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50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嬰儿车为提供襁褓婴儿或幼儿坐、卧的载具,父母或长者可以通过推行婴 儿车而省却背负或抱持的重量负荷,进而更便于携带嬰幼儿一起出游、散步或 购物等户外活动,实属增进亲子互动更为密切的婴幼儿用品之一。但是,经本 实用新型人累积多年相关产业的产制经验发现,现有婴儿车实际上存有如下所
述的种种缺点
1、 提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的结合稳定性不佳现有嬰儿车的提篮框架采 活动式设计,使提篮框架可脱离婴儿车骨架以随身携带及就近照顾,但所述提 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的结合方式却直接插设于自骨架向上延伸的铝制中空支架 而已,换言之,所述提篮框架与幼儿的整体重量仅由中空支架承担,不仅支撑 强度不足,更容易因为结合稳固度不足而产生提篮框架晃动的不稳定现象,对 于躺卧其中的幼儿而言更充满危险性,显有安全性不足的严重缺失。
2、 前轮座结构设计复杂且无法定向现有嬰儿车的前轮座虽可脱离嬰儿 车骨架以进行单轮及双轮的更换及变化,但经研究其构造后却发现,现有前轮 座实际上具有因为零件过多及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存 在;此外,更有前轮座及前轮无法固定朝向前方,致衍生嬰儿车的前进方向难 以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针对嬰儿车的提篮及前轮加以改 良,提升提篮结合稳定性、便于拆装、易于更替前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嬰儿车,所述婴儿车包含一组 婴儿车骨架、 一组插设于婴儿车骨架上的提篮框架及一组装设于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前轮座机构;所述提篮框架在环框的中段部位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枢转 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包含第一轴盘与第二轴盘;所述第一轴盘分别朝前后方向 延伸有与环框组接的插接臂,朝上凸伸供提篮把手插设的插槽,所述第一轴盘 盘体凹设有外环槽与内环槽,而其中一插接臂设有垂直于第一轴盘的容置槽及 贯穿插接臂的滑槽;所述容置槽以通道及缺口连通外及内环槽,所述容置槽内 设有弹性元件及定位销;所述插接臂外部套设一滑套,所述滑套以一铆钉穿过 定位销及滑槽后定位,令所述滑套带动所述定位销位移;所述第二轴盘向下延 伸一插接柱,插设于嬰儿车骨架的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凸设有凸环, 所述凸环嵌置于所述第一轴盘的外凹环中,且所述凸环开设有复数穿孔供定位 销插设;所述滑套带动所述定位销退出缺口及穿孔,令所述第一轴盘相对枢转 并捧一穿孔插设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嬰儿车,其中,所述第一轴盘的内环槽中进一步成型有 一挡块;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凸设有凸柱,所述凸柱嵌置于所述第一轴盘的内凹 环中;当所述凸柱在所述内凹环中位移时,受所述挡块的阻挡而限制所述提篮 框架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嬰儿车,其中,所述第一轴盘的滑套外侧一体凸设一凸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嬰儿车,其中,所述婴儿车骨架设有一组支撑机构供提 篮框架的枢转机构插设,所述支撑机构包含第三轴盘,其中,所述第三轴盘向 下延伸一衔接套筒,所述衔接套筒以一铆钉固设于所述婴儿车骨架上,所述衔 接套筒一侧设一纵向插槽,所述衔接套筒的筒壁还开设一连通插槽的透孔,且 所述衔接套筒的插槽内部设有一组通过铆钉固设于衔接套筒内的弹性单元,所 述衔接套筒外部套设一对呈环状卡掣的脱钩套环;所述脱钩套环一侧内壁面凸 设一柱状卡榫,另一侧内壁面与衔接套筒外壁面之间夹固一弹性元件,令所述 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所述衔接套筒筒壁的透孔而伸入所述衔接套筒内部;所述 枢转机构的第二轴盘底部的插接柱柱体两侧分别凹设一对应脱钩套环内部卡榫 的卡掣槽;所述第二轴盘的插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三轴盘的插槽中并压迫所述弹 性单元形成压缩状,使所述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所述衔接套筒的透孔并卡掣于 所述插接柱的卡掣槽中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第三轴盘盘体朝向所述第二轴盘一 