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94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滑板车,包括一个踏板70,在踏板70的后端设有一 组后轮机构72,在踏板70的前端设有一个连接机构74,龙头75与连接机构74 相连接, 一组竖管前叉73和龙头75活动连接,竖管前叉73能在龙头中自由转 动,前轮组件71安装在竖管前叉73的下端,横把76安装在竖管73的上端。使 用时,使用者必须一只脚放置在踏板70上,另外一只脚蹬地以驱动滑板车前进。 放置在踏板上的脚因为一直处于弯曲状态,而且要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所以通常会 感觉到很累。大多数的使用者会将特定的一只脚放在踏板70上,因此只有一只 脚蹬踏地面而得到锻炼。部分使用者因为只有单脚得到训练并且踏板车行进速度 很低而不愿意使用滑板车。同时,传统的滑板车只能在平地或下坡的地方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双脚通过踏板驱动的滑板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 车,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前车架的前端设有龙头,竖管的底部穿过龙头与前叉 相连接,前轮设于前叉上,在竖管的顶部设有把手,后轮通过后销轴设于后车架 上,其特征在于,踏板与前车架及后车架铰接,折叠装置的一端铰接在前车架上 另一端铰接在后车架上,在前车架的侧面设有前导轮,在后销轴上设有棘轮,在 后轮的两侧各设有左飞轮及右飞轮,主导轮组件设于前车架及后车架的下方,主 导轮组件的端部连接前车架,绳的一端固定在踏板的前端,绳穿过前导轮,依次 绕在左飞轮、主导轮组件及右飞轮上后固定在踏板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可以使用双脚通过踏板驱动,因此使用更舒 适,速度更快,既适合玩乐健身又适合短途的代步。

图l为原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中的A-A向视图4为图3中的B-B向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驱动装置在踏板前端向上运动时的运动示 意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驱动装置在踏板后端向上运动时的运动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由前车架21及后车架22组成的车身,后轮61通过后销轴62安装在后车架 22上,龙头16与前车架21相连接,竖管11穿过龙头16的套管与前叉13连接, 竖管11及前叉13可以在龙头16的套管上自由转动。把手12安装在竖管11的 上端。前轮15组件通过前销轴14与前叉13连接,前轮15可在前叉13上绕前 销轴14转动。在后轮61的两侧各装有用于驱动后轮61转动的左飞轮63a及右 飞轮63b。前导轮51安装在前车架21的前端的一侧,位于踏板4的下方。主导 轮56安装在导轮支架54上,导轮支架54通过弹簧53与车身之间弹性连接。整 个主导轮组件52位于车身及踏板4的下方。踏板4与前车架21与后车架22组 成的车身之间通过销轴41铰接。踏板4可以绕销轴41相对于车身转动。折叠装 置23 —头铰接在前车架21上另一头铰接在后车架22上,通过折叠装置23的伸 縮控制前车架21与后车架22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装置23选用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的活塞杆25常态下为收縮锁定状态,此时为滑板车的使用状态。钢丝 绳3 (也可以是链条或者链条钢丝绳混合体) 一端固定在踏板4的前端,然后穿 过前导轮51,依次绕在左飞轮63a、中间主导轮56、右飞轮63b后另一端固定
4在踏板4的后端。
结合图3及图4可知,在后销轴62上设有棘轮64,在左飞轮63a及右飞轮 63b上设有棘齿67,在其延伸段上设有用于缠绕驱动绳索的凹槽66 (或者可以 是用于与链条啮合的齿形)。左飞轮63a及右飞轮63b可以具有单向驱动性,当 飞轮63驱动端朝一个方向转动时飞轮63的棘齿67结合驱动轮子转动,而朝另 外一个方向转动时飞轮63的棘齿67则不结合不能驱动轮子转动。
滑板车折叠的步骤为打开空气弹簧23的阀门,在踏板4上施加向下的作 用力使空气弹簧活塞杆25拉伸,前车架21与后车架22夹角接近180度,然后 关上空气弹簧23的阀门,空气弹簧23处于锁定状态。滑板车的打开步骤为打 开空气弹簧23的阀门,空气弹簧活塞杆25收縮力拉动前车架21与后车架22 使前车架21与后车架22夹角变小,踏板4升起。当活塞杆25收缩到需要的位 置时关上空气弹簧的阀门,空气弹簧既处于弹性锁定状态。滑板车打开过程中, 可以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阀门将空气弹簧锁定在任意位置,既前车架21与后车 架22的夹角可以为最大最小夹角间的任意角度。空气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时为弹 性锁定,既空气弹簧在锁定状态下会随着施加在其上力的变化而伸缩,此特性将 为滑板车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滑板车受到刚性冲击。
