至少2个切口,从而使前述卡止部相对于前述嵌合孔的嵌合力,比前述发动机侧凸起部相对于前述插入孔的嵌合力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2个切口,隔着前述嵌合孔而形成于彼此相反侧的位置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2个切口配置为,位于搭载前述发动机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 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从前述罩侧固定部的前述底部延伸至前述周壁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 其特征在于, 前述切口的闭合端部为大致圆弧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 其特征在于,前述嵌合孔的直径,比前述垫环的前述外周部的直径小。
7. 根据权利要求l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 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前述周壁部上, 前述切口的形成于前述周壁部上的部分的长度,为前述周壁部 的长度的50 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的安装构造,其在将发动机罩从发动机侧凸起部拆卸时,可以抑制发动机罩的罩侧固定部破损。在将发动机罩(1)经由由弹性体构成的垫环(3)安装在从发动机部件侧延伸的凸起部(21)上时,罩侧固定部(12)具有周壁部(16),其从罩主体(11)直立设置;底部(18),其与周壁部(16)连结;嵌合孔(13),其形成在底部(18)上,与垫环(3)嵌合。垫环(3)具有插入凸起部(21)的插入孔(31)。在垫环(3)的外周部上具有与嵌合孔(13)的周缘(13c)卡止的卡止部(32)。在罩侧固定部(12)上形成从嵌合孔(13)向嵌合孔(13)的径外侧方向延伸的2个切口(14)、(15)。
文档编号B62D25/10GK101398026SQ20081016820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5日
发明者尾形正裕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