面凹设一纵向导槽;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对应凸设一纵向凸块以相互嵌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包含由下向上排列且相互 勾掣的底座、弹性元件及顶板,且所述弹性单元的底座通过铆钉固设于衔接套 筒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婴儿车的前轮座机构包含一固设于 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基座及固设于所述基座下方的前轮座,所述基座包含包覆于 所述婴儿车骨架外部的底座及上盖,所述底座设一纵向插孔,所述插孔上方设
一按压单元;所述底座底面凹设复数定向凹槽;所述上盖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 开设一开口供所述按压单元穿出设置;所述前轮座与所述前轮结合,所述前轮 座体顶面凸设一插接杆及复数定向凸垣,所述插接杆接近顶端处凹设一内缩段; 所述前轮座的插接杆及所述定向凸垣分别插入所述基座的插孔及所述定向凹槽 中,所述基座以其按压单元伸阻于所述插接杆的内缩段中以形成结合状态,当 按压使所述按压单元退离所述内缩段时,令所述前轮座脱离所述基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含一漏斗状的中空筒座, 所述筒座底面具开口对准底座的插孔,所述筒座顶面形成内凹区间以供所述弹 性元件及所述按钮容置,所述按钮的柱状环面开设两道呈V型排列的贯穿导槽, 所述筒座表面对应所述导槽而开设一对穿孔,并以一对插销穿过所述穿孔及所 述导槽,使所述按钮与所述筒座相结合,所述按钮的底面压抵于弹性元件上; 所述按钮的插销受所述弹性元件顶推而伸阻于所述前轮座的插接杆内缩段,形 成卡掣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嬰儿车,针对婴儿车的提篮及前轮加 以改良,提升提篮结合稳定性、便于拆装、易于更替前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分解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与支撑机构的排列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组合剖视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操作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提篮框架调整角度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与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与支撑机构的另 一型态分解示意是9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与支撑机构的组合剖视示意图IO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操作示意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座机构的分解示意图12是本实用新型前轮座机构的基座的分解示意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座机构的组合剖视示意图14是本实用新型前轮座机构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枢转机构;B-支撑机构;C-前轮座机构;1-婴儿车骨 架;2-提篮框架;21-环框;3-第一轴盘;31-插接臂;311-容置槽;312-滑槽; 313-通道;314-缺口; 32-插槽;33-外环槽;34-内环槽;341-挡块;35-弹性元件; 36-定位销;37-滑套;371-凸钮;38-铆钉;4-第二轴盘;41-插接柱;411-卡掣 槽;42-凸环;421-穿孔;43-凸柱;44-纵向凸块;5-第三轴盘;51-纵向导槽; 52-衔接套筒;521-铆钉;522-插槽;523-透孔;53-弹性单元;531-底座;532-弹性元件;533-顶板;54-脱钩套环;541-卡榫;542-弹性元件;7-基座;71-底 座;711-插孔;712-环槽;713-定向凹槽;72-上盖;721-开口; 73-按压单元; 731-筒座;732-弹性元件;733-按钮;734-导槽;735-穿孔;736-插销;8-前轮 座;81-插接杆;811-内缩^:; 82-定向凸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首先针对婴儿车的构造加以说明,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 主要包含一组婴儿车骨架1及一组插设于婴儿车骨架1上的提篮框架2 ;所述 提篮框架2具有一环框21,所迷环框21的中段部位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枢转 机构A,而婴儿车骨架1适当位置处设有同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B,且 婴儿车骨架1前端设有一组前轮座机构C 。
