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牵引座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半挂牵引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牵引座连接板。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汽车的牵引座一般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连接板上,通过连接板和车架支撑板连 接,这样就需要将连接板高于车架支撑板,并且向外折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安装板固定在 车架左右纵梁上,使牵引座载荷的受力面增大。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零件数量多,装配工 序复杂,工效低下。而且由于连接板高于车架支撑板,并且向外折弯,使牵引座高度过高, 导致整车重心过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安装髙度、直接将牵引座和车架支撑板连接起来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牵引座连接板,包括连接板, 连接板端面呈工字形,正投影面呈等腰梯形,连接板的翼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长圆孔和圆孔。
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翼面孔的间距为50mm。
本实用新型在整车装配使用左右对称的两件。连接板的上翼面和牵引座连接,侧面和 车架支撑板连接,底面则紧贴车架上翼面,减小了牵引座支座在宽度方向上的安装尺寸, 提高了支座的通用性,连接板和车架上前后支撑板连接时,向车架的内侧折弯,降低了牵 引座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整车的重心,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为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牵引座上体,2、支座,3、连接板,4、前支撑板,5、后支撑板,6、翼面, 7、侧面,8、圆孔,9、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图2中,连接板3端面呈工字形,正投影面呈等腰梯形,连接板3的翼面6和侧 面7上分别设有长圆孔9和圆孔8。连接板3的上翼面孔的间距为50ram。在整车装配时上翼 面和牵引座连接,侧面7和车架前、后支撑板4、 5连接,底面则紧贴车架上翼面。连接板3 和车架支撑板连接后,牵引座的支座2固定在连接板3上,支座2上部为牵引座上体1,根 据实际需要牵引座的前置距可以前后调整lOOram。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牵引座连接板,包括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端面呈工字形,正投影面呈等腰梯形,连接板的翼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长圆孔和圆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牵引座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翼面孔的 间距为50ra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牵引座连接板,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端面呈工字形,正投影面呈等腰梯形,连接板的翼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长圆孔和圆孔。本实用新型在整车装配使用左右对称的两件。连接板的上翼面和牵引座连接,侧面和车架支撑板连接,底面则紧贴车架上翼面。减小了牵引座支座在宽度方向上的安装尺寸,提高了支座的通用性,和在支撑板连接时,向车架的内侧折弯,降低了牵引座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整车的重心,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D53/08GK201201655SQ20082002192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5日
发明者丁惟云, 苏绍丹, 范小亮, 郭秀廷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