驱动装置52的原理是使用者双脚站立于踏板4上, 一直脚放置在踏板4 的前端,另一只脚放置在踏板4的后端。双手紧握横把12以控制车子行进的方 向。使用者前后脚交替用力踩踏使踏板4像跷跷板一样上下摆动。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前脚用力时,踏板4的前端向下运动,踏板4的后端 往上运动。这时绳索3 (或链条)与踏板4后端相连接的一端被往上拉,绳索3 (或链条)将驱动右飞轮63b的延伸段转动,此时右飞轮63b的棘齿67与棘轮 64结合,进而驱动后轮61转动,滑板车向前行走。同时左飞轮63a的棘齿67 与棘轮64分离。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后脚用力时,踏板4的后端向下运动,踏板4的前端 往上运动。这时绳索3 (或链条)与踏板4前端相连接的一端被往上拉,绳索3 (或链条)将驱动左飞轮63a的延伸段转动,此时左飞轮63a的棘齿67与棘轮64结合,进而驱动后轮61转动,滑板车向前行走。同时右飞轮63b的棘齿67 与棘轮64分离。
这样当使用者连续的踩踏踏板4做上下摆动时,滑板车就可以连续的获得驱 动力驱动其前进。
权利要求1.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包括前车架(21)及后车架(22),前车架(21)的前端设有龙头(16),竖管(11)的底部穿过龙头(16)与前叉(13)相连接,前轮(15)设于前叉(13)上,在竖管(11)的顶部设有把手(12),后轮(61)通过后销轴(62)设于后车架(22)上,其特征在于,踏板(4)与前车架(21)及后车架(22)铰接,折叠装置(23)的一端铰接在前车架(21)上另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2)上,在前车架的侧面设有前导轮(51),在后销轴(62)上设有棘轮(64),在后轮(61)的两侧各设有左飞轮(63a)及右飞轮(63b),主导轮组件(52)设于前车架(21)及后车架(22)的下方,主导轮组件(52)的端部连接前车架(21),绳(3)的一端固定在踏板(4)的前端,绳(3)穿过前导轮(51),依次绕在左飞轮(63a)、主导轮组件(52)及右飞轮(63b)上后固定在踏板(4)的后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23)为空气弹簧。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轮组 件(52)包括弹簧(53),弹簧(5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车架(21)与 导轮支架(54),导轮支架(54)上设有主导轮(56)。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飞轮(63a)及右飞轮(63b)上设有棘齿(67)。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飞轮(63a)及右飞轮(63b)上设有凹槽(66)。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3)为钢丝绳、链条或链条钢丝绳混合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前车架的前端设有龙头,竖管的底部穿过龙头与前叉相连接,前轮设于前叉上,在竖管的顶部设有把手,在后车架上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踏板与前车架及后车架铰接,折叠装置的一端铰接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后车架上,在前车架的侧面设有前导轮,在后轮的两侧各设有左飞轮及右飞轮,主导轮组件设于前车架及后车架的下方,主导轮组件的端部连接前车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可以使用双脚通过踏板驱动,因此使用更舒适,速度更快,既适合玩乐健身又适合短途的代步。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427644SQ20092007248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榜 陈 申请人:榜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