关于枢转机构A与支撑机构B间的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举面对 婴儿车时,位于右侧的枢转机构A与支撑机构B为例进行说明,而位于婴儿车 左侧的结构与右侧呈相互对应设计)。
续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枢转机构A包含第一轴盘3与第二轴盘4,
其中所述第一轴盘3分别朝前后方向延伸有与环框2组接的插接臂31,朝上凸 伸供提篮把手及遮阳布骨架(如图1所示)插设的插槽32,第一轴盘3盘体凹 设一外环槽33与内环槽34,且所述内环槽34中成型有一挡块341;而第一轴 盘3的其中一插接臂31 (以朝向婴儿车前方的插接臂为宜)设有垂直于第一轴 盘3的容置槽311及贯穿插接臂31的滑槽312,所述容置槽311并以通道313 及缺口 314连通外及内环槽33、 34;容置槽311内设有弹性元件35及定位销 36;又,所述插接臂31外部套设一滑套37,滑套37外侧并一体凸设一凸钮371, 便于操作者的手指扳扣,且所述滑套37以一铆钉38穿过定位销36及滑槽312 后定位,令滑套37可带动定位销36位移;
所述第二轴盘4向下延伸一插接柱41,插设于婴儿车骨架l上,第二轴盘 4盘体凸设有凸环42及凸柱43,所述凸环42及凸柱43分别嵌置于第一轴盘3 的外环槽33及内环槽34中;又,所述凸环42开设有若干穿孔421供定位销36 插设;
关于第一轴盘3与第二轴盘4的组装状态请参阅图4所示,令第一轴盘3 与第二轴盘4相互贴靠再施以铆接结合,使第二轴盘4的凸环42及凸柱43分 别嵌置于第一轴盘3的外环槽33及内环槽34中,此时第一轴盘3的定位销36 及滑套37将受弹性元件35的顶推,使定位销36前端经通道313穿过第二轴盘 4的凸环42的其中一穿孔421,然后插设于第一轴盘3的缺口 314中,进而形 成如图所示的定位状态。
续请参阅图5所示,当须调整提篮框架2的倾斜角度时,操作者只需移动 至婴儿车前方(使幼儿可直接注视操作者,以防止突如其来的倾斜动作导致幼 儿产生惊吓),再以手指扳扣滑套37的凸钮371进而拉动滑套37,即可令滑套 37带动定位销36退出缺口 314及穿孔421 (此时弹性元件35呈压缩状态), 如此一来,第一轴盘3便可带动提篮框架2相对第二轴盘4进行枢转,当枢转 至适当角度时再放开滑套37(请参阅图6所示),此时弹性元件35将复归伸张, 并推顶定位销36穿过适当穿孔421,再进入缺口 314中使提篮框架2完成定位。
而在第一轴盘3进行枢转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人为避免第一轴盘3转动过 度导致提篮框架2向后倾斜造成危险,因此特别设计在第一轴盘3的内环槽34 成型挡块341,并在第二轴盘4成型凸柱43,通过挡块341与凸柱43的相互限 制及阻挡(请配合图4至图6所示),可限制及避免第一轴盘1转动过度,以 防止提篮框架2向后倾斜,进而提升婴儿车的安全性。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骨架1与提篮框架2之间的结合构造,请 配合图l所示,所述婴儿车骨架1设有一组支撑机构B供提篮框架2的枢转机 构A中的第二轴盘4插设,所述支撑机构B包含第三轴盘5 ,请参阅图2、图7 和图8所示,其中
所述第三轴盘5朝向第二轴盘4一面凹设一纵向导槽51;此外,第三轴盘 5盘体向下延伸一衔接套筒52,所述衔接套筒52以一铆钉521固设于婴儿车骨 架1上,衔接套筒52 —侧设一纵向插槽522,且衔接套筒52的筒壁更开设一连 通插槽522的透孔523 (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衔接套筒52的插槽522内部 同时设一组弹性单元53,所述弹性单元53包含由下向上排列且相互勾掣的底座 531、弹性元件532及顶板533,所述底座531更透过铆钉521固设于衔接套筒 52的底端,又,所述衔接套筒52外部套设一对呈环状卡掣的脱钩套环54,脱 钩套环54 —側内壁面凸设一柱状卡榫541,另 一侧内壁面与衔接套筒52外壁面 之间夹固一弹性元件542,透过所述弹性元件542的顶推,令脱钩套环54另侧 的卡榫541穿过衔接套筒52筒壁的透孔523而伸入衔接套筒52内部;
所述第二轴盘4盘体对应第三轴盘5的纵向导槽51而凸设一纵向凸块44; 此外,第二轴盘4底部的插接柱41柱体两側分别凹设一卡掣槽411,且所述卡 掣槽411适与脱钩套环54内壁面的卡榫541相对应。
关于提篮框架2的枢转机构A与婴儿车骨架1的支撑机构B两者间的组装 状态请参阅图9所示,令枢转机构A的第二轴盘4的插接柱41插设于支撑机构 B的第三轴盘5的插槽522中,使插接柱41底端直接压迫插槽522内的弹性单 元53,进而使弹性单元53形成朝铆钉521方向挤压的压缩状态,此时脱钩套环 54的卡榫541将穿过衔接套筒52的透孔523,然后卡掣于插接柱41的卡掣槽 411中定位,如此一来,第二轴盘4的插接柱41将与第三轴盘5的衔接套筒52 形成卡掣结合状态,并使提篮框架2结合于婴儿车骨架1上。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色在于方便将提篮框架2脱离婴儿车骨架1以 方便随身携带,操作时只需推动脱钩套环54即可令提篮框架2快速脱离婴儿车 骨架l,请配合图10所示,操作推动脱钩套环54的卡榫541退出第二轴盘4 的插接柱41的卡掣槽411(此时另侧脱钩套环54内的弹性元件542呈压缩状态), 衔接套筒52内的弹性单元53中的弹性元件532将复归,同时以顶板533推动 第二轴盘4连同提篮框架2整体向上弹跳,如此一来,即令枢转机构A脱离支 撑机构B,并可提取提篮框架2脱离婴儿车骨架1 。接下来本实用新型针对婴儿车前轮座机构C的改良,请参阅图1、图ll和
图12所示,所述前轮座机构C包含一固设于婴儿车骨架1前端的基座7 ,及固 设于基座7下方的前轮座8 ,其中
所述基座7包含一对包覆于婴儿车骨架1外部的底座71及上盖72,请参阅 图11、图12所示,所述底座71中央设一纵向贯穿插孔711,插孔71外围设一 环槽712,插孔711上方固设一组按压单元73,所述按压单元73包含一贯穿状 的中空筒座731,所述中空筒座731对准底座71的插孔711,筒座731内部容 置一弹性元件732及一按钮733,所述弹性元件733介于底座71的环槽712与 按钮733之间,所述按钮733的柱状环面上开设两道呈V型排列的贯穿导槽734, 而筒座731表面对应所述对导槽734而开设一对穿孔735,所述按钮733容置于 筒座731的内凹区间中,并以一对插销736穿过穿孔735及导槽734,使按钮 733与筒座731相结合,且按钮733底面压抵于弹性元件732上;又,底座71 底面于插孔711两侧分别设有一定向凹槽713;所述上盖72固设于底座71上且 开设一开口 721供按钮733穿出设置;
所述前轮座8与前轮(图未绘示)结合为一体,请参阅图ll所示,前轮座 8顶面凸设一插接杆81,插接杆81的杆体于接近顶端处凹设一内缩段811;所 述插接杆81两侧对应底座71的定向凹槽712而分别凸设一定向凸垣82。
关于基座7及前轮座8的组装状态请参阅图13所示,令前轮座8由下向上 以其插接杆81及定向凸垣82分别插入基座7的插孔711及定向凹槽712中, 此时插接杆81将伸入按压单元73的筒座731中,且其顶端将推顶按压单元73 的插销736向外扩张供插接杆81通过,当插接杆81上升至其内缩段811对应 插销736位置时,所述对插销736将受弹性元件731顶推而自动靠拢,进而伸 阻于插接杆81的内缩段811,使基座7与前轮座8形成结合状态,且通过定向 凸垣82与定向凹槽712的相互嵌合,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座8维持恒对准正 前方的状态,使前轮座8无偏转之虞。
再者,当欲操作使前轮脱离婴儿车骨架1以更换不同规格的前轮,或有拆 下前轮以缩减婴儿车材积或收纳空间的需求时,只需按压基座7上的按钮733, 请配合图14所示,使按钮733向下压迫弹性元件732呈压缩状,此时按钮733 将向下陷入筒座731内,而插销736上升至导槽734的较高位置处,使所述对 插销736的间隙扩大,不仅退出插接杆81的内缩段811,更足以令插接杆81向 下移动通过插销736而脱离筒座731,即可令前轮座8向下脱离基座7者。至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衍生的主要功效及优点,兹逐一详述如下
1、 提升提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的结合稳定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提篮框 架直接插设于婴儿车骨架上,再加上第二轴盘的纵向凸块与第三轴盘的纵向导 槽两者的相互配合,进而使提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结合更为紧密及稳定。
2、 提篮框架定位确实且无晃动之虞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透过令定位 销依序通过通道(第一段定位)、穿孔(第二段定位)及缺口 (第三段定位) 以产生三段式定位效果,故可提升提篮框架的定位及稳定效果,不仅可以减少 提篮框架的晃动现象,更兼具补强效果。
3、 前轮座机构可快速定向通过基座的定向凹槽及前轮座的定向凸垣的 相互配合,使前轮座机构在完成组装后也同时完成定位,无需透过特殊结构辅 助即可完成定向,不仅简化整体结构,更具操作便利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包含一组婴儿车骨架、一组插设于婴儿车骨架上的提篮框架及一组装设于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前轮座机构;所述提篮框架在环框的中段部位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包含第一轴盘与第二轴盘;所述第一轴盘分别朝前后方向延伸有与环框组接的插接臂,朝上凸伸供提篮把手插设的插槽,所述第一轴盘盘体凹设有外环槽与内环槽,而其中一插接臂设有垂直于第一轴盘的容置槽及贯穿插接臂的滑槽;所述容置槽以通道及缺口连通外及内环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性元件及定位销;所述插接臂外部套设一滑套,所述滑套以一铆钉穿过定位销及滑槽后定位,令所述滑套带动所述定位销位移;所述第二轴盘向下延伸一插接柱,插设于婴儿车骨架的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凸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嵌置于所述第一轴盘的外凹环中,且所述凸环开设有复数穿孔供定位销插设;所述滑套带动所述定位销退出缺口及穿孔,令所述第一轴盘相对枢转并择一穿孔插设定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盘的内环槽中 进一步成型有一挡块;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凸设有凸柱,所述凸柱嵌置于所述第 一轴盘的内凹环中;当所述凸柱在所述内凹环中位移时,受所述挡块的阻挡而 限制所述提篮框架的旋转角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盘的滑套外侧 一体凸i殳一凸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骨架设有一组 支撑机构供提篮框架的枢转机构插设,所述支撑机构包含第三轴盘,其中,所 述第三轴盘向下延伸一衔接套筒,所述衔接套筒以一铆钉固设于所述婴儿车骨 架上,所述衔接套筒一侧设一纵向插槽,所述衔接套筒的筒壁还开设一连通插 槽的透孔,且所述衔接套筒的插槽内部设有一组通过铆钉固设于衔接套筒内的 弹性单元,所述衔接套筒外部套设一对呈环状卡掣的脱钩套环;所述脱钩套环 一侧内壁面凸设一柱状卡榫,另 一側内壁面与衔接套筒外壁面之间夹固 一弹性 元件,令所述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所述衔接套筒筒壁的透孔而伸入所述衔接套 筒内部;所述枢转机构的第二轴盘底部的插接柱柱体两侧分别凹设一对应脱钩 套环内部卡榫的卡掣槽;所述第二轴盘的插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三轴盘的插槽中 并压迫所述弹性单元形成压缩状,使所述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所述衔接套筒的透孔并卡掣于所述插接柱的卡掣槽中定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盘盘 体朝向所述第二轴盘一面凹设一纵向导槽;所述第二轴盘盘体对应凸设一纵向 凸块以相互嵌接。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含由下向 上排列且相互勾掣的底座、弹性元件及顶板,且所述弹性单元的底座通过铆钉 固设于衔接套筒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的前轮座机构 包含一固设于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基座及固设于所述基座下方的前轮座,所述基 座包含包覆于所述婴儿车骨架外部的底座及上盖,所述底座设一纵向插孔,所 述插孔上方设一按压单元;所述底座底面凹设复数定向凹槽;所述上盖固设于 所述底座上且开设一开口供所述按压单元穿出设置;所述前轮座与所述前轮结 合,所述前轮座顶面凸设一插接杆及复数定向凸垣,所述插接杆接近顶端处凹 设一内缩段;所述前轮座的插接杆及所述定向凸垣分别插入所述基座的插孔及结合状态,当按压使所述按压单元退离所述内缩段时,令所述前轮座脱离所述 基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含一漏斗 状的中空筒座,所述筒座底面具开口对准底座的插孔,所述筒座顶面形成内凹 区间以供所述弹性元件及所述按钮容置,所述按钮的柱状环面开设两道呈V型 排列的贯穿导槽,所述筒座表面对应所述导槽而开设一对穿孔,并以一对插销 穿过所述穿孔及所述导槽,使所述按钮与所述筒座相结合,所述按钮的底面压 抵于弹性元件上;所述按钮的插销受所述弹性元件顶推而伸阻于所述前轮座的 插接杆内缩段,形成卡掣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构造改良,主要针对婴儿车的提篮构造及前轮构造加以改良,其中,所述提篮构造分别在提篮框架上设一枢转机构,及在婴儿车骨架上设一支撑机构,发挥三段式角度调整及定位效果,同时更兼具可将提篮自婴儿车骨架上拆离的机动功效;另在婴儿车骨架前端设一前轮座机构,所述前轮座机构包含固设于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基座及卡掣于基座下方的前轮座,两者采用分离式设计,透过简易操作可使前轮座快速脱离基座,以更换不同规格的前轮,兼具提升提篮结合稳定性、便于拆装、易于更替前轮等功效。
文档编号B62B7/00GK201276141SQ20082014034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
发明者陈庭妤 申请人:陈庭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